Yoana Wong Yoana Wong

馬泰陽8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馬泰陽

事實上,經歷逾一年抗疫,不少人已適應疫下生活新常態,而且樓價去年在疫情陰霾下仍力保不失,錄輕微升幅,可見樓市硬淨,故疫情走勢對市民入市的影響不及爆發之初。 反觀全球量化寬鬆影響更大,美國料將推出1.9萬億美元紓困方案,大量熱錢將湧入市場,銀紙面對貶值,資產價格勢將不斷膨脹,加上全球步入超低息,銀行存息低企,股市則時起時落,磚頭則相對穩陣,料資金湧入房地產市場趨勢將繼續上升。 一手市場「百花齊放」,買賣交投氣氛持續,與此同時,租務市場的勢頭亦持續向好。 主要受惠於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每年輸入3.5萬名人才來港的目標,加上政府日前宣布擴大「人才清單」,即時擴大輸入「人才清單」的專業範疇,將當中涵蓋的專業工種,由原先的13項大增至51項。 隨着他們陸續來港,帶動本港的租務需求,同時,由於有部分新來港人士屬於高端人才,對居住環境有所追求,因此同時為豪宅租務市場帶來新一輪的動力。 【明報專訊】上周美國加息0.75厘,是次加息是自今年3月及5月後第三次,亦是自1994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但屬市場預料之內。

馬泰陽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本港樓市最熾熱的話題,必定是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一個3房單位被指拆走部分主力牆事件。 大廈其他住戶擔心影響樓宇結構安全,屋宇署亦隨即展開調查,事後五大銀行暫停對該單位的物業估價。 另外,雖然市場預料美國加息見頂,而本港最近僅加息八分之一厘,但受制聯匯制度下,港美息差擴大,加上銀行結餘減少等等不明朗的因素下,即使美國暫緩加息,但仍為本港帶來很多不確定性,導致有部分準買家轉買為租,為租務市場帶來支持。 除了「搶人才」帶動本港的租務市場外,踏入第二季,有不少內地學子將會來港升學,他們亦會來港租樓,屬傳統的租務旺季。 馬泰陽2023 傳統的校網、鄰近大學校區的屋苑,相信該地區的租務交投及租金表現將睇高一線。

馬泰陽: 研究報告|港置指8月車位錄480宗註冊 按月跌34%

如果主力牆被拆除,整個樓宇的結構系統將失去平衡,可能會導致樓宇的變形、傾斜、甚至倒塌等嚴重後果。 馬泰陽 因此,在進行任何樓宇裝潢或結構改造工程時,除遵守相關的法律和建築標準,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也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認為,本港租金具「追落後」的條件,並有望追上樓價的升幅;至於毗鄰大學的地區,如沙田、紅磡、將軍澳、屯門及中西區等,將繼續成為內地生來港的「首選」地區,預期區內熱門屋苑的表現將跑贏大市。

馬泰陽

雖然疫情起伏不定,不過隨著疫苗接種計劃繼續,市場憧憬未來恢復通關,不少實力買家偷步入市優質豪宅物業,豪宅交投量額有力看高一線。 【明報專訊】今年樓市勢頭強勁,呈現大陽春格局,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3月全港私樓售價指數報388.3點,連升3個月,更創20個月新高,與2019年5月歷史高位396.9點僅差約2.2%。 指數反映隨着疫情緩和及量寬持續,樓市已展開升浪,年內樓價有力再創新高。 樓價上升之下,負資產宗數亦顯著減少,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直至今年首季尾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67宗,較去年第四季尾185宗大減六成。

馬泰陽: 馬泰陽:疫情若受控 樓巿信心回復

【明報專訊】香港樓價不斷上升,打工一族未必人人負擔得到,因此,有不少市民選擇租樓作為居所。 在第五波疫情下,住宅租金升勢已斷纜,加上近期有多個新盤入伙,令不少業主擴大議價空間,甚至以低市價租出,使私人住宅的租金下調。 事實上,根據集團資料資料指出,2月份的私人住宅平均實用呎租約34.63元,按月下跌約0.3%。

美聯指,是次人事任命體現集團「有戰績有升職」精神,唯才是用,提拔具鬥心戰意者為大將,以提升團隊競爭力,迎接未來樓市的挑戰與機遇。

馬泰陽: 馬泰陽:樓市動力足 再衝高登頂

筆者相信,第三季一手市場持續旺場,本港二手市場亦需時整固,以及待息口走勢明朗化,才有望重拾上升動力,突破悶局。 樓市踏入調整期,地產代理業界忙於削減前線人手之際,美聯集團(1200)今日宣佈,晉升馬泰陽為香港置業行政總裁,即日生效,他將統領整個銷售團隊,直接向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匯報。 美聯集團今日宣佈,由即日起晉升馬泰陽為香港置業行政總裁,統領整個銷售團隊,直接向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匯報。 是次人事任命體現集團一貫「有戰績 馬泰陽 有升職」精神,唯才是用,提拔具鬥心戰意者為大將,以提升團隊競爭力,迎接未來樓市的挑戰與機遇。 近日疫情緩和,疫苗接種計劃持續,政府推出疫苗氣泡,有條件放寬防疫措施,下月更將推「來港易」計劃,有助吸納北水來港,帶旺市場氣氛,樓市承接趨活躍,屢錄大額破頂成交。

馬泰陽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公布最新議息結果,宣布暫停加息,符合市場預期,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於5厘至5.25厘,為15個月以來首次暫停加息,而本港大型銀行最優惠利率亦同樣維持不變。 不過是次暫停加息並不代表整個加息周期完結,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暗示下半年仍有機會加息,為本港的樓市帶來不明朗因素。 新盤加緊部署推售,地政總署資料顯示,3月份新申請預售樓花項目共有2個,包括啟德沐泰街7號第3期(404伙)及九龍延平路9號第1期(336伙),共涉及單位740伙。

馬泰陽: 馬泰陽:家居裝修的學問

日前,會德豐發展的啟德MONACO MARINE上載樓書,項目涉559伙,為新一輪新盤戰揭序幕。 【明報專訊】差估署公布6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持平,不過樓價上半年已連升5個月,累計升幅達3.8%。 目前樓價距離歷史高位僅相差約0.6%,相信經過一輪升幅後會略為「回氣」。 隨着樓價漸攀升,負資產個案進一步回落,金管局公布,第二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僅5宗,按季大減逾九成,為近兩年新低。 樓市利好因素現,美聯儲議息後維持接近零息,低息勢延續,加上資金充裕,樓市動力十足,料將再出發登頂峰,年內預計升15%創新高。

  • 市場氣氛升溫,不少投資者及外來買家紛紛出動入市,綜合稅務局資料,2月份BSD(買家印花稅)個案錄58宗,按月急升約41.5%,並創3個月新高,除部份以公司名義入市外,即使目前仍未通關,惟不排除部份尚未成為永久性居民的「新香港人」入市,帶動BSD個案回升。
  • 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資金充裕,暫未有即時跟隨加息,對樓市的影響不大。
  • 該行過去兩日錄得5宗成交,按周相比多2宗個案,零成交屋苑回落至5個。
  • 外外,由於屋宇署已向單位發出Building Order(即「違例建築物命令」),換言之有機會影響新買家承做按揭條款,即使日後單位內的違規情况已得到解決,並得到政府相關的部門認可後,該單位於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折讓,或者估價不足的情况。
  • 若辣稅稅項劃分,反映內地、海外買家及公司名義入市的買家印花稅(BSD)個案,3月份錄得62宗,按月增約7%,涉及稅款則高達約2.683億元,按月勁升約2.5倍。
  • NOVO LAND第2A期在9日內售出逾370伙,佔九成可售單位,套現逾23億元,整個NOVO LAND系列開售不足11個月累售逾2,618伙。
  •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本港樓市最熾熱的話題,必定是將軍澳日出康城首都一個3房單位被指拆走部分主力牆事件。

綜合稅務局資料,3月份3項住宅辣稅個案(包括BSD、15%新住宅印花稅及SSD)合共錄388宗,比2月升約21%,共涉稅額約9.95億,按月增逾1倍。 若辣稅稅項劃分,反映內地、海外買家及公司名義入市的買家印花稅(BSD)個案,3月份錄得62宗,按月增約7%,涉及稅款則高達約2.683億元,按月勁升約2.5倍。 事實上近期不少豪宅成交個案均涉及BSD,可見實力雄厚的外地買家對本港樓市前景充滿信心,不惜付大額BSD購入優質單位。 馬泰陽 事實上,本港上半年的租金已由低位回升,隨着暑假來臨及政府推行外勞輸入計劃,預料本港的租金將會持續上揚。 租金的升幅不但吸引投資者入市,租金上漲亦令部分租客轉租為買,有利市場進一步釋放購買力。 一手新盤連環啟動攻勢,帶動整體氣氛更趨活躍,二手交投同步暢旺,刺激購買力釋放。

馬泰陽: 研究報告|港置指本月純車位暫錄159宗 按月同期跌2.5%

【明報專訊】一如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局決定息25點子,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到0.25至0.5厘,3年來首次加息,並暗示年內6次會議均會加息,2023年將再加息。 馬泰陽自 2007 年加盟港置至今,從西九龍區客戶經理開始踏出事業第一步,及後逐步晉身至前線管理階層。 馬泰陽透露,集團今年冀在新盤重鎮地區,包括九龍東、北部都會區增聘一至兩成人手。 他又指自兩地通關後,睇樓量及查詢量按年急升十倍,當中不乏內地買家。 新盤向來受租客歡迎,隨着有多個新盤陸續入伙,加上有多個新盤以現樓方式發售,對租客有一定的吸引力。 展望第三季,預期新盤持續以積極姿態搶攻市場,料新盤銷售量仍有力做好。

馬泰陽

累積待批樓花單位按月續升,並重上逾1.2萬伙水平,3月錄12,533伙,按月升約5.7%,連升2個月,創4個月新高,可以預期未來新盤推售預期將一浪接一浪,勢引出龐大購買力爭相入市。 馬泰陽預料,隨著本港經濟逐步復甦,今年新盤推盤步伐加快,市場釋放一定購買力,預計全年一手交投按年升逾6成至約1.5萬宗,二手註冊量將按年升逾兩成至4.5萬宗;全年樓價最多升15%,呈價量齊升格局。 【明報專訊】5月新盤銷售持續強勢,各區新盤相繼登場,以貼市價開盤,發展商採取「先價後量」策略奏效,刺激購買力釋放,同時搶走不少二手客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父親節新盤延續火熱,新地發展的屯門NOVO LAND第2A期周六日銷售次輪約190伙,助力新盤市場過去兩日累沽逾200伙。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昨於發布會指,預計3個月後將推售第2A期「樓王」Charlot第一座,涉410伙,明年亦有計劃推出第3期銷售。 當中逾5000萬新盤銷售量更由去年12月的13宗急增至1月的43宗,增幅達2.3倍;帶動新盤銷售平均金額錄約1625萬,按月增約12.3%。

馬泰陽: 馬泰陽:樓價展升浪 有力闖高位

馬泰陽自2007年加盟港置,初期擔任西九龍區客戶經理,之後負責九龍區業務,再晉身至前線管理層。 他另一個廣為人知的角色是在美國電視劇《24》中扮演一位中國特工程志。 [1]其後開始在影視業發展,出演過的電影有《安靜的美國人》、《連鎖反應》、《龍霸天下》、《尖峰時刻》系列、《被出賣的台灣》、《異星入境》等。 馬泰陽 2手交投方面,20大屋苑首4周錄274宗二手成交,較同期增加約11.8%,整體二手造價由低位反彈5-8%,反價及追價成交明顯增加。 事實上,主力牆的主要作用是承受重力和抵擋風力,同時也是樓宇結構中的重要支撐部分。

馬泰陽

綜合四大代理數據,十大藍籌屋苑過去兩日錄得2宗至5宗成交,多個屋苑錄零成交。 中原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即便美聯儲暫緩加息,買家有意願加快入市,但吸引力仍不及新盤,整體市場難有起色。 該行過去兩日錄得5宗成交,按周相比多2宗個案,零成交屋苑回落至5個。 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自年初兩地通關,一手新盤交投回勇;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顯示,1月錄507宗新盤成交,按月上升88.5%,創4個月新高。 【明報專訊】隨着疫情稍為回穩,二手市場表現趨理想,發展商亦推出部分貨尾及招標單位「試水溫」,市場反應不俗,反映市况逐步回升,樓市將呈V形大反彈。

馬泰陽: 二手市況|換樓客940萬購清水灣半島3房

市場氣氛升溫,不少投資者及外來買家紛紛出動入市,綜合稅務局資料,2月份BSD(買家印花稅)個案錄58宗,按月急升約41.5%,並創3個月新高,除部份以公司名義入市外,即使目前仍未通關,惟不排除部份尚未成為永久性居民的「新香港人」入市,帶動BSD個案回升。 至於15%新住宅印花稅方面,相信市況回暖,加上低息持續,吸引部份長線投資者入市,帶動15%新住宅印花稅個案由1月170宗回升至2月份223宗,按月升約31.2%。 利嘉閣總裁廖偉強展望,息口走勢明朗化,買家入市信心恢復,二手樓市交投預計將慢慢拾級而上,特區政府落實公布放寬首置按揭成數比例後,相信將對整體樓市有帶動作用。 馬泰陽 不過港置行政總裁馬泰陽提醒,美聯儲暗示下半年仍有機會加息,為本港的樓市帶來不明朗因素;而且有多個新盤推售,並以貼市價搶盡市場焦點,令二手持續受壓。 疫情反覆無損買家對後市信心,加上股市波動引發套股換樓潮,樓市交投續熾熱。

馬泰陽

筆者認為,準買家購買心儀的二手單位前,可向業主及地產地理了解單位狀况,亦可透過圖則了解物業有否曾經進行違規工程,裝修前如發現有任何懷疑或不確定的地方,應該及時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事事謹慎小心,業主才可避免日後出現各種「頭痕問題」。 馬泰陽 據本行前線員工表示,事件曝光後,該屋苑二手睇樓量急挫,有準買家睇樓時亦明言會暫緩參觀涉事單位座數物業。 外外,由於屋宇署已向單位發出Building Order(即「違例建築物命令」),換言之有機會影響新買家承做按揭條款,即使日後單位內的違規情况已得到解決,並得到政府相關的部門認可後,該單位於未來仍有可能出現折讓,或者估價不足的情况。

馬泰陽: 馬泰陽:「疫巿」下啟德租盤受捧

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資金充裕,暫未有即時跟隨加息,對樓市的影響不大。 回顧過去聯儲局的加息周期,香港的加息幅度及速度都不會即跟,不過,隨着港美息差持續擴闊,港匯自5月以來多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多次購入港元,預料港匯持續偏弱,拆息逐步上揚。 不過,香港「通關」後的「亢奮期」已過,樓市氣氛稍為減溫,加上新盤以積極姿態搶攻市場,搶走部分市場購買力,二手表現暫難改善。

  • 在第五波疫情下,住宅租金升勢已斷纜,加上近期有多個新盤入伙,令不少業主擴大議價空間,甚至以低市價租出,使私人住宅的租金下調。
  • 馬泰陽透露,集團今年冀在新盤重鎮地區,包括九龍東、北部都會區增聘一至兩成人手。
  • 【明報專訊】隨着疫情緩和,經濟重拾活力,本港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7.8%遠勝預期,加上最新失業率連續兩期下降,出現見頂回落之勢,有利市場氣氛向好,市民憧憬經濟加快復蘇,相信本港樓市交投旺勢有望延續。
  • 如果主力牆被拆除,整個樓宇的結構系統將失去平衡,可能會導致樓宇的變形、傾斜、甚至倒塌等嚴重後果。
  • 因此,在進行任何樓宇裝潢或結構改造工程時,除遵守相關的法律和建築標準,專業人士的評估和建議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