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太古坊通風走廊12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ArtisTree是太古坊重建計劃的重要部份之一, 深度實踐太古地產對藝術文化發展的長遠承諾,誠意提供一個具前瞻性、多元化的全新平台,讓不同藝術範疇的製作都得以展示。 於2016年簽訂的《巴黎協定》要求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 為了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太古地產推行一系列省電及減廢計劃,從建築設計、物業營運再到建築清拆三階段減少碳足跡,並與租戶合作,希望共同達至以減碳為目標的科學基礎目標。

太古坊通風走廊

2021年獲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綜合評估計劃)最終鉑金級認證;亦曾於2019年獲環保建築大獎「既有建築類別 – 已落成項目(商業)大獎」。 太古坊所有核心辦公樓都積極採用尖端綠色科技,以減低營運的能源需求,並已獲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太古坊一座及太古坊二座分別獲得環保建築大獎2019及2021「新建建築類別大獎」。 太古坊一座於地下至三樓特別預留25米高的通道空間,形成通風走廊,由英皇道延伸至西灣河,有助改善社區整體的通風和微氣候,減低都市熱島效應。

太古坊通風走廊: 太古坊1座力減碳排放 年慳50萬度電 拓可再生能源

重建計劃完成後,栢舍住客可享用區內合共約20萬平方呎的綠色空間,包括當中的流水裝置和青葱園林,以及利用全新空調行人走廊輕鬆穿梭太古坊社區的每個角落。 1968年落成的太安樓,樓高二十八層,大廈內設有商場, 太古坊通風走廊 使它成為西灣河的地標,稍後太古船塢的改建,西灣河山村寮屋的清拆重建,隨着地下鐵路港島支線西灣河站的啟用,地鐵站上的「西灣河文娛中心」啟用,使西灣河成為東區的一個新興社區。 太古坊所有核心辦公樓積極採用尖端綠色科技以減低營運的能源需求,太古坊一座於地下至三樓特別預留25米高的通道空間,形成通風走廊,由英皇道延伸至西灣河,有助改善社區整體的通風和微氣候,減低都市熱島效應。 太古坊二座落成後,太古坊將總共設有70,000 平方呎綠化園林空間。

太古坊通風走廊

1883年之後,太古糖廠請了2,000華工,突然增加的人口帶動了周邊經濟,筲箕灣一帶的村落開始冒起。 1890年德商在此建立肥皂製造廠,當時購入筲箕灣海旁地段建廠,廠內的鍋爐裝置採用香港黃埔船塢公司出產的機械,公司經理由洋人出任,轄下僱用六十至七十個華人勞工。 由14 幢戰前樓宇(其中10 幢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組成,618 上海街除了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採用BIM 設計,減少樓宇結構和機電設備間的衝突,減少材料浪費並節省施工成本和時間。

太古坊通風走廊: 太古

先導計劃篩選了10間公司、逾2,200人參與,包括旗下物業太古坊、東薈城,以及仲量聯行、文華東方等。 據介紹,太陽能板和「三聯供系統」累計共可提供大廈約4%的電量。 香港東隅喜與各位分享喜訊,位於糖廠街23號的太古坊公寓正式由香港東隅管理,並重新命名為東隅服務式住宅。 有關太古地產「二零三零可持續發展策略」的詳情及二零一六年可持續發展工作的表現,請參閱太古地產二零一六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書。 多用途場地ArtisTree 亦為太古坊重要的項目之一,旨在推廣文化藝術,從已拆除的康和大廈,搬往至康橋大廈,面積約7,000平方呎,至今已舉辦過130個項目,累計有80萬參觀人次。 「我地希望將世界各地唔同嘅藝術,經過太古地產帶到去每一個office辦公室嘅門口,可能lunch time已經可以欣賞到,最終嘅目的都係增加喺度返工嘅歸屬感,提升佢地嘅productivity(工作效率)。」李頌妍指。

後來聽說太康街要填海通車,1979年,譚健榮咬咬牙毅然用十六萬買下太富樓單位,每月供1,000多元,相當於人工的四分之一。 二十世紀初,太古購入毗鄰糖廠的臨海地段興建太古船塢,大批員工的僱傭令筲箕灣一帶成為聚居地,第一代西灣河街市於1908年落成。 有了太古糖廠和船塢之後,鐵製品公司、船塢公司等等,愈來愈多工廠出現,經濟命脈打通,人口增長, 這一代發展期到來。 而太古在船塢興建期間,已經着手向政府申請購入西灣河多幅臨海土地,興建員工宿舍,作為員工福利吸引勞動力。 往後,太古在船塢附近設立員工俱樂部、運動場、戲院等,甚有十九世紀英美盛行的「企業城」縮影。 根據《東區風物志》資料,二十世紀初期,西灣河區旁設有規模龐大的太古船塢,當時船塢分有東西兩處出入口,西閘的出入口在今天的鰂魚涌華蘭路,該處一帶當時仍是十分荒涼,但東閘出入口的西灣河,附近已有成熟的筲箕灣社區,所以太古工人宿舍便建在西灣河。

太古坊通風走廊: 太古城電單車位

由於此類資料與個人資料並無關聯,此類資料是獨立於閣下的個人資 料。 在極少數的情況下,IP地址可以用於協助制止及/或防止網站上的濫用或犯罪活動。 將閣下的姓名及聯絡方式提供給:任何促銷標的類別的提供商(無論是太古地產集團內部的或外部的),太古地產集團的商戶及電話中心, 太古地產集團任何成員,及/或促銷或研究服務提供商,以使他們能夠向閣下發送有關上述促銷標的類別的資料。 此類資料可透過電郵、信函、傳真、電話或 其他方式發送給閣下。

  • 隨著建造業議會和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致力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綠建早已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由住宅、商廈、學校、文化藝術地標以至活化建築均充斥著綠建蹤影。
  • 濠豐大廈(Oxford House)(1999年,24年前):前身是凸版大廈。
  • 可持續發展策略」中的五大策略:包括:社區營造、以人為本、夥伴協作、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等,去創造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社區。
  • 屋苑基座大廈有各種民生商舖及食肆,另設佔地超過100萬方呎的地標商場「太古城中心」,餐飲、超市、娛樂應有盡有,連同鄰近康怡廣場,組成區內大型購物圈,生活不假外求。
  • 為此,太古地產採納了「二零三零可持續發展策略」,該策略包括五大支柱:社區營造、以人為本、夥伴協作、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李頌妍表示,太古坊一直遵守集團環境可持續發展策略「SwireTHRIVE」,在碳排放、廢棄物、水資源、可持續材質、生物多樣性及氣候變化復原力的目標。 無論在軟硬上,做好連串節能減排的措施,包括在大廈的天台增設太陽能發電裝置、商廈內部增設節能裝置、擺放各式回收箱及增加綠化設施等,以身作則地鼓勵使用再生能源及減廢的工作。 她指出,集團特意在規劃上,騰出太古坊的心臟地帶德宏大廈一角,設立太古地產全新的可持續發展展覽中心The Loop。

太古坊通風走廊: 時間:2021-04-25 04:23:36來源:大公報

香港有超過二百條大大小小的河溪,它們滋養萬物,是維持本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元素。 然而,城市發展少不免會改變河溪的天然面貌與流向,尤其在河道的中下游位置,往往已成為都市的一部分,河道兩旁已發展成住宅等用途。 於是,河流如何在防洪的需求下,同時照顧生態保育,成為了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如果河道設計得宜,將能充分發揮美化及通風走廊之功能,讓城市更為宜居,亦能滿足人們康體及消閒所需。 她強調,儘管今年PROJECT AFTER 6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並將音樂會移師網上平台,並在線上舉行聯播。

2020年,成都遠洋太古里成為太古地產物業組合中首個全面使用可再生電能的項目。 這四個「第一」,正彰顯了太古地產為營造可持續發展社區所做的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近年共用工作間概念盛行,太古坊亦與時並進,設立Blueprint,為客戶提供靈活工作空間、多元化活動場地和食肆的多功能共用空間。 李頌妍表示,Blueprint的工作空間包括一個設有90張辦公桌的開放式共享工作室,以及15間大小不一的私人辦公室。

太古坊通風走廊: 師傅專享 BowtieGo 門診服務計劃

太古地產持有位於太古廣場的香港 JW 萬豪酒店、香港港麗酒店及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以及位於東涌的諾富特東薈城酒店各兩成權益。 中環街市將保育元素融入場地設計,以「無邊界空間」概念提供100多間零售和食肆店面,大樓內1,000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可舉辦藝術展覽、表演等文化活動,成為「Playground for All」(給所有人的遊樂場)社區熱點。 太古坊通風走廊2023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在日常營運上,英皇駿景酒店選用的電器,全都是獲得機電工程署能源標籤認證的節能產品,酒店更會為每個機電系統做個別測量,以便監測和分析能源消耗,最終節省約兩成電力。 另外,酒店亦選用噪音較細的樓宇服務設備,減少對鄰近居民的滋擾,在發展的同時考慮到環境影響,十分細心。 19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及轉型,香港工業北移,商業大廈的需求上升,太古地產開始把區內陳舊的工業大廈重建,並翻新上述三座樓齡不大的工廠大廈,成為高級辦公大廈。 而整個商業區的名字,亦由原先的「太古工商業中心」,更改為現時的「太古坊」。

  • 於是,河流如何在防洪的需求下,同時照顧生態保育,成為了一大挑戰。
  • 這些措施成功減少商場內的污染滲入及 PM2.5 (細懸浮粒子)濃度。
  • 太古地產位於太古坊1座天台共安裝了約170塊太陽能板,板下還種有各種植物和蔬菜,可提供整座大廈約1%的電量。
  • 太古城中心是港島最大的購物商場,樓面總面積約111萬平方呎,可由港鐵太古站直達。
  • 太古城之中最近海景,莫過於最外圍,對正鰂魚涌公園的「海景花園」。
  • 我們亦可能收集與閣下的網際網路協定位址(IP 地址)、瀏覽器類型、域名及瀏覽時間有關的資料。

翻查太古地產今年次季的營運數據,目前太古坊的寫字樓租用率為98%,按年下跌1%,而租金加幅約為11%至12%,租金則徘徊40至70元。 太古坊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港鐵鰂魚涌站,位置也近於毗鄰的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的太古站。 康和大廈(Cornwall House)(1984年,39年前):會重建成一個6.9萬平方呎的園景廣場「太古中央廣場 Taikoo Square」,預計2022年落成。 2015年太古地產銳意將太古坊商業園加以優化,打造一個讓工作與玩樂共融的多元化社區地標。

太古坊通風走廊: 裝修送你除甲醛(已完結)

自此以來,楊紫瓊先後演出了《藝伎回憶錄》、《太陽倒數》、《巴比倫密碼》、《盜墓迷城3》、《秒速殺機2》、《魔詭怪胎》、《我的超豪男友》、《舊年聖誕好戀嚟》、《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等片,就此在荷里活奠定了頭號華裔女星的地位。 (圖片來源:水知園官網)水知園設有12個遊戲展區,包括立體球幕影院,教育香港水資源和節約用水的資訊,尤其適合親子假日消閒。 康橋大廈(Cambridge 太古坊通風走廊 House)(2003年,20年前):前身是寶源樓,嬌蘭、TBWA和白蘭氏三得利等租用。 栢克大廈(Berkshire House)(1998年,25年前):前身是大昌行商業中心和汽車服務中心,於2013年12月以港幣39億元購入,加拿大駐港總領事館和申訴專員公署租用。 自2020年12月1日起,綠色力量為渠務署管理新田防洪資訊中心及舉辦導賞團,加深公眾對河道改善、防洪及河流保育的了解。 【彭博】-- 繼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為全球大流行病近三年後,紐約聯儲銀行稱全球供應鏈已恢復正常。

太古坊通風走廊

計劃透過設立智能中央分類回收點,取代放置員工座位的獨立垃圾桶,以智能磅實時收集數據,計算和分析廢物棄置和資源回收量。 透過放置於中央回收點附近的顯示屏,參與計劃的團隊能實時檢視相關數據,監察其減廢及回收進度,同時與其他參加隊伍的數據作比對,協助他們具體地了解其廢物處理習慣對廢物棄置量的影響,攜手達致減廢目標。 這一系統將生物柴油(由當地餐廳廚餘提取的再生油燃料)用來發電。 太古坊通風走廊2023 發電機餘熱則進一步用於為樓宇提供熱水,以及驅動吸收式製冷機製備冷卻水。 太古坊通風走廊2023 通過使用周緣配有預應力樑的預應力混凝土樓板系統,我們有效減小了辦公樓層的結構區域,為天花板底部的機電設備配置提供極大靈活度,確保樓層淨空達到3公尺。

太古坊通風走廊: 集團層面的重要議題

行程將先參觀位於新田雨水泵房的防洪資訊中心,市民可以透過相片、展板、模型先了解香港的主要水浸成因及渠務署採取的防洪策略。 之後會參觀元朗排水繞道,一個大型的防洪工程項目,實地視察如何將環境保育原素融合至防洪工程之中,亦會到傳說中的「拉姆薩爾濕地」。 項目原址為舊式公寓「華源新樓」,其後重新發展為現時服務式住宅項目「太古坊栢舍」,並於2015年正式營運出租,標準單位月租由28,000至80,000元。 筲箕灣歷史研究者陳子安指出,太古糖廠和船塢的出現是筲箕灣(包括西灣河)地區發展的轉折點。

太古地產宣布,旗下太古坊內最新的甲級辦公樓太古坊二座的預租率接近50%。 太古坊通風走廊 公司說,一家銀行確認租用太古坊二座總樓面面積逾15萬平方呎的辦公空間,佔大廈可租用樓面面積近20%,是近年港島區租用樓面最大的辦公室租賃成交之一。 太古坊二座預期於今年年底前落成,樓高42層,是太古地產投資共150億元的太古坊重建計劃之一。 李頌妍提及,近年都市人愈來愈看重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為加強居民及打工一族對社區凝聚力,2008年太古坊開設ArtisTree,作為舉辦視覺和表演藝術活動的場地,為社區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 太古坊通風走廊2023 由開設至今,ArtisTree舉辦130多個活動,吸引超過800,000位來自不同年齡層的訪客。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