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蘇絲黃大腸癌6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蘇絲黃大腸癌

她入院照心、照肺、照腸及照胃後,發現患上了大腸癌,便即時做手術。 現年67歲的前商台主持蘇施黃曾於2005年戰勝乳癌,之後如常工作,近年不時於YouTube頻道「#教煮蘇 This is So good」分享飲食見聞。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大腸癌大多由一顆細小的瘜肉開始形成。 瘜肉通常為良性,但有些會慢慢演變為癌症,這種變化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 若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附近的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從照片可見,蘇施黃身處醫院內,戴上口罩的她臉容略為疲倦,有網民更覺蘇施黃過去的幸福雙下巴消失,不少人留言為她打氣,並著她好好休息對抗病魔。

若要減低疼痛,噴灑止痛藥劑、注射類固醇藥劑,就可以減輕一些,副作用幾天後會消失,忍耐幾天或一週不方便即可,不會影響小口正常進食。 10/1半夜三點多到4點多又有多次自己想要排放大便的感覺,我趕緊出力排出沒有水的乾燥軟便。 蘇絲黃大腸癌2023 五點半檢查,發現第二次自己排便,依然是乾燥軟便,大約80公克。

蘇絲黃大腸癌: 手術後落床行走自如

另有腫瘤科醫生指出,有2種屁味需要特別留意,因有可能是大腸癌先兆。 蘇施黃拍片透露,她起初發現屙血,之後檢查發現是患上大腸癌第三期,「屙三幾日停,個幾月後又屙鮮血,但不痛。」隨即她接受手術,大腸轉角位的腫瘤切了15cm,側邊25粒淋巴也切除了,其中有3個地方有感染。 醫生做完手術後檢查腫瘤是否有擴散到身體其他地方,例如骨或胸部位置,幸好最後發現腫瘤並沒有擴散。 金燕玲表示做完手術後要開始接受化療,一共需要做六次,每三星期做一次。 化療期間,她不但作嘔,連嗅覺同味覺都出現奇怪感覺,並已有脫髮現象。 她坦言暫不能繼續演出工作,但會正面面對,就如未病之前也這樣生活。

蘇絲黃大腸癌

適逢新正頭發生不好的事,金燕玲談及時一度想喊,並透露曾不想公開病情,因不希望家人和朋友擔心。 入院身體檢查後發現患上大腸癌第三期,蘇施黃表示已經割除大腸轉角位的腫瘤,切了15cm,而側邊25粒淋巴都一併切除,其中3個地方有感染。 醫生當時已經肯定不是第一期,化驗後才知道是大腸癌第三期。 後續需要檢查腫瘤有沒有擴散到其他地方,幸沒有擴散。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高風險人士

而醫生因擔憂蘇施黃喉嚨變得腫脹不能呼吸,所以留院聞氧氣入院觀察一天,豈料蘇施黃含氧量兩度過低,不過她仍繼續樂觀面對。 阿蘇3日前(20日)在「教煮蘇 This is So good」分享了一條以「照腸結果出咗啦!」為題的影片,影片中,阿蘇坐在醫院的病床上,精神很好,中氣十足,臉帶微笑地分享她做身體檢查後,發現確診大腸癌及做手術的經過。 按阿蘇的描述計算,她於上月26日入院做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後即接受手術,住了8日醫院,早前已回家休息,預備接受化療。 她表示第三日已經要求不要吊鹽水,「拔晒啲尿喉鹽水喉進食,自己喺病房行來行去,行一陣發現房太細,行出走廊,特登用手擺腰後面,挺直啲行,傷口因為微創,郁來郁去唔係好痛」也大方分享住院飲食餐單。 現年67歲的前商台主持蘇施黃,近年經常在YouTube頻道「教煮蘇 This is So good」分享生活。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也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 在2019年,大腸癌新症共有5 556宗,也導致2 174人死亡。 有時大腸內壁細胞會不正常生長,出現息肉、潰瘍或其他形態腫塊,但這些大部份的腫塊為良性的,唯亦有小部份息肉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變成大腸癌。 耳鼻喉科醫生前來檢察喉嚨,確定是喉嚨水腫吞嚥會痛,大口喝水會嗆、會刺激是化療正常副作用。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篩檢政府有補助嗎?

香港知名主持人、DJ蘇施黃現年67歲,過去曾罹患乳癌的她,先前又確診了大腸癌第三期,近來正在積極接受治療。 她4日住院接受第一次的化療,療程結束後在臉書上分享大吃梅菜扣肉煲仔飯的美食照,但有不少網友擔心她身體狀況,勸她應該吃清淡一點,對此,她6日透過港媒回應笑道「香港人好多人喜歡扮醫生」。 蘇施黃曾在2005年患上乳癌,其同性密友金燕玲現年同樣為67歲,她2019年接受蘇施黃主持的《大玩派》電台訪問,自揭在同年初發現患有子宮癌,她表示須接受手術開刀及6次化療。

醫生一早已肯定指出這不是第一期,當再化驗時發現是大腸癌三期。 醫生建議安全起見,手術後休息好了,再做一個正電子掃描(PET Scan),了解癌細胞有沒有擴散其他地方。 今年67歲的蘇施黃早前在個人YouTube頻道自爆患上大腸癌第三期,向來樂觀的她表示會樂觀面對,今日(4日)蘇施黃再於個人社交平台更新狀況,附上一張自拍照指今日首次在醫院接受首次化療。 前商台主持蘇施黃在去年10月自揭患上大腸癌第三期,向來樂觀的她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更積極面對自己的病,而且,她不時在自家YouTube頻道分享化療過程。 蘇施黃大學畢業後,有意修讀指模學碩士,但由於有關學科需要學生具備當警察的經驗,促使她計劃回港投考警察[4]。 不久在一次聚舊中由其早一屆畢業的舊同學俞琤在1978年引薦加入商業電台主持節目。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分期怎麼分?大腸癌治療方式又有哪些?

面對「好得人驚」的脫髮問題,她認為要做好心理準備,故勸大家若有問題去睇醫生,及早治療,這是她在節目很想表達的事。 她表示做完手術後要開始接受化療,一共需要做六次,每三星期做一次。 今次蘇施黃分享第二次治療情況不太樂觀,化療一段時間後,手腳不受控制抽筋,而聲音亦變得沙啞,不能順利吞嚥藥物,醫生表示是化療後的副作用,因為擔憂蘇施黃喉嚨變得腫脹不能呼吸,所以需要留院觀察多一天,期間必須聞氧氣入睡。 豈料蘇施黃入睡期間含氧量兩度過低,醫生表示:「你插住兩度嘅氧氣,含氧量先得91,但係普通人係99。」而接下來化療的副作用亦會一次比一次嚴重,情況令人擔心,不過幸好蘇施黃仍然以樂觀的心態面對。

蘇絲黃大腸癌

資深音樂人李坤城今年4月因大腸癌病逝,離開一個月後,兒子李卓軒除了發文指控「繼母」林靖恩的種種不是,也陸續曝光爸爸生前的最後模樣,透露有找來朱約信、林良哲重修舊好等內容,昨(12日)他則PO出一篇長文,內容是李坤城病後的紀錄,從2022年8月8日,一直到10月6日,讓外界得知李坤城的身體實際狀況。 蘇施黃(英語:Suzie Wong,1955年2月17日—),原名劉高琮,暱稱阿蘇,是香港DJ、電視節目主持人、飲食節目主持人。 蘇施黃日前在臉書曬出梅菜扣肉煲仔飯照片,寫下「做完第一次化療了,吃個梅菜扣肉煲仔飯慶祝先,好好吃呀」,底下引來不少網友擔心她,勸她化療期間應該吃清淡一點,認為梅菜扣肉煲仔飯太過重鹹、油膩,不過也有不少人跳出來緩頰,認為化療需要體力,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需要特別忌口。 67歲的蘇施黃曾於2005年患乳癌,戰勝癌魔後如常工作食好嘢,3年前離開商台轉做「SOL(Star Opinion Leaders)」,開 YouTube 頻道「教煮蘇 This is So good」分享食買玩。 網民都紛紛留言祝福蘇施黃早日康復,她在接受傳媒訪問時,就透露自己現時一切生活如常,將在下月頭開始做化療。 早期的大腸癌可以是無明顯症狀,有以上之一症狀亦並不代表你有癌症,若能及早發現及進行大腸鏡檢查,是保障健康的最佳方法。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5大警號(按圖👇👇👇)

最後在1973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取得五科及格成績[4]。 蘇施黃在片中自爆在口服化療第二周尾段,她與密友金燕玲不幸確診新冠肺炎,她笑說:「我都未出過街,肯定賴金小姐啦。」她透露金燕玲咳嗽嚴重,但自己病徵並不明顯:「淨係得把傷風聲,個人精精神神,只係兩條線前一日有少少作感冒咁。」不過她認為第一次中是在化療期間是好事,因為起碼有兩、三個月不用再怕確診。 據今年10月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資料顯示,在2019年,本港5大常見癌症依次為肺癌(佔 15.9%)、大腸癌(15.8%)、乳腺癌(13.7%)、前列腺癌(7.2%)及肝癌(5.3%),合共佔全港癌症新症個案約58%。 肺癌新症個案按年增加6.2%至 5,575 蘇絲黃大腸癌 宗,而大腸癌新症個案則減少1.4%下降至5,556 宗。

  • 大腸癌多由息肉演變而來,這些息肉可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
  • 他息了一個多月後復出主持電台節目及《活得很滋味》電視節目。
  • 不久在一次聚舊中由其早一屆畢業的舊同學俞琤在1978年引薦加入商業電台主持節目。
  • 阿蘇積極面對大腸癌,確診後翌日已安排切割大腸的手術。
  • 10/1處理好第二次排便,發現背部躺在床上太久了,皮膚有紅紅的小斑點,以及壓久的橫紋,於是側躺二十分鐘,讓背部皮膚通風。
  • 她坦言暫不能繼續演出工作,但會正面面對,就如未病之前也這樣生活。

在校時是校內籃球兼排球校隊成員和女童軍領袖[4]。 她在1972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取得三分成績,不足以回原校升學[4]。 適逢1972年旭龢道發生山泥傾瀉以致她的同學罹難,蘇施黃獲校方給予原先屬於該名同學的學位重讀中五年級[4]。

蘇絲黃大腸癌: 化療前先吃為敬 無懼癌症

另外,根據醫管局的資料顯示,2019年因患上大腸癌死亡個案有2,174宗,佔癌症死亡人數14.6%。 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多吃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食、恆常進行體能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及腰圍,以及避免飲酒及吸煙,可預防或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主要是由「結腸」(含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與靠近大腸末段的「直腸」組成,屬於消化道的末端,能吸收食物的養分,並儲存廢物直到排出體外。 10/1處理好第二次排便,發現背部躺在床上太久了,皮膚有紅紅的小斑點,以及壓久的橫紋,於是側躺二十分鐘,讓背部皮膚通風。 五分鐘後發現屁股有力,可以自己擺動,我自己擺動十幾分鐘,緊接著又有想自己繼續排便的感覺,六點左右自己排出第三次軟便,依然是乾燥軟便,大約100公克。 蘇施黃中性化的衣着打扮和沒有與異性結婚的形象,一直被外界認定為同性戀者;直到在2009年的志雲飯局訪問中,她被問及相關問題的時候,她承認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

蘇絲黃大腸癌

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很多大腸癌個案都可以根治。 蘇絲黃大腸癌2023 整體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為58.2%,當中第一期及第二期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甚高,分別為95.7%及87.3%。 第三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下降至68.7%,而第四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進一步下降至9.3%。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症狀有什麼?「台灣癌症發生率榜首」常放屁要注意!大腸癌篩檢哪些人可以免費做?

阿蘇指當初因為屙血,情況猶如生痔瘡,屙血屙了三天左右便停止了,但一個多月後又再屙鮮血,阿蘇以為是生痔瘡。 蘇絲黃大腸癌 不過她好奇如果生痔瘡,會覺得疼痛,但她不覺得疼痛。 咨詢醫生意見後,加上阿蘇的爸爸也患有大腸癌,她便決定照腸。

蘇絲黃大腸癌

[6]蘇施黃於1981年在Bang & Olufsen出任市場經理,後來於1986年轉到柏斯琴行從事市場推廣工作,於週末回商台兼任節目主持。 [8]直至1999年重返廣播界,在商業一台再主持節目,也替電視台、雜誌等媒體工作。 返回廣播界前,她因好逸待勞,不認真工作,致便她被保險公司解僱,且要她背負四十多萬元的債務[9]。 蘇施黃續說:「醫生晨早已經話肯定唔係第一期,驗出嚟係大腸癌第三期,佢話穩陣啲,做完手術後再檢查,睇吓有冇走去身體其他地方,骨或胸邊度。」幸好檢查結果係無擴散。 阿蘇憶述做完手術當天「瘟瘟沌沌」,但精神,吊了兩天鹽水,第三日她要求不要吊鹽水,因她很喜歡吃,拔走尿喉及鹽水喉進食。 她又在病房行走,甚至行出走廊,刻意用手放在腰後面挺直行,由於是微創傷口,即使活動也不覺很痛,她又感謝醫護人員,又讚賞醫院的食物質素高。

蘇絲黃大腸癌: 蘇施黃患大腸癌第三期無懼化療 大腸癌五大症狀以及預防方法

因為經歷過屙嘔化療副作用後,在接受第三次療程時,阿蘇停口服藥後,繼續吃止嘔藥,誰知卻出現其他副作用。 不符合公費資格、但有意篩檢的朋友,則可前往醫療院所,自費做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檢查或病理檢查,費用會因檢查項目及方式有所差異。 大腸癌第零期如果可以切除病灶,幾乎可以視同痊癒;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80%~90%;第二期的五年存活率有80%;即使到第三期,五年存活率也有65%;若是不幸到了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則會大幅下降至10%~20%。 大腸癌多由息肉演變而來,這些息肉可分為增生性、發炎性及腺瘤性。 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表示,高達95%以上的大腸癌,是因結、直腸內的「腺瘤」息肉癌化所造成,依照腫瘤發生部位,可再細分成結腸癌、直腸癌兩種。

  • 下午二點第12次電療、電腦掃描檢查全身、繼續第二次化療、中醫針灸治療、復健師三人來進行半小時復健治療、靖恩按摩舒壓一個多小時。
  • 她4日住院接受第一次的化療,療程結束後在臉書上分享大吃梅菜扣肉煲仔飯的美食照,但有不少網友擔心她身體狀況,勸她應該吃清淡一點,對此,她6日透過港媒回應笑道「香港人好多人喜歡扮醫生」。
  • 今次蘇施黃分享第二次治療情況不太樂觀,化療一段時間後,手腳不受控制抽筋,而聲音亦變得沙啞,不能順利吞嚥藥物,醫生表示是化療後的副作用,因為擔憂蘇施黃喉嚨變得腫脹不能呼吸,所以需要留院觀察多一天,期間必須聞氧氣入睡。
  • 同年9月22日,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由蘇施黃自家製作的《蘇GOOD》,在節目中教烹飪方法和技巧。
  • 在2005年,蘇施黃在香港有線電視娛樂台主持《活得很滋味》(重播時稱為:一粒鐘真人蘇、阿蘇煮食60分鐘)節目,與助手Moon教觀眾在一小時內煮一餐。
  • 9/29第二次化療黃昏時開始,這一次有四瓶,1.5小時二瓶、第三瓶夜宵瓶二小時,第四瓶主劑46小時。

[13]往後在2010年10月接受明報週刊訪問時,承認紅顏知己金燕玲的身份。 蘇絲黃大腸癌2023 [14][15]此外,蘇施黃是一名基督徒[1][2]及害怕小孩及貓。 蘇施黃中性化的衣著打扮和沒有與異性結婚的形象,一直被外界認定為同性戀者;直到在2009年的志雲飯局訪問中,她被問及相關問題的時候,她承認自己是一名同性戀者。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預防貼士(點圖👇👇👇)

其實蘇施黃曾於2005年戰勝乳癌,而她的另一半金燕玲亦於2019年證實患子宮癌,先後受了6次化療,她更曾在阿蘇主持的節目《大玩派》中分享病情。 儘管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易察覺,但只要定期篩檢,大腸癌就有機會發現並盡早治療,是一種治癒率很高的癌症。 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早期若能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國健署也提供50~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實證顯示,定期篩檢可以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建議國人多多利用。 下午二點第12次電療、電腦掃描檢查全身、繼續第二次化療、中醫針灸治療、復健師三人來進行半小時復健治療、靖恩按摩舒壓一個多小時。 好鍾意食的阿蘇愈講愈興奮,「大家點解覺得自己病?我好怕飲滾水,成日覺得病人先會飲滾水,由細到大都係咁講,有啲食物病人先會食,所有醫院嘅食物都相當難食。」阿蘇仲PO咗好多醫院食物出嚟,包括蝦球炒貴刁、燒腩仔、點心同黑椒豬扒意粉等等,賣相相當吸引,難怪佢Send畀朋友睇,朋友都以為我佢出咗院。

現年67歲的蘇施黃曾於2005年患乳癌,戰勝癌魔後繼續工作,亦開設YouTube頻道分享日常生活。 近日阿蘇在YouTube上公佈自己患上大腸癌第3期,並分享自己樂觀地面對治療的過程。 蘇絲黃大腸癌 據醫管局資料,大腸癌為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有一個病徵不能忽視,因有機會演變為大腸癌。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致命癌症

2006年,她在有線娛樂台主持《一粒鐘真人蘇》[10](重播時亦稱為:120分鐘真人蘇),以尖酸刻薄和挖苦譏諷的形式品評各食肆作為節目賣點。 2008年8月3日在商業電台雷霆881主持最後一輯《煮嘢蘇》節目後,她決定再次暫別商業一台,向其他方面發展。 同年9月22日,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由蘇施黃自家製作的《蘇GOOD》,在節目中教烹飪方法和技巧。 她因在節目中挖苦及譏笑學徒和助手的方式不當而備受爭議。 其後,蘇施黃於2012年7月2日重返廣播界,在商業一台再主持節目《大玩派》。

她曾在2005年患上乳癌,戰勝癌症的她,但近日卻在YouTube頻道分享自己屙血,檢查後發現患有大腸癌第三期。 在2005年,蘇施黃在香港有線電視娛樂台主持《活得很滋味》(重播時稱為:一粒鐘真人蘇、阿蘇煮食60分鐘)節目,與助手Moon教觀眾在一小時內煮一餐。 蘇絲黃大腸癌2023 他息了一個多月後復出主持電台節目及《活得很滋味》電視節目。

蘇絲黃大腸癌: 大腸癌高危一族

蘇施黃早年於香港島跑馬地鳳輝臺居住,寓所大樓與養和醫院的護士宿舍「龍潛台」相連[4]。 其兄為保華建業集團副主席劉高原[5],父親為深水埗的鞋舖商人[4]。 蘇施黃畢業於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4],與唐書琛是同學。

日前,阿蘇上載醫院自拍的新片「照腸結果出咗啦!」親揭患了大腸癌第三期。 阿蘇透露上月26日入院做檢查,照心照肺照胃照腸,發現罹患大腸癌後即接受手術,住了8日醫院,於出院前一日拍片輕鬆講述情況,並預備接受化療,積極抗癌。 雖然做完手術,但阿蘇仍中氣十足,仲有感而發教大家點做一個正能量嘅病人。 阿蘇積極面對大腸癌,確診後翌日已安排切割大腸的手術。 她解釋,在她的大腸轉角位切了15cm,因這裡有一個腫瘤,而在腫瘤旁邊取了25粒淋巴,其中3粒有感染。

蘇絲黃大腸癌: BioNTech總裁指「癌症疫苗」有突破 望2030年前面世

衛福部近日公布2022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大腸癌排名第三;值得關注的是,大腸癌已連續15年,高居台灣癌症發生率首位,平均約31分鐘就有一位國人確診大腸癌。 蘇絲黃大腸癌 關於大腸癌最重要的六大QA,Yahoo奇摩顧健康帶你了解。 李主任助理提醒補充熱量、蛋白質的食物不能減少,保持好元氣、白血球指數,治療才能更順利(明天早上四點,會來空腹抽血檢查,白天就能知道結果)。

蘇絲黃大腸癌: 檢查發現大腸癌三期

護士說打完這一劑化療,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有這副作用產生,少者一、二天,有人長達一週,就會逐漸消失脫離這個痛苦。 9/29第二次化療黃昏時開始,這一次有四瓶,1.5小時二瓶、第三瓶夜宵瓶二小時,第四瓶主劑46小時。 2022年10月,蘇施黃在YouTube片段中表示再次患癌,確診患上大腸癌第三期,經過進行四次化療後已康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