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觀塘去中環碼頭

2018年5月起,本路線的九巴掛牌車,改派配置「城市脈搏」塗裝的Enviro500 MMC 12米,並陸續取代原有的掛牌車,目前大部份已換成同款塗裝的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 中環開往梅窩的新渡輪由中環6號碼頭開出,分別設有普通渡輪及高速船航班,前者航行時間約50至55分鐘,後者則為約35至40分鐘。 航班座位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滿座後未能登船之乘客請等候下一班船。 觀塘碼頭巴士總站在這二十年間可謂歷盡滄桑,見證著渡輪服務的興衰。 失去接駁渡輪與巴士中轉站之優勢後,現時觀塘碼頭總站從早到晚皆人跡罕至,只於下午繁忙時間有較多乘客,昔日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不再復見。 由於觀塘市中心缺乏用地,區內各巴士總站早已飽和,因此多條路線仍然維持以觀塘碼頭為總站。

黃色顯示的票價是富裕小輪於 觀塘去中環碼頭 2020 年 9 月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 1 日至 2021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 年 3 月 31 日期間為三條離島渡輪航線渡輪服務提供折扣票價。 啟欣苑(英語:Kai Yan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的居者有其屋2022屋苑之一,位於九龍城區啟德沐禮街6號[1]。 2021年3月31日,運輸署連同食環署計劃將霸佔觀塘碼頭的露宿者驅趕,但遭到多個露宿者團體抗議[4],最後拖延至2023年5月執行[5]。 上述持牌渡輪服務將於2023年6月1日至6月6日及2023年6月19日至6月27日作出臨時安排,有關詳情請按此。 此站與中環(天星碼頭)總站一樣,同屬中環碼頭總站禁煙區範圍,但中環碼頭總站的禁區範圍不包括此站,且兩邊禁煙區並不連接,這種禁煙區劃法絕無僅有。

觀塘去中環碼頭: 渡輪航線

當時由於在九龍區的路線較迂迴,除了上下午繁忙時間外,其餘時間客量只是一般。 東區海底隧道通車後,本路線並沒有立即改經,因此在觀塘區議會爭取下,於1995年1月16日改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及北角,更改編號為619線,原有土瓜灣及紅磡往來灣仔及中環的服務,則由同日開辦的115線代替行走。 本路線於1994年6月15日起九巴增派空調巴士行走,2000年2月1日改為全空調服務。 2013年2月21日,海濱事務委員會港島海濱發展專責小組開會,討論由營運及管理中環7號碼頭的天星小輪有限公司提出的建議,作為未來發展。 建議提出,利用中環碼頭連接大樓地下約1,627平方米的空間,開設以售賣香港平民化特色熟食為主的夜市,成為「上環大笪地」。

其後,政府於2008年7月15日通過與香港賽馬會以伙伴合作關係,共同推展保育和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工作,是香港重點保育活化項目之一。 現時除了部分倒塌的第四座已婚督察宿舍,尚待探討如何重建或修復外,舊中區警署建築群其餘15幢歷史建築物、新建的美術館大樓及綜藝館大樓、檢閱廣場、監獄操場、行人天橋等工程均已完成。 項​目​以中區警署的俗稱「大館」命名,16幢建築物將分成三階段對外開放,其中新建的「奧卑利美術館」及「亞畢諾綜藝館」等設施,於2018年5月25日正式開幕。 各座大樓連同開揚的戶外空間,將提供多個多用途場地,讓不同機構及駐場藝術家合作舉辦各類活動、展覽、節目等,屆時「大館」將集文化、藝術、餐飲、休閒設施於一身。 乘搭本路線於干諾道中近永隆銀行(往中環方向第27號站)下車,然後沿中環至半山行人自動扶梯前往。

觀塘去中環碼頭: 碼頭 - 中區政府碼頭

到了廟中,原告不肯先跪下發誓,被告也不肯跪下發誓,於是斬雞頭沒斬成,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發誓,說明他心虛、理虧,反判原告有罪,被告無罪。 蘭桂坊 ( Lan Kwai Fong ) 位於中環德己立街及雲咸街交界。 因為外來旅居人士的進駐,奇蹟式的發展出代表香港人另一種生活的重要指標,成為一群夜生活族最愛光顧的地區。

觀塘去中環碼頭

航班座位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滿座後未能登船之乘客請等候下一班航班。 此總站於1972年落成,正值香港工業起飛,總站所處的觀塘工業區一片繁榮,帶動總站繁忙;不過隨著工業式微,加上地鐵及東區海底隧道相繼通車,引致渡輪客量大幅下跌,此站人流亦大不如前。 現時九巴使用9輛富豪B9TL 12米(AVBWU)及2輛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ATENU),均屬九龍灣車廠。 2002年6月21日,立法會財委會根據最小填海方案批准撥款進行第三期工程,招標工作於8月12日開始。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

毗鄰新碼頭的巴士總站亦會啟用,以代替港景街巴士總站,一條兩線行車路通往填海區東面碼頭,設有一條4.5闊有蓋行人道接駁康樂廣場及干諾道中行人天橋系統。 中環碼頭(Central Piers),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北部填海區沿岸,共設有10個碼頭[1],包括7個供渡輪航線泊岸的碼頭、2個公眾碼頭和1個政府碼頭。 卜公碼頭原址位於《中區填海計劃》第1期的地營運來往尖東、屯門及大嶼山愉景灣的航線,統一碼頭原址於港景街及統一碼頭道附近。 兩座碼頭拆卸前,經營港外線碼頭航線及維多利亞港內航線,包括往佐敦道碼頭及大角咀碼頭等目的地;此外,更有開設荃青快線,來往荃灣及青衣島;至1990年代,因為乘客量銳減而停辦。

  • 觀塘碼頭,全稱觀塘渡輪碼頭(英語:Kwun Tong Ferry Pier),是香港渡輪碼頭,位於九龍觀塘海旁的觀塘避風塘內。
  • APM的名字將AM(日)與PM(夜)結合,以年輕及心境年輕人士為主要銷售對象,APM突破一般商場的經營常規,引入嶄新「品味生活誌」及夜行零售概念,延長商場的營業時間。
  • 城巴接辦後,一直對本線十分重視,如派出簇新的空調雙層巴士行走、加派車輛以增加班次、與九巴分別擴展服務至假日及延長至午夜、開辦通宵路線N619線等,而該線亦搶走部分101往中上環區之乘客,2001年派出車隊中數目較少的特低地台雙層巴士服務。
  • 為配合天星小輪往返尖沙咀及紅磡兩條渡輪航線改停中環7及8號碼頭,新巴15線由2006年11月12日起每天早上十時後的班次改以此站為總站。
  • 工程完成後,將會可以提供12,600平方米的商用建築樓面面積,作為餐飲、零售及其他與海濱有關全的用途[8]。

2011年起加入富豪B9TL(為配置歐盟五型的AVBWU,於2021年2月因其他路線啟用e度嘟電子支付系統而重新加入,2013年配合619X線增加班次,加派一輛來自113線的AVBW)行走。 同年12月起更加入全新出牌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取代之。 觀塘碼頭北端設有公眾碼頭,在公眾碼頭和客運碼頭之間有一座「觀塘汽車渡輪碼頭」,在東區海底隧道啟用後便一直停用,直至2008年重開,用於觀塘至北角的危險品車輛航線,供給不能通過海底隧道的運油車及運石油氣車預約使用,而碼頭上層則由駕駛學校租用作駕駛訓練用途。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六號)⇔ 梅窩

曾有一段時間,富裕小輪有渡輪航線由觀塘前往蒲台島,但由於有其他船公司投訴而於2006年停辦。 位於上環商業區的西港城,前身是舊上環街市的北座大樓,建於1906年,採用了愛德華式的建築風格。 1991年,土地發展公司把大樓修葺,改建成充滿文化特色的傳統行業及工藝品中心。 這座設計獨特和具有歷史價值的樓宇,為售賣中國手工藝品和服飾的商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亦令西港城獲政府列為法定古蹟。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8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本線於2013年1月1日調入一輛披上2013癸巳蛇年生肖巴士廣告的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TE236)作掛牌車行走。 2018年,九巴改派「城市脈搏」City Red車身色彩的Enviro500 MMC(ATENU)行走,並陸續取代原有用車。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5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四號)⇔ 南丫島榕樹灣

政府於1998年7月21日要求油麻地小輪回覆是否繼續經營渡輪業務及補地價,但小輪公司在8月14日公接納政府建議[3]。 1998年8月15日,行政會議決定停止與油麻地小輪就中環碼頭發展計劃進行磋商,並把其經營的12條航線連同天星小輪經營的紅磡至中環航線服務分為8組作為公開招標[4],中環碼頭上蓋發展計劃因而擱置。 1998年8月15日,行政會議決定停止與油麻地小輪就中環碼頭發展計畫進行磋商,並把其經營的12條航線連同天星小輪經營的紅磡至中環航線服務分為8組作為公開招標[4],中環碼頭上蓋發展計劃因而擱置。 在全盛時期,油蔴地小輪於觀塘碼頭多條來往中環、北角、西灣河及柴灣的渡輪航線。 1999年油蔴地小輪專營權結束後停辦,同年9月由富裕小輪投得該航線的經營牌照,不過有港鐵及過海隧道巴士的競爭,該航線的客量一向偏低。

現存域多利監獄於1841年建成,位於中環奧卑利街西面(即現時的奧卑利街已婚警察宿舍),囚禁海盜、三合會會員和匪徒。 域多利監獄是本港最先以耐久物料建造的西式建築物,部分大樓曾在二次大戰時遭轟炸並嚴重損毀,1946年復修後重開。 該處在戰後曾用作入境事務處辦事處、警隊港島總區總部及中區警署。 中環蘇豪區是指荷李活道以南,以些利街一段半山自動行人扶梯為中心的地區,包括些利街、士丹頓街及伊利近街一帶。 該處一帶近年來出現不少來自各國的高級美食餐館,當中大部份是香港罕見的。 每到了夜晚時刻,許多香港的年輕人喜歡到這裡的舞廳和酒吧暢聚,為這條小街增添了一種獨特而熱鬧刺激的氣氛。

觀塘去中環碼頭: 設計

1950年代觀塘工業區的填海工程,使牛頭角碼頭(現址為香港綠景NEO,前九倉電訊廣場)需要拆卸。 位於海濱道旁的觀塘碼頭約於1963年落成,最初僅設有觀塘公眾碼頭,當時巴士總站位於今日汽車渡輪碼頭、基業街及駕駛學校一帶。 1994年7月,行政局同意由油麻地小輪申請發展中環碼頭4至7號的上蓋物業,小輪公司原計劃在中環環頭興建四座西式帆船物業,造價成本為36億元,其後更改設計為中式帆船,並將建費3億元,並在碼頭上蓋預留樁柱[2]。 雙方因補地價問題方面出現造分歧,港府在1995年12月提出27億元補地價費用,油麻地小輪於1996年5月還價20億元。 1998年6月政府主動將補地價降至17億元,但小輪公司在7月卻還價1億9100萬元。

觀塘去中環碼頭

加建後碼頭的零售業務可以增加渡輪公司的非票務收入,但是土木工程拓展署官員指出,暫時難以評估新設施所帶來的收益是否能夠補貼票價。 政府於1995年宣布把中區警署樓羣列為一級法定古蹟,隨後在2001年建議修復樓羣,以作為與旅遊業有關用途。 2005年12月20日,警隊舉行告別儀式,正式將中區警署交回政府。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區填海計劃第3期

至於「互聯空間」方案,建議興建兩幢分別13層及18層商業大樓,休憩用地面積較方案一少。 觀塘碼頭熟食市場則會改建為特色創意文化設施,並將熟食市場用途融入商業樓面中。 城巴用車曾以富豪奧林比安 11、12米(5XX-6XX、90XX)及丹尼士三叉戟12米(22XX-23XX)為主。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 至2009年起改派Enviro500/MMC(81XX-84XX)行走。 另外,此路線和N619線的聯營時段安排均有別於其他路線,此路線港島開出的頭班車由九巴派車,而九龍開出的頭班車則由城巴負責。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2018年12月起,新巴獲運輸署批准派出Enviro500 MMC 12.8米「巨無霸巴士」(61XX-62XX)行走本路線,隨即成為本路線新巴主要派車之一。 不過由於九龍灣(K)廠附近的宏光道左轉臨華街,無法容納12.8米巴士駛經,而本路線的九巴用車由該廠派出,在該款巴士無法駛入該廠作日常保養或維修的情況下,該廠並無12.8米巴士派駐,導致九巴無法如新巴一樣派出12.8米巴士行走本路線。 此路線在1998年改為九巴及城巴聯營及改為全空調服務,九巴全線改派11米巴士(利蘭奧林比安 觀塘去中環碼頭 AL、富豪奧林比安 AV)。 1999年改派12米巴士(丹尼士巨龍 3AD及富豪奧林比安 3AV)行走。 2001年起加入富豪超級奧林比安 12米(JX牌3ASV、2004年改派配置Wright車身的AVW)取代所有非低地台巴士。 至2006年與9號線的Enviro500 觀塘去中環碼頭 12米(ATE)對調,以應付此路線的上斜路段。

觀塘去中環碼頭: 碼頭 - 公眾碼頭

值得一提,現時本路線是唯一以中環(港澳碼頭)為總站的全日東區海底隧道過海巴士路線。 另外,本路線由順利及中環(港澳碼頭)開出的首兩班車,是分別由城巴及九巴派車行走,與一般聯營隧道巴士路線由九巴負責九龍區頭車/新巴或城巴負責港島區頭車的情況不同,由通宵路線N619線最後一轉單程駛至另一端總站後,改為行走本路線。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 隨著安達臣道發展區發展,安泰邨於2017年7月起陸續落成入伙,由於在邨內的安茵街設有兩條行人天橋及電梯塔往返順安及順天,居民可取道該等天橋往來四順乘搭本路線過海,本路線客量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

當中使用5號碼頭總站超過七年的路線11及12,雙雙遷回中環碼頭總站,新巴25線則由中環碼頭總站遷往此站,同時15C線亦改於此站設置落客站;亦因如此,原有的城巴員工休息室亦改為新巴休息室。 為配合天星小輪往返尖沙咀及紅磡兩條渡輪航線改停中環7及8號碼頭,新巴15線由2006年11月12日起每天早上十時後的班次改以此站為總站。 兩個方案均會設公共運輸交匯處於商廈地下,提供巴士總站及小巴站等,而碼頭渡輪服務將維持現狀。 當局亦提出將現時偉業街與開源道交界的迴旋處改為交通燈控制十字路口,提升該路口容車量。 九巴在2006年初,首次為本線引入配上直樓梯的超低地台空調巴士-「前衛巴士」(AVW,車牌字母LM),不久後與九龍巴士9號線的車隊調換,換入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ATE,車牌字母LF)。 城巴亦由2009年起逐步換入最新款、配上曲樓梯的同款巴士(81XX)作為本線主力,2012年城巴再引入同款巴士(82XX-84XX),繼而成為619線主要用車 ,與其餘四條過海巴士路線112線、118線、171線和681線的派車看齊。

觀塘去中環碼頭: 巴士起火

乘客如需攜帶物品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喼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並乘搭普通渡輪(高速船不設運貨物服務)。 (3)搭乘大眾運輸(台鐵、高鐵、客運)到高雄車站或左營高鐵站,從高雄車站搭乘國光客運、屏東客運、高雄客運到東港碼頭,高鐵左營車站搭乘台灣好行-大鵬灣琉球線到東港碼頭。 此站曾被城巴冠上街道名稱及使用中國數字表示碼頭編號,即「中環五號碼頭,民光街」(Central Pier 5, 觀塘去中環碼頭2023 Man Kwong Street);此站實際上不位於民光街主線上,後來城巴將中文名稱中的中國數字轉成阿拉伯數字,並刪去街道名稱。 獨特的天幕設計和優美的景觀使九號碼頭成為了港劇拍攝的必備場景,如TVB多部劇集《談情說案》、《My盛Lady》、《回歸》,以及ViuTV《大叔的愛》等的取景地。 民光街東行綫由4號碼頭起向左分支出兩條車道通往4號至6號碼頭,左邊車道靠近碼頭出入口,而專營巴士則使用右邊車道及民光街主路面旁為車站。

中環開往坪洲的港九小輪由中環6號碼頭開出,分別設有普通渡輪及高速船航班,前者航行時間約40分鐘,後者則為約30分鐘。 觀塘去中環碼頭 觀塘碼頭(Kwun Tong Ferry,城巴新巴地點代號為KTF)巴士總站,位於九龍觀塘區觀塘商貿區(前稱觀塘工業區)觀塘渡輪碼頭側,旁邊設有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毗鄰觀塘碼頭熟食市場、觀塘公眾碼頭、觀塘海濱花園等。 特快路線641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行走,取道東區走廊往返灣仔及東區海底隧道,定線較其他同樣來往東九龍及中上環的過海路線(如619)直接,車資亦較高。 縱使601線同樣往來觀塘及北角、銅鑼灣[11],但有關路段需求頗大;加上此路線服務範圍更廣,能覆蓋中上環,經常頂閘。 中環(港澳碼頭)開經:港澳碼頭通道、干諾道中、林士街、德輔道中、金鐘道、軒尼詩道、怡和街、高士威道、英皇道、民康街、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振華道、康寧道、協和街、秀茂坪道、順安道、順天巴士總站及利安道。 119線開辦後,中巴派出丹拿珍寶/利蘭珍寶(LF)、丹尼士禿鷹11米(DM)行走,九巴則在客量上升後派出丹尼士巨龍11米(S3N),空調巴士用車則有利蘭奧林比安11米(AL)。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環碼頭(七號)⇔尖沙咀

轉為619線後,中巴以三軸巴士如丹尼士禿鷹11米和都城嘉慕12米(ML)非空調巴士作為主力,而九巴則沿用舊有車款,以及調入都城嘉慕11米(S3M),還有來自其他路線柯打用車如丹尼士喝采(N)。 以上所提及的派車,大部份的車身均披上了當年盛行的香煙、家庭電器、電子產品和輪胎等廣告。 九號碼頭於2007年4月26日凌晨零時正啟用,取代位於愛丁堡廣場的皇后碼頭[10][11],設有12組公眾登岸樓梯(各6個),碼頭採用玻璃天幕設計,充分利用日光,以節約能源。 該碼頭曾於2016年設有來往啟德郵輪碼頭的渡輪航線,但運作不足半年,便因為客量稀少而停航[6],之後由富裕小輪將該碼頭來往北角的航線,部分班次途經啟德郵輪碼頭取代。

觀塘去中環碼頭: 中環5號碼頭

有見於紅磡和觀塘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長遠發展,經過詳細研究後,巴士公司決定把119線分拆成兩條新路線,分別是過海隧道巴士115線和619線。 前者服務土瓜灣、紅磡地區,後者則途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等地區,而原本淘大花園至宋皇臺沿線的服務,則由101線和111線取代。 改革後,兩條新線的服務範圍更廣,能夠更仔細的走進各個小社區,漸漸擔起重要角色。 中環碼頭(英語:Central Ferry Piers),全稱中環渡輪碼頭,位於香港香港島國際金融中心對開的海旁,一直沿海濱延伸至上環和金鐘,為香港島橫渡維多利亞港兩岸及來往香港多個離島的主要渡輪碼頭。 中環碼頭經數次整合,結合了中區政府碼頭、卜公碼頭、統一碼頭、大會堂碼頭、愛丁堡廣場碼頭(中環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的功能,使到中環大部份渡輪服務均集中在一處,香港海事博物館也位於中環碼頭東部。

在開辦的初期,141線無疑是為來往觀塘至灣仔、中環的乘客帶來一個快捷的選擇,不過這個快捷的優勢,卻只不過維持了一年多而已。 當局把上述設施的覆蓋範圍統稱為「觀塘行動區」,佔地約4.2公頃,初步擬定兩個發展方案,分別取名「綠悠海濱」及「互聯空間」。 巴士總站採用平行式月台設計,設有12條車坑供專營巴士使用,是目前觀塘區規模最大及車坑數目最多的露天巴士總站,入口位於偉業街,而出口則位於開源道與偉業街交界的迴旋處,而此站作為起訖點的路線多達30條,乃九龍市區巴士總站之冠。 由於總站遠離市中心,九巴設立茶水站供職員使用,以及維修站方便巴士作簡單維修。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