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合和大廈凶宅11大分析2023!內含合和大廈凶宅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相對而言,向銀行查詢單位估價是較為可取的辦法。 香港的銀行會將所有凶宅資料列入不公開的黑名單,如果銀行給出的估價有問題(明顯低於市場價),或是拒絕提供估價,可能代表單位是凶宅。 不過,也有部分外資銀行認為凶宅不屬於業權瑕疵,可以做正常估價。

  • 由於張炳被懷疑精神有問題,一度被送往青山醫院接受檢驗。
  • 另一種辦法是可以查土地註冊處的資料,俗稱“查冊”。
  • 2001年3月9日,楊嘉儀、鄭文杰及梁綺華謀殺罪成,判處終身監禁 。
  • 至於坊間提出的另一個做法,就是向銀行查詢「物業估價」,但就必須多查幾間。
  • 1997年11月1日香港仔警署瘋警槍擊案患有精神病3年的27歲警員尤振星在當值時病發,連開4槍槍殺一名因沒有攜帶身份證而被捕,並正接受調查的巿民24歲陳國強,事主因頸部大動脈被打爆,失血過多致命。

坊間一些「凶宅網」就成為查證單位是否凶宅的方法之一。 然而由於「凶宅網」本身都是民間組織自己搜集資料,它只會說明哪一座,但卻只會以高中低層來標示單位,加上這些網站未必包括所有凶宅單位,所以只有參考作用。 租住御金・國峯第7座的一對公務員夫婦,昨日(4日)清晨雙雙墮樓,2人分別伏屍平台2個單位的花園,而2人同住的單位有打鬥痕跡。

合和大廈凶宅: 九屍十命滅門奇冤 凶宅傳淒喊:幫我救個仔出去!

1999年12月28日紅磡陽光廣場兇殺案女公關李昌珍(34歲)因錢債問題,遭人勒斃在其紅磡陽光廣場的寓所內。 警方在該幢大廈電梯內的閉路電視曾攝錄得一名約40歲的男子容貌,該名男子蓄短髮及身材中等,身穿一套西裝,手持一副太陽眼鏡及一個膠袋。 1995年6月20日大埔富亨邨長者住屋三屍案一名70歲何姓長者因共用廚廁問題而爭執,繼而殺死兩同居老翁後上吊自殺。 及後,社會福利署被批評安置綜援長者住戶政策不當,間接釀成此事。 合和大廈凶宅2023 合和大廈凶宅2023 1995年6月25日葵盛東葵興樓命案感情失意婦人自殺,拉著5歲女兒墊背。

合和大廈凶宅

如你發現本網站分享的物業按揭資訊有錯誤,歡迎聯絡本網站更正。 合和大廈凶宅2023 推廣資訊以查詢時間為準,銀行或金融機構保留最終決定權,謝謝。 1997年5月20日大埔運頭塘邨運亨樓2102室床櫃藏屍案女子被殺床櫃藏屍。

合和大廈凶宅: 單位有人非自然死亡便淪為凶宅

1997年6月7日至7月23日港島東區連環命案6月7日,2人於太古城被斬,1人死亡1人重傷。 在第二宗命案後四日,疑兇因注射過量海洛英,暴屍於西環海旁。 1997年6月29日屯門安定邨倫常慘案貨櫃車司機殺死妻兒後再跳樓自殺。 合和大廈凶宅2023 這宗是英屬香港時代的最後一宗命案,與同一時代已知的首宗命案(徐亞保案)相距148年又4個月。

畢竟要告訴你,這裡曾有人發生過非自然身故,但前提也是他必須知道才可以。 但今天如果只是光靠新聞、民間網站,那根本是九牛一毛,畢竟哪天不死人。 合和大廈凶宅2023 像我就知道有些公司為了建立資料庫,所以只要是第一個登錄公司凶宅資訊,便會提供獎金給記載者,並且每當有物件買賣後,還會派人去現場周邊,更新資訊。 案發日期案件簡介1998年荔枝角道大東電器行命案一名男子死亡。

合和大廈凶宅: 最新新聞more

據滙豐銀行網上估價,康怡花園D座3樓9至16室全層8伙,至今仍零估值,即不能承造按揭。 據大廈住戶表示,該單位現時已易手並已租出,但在案發後多年間一直沒有人敢入住。 另一位街坊陳太則住在兇案單位對面,並從長輩口中得知對面單位曾發生恐怖縱火謀殺案,她聽後亦深感害怕恐怖。 惟命案在42年前發生,她相信今日知道此案的人不多。 記者亦有到兇案單位家訪,住客表示對兇案並不知情,亦不願多談。

然而探員錄取口供時,張炳一直死口否認縱火,並在警署拘留所內呼呼大睡,警員束手無策。 他一直對辦案人員堅稱,他逃離住所時,屋內經已燒起熊熊大火,並否認是他縱火。 由於張炳被懷疑精神有問題,一度被送往青山醫院接受檢驗。 基於張炳拒絕合作,調查人員最終只能憑環境證供進行調查,查明張炳是否與案有關。 警方經初步調查後,證實女事主姓鄧(40歲),為上址住客,初步相信事主由上址單位墮下。 而北市府正在新建的錦州街社宅,也在該街廓內,去年舉辦開工典禮時,有媒體詢問是否擔心完工後沒人敢住?

合和大廈凶宅: 服務範圍:

位在台北市萬華區的西寧國宅,屋齡超過30年,為16層樓集合式大樓,因過去曾發生過多起輕生事件,20年來超過30人喪命。 最可怕的是,傳言就連不是大樓住戶,也會被吸引而來跳樓,原因令人摸不著頭緒,光是2003年7月至9月間,就曾發生3起跳樓事件,3人均非大樓住戶,隨著多起凶案發生,因而被網友喻為「猛鬼大樓」。 社區發生凶宅,住戶心裡自然毛毛的,但是否因此影響社區行情?

合和大廈凶宅

1999年12月11日元朗大旗嶺村膠桶英泥藏屍案男子胡清河(22歲)被誘騙到元朗大旗嶺村一村屋行劫,交出財物後被人勒死,再以膠桶藏屍,灌以英泥後棄於一條明渠的橋底。 2001年7月15日,陪審團裁定3名被告陳文輝、方耀良、陳瑋瑤謀殺罪名不成立,但誤殺罪名成立,高院法官阮雲道於7月23日判誤殺及阻止合法埋葬罪成的陳文輝有期徒刑16年,方耀良及陳瑋瑤則各判囚3年零4個月。 1999年12月18日沙田瀝源邨榮瑞樓5樓燒屍案劉嘉寧(27歲)勒死同居女友,再以火水燒屍。 出獄後打劫女經紀及打劫強暴15歲女生,2009年9月24日在高等法院再被判入獄10年。 2019年,劉嘉寧再因打劫性工作者和搶劫粥店被判入獄80個月。

合和大廈凶宅: 凶宅常見問題 / 物業其他問題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香港凶宅資料庫是一個私人的數據資料庫,包含各類型不同物業的凶宅資料,不論是公屋、居屋、私人樓宇、村屋、單棟樓、大型屋苑、宿舍、唐樓、祖屋、劏房,本公司的專家都可以為你提供該物業是否凶宅的資料讓你參考。 物業買賣往往是人生重要的決定,要知道價錢是否合適以及是否能夠承做按揭絕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要達到這個效果,最重要的資訊就是物業的估價。 本公司服務至上,以客為先 誠意為客戶提供本澳各種房地產物業估值服務(包括住宅、舖位、商場、廠房、寫字樓、車位、別墅、地皮及全幢建築物等),歡迎隨時委託。

1995年10月7日牛牯灣劫殺案觀塘一間五金店的少東翁子倫(21歲)與女友陳植儀(16歲)被誘騙到牛牯灣,被人殺害,翌年3月起回兩人骸骨。 警方相信羅有福及張滿強都可能有關,因羅有福有不在場證據,未被檢控。 1995年10月20日觀塘碼頭浮屍案丈夫吳偉民(34歲)夥同兩名兇徒槍殺殺妻子蔡秀嫻(27歲)騙保險金,吳偉民被判終身監禁。 以上述曾發生5屍命案的德福花園單位為例,事發至今雖已近20年,但恒生和渣打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服務,仍未能為同翼8個單位提供估值,而中銀進一步收緊,同層共16個單位都不提供估價。 合和大廈凶宅 業界人士補充,銀行不提供網上估值,不代表一概不接納按揭申請,銀行會視乎案發距今的時間、承按單位與案發單位的距離等等,再考慮申請人是否已落實簽約購入單位,再決定是否接納按揭申請。 我們提供嶄新又便捷服務︰零息物業貸款、樓宇按揭「物業一按」和「物業二按」、中小企貸款、債務重組貸款、居屋業主私人貸款等等。

合和大廈凶宅: 需要幫忙? 請馬上透過 WhatsApp 或 微信WeChat 聯絡我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000,年齡中位數為 合和大廈凶宅 43.3歲。 如果買家經過多方打聽,仍然不放心自己購買的房子是否為凶宅,那麼建議買家與業主協商,在購房合同中約定好,若日後發現單位為凶宅,可以和業主直接解約退款。 買房一定要實地看房,買家可以在看房時,向大廈同層住戶、物業管理處、保安等瞭解房屋及業主、租客情況,説明判斷該房子是否為凶宅。

  • 一般來說,我們進行查冊時,可以查出「註冊業主」的身份。
  • 1994年7月31日灣仔南成大廈4樓命案一名男子殺懷孕女友後跳樓亡。
  • 如果代理經盡力查證後,回答單位不是凶宅,但最終卻是凶宅,代理未必須負上責任;反觀代理沒有經盡力查證,則可能負上失實陳述的責任了。
  • 1997年5月21日旺角西洋菜南街卡拉OK夜總會命案一名男子與四名友人到卡拉OK夜總會消遣時,其中一名女性朋友與另一客人因碰撞發生爭執,企圖擺平事件時,男子與夜總會內多名「睇場」起衝突,混亂中被人用牛肉刀斬死。

但需要注意的是,查冊只能查出業主是否過世,如果租客死亡是查不到的。 首先要了解凶宅的定義,坊間一般認為的凶宅,是指有人於單位內非自然死亡,如燒炭、上吊、跳樓等自殺案,而最「凶」則是凶殺案。 至於自然死亡如老死、病死則不算凶宅,可正常做按揭。

合和大廈凶宅: 九龍城

有準買家曾透過代理買入日出康城「領凱」一個高層單位,簽完臨約才知道單位曾發生事故。 當時女事主稱,簽約前已私下做過銀行估價,同層及上下兩層都估足,又搜尋過凶宅網,只發現同座跳樓死亡事件,但報紙卻無報道是哪一層、哪個單位。 黃詠欣解釋,銀行承造按揭前,會委託估價公司就物業進行專業估價,如單位曾發生命案,事件的性質例如意外抑或家庭糾紛、是否轟動、死者人數等因素,均會影響估值。 不過,有時估價公司亦難以估算凶宅的價值,在這情況下,銀行很大可能拒絕承造按揭。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合和大廈凶宅

警方懷疑,張炳戀上其中一名已有丈夫及兒子的女死者麥瑞冰,張炳更曾多次示愛,要求麥與丈夫離婚,但女死者當是「傻佬」的胡言亂語,故未有理會,但卻經常被人借故碰撞非禮,心中早已感到不滿,並計劃兩家人一同遷出。 死者來自兩戶人,分別是44歲男子劉谷友及其35歲妻子黎秀芳,他倆的6歲兒子劉祖平及3歲女兒劉婉平,一家四口同住上址頭房。 另一戶則是女死者黎秀芳30歲弟弟黎浩然與其25歲妻子麥瑞冰,兩人兩歲半長子黎展鵬、歲半幼子黎展洪及60歲岳母劉年一同遇難。 事發後一度傳出兩名女死者均懷有身孕,造成9屍11命的慘劇,但最終確定只有麥瑞冰死時懷有4個月身孕,事故共造成9屍10命,兩家慘遭滅門。 另外一堆屍體則困在房內,4名小童屍體在房中摟作一團,全部燒成焦炭。

合和大廈凶宅: 聯絡我們

1993年7月24日哥羅芳迷姦致死案陸綺玲(21歲)到地產公司任職暑期工,東主韓亮方對她著迷,韓以一萬元叫黃艷萍欺騙陸綺玲到沙田帝都酒店房間參加黃的生日會。 合和大廈凶宅 韓亮方及黃艷萍將染有哥羅芳的毛巾迷暈陸綺玲後性侵犯,陸吸入哥羅芳後產生不良反應死亡。 1994年8月16日韓亮方被判囚8年半,黃艷萍被判囚7年。 1994年8月30日,韓因另一宗涉嫌非禮男童案再被判入獄2年9個月,兩刑分期執行。

合和大廈凶宅: 凶宅亦可能影響鄰居估值及按揭

被告自辯時曾稱,女死者是他最心愛的人,他已將她視為終身伴侶。 當日約見女友,先到超市買刀,是想表明心意,一旦女友堅決分手便會在她面前自戕。 惟兩人談判期間,被告聲稱女友承認有第三者,更嘲笑被告「乜都比唔上人」、「冇出息」、「成個廢人咁」。 被告辯稱,由於女友不斷刺激他,令他極度憤怒而喪失理智,以致錯手插死她。 2000年9月12日法庭裁定被告謀殺罪成,判囚終身。

合和大廈凶宅: 物業地圖

不過,在這裡也提醒,雖然定義可以討論,但如果事情發生在成交前,在看屋或買賣中詢問仲介,這棟有沒有發生過什麼(非自然身故)? 這也就是新聞為什麼常看到,買方買了房去吵,這是凶宅卻沒被告知。 畢竟站在買方的立場,可能理所當然的覺得整個社區有發生過什麼事,當然都算「凶宅」範圍呀! 合和大廈凶宅2023 每天會經過的大廳,偶爾會用到的梯間,不一定會搭到的電梯...等等。 但就如同前面所述,其實這往往是雙方定義的不同,而房仲「必須」告知範圍不同的關係。

1992年1月22日荃灣荃錦中心1座27樓命案一名男子殺妻後自殺。 1992年2月3日石崗船民營騷亂案元朗八鄉的石崗的船民羈留中心的南越和北越人,因私酒及爭用熱水等問題起衝突,兩方用長矛、利刀、鐵通及汽油彈等在營內械鬥,並演變成大騷亂。 結果釀成24人死亡,130多人受傷,成為香港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越南船民騷動事件。 事後政府將安難民營內的南越和北越人隔開安置,以減低衝突。 案發日期案件簡介1991年1月28日荃灣廣場泵房兇案在荃灣廣場地盤七樓平台泳池旁的一個水泵房,發現男子郭家樂(28歲,無業)伏屍電鋸床旁,額傷見骨疑是電鋸造成,右手幾乎折斷。

合和大廈凶宅: 香港仔/鴨脷洲

1997年5月21日旺角西洋菜南街卡拉OK夜總會命案一名男子與四名友人到卡拉OK夜總會消遣時,其中一名女性朋友與另一客人因碰撞發生爭執,企圖擺平事件時,男子與夜總會內多名「睇場」起衝突,混亂中被人用牛肉刀斬死。 警方趕至拘捕三名疑涉案男子,通緝另外兩名在逃兇徒。 其中一名被通緝疑犯於1998年9月被捕,另一名兇徒潛逃五年後亦落網。 1997年5月22日元朗八鄉大窩村命案一名男子殺死小學同學。 1997年6月荃灣曹公潭裸屍案一名失蹤一星期的69歲婦人被發現全身赤裸倒斃曹公潭。

合和大廈凶宅: 成交記錄

他們的做法甚至是全層單位也不估價、或上下層單位不估價。 有外資行則百無禁忌,認為凶宅不屬「業權瑕疪」,可照樣做到估價。 一般來說,若最終銀行願意估價也可繼續申請按揭,但可能在估價上未必估足,故準買家要有一炮過找清的心理準備。 而且一旦發現註冊紀錄有「死亡證」,又是否代表業主一定在單位內過身呢? 雖然「死亡證」會列出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但準買家也只能透過內容作出估算。 例如「墜樓案」凶宅死者的死亡地點會列為大廈平台,而並非單位的地點內,單憑「死亡證」也未必得知單位是否凶宅。

本網站為一站式凶宅及物業按揭資訊分享平台,本網站所分享之服務計劃內容及價錢,均由本網站向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銷售員查詢及提供,僅供參考。 本網站並不保證於網站內顯示的資訊內容均完全準確。 合和大廈凶宅2023 本網站內所顯示的凶宅、按揭、風水、遺產處理等資訊及內容僅供參考,實際收費及優惠由相關機構或公司決定以及以該機構或公司所發放的最新資料為準。 如你發現本網站分享的資訊有錯誤,歡迎聯絡本網站更正。

合和大廈凶宅: 香港凶宅

專家表示,若只是一般凶宅,該棟樓可能會比社區其他棟價格少了約1成,而若是凶宅該戶,售價會打5~6折;不過若是駭人聽聞的案件或是大凶事件,會造成整個社區行情偏低,就會導致社區行情被打6~7折。 房市觀察近10年,身邊友人從房仲、代銷、銀行、代書、包租、代管、建商、設計師、租賃住宅管理人員、台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不動產估價師到投資客、二胎業者都有。 看著在房市裡默默耕耘的朋友們,一直覺得因買不起或誤解而仇房的人很可憐,願以支筆,拉近兩端不對等的資訊。

幸好支票存放在律師樓,女即時CUT票力保不失,但也同時發律師信予業主通知合約無效,及發信予代理尋求賠償。 女事主向代理查詢是否凶宅,代理稱有替事主看過凶宅網,也表示替事主做過銀行估價,認為如果單位是凶宅,銀行不會估到價。 女事主簽臨約,代理也問過業主單位是否曾出事,但業主說沒有,最後代理在臨約加一句,「由於曾有代理行指單位是凶宅,業主及代理在此聲明本單位沒有發生意外及已盡一切努力查證」,女事主之後落訂30萬。 事實上,曾發生嚴重命案的凶宅,日後要承造按揭相當困難。 例如1998年發生5屍命案的九龍灣德福花園C座5樓,同翼8個單位即時跌價逾2成,銀行亦拒絕承造按揭,令該批單位被「雪藏」多年,金融海潚後,近年樓市再度熾熱,部分單位才得以「解凍」易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