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藍田站6大分析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藍田站

在1989年至2010年,由於當年地鐵接受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建東區海底隧道至觀塘路段,故通車後此站擁有權屬於東區海底隧道有限公司。 藍田站2023 根據當時的安排,地下鐵路公司雖然並未負擔東隧和此站的建築費用,仍需每半年繳交一次隧道費和此站租金給東隧公司,至2008年鐵路隧道部份和此站專營權屆滿,移交政府為止,之後繼續由政府徵收租金。 藍田站設有5個出口,分別連接滙景花園(鯉魚門道以南部份)、啓田道(經滙景廣場)、茜發道、鯉魚門道及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

藍田站

藍田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是觀塘區第二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最大型是位於觀塘的裕民坊公共運輸交匯處),附設有客戶服務中心和全港首個空調候車室。 藍田站2023 此密封的空間座落於九巴42C線的候車處,內裡設有座椅、失明人士引導徑和廣告燈箱。 設於候車室前的自動門方便任何人士進出,換句話說,等候附近任何路線的乘客,也可以使用候車室。 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滙景廣場下方,分為東面的專營巴士總站和西面的公眾車站(設的士站、專綫小巴站及公眾上落客區)兩部分,俱採坑狀月台設計。

藍田站: 九龍巴士252X線

直至2016年9月9日推出「易達車」免費無障礙接駁服務,協助輪椅乘客往返其餘3個出入口。 藍田站2023 藍田站 此站沿襲早數年通車的港島綫車站之做法,在月台牆身焗漆板印有由地鐵公司建築師區傑棠的站名書法大字,於將軍澳綫通車前的十數年間是唯一有此設計的非港島綫車站。 在藍田站啟用初期,由於上蓋物業滙景花園仍未入伙,加上車站距離位於藍田區內的住宅區較遠,故車站人流偏低。 由於藍田站與觀塘綫過海段同期興建,故車站月台的焗漆板亦設有站名書法字,成為首個擁有站名書法字的非港島綫車站及觀塘綫車站。

藍田站

藍田站(粵拼:laam4 tin4 zaam6;英文:Lam 藍田站2023 Tin Station)係港鐵觀塘綫一個車站,響香港觀塘區晒草灣白泥山邊。 車站響1986年6月7號開始起,1989年8月9號同東區海底隧道鐵路部分通車啟用。 東隧鐵路延綫在1989年8月6日落成通車,觀塘綫列車於當日起通達鰂魚涌;而地鐵公司緊接於8月8日下午4時至8時舉行藍田站開放日[11],使區內居民熟習車站運作,吸引3,500名市民參觀[12]。

藍田站: 接駁交通

另外,工程期間消防喉轆則臨時搬至售票機舊有的位置,完工後整合至加建商鋪範圍所預留的位置。 隨著港鐵獲得車站擁有權後,於2010年7月進行加建兩間商店工程。 市民如須在網站填寫香港的郵政編碼,可考慮留空該欄或嘗試其他人士慣常使用的“000”、“0000”、“000000”或“HKG” 等方法。 東行站是城巴61R、九巴89P、252X、258P、258S及267X線的終點站或總站,以及213M、213S及小巴71A線的循環點。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藍田站

在香港地鐵規劃「早期系統」時,離開觀塘站後下一站為觀塘村站(英語:Kwun Tong Tsuen Station),服務現時蓝田站周邊地區,得名自附近的觀塘政府廉租屋邨(後易名觀塘(鯉魚門道)邨,拆卸重建成現今的鯉安苑)。 由啟業開出的班次會途經此站,隨後會駛經東區海底隧道、灣仔告士打道、金鐘海富中心、中環置地廣場前往港澳碼頭。 由安泰邨開出的班次會途經此站,隨後會駛經東區海底隧道、鰂魚涌英皇道、太古城中心、西灣河、筲箕灣、柴灣道、小西灣前往杏花邨。

藍田站: 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除此之外,在將軍澳綫通車前,藍田站亦曾經是將軍澳居民接駁地鐵的主要車站。 藍田站設有5個出入口,當中A、B出口橫跨鯉魚門道,分別連接啟田道及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而D1、D2出口則鄰近滙景花園[4][5][6]。 另外於將軍澳綫通車後,由於觀塘綫由油塘站開往藍田站方向的路段是跨越備用行車隧道上方,加上要遷就觀塘綫及將軍澳綫在油塘站的走綫,導致設計為下坡的急彎路段。

藍田站

由鑽石山站開出的班次會途經此站,隨後會駛經東區海底隧道、北角英皇道、銅鑼灣避風塘、香港仔隧道、黃竹坑道、利東邨、海怡半島前往鴨脷洲。 藍田站2023 藍田站2023 由順利邨開出的班次會途經此站,隨後會駛經東區海底隧道、北角英皇道、銅鑼灣避風塘、灣仔告士打道、皇后像廣場前往港澳碼頭。 於1998年7月6日投入服務,途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九龍灣、彩虹邨、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紅磡、佐敦、西九龍公路、昂船洲大橋、青嶼幹線、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藍田站 2010年2月27日開辦,途徑藍地、富泰邨、彩暉花園、景峰花園、大窩坪、黃大仙、彩虹邨、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祇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藍田站: 藍田站 (香港)

全港專營巴士總站首個「空調候車亭」於2002年10月9日啟用,設於42C線候車月台(當時298線已停辦)。 為隆重其事,九巴更特別邀請運輸署署長霍文,聯同九巴車務總監雷普照一同主持啟用儀式[10]。 九巴更於亭內裝設多媒體資訊系統,讓乘客瀏覽九巴網頁、搜尋路線資料、查閱八達通卡餘值,乘客亦可使用已連接九巴顧客服務熱線的電話,收聽路線資料或直接聯絡熱線服務員。 設於滙景廣場下的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是港鐵藍田站的附屬巴士總站,與港鐵站以B出口連接,該總站一般稱為「藍田站巴士總站」。 絕大部份以藍田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綫皆為前往新界各區的跨區綫,但不少途經鯉魚門道東行前往油塘及藍田區各屋邨的巴士路綫皆會繞入總站,方便乘客轉駁;該等路綫反向則多會停靠港鐵藍田站C出口外的鯉魚門道西行綫「藍田站」巴士站。 藍田站啟用初期,由於上蓋物業滙景花園重未入伙,加上距離山上嘅屋邨同屋苑較遠,故人流偏低。

藍田站

此外,路軌旁的廣告燈箱比其他車站較高,燈箱間的距離也較遠,路軌與廣告燈箱之間留有較闊的空間用作維修或緊急逃生,是第一個使用這項設計的前地鐵車站,成為日後新建鐵路車站和行車隧道的標準設計。 2013年12月16日中午約12時40分,觀塘綫及將軍澳綫調景嶺站至油塘站的一段架空電纜發生故障,導致將軍澳綫油塘站至寶琳站及康城站服務暫停。 藍田站2023 而港鐵亦抽調部分觀塘綫班次提供有限度的將軍澳綫過海服務。 列車會使用藍田站旁後備行車隧道直接過海駛往鰂魚涌站,以北角站作為終點站[15][16]。

藍田站: 設計資訊

1993年3月15日開辦,途經良景邨、大興邨、山景邨、大窩坪、黃大仙、彩虹邨、九龍灣、牛頭角及觀塘市中心,是觀塘區往返屯門區的三條巴士路線之一。 藍田站 1989年6月落成的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最初沒有升降機,行動不便乘客只可使用滙景廣場地下升降機上3樓往藍田站。 2013年11月20日,路政署才開始增設升降機,2015年尾竣工,行動不便乘客可使用藍田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地下升降機往上層經滙景廣場3樓往藍田站[3]。 1967年發表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分別定觀塘村站為觀塘綫及觀塘支綫的中途站,該站擬設於現時滙景花園下的鯉魚門道,與現時的藍田站位置相若。 受地理環境所限,藍田站4個出入口當中只有C出口設有輪椅斜道讓輪椅人士出入,過去多年來港鐵無意作任何改善[6]。

藍田站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