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淋巴瘤英文2023詳解!(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细胞遗传学及基因标志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及肿瘤微小病变的检测。 淋巴瘤的分期是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HL时尤为如此。 目前国际采用Ann Arbor分期标准(1971年,1989年Cotswald修订)主要适用于HL。 对NHL,这一分期标准并未能很好地预测疾病的预后,因此,可据以简约地做出大致分期即可。 在应用Ann Arbor分期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当有结外器官(或组织)受累,如何确定为局限性病变(Ⅰ期)或弥漫性病变(Ⅳ期)? 可以理解为整个器官肿大而影像学不能区分出单一病灶时,为弥漫性病变。

淋巴瘤英文

如下:缩写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ACC Adrenocortical carcinoma 肾上腺皮质癌 BLCA Bladder Urotheli... (2)NHL:长期生存的HD病人发生NHL已屡有报道。 多数为中度恶性结外NHL,特别是原发于消化道B细胞NHL。 我院1243例HD中有2例分别在治后6年和12年发生NHL。 ⑤HD病人治疗后10~12年,发生AML的风险恢复到正常。 因之烷化剂如氮芥、苯丁酸氮芥(瘤可宁)、亚硝脲类、丙卡巴肼(甲基苄肼)是主要引起AML的药物。

淋巴瘤英文: 将“ 淋巴瘤 "自动翻译成 英文

前兩年淋巴癌復發率為10-15%, 的三到五年復發率約5%,仍需小心。 淋巴瘤英文2023 正子掃描PET為選項之一, 敏感度高是特點,但偽陽性也高,健保不一定給付,核退率亦高。 2006年,一种防止感染和罹患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疾病的疫苗获准进入市场营销,另一种疫苗也可能很快获得批准。 会员国通过了超越艾滋病毒防治的指标,强调必须采取综合办法处理一系列保健问题,包括结核病、乙型和丙型肝炎、子宫颈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新出现和再出现的疾病。

浸润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偶为上皮样的组织细胞,并形成肉芽肿。 有易变化的瘢痕,在外观上可以为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瘢痕,或为无细胞透明瘢痕。 在病灶边缘找不到赋予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特征的单形性淋巴细胞聚集的踪迹。 除FL 3B级患者按照DLBCL治疗策略处理外,对于1级和2级的Ⅰ~Ⅱ期FL患者标准治疗选择,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已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选择受累野放疗(involved site radiation therapy,ISRT)。 对Ⅰ~Ⅱ期FL患者,放疗是否联合全身免疫化疗目前仍有争议。 有回顾性研究提示放疗联合全身免疫化疗有助于改善生存,对于ISRT后无临床获益的患者应按照Ⅲ~Ⅳ期FL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淋巴瘤英文: 英文参考

国际预后指标是根据上述特征,将具有不同死亡危险因素的患者分成不同的亚组(低度、低中度、高中度、高度)。 预计这4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3%、51%、43%和26%(表8)。 由于年轻和年老患者在治疗方案强度上可能有所不同,60岁或年轻的患者有可能被选入更强烈方案治疗组,所以对60岁或更年轻患者建立了年龄校正模型(年龄校正国际指标)。

  •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原则、治疗方案和治疗疗程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类型,不同分期、不同部位和预后条件、不同的年龄,治疗也不完全相同,患者的血象、肝肾功能、基础疾病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药物剂量的调整。
  • 相反,低惡性淋巴癌的復發機率更高,即便痊愈也可能在數年後復發,較難斷尾。
  • DLBCL的治疗模式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对于Hp阳性、t(11;18)状态不明或阴性的患者,推荐首先接受抗Hp治疗。

淋巴结内的细胞执行着这一功能,它们清洁淋巴并杀灭有害病菌。 淋巴结是机体对抗感染、肿瘤,诱导产生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淋巴器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转移等疾病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治疗效果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和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种,但具体患者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淋巴瘤英文: 2 全身表现

假淋巴瘤(pulmonary 淋巴瘤英文2023 pseudolymphoma,PL)又称结节性淋巴组织样增生(nodular lymphoid hyperplasia),系指肺内局部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通常呈单个结节,且限于单个肺叶内。 多数病人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度咳嗽和胸痛,通常在肺部X线检查时发现。 淋巴瘤英文 手术效果满意,但约半数患者可以发展为恶性淋巴瘤。 无论采用何种诱导免疫化疗,患者经过一段缓解期后均可能出现复发。

2020年全球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 例,居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第13位;其中男性 例,居第10位;女性 例,居第12位。 2020年全球NHL死亡 例,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排名的第12位;其中男性 例,居第10位;女性 例,居第13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淋巴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淋巴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结果,患者生存得到了改善。 早期淋巴癌可能是無症狀、症狀輕微、或是與其他疾病(如感冒)類似,因此患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罹患疾病,若未進一步接受診斷與治療,等於是放任癌細胞在體內恣意生長。 李特‧斯頓伯格細胞有無癌細胞擴散程序大部分從頸部淋巴結開始,逐漸侵襲器官,較有規律且不易入侵骨髓可能從身體任一部位或器官發病,較無規律可循兩種淋巴癌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是台灣人常見的患病種類。 坊間所謂的淋巴癌,大多是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這類淋巴癌還可以分成兩種類型。

淋巴瘤英文: 轻度骨髓水肿,全身骨头有些痛_请问贾医生,如果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会使B2尿微球蛋白偏高吗?会偏高很明显吗?谢谢。_谢谢贾医生。 - 好大夫在线图文问诊

前者疾病惡化迅速以化療為主,後者病程和緩以簡潔化療或射線治療為主,故病理切片診斷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最早期的症狀是頭頸部或腋窩的淋巴腺腫大佔最多,隨著時間而淋巴腺腫大形成結節。 有三分之一的淋巴癌之初發病灶不在淋巴腺,而發生於內臟器官,如胃、大小腸、肺之縱膈腔等 (又稱為淋巴結外淋巴癌extra-nodaal lymphoma)。 以胃痛、胃出血、腸阻塞、或肺部呼吸困難來表現者也不少。 早期症狀不明顯的居多,淋巴腺腫大約超過二公分者,應即早做檢查。 後續症狀包括不明熱(發燒38.3℃以上)、體重減輕、盜汗、貧血及其他血球減少以及各種器官被侵犯的症狀。

年轻患者中,只有分期、LDH、体力与预后有关,将60岁以下的患者分为4个危险组,预计其5年生存率分别是83%、69%、46%、32%。 国际预后指标不仅适用于侵袭性NHL,同时也适用于惰性淋巴瘤。 淋巴瘤英文 慢性淋巴结炎多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灶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不超过2~3cm,抗感染治疗后可缩小。 临床上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是有些儿童反复扁桃体炎发作,因菌血症而致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用手触诊时,扁桃体常较恶性淋巴瘤侵犯的扁桃体质地略软,有时可挤出脓栓。

淋巴瘤英文: 淋巴瘤病因

PTCL是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细胞和NK细胞的一组异质性肿瘤。 按照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淋巴瘤部分(2017年修订版),PTCL包括白血病型/播散型、淋巴结型、结外型和皮肤型。 在欧美国家,PTCL占NHL的10%~15%,我国为21.4%。 在中国,由于EBV感染,ENKTL是最常见的PTCL亚型,其次为PTCL-NOS、AITL、ALK阳性及阴性ALCL,发病率分别为28.16%、19.88%、13.84%、7.34%和4.21%。 ④二线及二线以后的治疗:一线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患者,如无治疗指征,常常能够再次从观察等待中获益。 进展及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指征和一线治疗的指征类似。

  • 伤感之余,人们不禁要问,恶性淋巴瘤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竟让他走得如此之快,到底哪些人容易得恶性淋巴瘤呢?
  • “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处理。
  • 因器官移植需长期服药抑制免疫机制的病人,淋巴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而且原发于结外的较多,有一组报告可高达69%。
  • 对于敏感复发的患者,若身体状态允许,在上述治疗获得缓解后可行ASCT,有合适供者的患者可考虑allo-SCT。
  • 此外,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心动图、PET/CT、β2-微球蛋白、尿酸、血清蛋白电泳和(或)免疫球蛋白定量、丙型肝炎相关检测。
  • 治療期間,患者應嚴格遵從醫生指示,按時服藥及覆診。

但一个研究组应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法,明确证实了肿瘤细胞存在Bcl-2重排,而不发生t(14;18)。 最近,在霍奇金淋巴瘤中发现新的凋亡抑制因子Bcl-X(L),94%的霍奇金淋巴瘤中Bcl-X(L)为阳性,且大多数RS细胞为高强度表达。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率低(<20%),但网状中心淋巴瘤除外。 故推测,Bcl-X(L)在RS中的异常表达对于凋亡的抑制可能是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原因。 经免疫组化分析,在CD30的霍奇金和其他淋巴瘤中已检测到P53抑癌基因表达。 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在8例霍奇金淋巴瘤中霍奇金和RS细胞都无P53突变。

淋巴瘤英文: 淋巴瘤_患者女,67岁,既往有_下一步如何控制病情 - 好大夫在线

子宮肌瘤,英文Uterine fibroids / leiomyomata,又稱子宮纖維瘤或子宮肉瘤,是一種常見的婦女良性腫瘤。 子宮肌瘤的成因未明,但醫學研究顯示或與雌激素分泌有關。 一般而言,患上子宮肌瘤的婦女會出現尿頻、便秘、腹部隆起、腰痛、經期異常如經血增加、經期延長等症狀,由於子宮肌瘤腫脹會對器官造成壓迫,導致患者出現上述症狀。 如子宮肌瘤的大小和形成位置未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仍可依靠藥物舒緩或令子宮肌瘤縮小,但需注意子宮肌瘤並不會自行排出體外,如患者出現劇痛、大量出血等症狀,仍需盡早求醫,根據需要施行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治理。 副作用小、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技术,可以让淋巴瘤患者避免遭受传统放化疗的痛苦,有效延长生存期。 Ⅲ期或Ⅳ期ENKTL和任何期别的鼻外型病变患者可以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放疗,诱导化疗后获得CR或PR的患者,可行ASCT。

淋巴瘤英文

临床研究要求附200字以内中文结构式摘要1份,综述、讲座类需附指示性摘要。 淋巴癌患者的血球數會有異常現象,可能是白血球增多,或紅血球、血小板減少。 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警訊之一,然而還有其他原因會造成同樣的症狀,例如扁桃腺發炎,而結核桿菌(肺結核致病原)也可能會侵犯淋巴結,導致腫大現象。 此外,部份癌症(如乳癌)也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症狀,因此無法單就淋巴結腫大斷定是淋巴癌。

淋巴瘤英文: 临床血液学常用词汇英文简写(缩写)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 但无明显原因的双侧滑车上或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则应重视。 虽不能肯定为恶性淋巴瘤,至少标志着有全身性淋巴组织疾病,应进一步检查确定性质。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病理学检查,但对于恶性淋巴瘤的确诊和分型,病理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5)免疫功能低下:由于HD患者,特别是晚期病人,免疫状况低下,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等;也可发生血源性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

BL结外受侵常见,头颈、腹部、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是其常见的受累部位。 BL属于高度侵袭性NHL,可分为地方流行型、散发型和免疫缺陷相关型等3个变异型。 散发型BL主要见于发达国家,占成人NHL的1%~5%,占儿童淋巴瘤的30%,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中,男女比例为3∶1~2∶1,EBV阳性率95%;免疫缺陷相关型BL主要见于HIV感染人群或器官移植的患者。 由于FL具有进展缓慢、反复复发的特点,诱导或解救治疗获得缓解后采用维持治疗可能会延长缓解时间、降低复发率。 目前推荐用于维持治疗的药物为利妥昔单抗,EORTC 20981研究结果显示,与观察组相比,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能延长复发难治性FL患者的PFS。 PRIMA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线免疫化疗后的FL患者,与观察组相比,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延长PFS。

淋巴瘤英文: 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对于已经做过治疗的患者,也要根据患者的主客观条件,对既往治疗的反应,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和次要矛盾进行综合治疗。 淋巴瘤英文2023 多年的经验说明重视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清主次和辨证论治是取得治疗成功的主要前提。 对于考虑有可能为恶性淋巴瘤的患者,目前定为常规的X线检查包括胸部后前位及侧位片,必要时辅以体层摄影,主要目的是观察肺门、纵隔、气管隆突下以及内乳链淋巴结,同时也观察肺内有无受侵。 下肢淋巴造影确定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有无受侵,是临床分期必不可少的依据。

淋巴瘤英文: 淋巴癌6大症狀

即使形态学、免疫表型都为典型的BL,也要用FISH进行MYC检测,其中t(8;14)占约80%,t(2;8)和t(8;22)占15%;鉴别诊断包括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BL伴11q异常。 EBV-EBER检测对BL是必须的,约100%的地方流行型BL、30%的散发型BL及40%的免疫缺陷型BL存在EBV感染。 病理特征为t(11;14)(q13;q32)和Cyclin D1过表达,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CCND1、SOX11等基因突变。 另外,Ki-67指数作为预后的指标也应当纳入检测。 在接受传统治疗的MCL患者中,TP53突变与更差的预后有关,行TP53基因检测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淋巴瘤英文: 淋巴瘤检查

对于血液系统未受累的大多数泛发性红皮病患者(≥80%体表面积),可同时采用皮肤定向治疗(如外用类固醇)和全身性治疗。 对于伴有血液系统受侵的患者,推荐使用全身性治疗。 有临床侵袭性疾病的患者使用标准方案治疗获得长期疾病控制的可能性较小,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对于具有侵袭性临床特征的患者,推荐使用起效较快且缓解率较高的药物,治疗选择包括伏立诺他、罗米地辛、贝沙罗汀、维布妥昔单抗、Mogamulizumab(KW-0761)、单药化疗或联合化疗。

③诱导、巩固与加强治疗的序贯应用:根据肿瘤增殖动力学的观点,肿瘤细胞由1011减少到109,临床上即出现完全缓解,肿大的淋巴结基本消失,但若不采用巩固治疗,一定时间内将会出现复发。 因此,在完全缓解后必须序贯采用巩固与加强治疗,而未达缓解的病人则应千方百计争取完全缓解,并对病人较长时间的观察与随访,以争取治愈。 ②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在放疗或化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扶正治疗包括有效的生物治疗,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和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在放疗或化疗中配合中药治疗可减轻毒性反应。

淋巴瘤英文: 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版)

早期患者血象多正常,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 约9%~16%的患者可出现白血病转化,常见于弥漫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等。 曾经有些医师认为:淋巴瘤亚型分类过于繁琐,对临床治疗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可能有特殊的治疗方法。

复发、难治性FL患者的标准治疗目前尚未完全统一,挽救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既往治疗方案的疗效、缓解持续时间、患者年龄、体能状态、复发时的病理类型以及治疗目标。 对于一线治疗后长期缓解且病理类型无转化的复发患者,可重新使用原治疗方案或选用其他一线治疗方案。 对于治疗开始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可选用非交叉耐药的方案治疗。 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FL患者的有效率可达45%左右,完全缓解(CR)率6%,利妥昔单抗可能提高挽救化疗的效果。 挽救化疗方案可选择既往未采用或应用后无复发、间隔时间长的方案,包括CHOP方案、以氟达拉滨为基础的方案、CVP方案、BR方案、放射免疫治疗等,也可考虑新药、新联合方案。 R2作为无化疗方案,可用于复发/难治的FL患者,较单药利妥昔单抗治疗显著延长了PFS期。

淋巴瘤英文: 血液檢查

②Ⅲ~Ⅳ期患者:对于无治疗指征的Ⅲ~Ⅳ期患者,推荐观察等待;对于具有治疗指征的患者,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 治疗指征包括出现淋巴瘤相关症状、影响器官功能、继发于淋巴瘤的血细胞减少、大肿块、脾大、6个月内疾病持续进展。 ②不符合移植条件的DLBCL患者:若患者不符合移植条件,则可选择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或二线治疗,或姑息性ISRT,或最佳支持治疗。 淋巴瘤英文 二线治疗方案包括GemOx±R方案、CEPP±R方案、CEOP(环磷酰胺+依托泊苷+长春新碱+强的松)±R方案、DA-EPOCH±R方案、GDP±R方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R方案、利妥昔单抗方案。 特殊情况下可选择的治疗包括:维布妥昔单抗(适用于CD30阳性的DLBCL)、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伊布替尼(适用于non-GCB型DLBCL),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适用于non-GCB型DLBCL)等。 另外,基于GO29365研究,Polatuzumab Vedotin于2019年6月10日获FDA批准上市,适应证为与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联合治疗至少接受过2次治疗的复发性或难治性DLBCL成人患者。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