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非首置1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非首置

由於市場正觀望政府最新的樓市調控措施,現時樓市成交不算暢旺,因此社會大眾都期望政府能盡快公布相關措施細節,令香港樓市重拾活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除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之外,政府亦使用金融措施協助有條件的市民上車及改善居住環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政府希望聚焦幫助買樓自用的市民,正與金管局研究對樓宇按揭作微調,稍後會公布措施。 而該不動產在與其有關的政府租契年期內或在與其有關的已協定政府租契年期內(以適用者為準),任何時間均不得全部或部分用作住宅用途。 因此,「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的分類是按照批准用途而非實際用途而定。 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額外印花稅」的法律責任。

非首置

據差估署昨公布數據顯示,5月私宅樓價指數雖按月跌0.74%,但私宅租金指數卻按月升約0.95%,連升4 個月,並為去年1月以來即16個月新高。 大型單位無論售價或租金都表現最佳,即售價跌得最少,租金升得最勁 。 業界分析認為,住宅租金受四大利好因素支持,包括大量非本地專才來港消化空置單位,料「樓價跌、租金升」的背馳走勢短期將持續。

非首置: 申請按揭保險文件

為了減輕首次置業的負擔,2023財政預算案宣佈即日起調整印花稅,降低首次置業人士從價印花稅額,如下表所見,450萬以下物業,印花稅即為樓價的1.5%,最高至逾二千萬物業,首置人士的從價印花稅率亦只為4.25%。 正因為香港永久居民首次置業印花稅最高僅4.25%,其中672萬至2,000萬之間的單位,稅費僅3.75%。 比較一下見高低:非永久居民需要繳交30%的稅費、而已持有物業再買樓,稅費為15%。 以800萬單位為例,30%的稅費為240萬、15%的稅費為120萬元,而3.75%的稅費則僅為30萬,分分鐘相當於一個首期。 這也就是為甚麼,新香港人/港漂會在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證後,立刻買樓;而永久居民如果想要買第二層樓,也會想方設法自製首次置業資格或首次置業條件,特別是首次置業夫婦。

  • 其稅率會因應買家的情況而有所不同,簡單可分為首置印花稅以及非首置印花稅兩種。
  • 近期有名人以「首置身份」買樓,比方在4月,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以「首置身份」購入九龍站擎天半島一個632平方呎單位,成交價2,200萭元,呎價34,810元。
  • 如果特区政府采用以上方向,算属于“微调”按揭保险安排,借款人所获得的贷款成数基本一样,不致增加贷款人实质承担能力的风险。
  • 政府自去年底推出「高才通」等各項人才輸入計劃以來,已接獲8.4萬份申請,當中4.9萬份已經批出,相信初期大部分來港專才會選擇租樓,隨着各項人才輸入計劃陸續批出,本港的空置單位料被大幅消化,租金表現進一步走強。

居屋印花稅的計算與一般私樓物業無異,而因應大部分居屋買家照理為香港居民及首置客,所以只須按照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繳交印花稅。 非首置 香港政府為打擊樓市炒賣風氣,因此勒令規定所有持有一項物業或以上的非首置客人士,購買物業時,必須繳交樓價15%的印花稅。 假設吳女士單名持有一住宅物業價值$600萬,吳女士現將物業轉讓給仔仔及新抱,並以聯名方式持有。 唯新抱現持有一個住宅物業,非首置身份,因為整個物業需要以15%劃一印花稅計算,以樓價$600萬計算,15%印花稅為$90萬。 另外,首次置業除了需要支付首期和印花稅外,以下費用也要繳交,包括律師費(一般中小型房產,不超過1萬元)、地產代理傭金(約樓價的1%)、管理費等。 這部分不是首置人士專屬,無論你是第幾次買樓,都需要將這部分開支納入預算。

非首置: 物業印花稅常見問題:

所以不少人都想把已有的物業轉名,好讓自己能以首置身份再購入物業,不單可慳稅,大部份情況更是全權擁有物業。 根據《印花稅條例》,印花稅是對書面文件徵收的稅項,有關買賣香港樓宇的文件須被徵稅,否則有關文件將不具法律效力。 買賣雙方以及任何使用該文書的人須共同及個別負上繳納「從價印花稅」的法律責任,不論是以第1標準或第2標準稅率計算印花稅。 非首置2023 近期有名人以「首置身份」買樓,比方在4月,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以「首置身份」購入九龍站擎天半島一個632平方呎單位,成交價2,200萭元,呎價34,810元。 不過,對於具實力的首置人士來說,9成按揭未必有用,因若果他們選購1,000萬元以上的物業,這類按揭難以大派用場。

非首置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每年續保則不能享有一般情況下的六至六成半折保費折扣優惠,亦沒有三年內退保取回15%至40%保費。 支付保費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支付方法為「一次付清」,可以選擇把保費加借或不加借於貸款內。 若選擇加借保費,保費是會連同貸款金額一同以月供或每兩星期供款一拼償還。

非首置: 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率表

在新按保措施下,無論是首次置業或非首次置業人士,若果物色擔保人,需要由直系親屬出任。 若果非首置人士想申請八成按揭,要向銀行證明新買物業是自用。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非首置人士申請按揭時,需要向銀行解釋先前購買舊有物業的目的。

非首置

香港樓宇買賣中,最常見以及最基本的印花稅,即為「從價印花稅」。 顧名思義,即為樓宇買賣過程中,依從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 非首置2023 要留意,恢復首次置業身份的前提是完成整個賣樓的交易過程,如果只是簽了臨時合約,交易還沒有完全完成的話,仍會被人為是非首置身份。

非首置: 印花稅稅階調整後差別

買家印花稅英文為 Buyer Stamp Duty, BSD,主要針對境外投資人士(非香港永久居民)及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物業的人士,劃一收取樓價15%的買家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英文全寫為Special Stamp Duty, SSD,是政府為了遏制短期炒賣,降低樓價升幅而設定的「辣招」。 只要買家在購入單位後36個月內出售該單位,就要支付最高達棲價20%的額外印花稅,市場亦將這36個月稱為禁售期。 不論是否屬於香港買家,首次購買還是非首次購買非住宅項目,印花稅也不會出現任何變化,賣出的時候也不會受額外印花稅影響。 物業轉名需注意,就算涉及近親轉讓的單位,是在購入後3年內轉名即未過額外印花稅的鎖定期,亦不用繳交額外印花稅。 但當物業轉名後,相關成交會受額外印花稅限制,若新業主於3年內轉售單位,同樣要繳付額外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則是在從價印花稅上徵收,如業主買入住宅物業後6個月內出售或轉讓,需多付樓價的20%稅項;如第6至12個月內出售,稅率為樓價的15%;若第12至36個月內出貨,稅率為樓價10%。 三類樓宇買賣的印花稅中,以從價印花稅(AVD)最常見,即根據樓價價值而得出的印花稅,不過政府為了應對樓價高企的問題,特意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至於關乎樓宇買賣的印花稅,一般可分為 3 類:「從價印花稅(AVD)」 、「額外印花稅(SSD)」及「買家印花稅(BSD)」。 印花稅可算是樓宇買賣的必需成本,不論物業是住宅或是商廈,你是首置或是換樓,一律都要繳交相關印花稅。 非住宅從價印花稅是一種印花稅,是為了控制物業市場,特別是非住宅物業市場的需求而設立的。 這種稅收是基於物業買賣的買方支付的,並且按照物業價值的一定百分比收取。

非首置: 印花稅收費

不過,本港持續放寬防疫措施,中港政府亦逐步解除兩地的出入境限制,相信香港復常在望,2023年樓市價量有望見底回升。 非首置 若你是香港永久居民同時名下並無任何住宅物業,你就能以相對低的稅率支付從價印花稅AVD(從價印花稅計算方式)。 只適用於住宅物業,如果打算賣出住宅單位,要注意轉售限期的額外印花稅(SSD)開支。 如果物業在持有期為6個月以內,稅率為20%,持有期在6至12個月,稅率為15%;如果在12至36個月,稅率則為10%。 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便簽訂正式買賣合約,需要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印花稅。 一旦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逾14天才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則需要於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30天內支付印花稅。

事實上,差估署《香港物業報告2023》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港私宅整體空置量為54,967伙,空置率約4.4%。 政府自去年底推出「高才通」等各項人才輸入計劃以來,已接獲8.4萬份申請,當中4.9萬份已經批出,相信初期大部分來港專才會選擇租樓,隨着各項人才輸入計劃陸續批出,本港的空置單位料被大幅消化,租金表現進一步走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今年初表示,由2022年2月至12月,合共有1.6萬宗提取按保的個案,涉及首次置業人士有1.4萬宗,占期內所有已提取貸款的87%。 若以金額計,1000萬元以下物業占已提取按保貸款占比高達89.29%。 數據反映措施能為首次置業人士和計畫樓換樓自用家庭提供協助。

非首置: 額外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是對物業買賣協議和售賣轉易契所徵收的稅項,利得稅則是按交易利潤而徵收的稅項,兩者是分開及不同的稅負。 如有關交易已構成行業或是屬生意性質,即使已繳付「額外印花稅」,賣方仍須就他從交易中所賺取的利潤繳納利得稅。 就「額外印花稅」而言,某人取得住宅物業的日期為他作為買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取得該物業的日期。 假如沒有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為取得該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 同樣地,處置住宅物業的日期為某人作為賣方訂立一份「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以處置該物業的日期。 假如沒有「可予徵收印花稅的買賣協議」,則為處置該物業的轉易契的日期。

非首置

資料顯示,劉鑾雄以4,000萬元購入該單位,買賣協議於2022年12月21日訂立,文書交付註冊日期為2023年1月6日。 據了解劉鑾雄是以首置方式購入有關單位,即只須按物業價值的4.25%支付印花稅。 非首置2023 就住宅單位而言,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當中包括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 物業加名同樣要交印花稅,一般是按所佔業權計算,即如被加名人佔一半業權,那便會以樓價或估值的50%來計算。

非首置: 视频, 香港现代高楼成为“往生者安息之所”, 节目全长 1,59

这些数据均反映措施能为首次置业人士和计划楼换楼自用家庭提供协助。 非首置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表示,正与金管局研究聚焦帮助一些买楼自用的市民,料稍后有新措施出台。 据《大公报》了解,特区政府正在探讨的一个方向,是在可能范围内稍为放宽首置客及换楼自用人士透过银行承造无需按保的成数,以略为缓减透过所涉及的按揭保费开支,但最高按揭成数不变。

然而,任何人(該文書的簽立人除外)純粹使用物業文書以查證該物業的業權不會被視作須負上法律責任繳付印花稅。 換言之,如某人於 2010 年 11 月 20 日前已取得住宅物業,不論他其後在什麼時候處置該物業,都無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據資料顯示,是次成交為貝沙灣6期8A座高層戶,實用面積1,741平方呎,屬四房雙套連工人套房間隔,新近以6,488萬元連車位沽出,呎價37,266元。

非首置: 首次置業樓盤選擇較多

所謂「首置客」,實質定義是「簽署買賣合約時未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永久居民」。 即使一個資深投資者,在市場中有多次買賣紀錄,在簽約時並無持有香港住宅,仍可用舊的印花稅率交稅。 要避免踩地雷,就要留意土地註冊處的記錄了,如果買家早前試過撻訂,後來買入新物業時,未完成好撻訂程序,就不算是首置身份,仍需要先付15%辣稅。 可不要以為,待撻訂手續完成後,相關資料已獲土地註冊處記錄,便向稅局申請退稅。 因為退稅是需要買入第二層樓後,一年內賣出舊物業,但撻訂不算是沽出,所以稅局有權不退稅。 不過實際上如何預先計算好一手居屋印花稅估值,作為買家,是無法確切知道的。

非首置

房委會會在買家選購居屋單位後,才會提供印花稅資料,於文件直接列出居屋的最初市值、印花稅估值、按不同稅率計算的印花稅金額等。 由於張女士並非李先生的近親,有關交易不獲豁免「買家印花稅」,因此李先生及張女士須按物業的總代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款額為 750,000 元 (即 500 萬元 x 15 % )。 以公司名義購買住宅,當作投資物業論,故須支付15%稅項,同時要支付15%買家印花稅(BSD) ,合共須繳30%稅。 任何在2016年11月5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住宅物業的文書,均須繳付物業的售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的15%從價印花稅。 由2012年10月27日起,除非獲豁免,「買家印花稅」適用於在2012年10月27日或之後簽立的住宅物業買賣協議及售賣轉易契。

非首置: 印花稅計算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認為,近期樓市交投集中於1,000萬元以下的物業,反映現時首置人士主導樓按市場。 他建議政府可放寬首置人士按揭保險計劃樓價上限,可承造最高九成按揭貸款由樓價上限1,000萬元放寬至2,000萬元。 若果政府能有序放寬上限,他相信能進一步刺激換樓市場及增加市場交投,令市場的供求及交投達至更平衡的狀態,對樓市屬正面支持。 申請人可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提出申請,並透過銀行向已選定的按保公司提交相關文件,銀行和按保公司會分別審批申請,需時約一至三個星期。 不少人會關注按揭保險費用,保費是依據有關的「自住物業按揭貸款合資格準則」及所申請的按揭成數和還款年期作計算。 如果為首置人士置業(即置業時未持有任何物業),則可以按「第二標準」稅率繳交印花稅即可,屬於較為優惠的稅率,以「分段式」計算。

非首置

若住宅物業的正式買賣合約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後14天內簽訂,則印花稅須於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30天內繳付。 額外印花稅(Special Stamp Duty,SSD)則為打擊短線炒風,目前規定在36個月內交易同一項物業,即必須要繳交劃15%印花稅。 除此之外,由於申請按揭保險必須為自住,所以非首次買樓不能申請,如果想借到八成,則要求必須通過壓力測試。 除此之外,想要申請按揭保險,600 萬元或以下的物業可以是預售樓花,但 600 萬元以上的則必須為現樓。

非首置: 銀行批核的兩種準則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非首置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如果物業價值 600 萬元或以下,而現有貸款額為 480 萬元或以下,可以透過「套現再融資按揭保險計劃」申請轉按,達致轉按套現。 據報導,陳茂波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注意到市場有不同聲音希望微調一些安排,以協助首次買樓自住的市民,以及「樓換樓」的實質需求,指港府一直有密切注視市況變化。 雖則無意調整樓市辣招,然而重申現時樓價仍屬市民較難負擔的高水平。

劉青雲夫婦過去亦曾投資貝沙灣豪宅,二人於2006年以1,030萬元買入貝沙灣一伙實用面積1,190平方呎單位,持貨8年一直作收租用途,隨後於2014年以2,050萬元沽出,當時轉手帳面賺1,020萬元,期內升值近一倍。 如果是首置,但有按揭在身,即所謂有 mortgage count呢? 其一是貸款人有車位或工商物業按揭,因而TU上有mortgage count。 這種情況下,仍然可以享受新例做9按,但就需要通過壓力測試。

非首置: 非首置申請按保保費高

這是由於住宅物業是由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和姊妹)共同購入,他們在香港均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而其中一人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合乎有關資格。 另外,換樓人士如於買入物業(以買賣轉易契日期起計)6 個月內,出售其唯一的另一個住宅物業,其後便可向稅務局申請退還部份印花稅(相當於新舊印花稅差額)。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繳付該SSD額外印花稅的人士可於被取消後兩年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額外印花稅」。

物業交易的印花稅一般分為從價印花稅 (AVD)、額外印花稅 非首置 (SSD)與買家印花稅 (BSD),分別對應不同交易情況。 其次,在現時按揭保險計劃下,首置人士購入800萬元以下現樓,可申請最高9成按揭,首期不需太多便可上車。 同時,即使過不到壓力測試,但只要收入符合測試前供款與入息比率規定,也可以申請9成按揭,惟獲批後則要繳付額外10%保費。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