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在「計分辦法準則」下,學校原則上沒有需要約見申請學童。 而申請學童最終是否獲學校取錄,取決於「計分辦法準則」的得分而絕非面見的結果。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可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家長須留意,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如已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學位,該學位亦會被取消。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家長要留意,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兒童只能使用一張申請表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學校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取得一式三份的印刷版本申請表,則無須下載網上版本的申請表。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教育局2022年統一派位攻略|即睇申請2022年9月入讀官立或資助小學一年級「小一入學統籌辦法」、重要日期+升小選校策略分享講座。 20分或以上屬於較高的分數,能考慮申請心儀名校,或穩當地選擇次熱門的優質小學。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15分或以下屬於較低的分數,可選擇申請較普通的地區小學,因為每年約有三成的地區小學,有多出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獲取錄的機會較高。 須小心考量「計分辦法準則」中的細節,避免因誤會而錯失分數。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港大彈性收生 安排

而私立、直資、及國際學校係行自行收生機制,所以並唔會參與「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而現行嘅「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會分為「自行分配學位」以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當中「自行分配學位」就係小一派位機制嘅第一階段。 這類學童會以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計算出的分數派位,分數愈高,愈先獲分配學位。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和統一派位採用同一派位方式

全港有 21 間直資小學,這類學校有一筆政府津貼同時都會收取學費,學校會由法團校董會自行管理,直資小學可自行收生。 直資小學嘅例子有聖保羅書院小學,英華小學,培僑書院等等。 名落孫山者,則需進入小一入學的次階段「小一統一派位」了。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如家長欲為子女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入讀本地官立或津貼小學。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請謹記於2022年9月26日至30日期間,親身到一間小學遞交有關申請,否則逾期申請將會作廢。 而結果將於本年度11月21日作出公佈,取錄者需要於11月23日或24日到有關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方能保留學位。 假如不獲取錄,申請者將會參加統一派位,結果也將會於明年6月7日至8日公布。 「自行分配」階段中,父母可以不限校網,在全港約450間官立或資助小學中, 選取一間心儀學校,並在指定日期前,親身到學校交表。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小學統一派位階段

不過,同學必須把報讀的港大課程放在Band A,並滿足報讀的其他指定要求,例如成功通過面試。 實際上有25分只是機會大,因為自行分配學位只會分到該校小一總學額之20%。 如果小一有100人,只會分到20個位,但萬一有40個人手持25分來申請,超額便要進行「抽籤」。

若所選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會按照申請人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在「通訊地址」一欄填寫住所地址,可參閱電費單、水費單、煤氣費單。 如果交表後想更改地址,便要在統一派位交表前一星期,前往教育局學位分配組辦理轉校網的手續。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疑難 5:天主教徒申請基督教小學計「宗教分」嗎?

家長「自欺欺神」,為咗小朋友可以拎多5分而領洗、受浸、皈依,敢講一定有,我亦非常唔認同呢種行為。 但如果家長以為自己或小朋友,同學校嘅宗教一樣,就代表5分袋袋平安,咁係未必正確。 即是如果家庭有一子一女,子是年長,女是年幼;就算替女兒報女校,從個女的角度是大女,亦無5分,因為從家庭角度,她是年幼者。 計分準則共有八個,有些人說全取總分有25分,有些人卻說有35分,究竟是誰對誰錯呢? 最具名氣的女校首選中學部已轉直資的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而旁邊的農圃道官立小學、何文田常盛街的陳瑞祺(喇沙)小學及福祥街的馬頭涌官立小學,均深受家長歡迎。 該校網涵蓋地區廣闊,除了傳統地區何文田及土瓜灣一帶外,啟德發展區亦納入其中。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官立及資助小學將於今日(21日)公布2023年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教育局於早前(18日)表示,本年度有43,755名兒童申請官立及資助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有21,724名兒童獲派此類學位,成功率達49.6%。 其中屬於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在該校任職類別共11,790人,餘下9,934人則屬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類別。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最新文章

根據資料顯示,教育局每年都會就升學資料抽樣調查,來確認申請學生的居住地址與所申請的校網是否相同。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倘若家長被發現向當局所提交的資料不同以獲取有關學位,一經作實其子女的申請將會全部作廢。 所以家長們假如因搬遷而轉變校網,務必盡快通知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以作更新。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的一些細節記得要和學校確認清楚,避免因為字眼問題而錯失機會。 在必收類下入讀的人約佔學校小一學額20% 至 50%,小學會根據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計算學生的分數,然後按照分數高低決定排位的優先次序,直到50%的學位被分配為止。

  • 香港「官立、資助學校」是必須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收生程序將會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 不過並非每間學校都接受,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 A:成功獲派自行分配學位嘅學童,不會再經統一派位分配學位。
  • 非家庭首名出生子女若有兄姊為該小學畢業生,加上「適齡」分,得分與首名子女相同。

只得15分的雖被外界稱為「陪跑」,但家長可以一試「111」方法,即「自行收生」、「統一派位」的甲部第一選擇及乙部第一選擇。 如手持25分,絕對可以考慮選擇當區的熱門學校,但對於傳統名校如喇沙,即使25分亦未必能夠「穩入」。 小學會無條件取錄符合「世襲類」條件的申請學童,即申請學童父親/母親在該小學就職,職位並無規限,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或有哥哥/姊姊在該小學就讀。 是指申請學童如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都必獲取錄,不須計分。 加分原因:按照教育局指引,只要父母任何一方,在與該小學同校址的幼稚園或中學部全職工作,子女屬於「必收生」。 是指申請學童如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或 父/母在該小學就職,都必獲取錄,不須計分。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香港小學分類和收生方法

如果喜歡的學校不是校網內、是在區外,梁永樂建議家長也要立定決心,在自行分配學位報名該校後,即使在自行分配失敗,應該在統一派位甲部中照報。 現時的統一派位甲部的3個志願,是不受校網限制;乙部報的30個志願,乙部只可揀區內。 如果家長為子女報小一中,揀選了2個1、排第首志願,學校也會感受到家長的誠意,即使派不到該校,學校多數都會給予叩門機會。 在一般情況下,分數會由10分至35分,學位分配會由高分排到低分。 當申請人數多於可分配學位,如果出現同分,將會由學校自行抽籤或由教育局抽籤,家長可向學校查詢有關安排。 它們是通過教統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個階段進行小一收生。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11校網:中西區的11校網,範圍包括中上環、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及山頂等。 網內有許多優秀的小學,尤其是位於中西半山的堅道的嘉諾撒聖心學校、柏道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及般咸道官立小學,都備受家長推崇。 至於兩間上環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西營盤高街的李陞小學及石塘咀山道的聖公會聖彼得小學,均是該區熱門名校。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參加資格

有見及此,本文提提各家長應先向有關心儀的小學提交申請,假如萬一失手於統一派位中,也能為子女的叩門面試中的 「1 – 1 – 1」做好準備。 將於明年9月入讀小一的家長請注意,「自行分配學位」的有關資料已於本月2日透過學童就讀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或各區民政事務處派發,並將於本月26日至30日接受有關申請,而結果也將於11月21日公布。 但籍此一提,學位一經註冊後,學生將不可再參加「統一派位」,家長也務必要注意。 在遞交申請表前,家長宜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有關「相同宗教」/「主辦社團的成員」的定義。 申請表中共分甲、乙及丙三部份,甲部為申請學生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證件編號及通訊地址等;乙部為家長或監護人的個人資料,包括聯絡電話及電郵地址等。

惟等到明年1月26日參加統一派位分配學位(俗稱大抽獎)時,選擇大孖已入讀的學校,再以「隨機編號」進行學位分配,若結果還是抽不到大孖的學校,便要等到明年統一派位放榜後叩門,由學校決定是否取錄細孖。 由於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是一生人只可以參加一次,如果你已決定今年報名交表,即代表已放棄明年的參加資格。 另外,教育局是以學生入選小一時是否介乎5歲8個月至7歲作為適齡兒童的合資格範圍。 藍田循道衛理小學教職員表示,只要畢業生本人在交表當日,帶同身份證予校方核實便可。 亦有學校需父母提早在收表前帶同身份證明文件返回畢業學校,並提供校方所需個人資料,以便校方翻查學校紀錄。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世襲類

即使沒有親屬關係,不能用上述的方法也不用擔心,仍可以透過計分制入學。 家長可以根據不同的計分準則,選擇子女符合準則的選項,並將編號填在右邊空格。 好似非常受家長歡迎嘅「協恩中學附屬小學」,要拎呢5分一啲都唔容易,首先小朋友一定要係教徒,其次仲要喺聖公會嘅教堂受浸,如果係其他堂會受浸,Sorry。 中西區名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同樣都係用呢個準則俾宗教分。 A:上面都有提及過,官立及資助小學大約喺9月開始接受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大約喺11月中就會公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 學校小學學額有20%至50%並會根據以下「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到嘅分數,去決定派位嘅優先次序,而分數愈高,被取錄嘅機會都愈大。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小一入學|一文看懂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

這類學童會在錄取所有「世襲生 / 必收生」後再作分配,因此佔學校總學額20%至50%不等,視乎該校「世襲生」數量,不過仍必須佔最少20%。 家長可根據子女的實際情況,於下表「甲1 - 6」及「乙1 - 3」中各選一項再加上「丙」部的10分,便知道所得的分數。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常見問題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學校在「自行收生」時的競爭情況。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額會先分配予已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稱為必收生。 必收生最多應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但近幾年必收生太多,學校會以原本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填補。 小一入學流程分為2個階段,一為「小學自行分配學位」,二為「統一派位」。 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自主保」更提供享悅人生增值保障選項9,讓您可在55歲10或之前可於重要人生里程碑增加投保額,例如買入住宅物業、結婚、子女誕生等,助您籌劃未來。 可以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各大社群媒體上關注我們,獲取最新最熱的文章、專欄及影片。 20分的話屬於「擲界」的保險線,建議家長仍需比較謹慎地選校,盡量考慮一些優質的次熱學校,以提高成功率。 如果父母是小學畢業生,要得到甲類第4項的10分,就要提交畢業證書以證明身份。 由於小學規定要取錄所有的「必收生」,所以當人數多於預留的30%時,小學就會用統一派位的名額補上,這就稱為「超收」。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的計分方法

幼稚園會在9月向K3家長派發「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家長也可到各區民政事務處或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及學位分配組,索取文件。 假設家長於自行分配學位時以某天主教小學為目標,媽媽剛好在該校幼稚園任職老師( 20分),子女是適齡兒童(10分),又是首名出生子女(5分),加上全家多年來都是天主教徒(5分),就代表會有35分在手,入讀該校機會大增。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一般會於11月底在該校公佈,如成功獲分配學位,家長須於指定日期親臨學校為子女辦理小一註冊手續。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2019/20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9月24日交表,當中的計分方法,的確考起不少家長。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 家長在該心儀學校讀過便有10分

需要提醒各位爸媽的是,小一自行不受校網限制,惟家長只能為每名子女遞交一份申請表。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以不受地區限制,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所以是可以跨區選校的。 三項鐵人運動員葉德朗即將入讀理大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 (圖片來源)壁球運動員衞思穎將入讀理大酒店及旅遊管理(榮譽)理學士組合課程。 小學自行收生計分2023 (圖片來源)此外,理工大學由新學年起,除個別專項課程外,所有課程均會轉為學系組合課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