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馬頭角道重建12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馬頭角道重建

有關大廈普遍樓齡超過60年、無電梯且失修情況嚴重,個別單位常年受水浸困擾,甚至有石屎跌落風險,涉逾千四個家庭。 市區重建局昨日正式啟動土瓜灣區兩個重建項目,包括位於明倫街/馬頭角道一帶的「五街」發展計劃,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而後者涉及兩棟工業樓宇,市建局將開先例允許他們參與重建項目。 重建十三街多年來俱有熱烈的討論,地產商、居民、市區重建局及香港房屋協會等,一直對問題爭議不下。 由於區內多有夕陽行業,例如車房及少量殯儀業服務的店鋪,市區重建局曾經表示,整體重建十三街及鄰近的馬頭圍舊區有困難[10]。

馬頭角道重建

此安排有助縮短重建計劃的時間,提早供應公營房屋以滿足需求。 其中的「土瓜灣十三街重建項目」,香港政府提議撥出10億港元協助[11],惟只資助區內已經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樓宇,故此引發其餘業主不滿意[11]。 今次的「土瓜灣道/馬頭角道」重建項目,為市建局容許業主參與發展的首例。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稱,市建局前身為土發公司,曾在3個住宅重建項目試行「業主參與發展」計劃,包括尖沙咀河內道重建項目(K11)。 由1998年向業主出價收購,至2009年建成及出售單位,歷時11年,期間143個業權中,約半數業權持有人參加「業主參與發展」,惟不足3年,全部參與的小業主決定退出。 市建局早前公布啟動兩個土瓜灣海濱重建項目,包括研究讓擁有指定數目物業並符合條件的工廈業主參與發展,被外界質疑無視小業主權益。

馬頭角道重建: 馬頭角十三街

市建局指,以往「業主參與發展」計劃的回報長、發展存變數及涉財務風險,所有參與的小業主均在中途退出,故希望探索一套新的先導計劃,加快收購步伐,並會就業主的參與度作研究。 白田邨(較舊部分)、美東邨(較舊部分)兩個項目預計於2027至28年度完成,重建後將分別提供約6,600個單位及約2,800個單位。 華富邨的重建項目將分階段進行,重建後將提供約12,200個單位。 三個項目重建後較重建前,能額外提供的單位約8,200個。 房委會現正推展的重建項目則共有八個,將可提供約28,000個單位,連同正在研究重建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在內,則共有十個項目,可提供約33,000個單位。

另外,屋宇署3月份共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3份、九龍9份、新界11份。 包括12項住宅及商住發展、4項商業發展、兩項工廠及工業發展及5項社區服務發展。 而獲准動工的建築工程項目則有17個,工程完成後,將提供可作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共約11.3萬平方米,涉及單位1,685個,非住宅用途的建築樓面面積達13.8萬平方米。 遷置資源方面,我們擬用毗鄰西環邨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作遷置受重建影響的西環邨居民。 由於西環邨規模較小,約有600個單位,預計可一次性遷置受重建影響的居民。 馬頭角道重建 至於馬頭圍邨,我們現時擬用鄰近的土瓜灣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作遷置受重建影響的馬頭圍邨居民,鑑於馬頭圍邨約有2,000個單位,初步預計分期遷置受重建影響的居民。

馬頭角道重建: 馬頭角

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則佔地約8, 759平方米,涉及新寶工商中心。 地盤界線大概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馬頭角道, 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房協的專用安置屋邨預留用地。 市區重建局今日(7日)公布土瓜灣兩個重建計劃,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即俗稱土瓜灣「五街」;以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的重建計劃。 馬頭角道重建 重建後,料前者可提供1280伙,後者則可提供950伙中小型單位,估計在2033年完成。

馬頭角道重建

房委會自2005年開始,透過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為樓齡接近或超過40年的公共屋邨進行詳細勘察,以確定樓宇結構安全,並評估持續保存該些樓宇所需的修葺方案和其成本效益。 第一輪勘察計劃已於2018年結束,當中包括42個公共屋邨。 第二輪勘察計劃涵蓋的公共屋邨一共有71個,預計於2032年前分階段完成。

馬頭角道重建: 馬頭角道

重建屋邨長遠而言或可增加公屋供應,但短期內無可避免會減少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量。 在目前公屋需求殷切的情況下,我們要作出取捨,無法推行大規模的重建計劃。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在簡報會上表示,若 馬頭角道重建 KC-018及KC-019計劃最終獲得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的批准,市建局會根據屆時的政策,展開物業收購工作和補償/安置符合資格的租戶。

  • 另外,屋宇署3月份共批出23份建築圖則,港島3份、九龍9份、新界11份。
  • 項目將會改善當區的居住質素,並為公眾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
  • 該項目旨在落實《施政報告》的目標,透過充分利用合作社地段的發展潛力,以增加房屋供應。
  • 該項目的建議發展將會作住宅用途,並在建築物平台附設商業 / 零售用途。
  • 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則佔地約8, 759平方米,涉及新寶工商中心。
  • 馬頭角早期為工廠住宅夾雜的地方,但隨住工業息微,近年發展以原有廠房重建為住宅,并演变成劏房的爭議為主。

除了確保所有樓宇的整體結構均屬安全,房委會會繼續推行各種計劃及措施,維持和改善樓宇狀況,為居民提供安全適切的居住環境。 馬頭角道重建 這些工作包括藉屋邨改善計劃翻新大廈外牆及公共地方,以及提升邨內設施;經全方位維修計劃主動為邨民檢查室內設施,並作出適當跟進。 此外,還有日常家居維修服務、提供無障礙通道、升降機現代化工程等,讓住戶有一個長幼傷健共融的社區。 我們在計劃重建樓齡較舊屋邨的同時,亦十分關注公共屋邨的結構安全。

馬頭角道重建: 「十三街」舊樓群

麟祥街(英語:Lun Cheu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4條,為一北行街道。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鹿鳴街和鷹揚街,地下店鋪多見車房,常見私家車聚集停泊於此。 鹿鳴街(英語:Luk Ming Street)乃街區11條直街系列自西向東的第3條,為一南行街道。

九龍城舊區有不少大型舊樓群,地區居民和持份者多年來希望透過舊區更新,改善交通、地區設施和居住環境。 市建局將居民的訴求,深化為小區規劃的願景,並透過市區更新不同的工作模式,進行更新。 市建局透過開展大規模的地區規劃研究,全面審視舊區的土地規劃及更新機遇,為推動這類舊樓群的更新、改善已建設環境,創造條件。 此項目地盤位於馬頭角分區計劃大綱圖內的住宅(甲類)地帶。 項目以發展項目形式開展,將會重建成為一座住宅大樓及低座商用平台。 項目將會改善當區的居住質素,並為公眾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

馬頭角道重建: 項目進展

「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估計受影響業權約820個業權,估計受影響住戶及商戶分別有約1410個及約100個,完成後料有約1280個住宅單位,預計於2033年完工。 而「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估計受影響業權約110個業權,估計受影響用戶有約90個,完成後料有約950個住宅單位,預計於2033年完工。 他又指,該項目涉約110個業權,其中40%業權由數個業主持有,若這數名大業主最終拒絕出售,能集合的業權數量最多也不夠60%,認為如在現金補償外,可探索一套特別針對工業樓宇項目的「業主參與發展」先導計劃,料有助項目順利推行。

馬頭角道重建

當遷置安排有具體方案時,房委會會適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溝通。 總括而言,我們會按照每個重建項目的情況考慮合適的遷置安排,而清拆通知會在不少於30個月前發出。 市建局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重建計劃,兩個新項目均位於土瓜灣海濱,其中「五街」發展計劃(KC-018)包括馬頭角道、明倫街、忠信街、興賢街及興仁街,涉約100個街號。

馬頭角道重建: 土瓜灣道 / 馬頭角道發展計劃 (KC-

另屋宇署3月接獲2,923宗有關違例建築工程的舉報,並發出779個違例建築清拆令。 該項目的建議發展將會作住宅用途,並在建築物平台附設商業 / 零售用途。 為達到《施政報告》中建議的合作社地段重建計劃及《市區重建策略》的目標,該項目希望藉著重建機會以改善該區整體環境。 馬頭角道重建 2013年6月,市區重建局為了解決十三街逾200家車房成為重建最大阻力的問題,擬定於鄰近地區物色一幢工廠大廈,及將整幢大廈改裝成為汽車維修中心,及將全數受到影響的車房遷入經營,以避免車房結業而影響近千人的生計。 此外,市區重建局又聯絡香港房屋協會及房屋委員會等協助安置十三街的天台住戶,希望促成十三街重建[16]。

馬頭角道重建

市建局將會向受影響的業主提出收購建議,並會在收購完成後向合資格的租戶提出現金補償或安置。 在此之前,市建局在2012及2013年,分別於中西區和長沙灣區,啟動工業樓宇重建項目(先導計劃)。 究其原因,包括工廈內一定比例的物業由數名業主擁有,部份更是由發展商持有,相對於出售物業予市建局,他們希望保留物業自用或自行重建。 KC-018及KC-019計劃已按照《市區重建局條例》,在今天出版的政府憲報內的市建局公告中宣布啟動。 因涉及修訂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市建局會於2022年10月10日或之前,向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提交兩份發展計劃草圖,有關資料將由城規會安排供公眾查閱,詳情載於政府憲報的公告內。

馬頭角道重建: 重建

加上11條直街街道狹窄,每條只有大約10米闊,故此需要重建物業騰出地方,以改善環境的要求亦遇到阻力[10]。 馬頭角道重建2023 [5]十三街附近一帶的馬頭角街道,多見車房的存在,以及一系列工廠大廈。 馬頭角道重建 據粗略估計,單是十三街內的車房數目,便有超過190家[7]。

  • 事後市建局於原址展開重建工程,屋宇署剛宣布批准該地重建兩幢樓高30層的住宅大樓,涉近500伙單位。
  • 街兩旁的建築能直接通往隔鄰的鷹揚街和鴻運街,多見車房,街尾可見中華煤氣中心一角及眺望翔龍灣。
  • 過去十年,房委會已完成12個屋邨和三個工廈重建項目,合共提供超過25,000個房屋單位。
  • 市區重建局今日(7日)公布土瓜灣兩個重建計劃,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即俗稱土瓜灣「五街」;以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的重建計劃。
  • 由於兩個項目位處策略性的海濱地點,市建局在為該地區進行規劃研究時,已將政府優化海濱環境的規劃願景,一併納入考慮。
  • 市建局職員今天起在項目範圍內的樓宇進行凍結人口調查,以確定受影響居民及用戶的數目和了解樓宇的使用狀況。

重建後,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可提供1280伙,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可提供950伙中小型單位,估計在2033年完成。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麥中傑表示,現時海濱休憩處狹窄,闊度只得2.5米,故兩個項目將興建約20米的海濱長廊。 重建後,大樓會後移,以騰出地面空間,供政府進行由4線拓展至6線路段的工程。 初步估計重建後兩個屋邨可合共提供共約5,000個單位,現時西環邨約有600個住戶,馬頭圍邨則有2,000多戶,兩條屋邨重建後的供應都接近倍增。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