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詳解!(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擴展市區新公屋

走在邨內,被眾多微型得有點似是玩具的公屋大廈環抱,根本不覺得自己在公共屋邨當中,甚至不覺得自己在香港。 當然,只有在長洲才可能出現這樣的公屋,換在香港其他地方就是浪費土地資源了。 在青馬大橋通車之前,梅窩是通往大嶼山各處的起點,小時候的大嶼山旅行都是從梅窩出發。

擴展市區新公屋

蜑民在大澳歷史中的角色十分重要,中國歷史傳統以來都把沒有土地的人視之為次等,沿海生活的蜑民當然處於社會邊緣。 常說「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的一部份」,看蜑民的歷史,這個「自古以來」其實是一段被鎮壓和剝削的歷史。 但它不在地鐵線上,和東涌市中心還隔了一座小山,社區配套問題可想而之。 和天水圍北一樣,當有大量低下階層集中住在同一地方,四週又欠缺較為興旺的商業活動時,社區問題會特別難處理。 翻查紀錄,逸東邨的經歷和天水圍北真的有點像,本來有居屋部份,後來改成公屋,使得區內居民的社會背景更為單一化。

擴展市區新公屋: 討論區

在2022年第一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 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420宗。 房委會數據顯示,近3年來,可供編配公屋單位數量持續下降。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因政府在疫情下徵用公屋單位作社區隔離設施,以致有關公屋單位編配未能反映在本年的數字內,疫情嚴峻亦影響了公屋編配進度。 每座大廈只有四層,而且藏在樹蔭當中,部分面向更有一望無際的海景,居住環境十分寫意。

擴展市區新公屋

今天 Tutor Circle 尋補 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2公屋落成數量、 2022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而未來4年間,房委會在東涌區亦提供不少單位,分別有東涌第100區及第99區,分別供應5,200伙及4,800伙公屋或綠置居單位;而東涌第109區亦將提供1,300伙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至於房委會的資助出售房屋,則以2024/25供應最多,共提供約9,700伙,當中安達臣石礦場為「大戶」,共佔約4,800伙。

擴展市區新公屋: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3: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公屋申請者如須更改住址,可選擇使用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的「地址更改」服務一併通知我們、多個政府部門及非政府組織。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在上述4個年度中,房委會及房協合共可提供50,300伙公屋或綠置居,資助出售房屋則有27,300伙。

一般申請者及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均較2021年12月底分別上升了0.1年。 主要是由於多個大型公共屋邨項目,包括粉嶺皇后山邨、深水埗海達邨和白田邨在2022年第一季陸續入伙,讓為數不少輪候已久的一般申請者獲編配公屋,他們的輪候時間因而反映在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中。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7 年2 月14 日的會議上,通過於2017 年4 月1 日起實施為現居於公屋的家庭申請者引入凍結時段的安排。 其後,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在2019年9 月20 日的會議上,以進一步合理分配公共租住房屋資源,決定取消「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及「天倫樂」三項長者優先配屋計劃下享有的豁免。 房委會發言人表示,有關估算數字並非上限,若有任何新公共屋邨提前竣工,將會盡快將相關公屋單位編配予申請者。

擴展市區新公屋: 政府曾預告未來10年建屋「頭輕尾重」

離開迎東邨,我步行回到東涌市中心,途中經過東涌北填海區的一系列私人屋苑。 其一是這兒的住客當中非華人的比例明顯較高,其二是這兒的街道很闊,樹蔭充足⋯⋯我以為自己去了新加坡。 由我開始這個走遍香港所有公共屋邨的計劃開始,便想到離島區將會是非常有趣的一個旅程。 對,離島也有公屋的,有些更是非常偏遠,例如大澳的龍田邨。 又,自問做了四十年香港人,還未去過坪洲,可以趁這機會去一敞。 房委會最新檢討「2022/23公屋申請入息和資產限額」,公屋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水平,即一人家庭維持在12,940元。

擴展市區新公屋

如果想更快輪候到公屋,可轉隊排家庭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會減至5.8年。 而且原來一人申請時所累積的輪候時間,有一半可轉過家庭申請中,以一年半為上限。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公屋輪候津貼,為非居住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並符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其獲得首次編配公屋為止。

擴展市區新公屋: 最新文章

龍田邨分兩部份,八十年代建成的部分每座只有三層高,很有鄉郊特色。 一九九五年加建的部份則比較高,有電梯,但用的也不是市區的標準設計。 另一點我注意到的是這兒的大廈入口沒有大閘,不用按密碼進入。 都已經這樣偏遠了,而且正常旅客也不會走過來,他們大概覺得治安已經很好吧。 離開東涌,我跟著假日的人流乘搭大嶼山巴士來到大澳。 龍田邨是全港最西端的公共屋邨,也應該是我此行中距離市區最遠的一條邨。

不過別忙了這條邨在一個小山上面,亦沒有市區會有的升降機塔,亦沒有巴士小巴上山頂,從山下上來並不容易呢。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香港人去離島旅行,長洲是熱門地點,自己已去過不知道多少次。 雖然全邨有十八座之多,但人口其實很少,因為每一座都很矮,而且單位數目很少。

擴展市區新公屋: 【教育及職業博覽2022】逾780機構參展 提供最新本地/海外升學+招聘資訊!

幸好政府近年推出公屋輪候現金津貼計劃,出公屋輪候逾3年的合資格人士可申請,最高每月攞3,900元。 由於市區公屋資源緊絀,公屋申請者只可從「擴展市區」、「新界」、「離島」選擇其一,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然而,合資格申請「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年長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人士,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區。 現時選擇市區的申請已多於可供編配予申請者的公屋單位數量,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從其餘三個非市區的區域中選擇一個,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區域。 不過,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申請者,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個區域。

在房委會未來4年的公屋及綠置居供應中,以2025/26年供應最多,單年供應約12, 600伙,並提供最多市區盤,約有7,800伙,包括觀塘區及深水埗區,單計觀塘區已有三個項目完工,分別有曉明街、宏照道第一及第二期項目,約涉5,200個單位。 坊間有不少意見批評公屋的輪候時間長,的確5.7年並不是一段短的時間,每個家庭都非常想盡快上樓有一個安樂窩。 其實在公屋申請中,有不少計劃能加快上樓,合資格的市民若懂得申請,有望能更快上樓。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設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請制度,藉以公平和有秩序地為符合資格的申請者編配公屋單位。 接下來將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擴展市區新公屋: 資助出售房屋佔約2.7萬伙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而市民一般可按一般家庭或非長者1人的資格申請。 擴展市區新公屋 房委會公布,截至2022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擴展市區新公屋 设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请制度,藉以公平和有秩序地为符合资格的申请者编配公屋单位。

不過即使在之前,梅窩也很大程度上是一個轉車的地方,沒有認真走過,更別說位於梅窩的銀灣邨。 富東邨位於東涌市中心,也是東涌新市鎮的第一條邨。 作為當年新機場計劃的一部份,這條邨的設計也花了心思,例如三座大樓高低有致,不如其他盡用地積比的屋邨有多高蓋多高。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記得當年政府宣傳片介紹機場工程時,也提到在富東邨於規劃設計方面的特色。

擴展市區新公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其后,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在2019年9 月20 日的会议上,以进一步合理分配公共租住房屋资源,决定取消「高龄单身人士」、「共享颐年」及「天伦乐」三项长者优先配屋计划下享有的豁免。 如公屋申請者拒絕預配的單位,房委會會隨即將該單位預配給其他申請者,務求讓更多輪候人士更早獲配公屋。 當新單位取得入伙紙時,所有已接受預配的申請者可即時辦理入伙手續,達到盡快上樓的目標。 房委會會再提前預配即將落成公屋計劃的時間,由現時新公共屋邨獲發入伙紙約三個月前預配單位,大幅提早至六個月前。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公共屋邨短缺一直是香港正在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2022公屋落成進度。

金坪邨算是比較新,一九九六年才入伙,連同居屋的部份算也只有兩座。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入口有大堂鐵閘,除了明顯比較矮之外,感覺和市區公屋的差異不算大。 香港的幾個島⋯⋯長洲人大多,南丫島太嬉皮,坪洲給我一種與世無爭的寧靜感覺。 大澳是香港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香港開埠前大澳更是香港一帶的貿易要點。

擴展市區新公屋: 申請公屋加快上樓秘技1:一人非長者申請轉家庭申請

至於資產限額則增加2.5%,即一人家庭放寬至27.3萬元。 公屋申请者如须更改住址,可选择使用香港政府一站通网站的「地址更改」服务一并通知我们、多个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 如果家庭成员包括长者,可以在轮候和配屋方面获得若干程度的优先。 现时选择市区的申请已多于可供编配予申请者的公屋单位数量,新登记的公屋申请者只可从其余三个非市区的区域中选择一个,作为将来编配公屋的区域。

  •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 如公屋申請者拒絕預配的單位,房委會會隨即將該單位預配給其他申請者,務求讓更多輪候人士更早獲配公屋。
  • 離開迎東邨,我步行回到東涌市中心,途中經過東涌北填海區的一系列私人屋苑。
  • 香港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設有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申請制度,藉以公平和有秩序地為符合資格的申請者編配公屋單位。

申請人只可從「擴展市區」、「新界」、「離島」選擇其中一個,作為未來編配公屋的地區。 【公屋/綠置居/居屋】早前政府已宣布,在未來10年,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以提供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 根據運輸房屋局最新預測,在未來4年間,房委會共有67,600伙公營房屋落成,而房協則有10,000伙,即合共可供應77,600伙。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擴展市區新公屋 不過,按去年底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目標,未來10年公營房屋的供應目標為30.1萬伙,即上述4年的每年供應仍然不達標,料未來6年要「追落後」逾22萬伙才足夠。 但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只有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不受限制,可選擇市區。

擴展市區新公屋: 最新留言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如不符合優先配屋計劃,輪候中的申請人亦可參與「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令上樓速度加快。 申請人可自選單位,而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曾有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伙;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伙;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伙。 擴展市區新公屋2023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由於一人非長者申請行計分制,要儲夠分數排隊等上公屋,一要等起碼3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上樓。

擴展市區新公屋: 選擇您使用的語言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另由於配房的先後次序須視乎申請者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分數而定,而此分數亦與申請者成功登記輪候公屋時的年齡有關;故若於某一時段內有較多較年長的申請者到達編配階段,可導致某月份某區的已接受配房最低分數較上月不降反升。 【公屋輪候 / 房委會 / 擴展市區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公屋輪候時間沒有最長,只有更長,根據最新公布數字,一般申請者和長者一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升至21年來新高,分別為5.6年和3.3年。 有女網民在網上發文,指與丈夫以擴展市區2人計劃,苦候公屋6年半,近日收到房屋署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揀樓信,由於近2年所屬隊伍毫無進展,但又怕換來有問題單位,遂求問網民意見,「唔知上唔上去揀樓好?」。 根據規定,願意入住「有效空置期」達12個月或以上的租戶,可寬減一半租金,寬減期視乎單位有效空置期而定。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