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買農地香港11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買農地香港

長實集團截至今年6月底於香港擁有可開發土地儲備(包括合作發展項目之發展商權益,但不包括農地及已完成物業)約600萬方呎,公司同樣未有詳細披露農地或新界土儲面積,但市場一直認為其在天水圍、豐樂圍、大埔鳳園、屏山鄉等一帶都有新界土地儲備。 新世界亦於本港擁有大量土儲,截至去年12月底,集團在香港持有應佔總樓面約935萬方呎之土地儲備可作即時發展,其中用作物業發展的約446萬方呎。 並正積極就9個分別位於元朗南及粉嶺、樓面共約187萬方呎之項目與當局就轉換用途進行磋商,約50萬方呎已進入最後階段。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顏倫樂 ) 香港地產商於新界擁有大量土地,中信里昂早在2017年就指出,單計三大地產商於香港新界合共擁有農地面積9,200萬方呎,以3倍地積比率計可建樓面2.76億方呎,可以提供50萬個住宅單位。

有鑑於本港房屋問題嚴峻,不少發展商都積極響應特首的過渡性房屋單位倡議,捐出或借出旗下農地,改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 如2019年新世界首先捐出300萬呎農地,面積相當於1.5個維園;同年11月,恒地宣布以1元向政府租出錦上路站附近的錦田江夏圍棕地,土地面積達42.8萬方呎,預計可興建2,000伙過渡性房屋;其後新地亦宣布以象徵式1元借出涉30萬方呎、位於元朗山貝路的農地,發展「同心村」過渡性房屋項目。 另外亦要留意路權問題,路權一般在新界土地都會發生,如地段位置須途經多個地段才能進入,而這些地段為其他村民或個體或祖/堂持有並非官地或政府擁有,一般都要繳付過路費,所以買家須先向賣家/出租者詢問此費用,以便日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由於香港在地理上山多平地少,故現時只有約18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新界北,全港約有2,400個農場,務農人口約為4,400人[1],佔總勞動人口的0.13%,香港約有2.3%的新鮮蔬菜是本地供應的。

買農地香港: 農地復耕計劃

香港缺乏土地發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亦難以通過再填海造地去解決這燃眉之急的問題,末來政府和發展商運用收地或改變土地用途也會是一個趨勢,相對農地的價格比較相宜,故增加了潛力。 政府會每季公布招標出售的土地,為市場提供清晰明確的資訊,並可能會在季度中加推用地,回應市場變化。 漁護署在2000年12月開始舉辦「有機耕作轉型計劃」,開始時只有吳家村和大江埔兩個有機轉型區15個農場,到現在發展至7個主要菜區(吳家村、大江埔、坪輋、粉嶺、八鄉、上水和大埔),合共有196個農場參加了漁護署的有機耕作支援服務。 漁護署亦與菜統處緊密合作,為有機農友收集蔬菜,再運往長沙灣批發市場進行銷售。 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及菜聯社亦定期分別在嘉道理農場、中環、大埔菜站及屯門舉辦農墟。 由於近年從中國大陸運輸往香港的食物價格時有大幅度波動,而且總體向上,甚至偶然有來貨中斷的現象。

  • 當然,所謂的「農地」,並不止於用作耕田的土地,也包括了像Chateau Lafite這樣的酒莊,亦有周顯大師所說的「永恆價值」,莫非如此,十九世紀的羅富齊家族就不會高價買下來了。
  • 而除農地外的其他土地儲備則約2,430萬方呎,當中1,420萬方呎屬待發展/發展中之物業樓面及貨尾,其餘1,010萬方呎為已建成各類收租物業(連酒店)樓面。
  • 至於第二個模式「私人土地形式」,其實類似上任特首林鄭月娥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不過該計劃推出至今3年多,反應並不熱烈,迄今只得6宗申請,咁現屆政府推的樂建居又會如何呢?
  • 這證明了,在超級富豪的心中,投資農地要不是一門好賺頭的生意,就是可以長期保存財富價值,兩者最少居其一,不排除同時都有。
  • 2012年,大量農地可能受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改為市區發展用途,香港農業發展再次引起香港社會留意。
  • 香港農業的蓬勃開展,粗略地說與客家人逃避中原戰亂,南移到廣東沿岸地區定居有關。

政府還有一套「特惠補償制度」,會視乎農地位置與新發展區的距離,將土地分成甲乙丙丁四級,賠償額依次遞減。 據發展局統計,從1997年回歸到2017年底,政府曾為154個工程項目動用《收回土地條例》政府運用條例此,必須是「公共用途」,一旦用途與之無關,便可能引起法律訴訟,而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政府也會找方法提升土地業權人交出土地的誘因,務求創造雙贏局面。 發展局局長於 2022 年 2 月 24 日宣布,會將私人房屋最低單位面積要求落實於所有政府賣地項目、鐵路物業發展項目、市區重建局項目,以及其他涉及換地或契約修訂的私人住宅發展項目。 免責聲明:地政總署只會向本網站提供現存資料,並且不會就資料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證,包括適銷、沒有侵犯知識產權或適宜作任何特定用途的保證。 在任何情況下,地政總署均無須對使用或無法使用資料而引致的任何損害負上法律責任(損害包括但不限於利潤損失、業務中斷或資料損失的損害),即使地政總署已知悉有可能出現此等損害。 鑑於某些司法機關禁止摒除或限制在引致相應或附帶損害方面的法律責任,上述限制可能並不適用於你。

買農地香港: 農地利用

而除農地外的其他土地儲備則約2,430萬方呎,當中1,420萬方呎屬待發展/發展中之物業樓面及貨尾,其餘1,010萬方呎為已建成各類收租物業(連酒店)樓面。 道路使用權問題和買賣村屋問題的一樣,一般汽車可直達的農地價格較高,有混凝土鋪設的通道較泥路優勝。 唯需留意契約上的道路使用權,若道路與他人擁有的土地重疊,或需另付一筆「買路費」與周邊的地主和解,這多時需要一位熟悉本地情況的代理商,以便在購買之前,了解其土地使用的情況,以免在交易後陷入官司之中。

買農地香港

2014年香港政府就新的農業政策作出諮詢,文件重點包括設立農業園及鼓勵業界投資高增值農產品等[6]。 貨櫃屋豐儉由人,據悉從內地購買貨櫃屋連運費,最低消費1.8萬港元,有自住客要求較高,會親身北上挑貨,設有天台的高級貨櫃屋可達10萬元。 安裝貨櫃屋後,業主會向水務署和中電申請水電,同時請師傅設置化糞池,約半年後就有齊起居設備,可以出租。 至於現時的首富亞馬遜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貝佐斯(Jeff Bezos),也在密密買地,現時是美國的第28大地主。 這證明了,在超級富豪的心中,投資農地要不是一門好賺頭的生意,就是可以長期保存財富價值,兩者最少居其一,不排除同時都有。 地政總署每年在五月和十一月份均會發出約 220,000 份繳納地稅通知書。

買農地香港: 土地 最新放售樓盤搜尋結果

農友或有志從事農耕的人士可填妥 申請表 ,親身或以郵寄、傳真方式遞交至漁農自然護理署元朗農業推廣辦事處。 如物業的業權或業權人的通訊地址有任何更改,有關業權人應通知地政總署署長,以便政府妥為發出繳款通知書,並送達業權人。 以 DWG/DGN 格式存檔的賣地圖則,只顯示賣地條件所指的出售土地和着色範圍,並非旨在提供出售土地的更準確資料。

買農地香港

絕大部分業權人均會依時繳款;倘有任何業權人拖欠地稅,政府會採取適當行動追討,詳情見下文 - 不繳納地稅的後果。 直到2011年底,分別有292公頃用作生產蔬菜、152公頃用作生產花卉、20公頃用作生產雜糧作物及270公頃用作生產果樹。 最後,買家亦要留意土地上有沒有古舊祠堂、樹木、河流等等,如有應先問附近村民或鄉代表是否可以拆走,否則全村都會因破壞村風水的理由而向新買家問罪,引起衝突。 待契稅(移轉農舍需要)和土地增值稅單發下來後(有無稅賦,增值稅均需申報),地政士(土地代書)會分別通知買、賣雙方繳納稅款。

買農地香港: 香港文匯網

以付斡旋金或簽要約書方式二者擇一皆可,代表買、賣雙方對交易的初步確定,買方付給賣方若干定金,賣方則承諾以約定價格出售,並不得另售他人。 買農地香港2023 有意購買者透過農地銀行網站尋得符合需求的農地,並與刊登該農地待租物件的農、漁會聯繫,取得該農地詳細資料並前往該農地現場查看。 事實上,我早在2009年出版的《周顯發達指南》,已明確地指出農地作為長期保值的資產的重要性。 當然,所謂的「農地」,並不止於用作耕田的土地,也包括了像Chateau Lafite這樣的酒莊,亦有周顯大師所說的「永恆價值」,莫非如此,十九世紀的羅富齊家族就不會高價買下來了。 本港法例訂明,若某幅私人土地被人連續佔用12年以上,佔用者可入稟法院申請為土地合法擁有人,因此投資者在買入農地後,需定期查看打理以免土地被「逆權侵佔」,陷入不必要的官司內。 買家亦要留意土地上有沒有古舊祠堂、樹木、河流等等,如有應先詢問附近村民或鄉代表是否可以拆走,否則村民會因破壞村風水的理由而向新買家問罪,引起不必要的衝突。

買農地香港

農場通常為小規模經營,以種植有葉蔬菜或者飼養豬隻或家禽為主,透過「精耕細作」和現代化的技術,生產優質的新鮮食物供應本地市場。 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數據,2012年的香港農業生產總值約為7.66億港元(包括農作物生產和牲畜生產)。 現時的地租每年每斗種(即7,260平方呎或674.47平方米)約為港幣4,000至6,000元,租約為期三至五年。 簽訂租約應在雙方自願的情況下進行,當地主需要把有關土地作其他發展用途時,可依照租約條款收回土地。 農地是比較「冷門」物業,買賣量與流動性比市區的住宅、商舖低很多,使投資風險相對變高,而且絕大部份銀行都不會提供農地按揭服務,準買家須一筆過付款成交。 政府可以依據《收回土地條例》,以「公共用途」為由收回土地,當事人不得異議,只能就賠償金額與當局磋商,賠償金額取決於土地的價值,故農地就只能獲得農地的市價補償。

買農地香港: 發展歷史

地政總署今日(五月二十五日)公布已根據《政府租契條例》(第40章),向受該條例管制的物業及其他若干物業,發出計至六月二十四日為止,每年地稅超過一百元的半年度地稅繳款通知書。 買、賣雙方備齊身分證明文件、印章、賣方印鑑證明及印鑑章由地政士(土地代書)辦理過戶事宜。 用印時買方應付第二次款項予賣方,如文件提前備齊,簽約和用印可合併在一次辦理。 綜觀多家發展商對樂建居的意見,多表示會積極研究及探討,即管畀多一點時間,看看樂建居能否比之前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成功。

買農地香港

到了1980年代,香港城市化已經有一定規模,農業式微也漸見端倪,但就算在這個不利的情況下,本地的農業生產仍然對香港人的飲食發揮很大的貢獻。 土地與房屋是本港重中之重要解決的問題,發展商沒有不支持樂建居的理由,不過大部分發展商都是上市公司,管理層都要向股東交代,所以「供地」前都要計掂條數。 雖然以三分之一地價去補地價確是相當吸引,但香港建築費始終高昂,加上息口高企及其他專業費用無得慳,發展商只能六五折賣樓,利潤聊勝於無。 本刊發現,細價農地有價有市,有投資者半年前以36萬元買入「劏地」,現已升值三成至50萬元。 據《福布斯》雜誌本月15日報道,蓋茨在微軟退休後,一直在購買農田,現時在美國18個州擁有土地組合,合共268,984英畝,即1,089方公里的農田,成為美國第一大私人農田所有者,不過這只是計算了農田,如果把所有的地都計算上去,美國最大地主仍是自由傳媒集團董事長John Malone。

買農地香港: 香港農業

特許:你可下載地政總署網站內的資料(下稱「資料」)到一部電腦,用於個人非商業的內部用途。 你使用資料時亦須受以下限制:(a)不得修改資料或把資料作任何商業用途,或作任何公開展示、示範、出售和租賃;以及(b)不得把資料轉移予他人。 發展商手上農地眾多,若果地點及附近配套理想,即使原價補地價,但因為沒有訂價限制,利潤可以無「天花板」,所以發展商應該不會大量供出這等靚地。 相反,發展商手上也有不少地點欠佳、附近零配套,甚至深知難獲城規會通過改用途的農地,應該會是發展商首選供出的土地,一來可以為樂建居出一點力,亦可善用那些本身價值不高的土地。 至於第二個模式「私人土地形式」,其實類似上任特首林鄭月娥推出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不過該計劃推出至今3年多,反應並不熱烈,迄今只得6宗申請,咁現屆政府推的樂建居又會如何呢? 一般來說,私人發展商想將手中的農地改劃作住宅發展,須申請改劃和繳付十足市值的補地價,而樂建居計劃以三分之一地價去補地價作為誘因,希望吸引發展商參與。

買農地香港

此所以,香港的四大地產商長期在囤積農地,很多人批評他們的囤積是為了在未來改變土地用途,起住宅樓來賺大錢,這些只是窮人的想法,實在太膚淺了。 買農地香港2023 我不排除地產發展商有以上的想法,不過,單單囤積農地本身,已經是最聰明的永恆投資了。 繳款人士可透過電子方法繳付地稅,例如自動轉帳、銀行自動櫃員機、電子支票或電子本票、轉數快、「繳費靈」或透過各銀行及「繳費靈」在互聯網上提供的繳費服務。 其三,購買此類「農地加建築物」,不但可能被官方下令清拆,保險公司亦不會為此類建築物提供「家居保」、「火險」等,置業人士考慮購買前宜三思。 買農地香港 蔬菜統營處透過法定的用途分區制推行「農地復耕計劃」用以保護優質的耕地,協助農民改善灌溉、排水系統、農場通道和租地安排,幫助農民在休耕地上恢復耕作。

買農地香港: 農地 最新放售樓盤搜尋結果

他們把農業知識和技術帶到天涯海角的香港,早到的族群在平坦低地如元朗平原定居,後來者則在偏遠的山中盆地如沙螺洞等落戶。 買農地香港2023 他們平整土地,建設灌溉系統,種植稻米、瓜果和蔬菜,養豬養雞,養魚養鴨,鄉村鄰里互助互保,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並持續幾百年的時光。 買方將尾款交付給賣方,賣方將土地點交給買方(視實際需求一併辦理土地鑑界事宜),買賣雙方並就代書費及各項稅捐雜費結清,交易即告完成。 買方應在簽約時支付簽約金給賣方(通常為買賣價的10~15%),賣方則將土地、建物所有權狀正本交由地政士(土地代書)保管。

買農地香港

而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最新年報,目前以恒地為最大持份者,持有4,460萬方呎新界農地,四大發展商料擁逾億呎農地。 其一,法律上,如要在農地上興建建築物,要先得地政署同意,如果有關建築物非作農業用途,更可能被官方下令清拆,當然事實上與僭建物一樣,不少人便視法令如無物,在一些物業買賣網頁,可以發現有農地業主轉讓農地(連建築物)的廣告,即業主以「轉讓農地」的方式,出售土地及其上的建築物。 香港回歸後,香港特區政府對香港農業採取不鼓勵的態度,更藉禽流感及口蹄疫的爆發,對飼養禽畜的管制日趨嚴厲,藉此加強對輸入的依賴,並減低政府對基礎產業的投入,地產商則收購大量農地,甚至出現先破壞,再謀求改變土地用途而產生棕地問題[2]。 民間方面,過去亦不重視農業,直至2010年出現保衛石崗菜園村的行動後,參與其中的80後青年開始呼籲重視香港農業的發展。 2012年,大量農地可能受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而改為市區發展用途,香港農業發展再次引起香港社會留意。

買農地香港: 地稅

另外,在農地交易的實務作業上,可透過農漁會農地銀行服務中心「價金保管專戶」,將每次給付買賣價金保管,直到移轉登記後點交土地清楚,再轉帳入賣方帳戶,會對買、賣雙方更有保障。 新地年報中未有詳細透露持有之農地或新界土儲面積,但市場一向將其視為與恒地接近「齊名」之農地持份者,其於元朗、屯門、天水圍、錦田等一帶都持有大量土地儲備,北環線沿線等亦有其足跡,近年並步入收成期,如西貢十四鄉(9,500伙)、屯門兆康第54區(4,540伙)等,都已開展工程。 翻查四大發展商年報或中期業績,以恒地最透明,其於中期業績中提到,截至6月底持有4,460萬方呎新界農地,為本港擁有最多新界土地之發展商。

再者要留意土地上有沒有違法的結構物,是否交吉及有沒有逆權侵佔的情況,土地下有沒有其他業主埋下不能清拆的水電喉管,若土地以前是作停車場或倉庫用途,則要留意土地有沒有受到污染。 買農地香港2023 漁農自然護理署及蔬菜統營處於1994年聯合推行「信譽農場計劃」讓菜農自願性參與,推廣優良園藝操作及環保作物生產方法,確保農夫生產優質及安全食用的蔬菜,保障市民健康。 蔬菜統營處負責批銷信譽農場的全部產品,並以印有特別標記的籮咭(沽貨單)作識認,以菜統處註冊的「好農夫」品牌批銷至指定的街市菜檔發售,每日的供應量可高達100公噸。

買農地香港: 農地買賣交易流程的 8 大步驟包括哪些?

樂建居分為兩個模式,分別是「公開招標形式」及「私人土地形式」,前者由政府提供土地招標,交由發展商興建資助房屋,後者則是發展商申請動用私人士地興建。 今個財政年度政府為樂建居將推出三幅土地招標,予發展商投標建屋,選址包括柴灣祥民道、東涌東填海區上的東涌122區,預料合共可興建2300伙,最快2028/29年落成,單位售價折扣率定為35%,即須以市價65折發售。 政府表明不會回購樂建居單位,但容許有需要時發展商可透過補地價,把單位改於公開市場出售。 買農地香港2023 買農地香港 法律上,在農地上興建建築物,必先得地政署同意,而建築物非農業用途,官方可以下令清拆及要求還原,最嚴重的情況將會被強制收回土地。 此類「農地加建築物」,不但可能被官方下令清拆,保險公司亦不會為此類建築物提供「家居保」、「火險」等,置業人士需考慮購買前三思,當然坊間上不少人視法例如無物,在一些物業買賣網頁上,仍然見到有農地地主轉讓農地(連建築物)的廣告,即以「轉讓農地」的方式,出售土地及其上的建築物,其實同僭建物無異。

買農地香港

現時常見的本地蔬菜有生菜、菜心、芥蘭、白菜、西洋菜、菠菜、枸杞、蕹菜和莧菜等。 買農地香港 每日平均生產蔬菜45公噸、活雞10,300隻及生豬255頭,供應全港所需蔬菜的2.3%,活家禽的57.0%及活豬隻的7.0%。 近年花卉種植備受重視,主要品種有劍蘭、百合、菊花、薑花和蓮花;而為農曆新年而培植的則有桃花。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