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黑膠唱片店2023懶人包!內含黑膠唱片店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黑膠唱片店

心水原因這裏的音樂多元化,除了唱片還有 cassette。 空間大,價錢合理,還可以試聽(不是那麼多店舖可以提供試聽的)。 去深水埗找二手唱與在這裏找是不一樣的經歷;前者你必須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然很容易迷失,但在這裏,你得到的其實是品味和經歷的交換,而個人化的推薦就是上網買唱片時,所買不到的東西。 黑膠唱片店2023 2007年,他從網路商店做起,兩年後便成立實體店鋪,貨源多來自英美兩國的合作廠商,就連黑膠起源「78rpm蟲膠唱片」這裡也找得到,所謂的蟲膠,多使用於18世紀末年至五〇年代的音樂灌錄,容量少(約三分鐘左右)、又難以保存,在現今黑膠市場裡十分稀有珍貴。

在網路上的交易與收購大約持續了八年多,鈞韜發現自己黑膠片收藏已達到一間倉庫都裝不下的量了,他想起當年走進全美最大獨立音樂唱片行「阿米巴音樂城」(Amoeba Music)的光景,想想,如果也能開一家像這樣有如倉庫般的實體唱片行,也不失為是人生一大樂事。 在綜合預算與需求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播放系統搭配時,別忘記先親耳聆聽看看各台機器的播放效果,體驗不同的播放系統組合所帶來音場與空間感。 接著,我們以英國廠牌LINN自1972年推出至今仍持續在販售的經典軟盤Sondek LP12為例,來認識黑膠唱機的各個構造與功能,有了基礎的構造概念,對於往後想入門黑膠唱機時,也會有一些除了外型挑選之外,較為客觀的選購依據。

黑膠唱片店: 香港獨有的人文風景

店主欧德成(Paul)在本地唱片收藏家中家喻户晓,这家唱片店里摆满了Paul收藏的上千张黑胶唱片,唱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至80年代。 Vinyl Hero隐藏在深水埗的一栋居民楼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音乐的环绕下,度过一天。 19歲顧客侯先生當日首次到訪,買下四張黑膠唱片,包括英國重金屬組合Iron Maiden 1982年的專輯《The Number of the Beast》,以及紐約樂團Sonic Youth 1987年的專輯《Sister》。 侯先生指自己最近對黑膠碟有興趣,惟連鎖店如HMV並沒有出售黑膠碟,故與父親一同尋找還有售黑膠碟的店舖,他形容「黑膠碟聽落去比CD有獨特感覺」,在網上發現Hong Kong 2nd Hand Vinyl Records的資料後,特意前來拜訪。

黑膠唱片店

店內從小眾出品到日韓台及歐美流行樂、Indie、R&B、Hip Hop等等,應有盡有,甚至是限量版作品或卡式帶都能找得到。 店主亦悉心經營Instagram,將推介之產品以詳盡的文字說明,讓客人了解每張黑膠唱片的背後故事與內容,就算是黑膠門外漢,也能透過介紹了解作品含義。 黑膠唱片店2023 Walls of Sound是老式黑胶唱片爱好者的天堂,这家唱片店藏在半山区附近一座建筑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二手黑胶唱片可供选择。 老板是爵士乐的忠实爱好者,因此你会看到这里大多数唱片都是古典乐和爵士音乐。

黑膠唱片店: 音乐迷不能错过 8家香港黑胶唱片店推荐

如果有些东西吸引住你,但你不确定它是否是正确的选择,你可以在购买之前先听一听。 尽管香港许多大型的音乐商店都关门了,但你会很高兴地知道,一些独立小店仍然努力保持着音乐的活力。 无论你是打算跟随这股复兴的潮流,寻找下一张要买的唱片,或者只是在挖掘一些艺术灵感,我们列出了香港最好的唱片店,供你参考。 另外DJ Bag則是出眾新穎創作,顧名思義專為音樂人而設,可安置多張12寸黑膠唱片之餘,除了擁抱音樂文化,帶去露營、戶外活動甚至當冷藏包使用亦無不可,非常全面。 ★ 查特貝克少數在 Riverside 的錄音,由知名爵士樂製作人 Orrin 黑膠唱片店2023 Keepnews 邀集當紅樂手眾星拱月,全力打造的浪漫經典。 ★ AMG爵士評鑑三顆星、企鵝爵士評鑑三顆星、滾石音樂雜誌爵士評鑑三顆星等知名媒體強力背書。

黑膠唱片店

當然也有很多機型是有內建擴大機的(但以黑膠而言,獨立出來的擴大機在音質表現上會比內建的更為顯真、細膩),主要還是得看使用者需要什麼樣的聲音搭配,當然,還有預算的多寡。 從美國與英國兩地的音樂產業過去3年的變化來看,兩大呈現上升態勢的,除了眾多人在使用的數位串流,另外一個就是擁有實體存在感的「黑膠」,2015年在美國創造出28年來的最高銷售金額紀錄,2016年在英國,則是自1991年以來的銷量最多的一年。 然而,若回顧聲音紀錄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形式從留聲機到黑膠唱機,到卡帶、CD,演變到現今最流行的數位串流。 關於類比音訊(黑膠、卡帶)與數位音訊(CD)優劣的比較,各方皆有自己的擁護者。 另外Zoo Records亦有官方網路商店,樂迷可以輕鬆在網上購買喜愛的CD、黑膠唱片及T-Shirt等產品,而且提供全球運送服務,不用到店默默尋碟,絕對是懶人喜訊。

黑膠唱片店: 唱片封套的魔鬼密碼

愛聽音樂的人,不一定會變成音響發燒友,但所有音響發燒友卻都是愛聽音樂的人。 作為一名黑膠音響舖的店長,鈞韜也不例外,他想當然經歷過這段追求音響硬體設備、大量付學費的時期。 但會開始對聲音所有重視與要求,他笑說,是因為打電動。 對音樂的求知若渴,到了大學時期來到高峰,當時MP3格式正崛起,收藏與攜帶音樂變得更加方便,因為受到伍佰的曲風影響,鈞韜開始聆聽大量的西洋經典搖滾,也觸類旁通在古典樂研究上足功夫。 根據美國唱片協會(RIAA)2020上半年的報告,黑膠唱片的銷售額自1986年來首次超越CD,且持續成長,在數位串流快速便捷的大環境裡,聆聽過程「不太方便」的黑膠載體異軍突起,再度扛起實體唱片銷售的重責大任。

黑膠唱片店

從一個只有幾百張黑膠的咖啡店角落做到超過六萬張的獨立店舖,店主阿明會很樂意分享這間店與當中黑膠的歷史和故事,讓每張他珍藏的唱片都注入了靈魂。 他常說自己是從顧客身上學習,而得以接觸不同的音樂口味,這才是店舖多元化的原因。 不妨多些與店主聊聊天,你帶走的不僅僅是唱片,更是關於音樂的新知識。

黑膠唱片店: 香港

Riz指,現時計劃將Albert的黑膠唱片售出,希望收益能幫助Albert一家,「佢哋屋企失去咗一個經濟支柱,希望(黑膠唱片收益)可以幫到佢哋」,而店內亦設有一個收集箱,歡迎有心人士隨心捐贈。 ★ 爵士天王小號手 Charlie Parker 欽點的小號接班人查特貝克擔任主角,演出深情而不濫情的經典酷派小號名盤。 客家人也許是台灣最會運用「柑橘」類鮮果的族群之一,不僅熬煮成桔醬,還製成酸柑茶——而當代客家菜就像是一個待開拓的領域。 依循台三線,跨越北桃竹苗中五縣市、17個鄉鎮市、長達150公里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花啦嗶啵Falabidbog」,從藝術與設計出發,帶領人們踏上一場盛大的公路旅行,提供更繽紛多元的客家想像。 黑膠唱片店2023 而在數位音訊被發明之前,所有的聲音都是用類比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來的,但每次的轉錄再製,都會造成母帶細節上的損失,原始聲音的細節也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少。

不過數年前由於復古風興起,黑膠唱片重新獲得港人青睞。 黑膠唱片店Hong Kong 2nd 黑膠唱片店2023 Hand Vinyl Records由數名熱愛音樂的人一同創立,兩年前於觀塘一工廈內開業,希望將收藏黑膠唱片的喜好推廣開去。 可惜好景不常,創辦人之一Albert上月驟然離世,合夥人決定將其遺下的數千張黑膠唱片以優惠價售出,以解其遺孀及年幼子女的燃眉之急。 我認為像〈Go West〉這種因年代推演而改變歌曲意義的案例,就是流行音樂很重要的一項精神,所謂的經典,就是能讓人在每個時代中,都能找到呼應自己生活軌跡。 憑藉一曲〈Y.M.C.A.〉走紅全球的美國團體Village 黑膠唱片店 People是我聆聽西洋經典流行音樂時的重要啟蒙,但比起〈Y.M.C.A.〉,我更中意這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Go West〉。 為《彭博商業周刊》、《紐約客》等知名報刊撰稿的記者暨作家大衛.

黑膠唱片店: 加州聖莫妮卡,給你完美海濱生活

歷經多次搬遷,今年終於在深水埗大南街開業的這間White Noise Records,透過店外大面積的玻璃窗探頭觀望,從外觀到店內皆猶如東京巷弄間的嬉皮Vintage黑膠唱片店。 黑白格地面配上藏滿黑膠唱片的牆面,型格且充滿個性。

一般來說會建議入門玩家選擇MM唱頭,造價昂貴又易損壞的MC唱頭則較適合進階級玩家。 此外,適當的調校唱臂能減少唱片及唱針的耗損,亦有助於播放。 唱頭:唱機的播放原理是由唱針摩擦唱片刻紋的兩側來讀取播放。 我們整理出下列的重點功能設計,之後有興趣入門黑膠的人而言,可以從這些部分去認識每台機器的差異。 而系列中大部份袋款均從Carhartt WIP的歷史Archive之中出現過,然而RAMIDUS日本設計團隊卻賦予它們畫龍點睛式改造。 例如全新演繹Carhartt WIP標誌性背囊Kickflip Bag,令它看上去更加前衞簡潔;至於常見帆布Tote Bag,則被改動成特大橫向版本,與IKEA和BALENCIAGA經典藍色Shopping Bag有異曲同工,RAMIDUS果然有做足功課。

黑膠唱片店: 「結他兔起革命」.樓上音樂室vs大琴行

今日的誠品音樂館悄悄地把大區域的CD換成了黑膠唱片,三創也開起了海納八萬片黑膠唱片的音樂館,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許多有趣的黑膠唱片行......聽黑膠彷彿成了一種流行風潮。 這間Zoo Records,也是其中吸引黑膠迷前往朝聖的特色小店之一。 成立於2002年,現在於旺角CHIC之堡設有實體店面,其藏碟量可說非常豐富,不僅能挖掘歐美主流等分類,細至前衛實驗及獨立音樂等,對樂迷們來說,簡直就是黑膠天堂。 如果想了解當地風俗民情,您可以沿著城南的主街走一走。 聖莫妮卡的綠燈區集中了許多綠色企業,社區裡的花園美不勝收。

或許喜歡黑膠的人們會這麼形容:黑膠的聲音比較沒有那麼生硬、也比數位音訊豐厚溫潤一點。 但你知道,在完善的音響系統建立下,大部分的人們其實無法分辨兩者之間的差異嗎? 老闆說,數位還是有數位音訊的好處,音場如果聽起來比較有空間感,這倒不是跟黑膠有關。 除了大量的新規與二手黑膠,這裡也以「耳機、音響專賣」為許多發燒友推崇,店內的每一款耳機都提供即時sample試聽服務,也有開放空間的閱聽區,供訪客現場試聽唱片。 其中一名創辦人Riz表示,約七年前,他在一個音樂市集與Albert結緣,當時Albert已在售賣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店: 第 3 站 動物園唱片Zoo Records 提供全球運送黑膠小店

如今的張大韜黑膠本舖,已是全台二手交易量最大、同時也是收藏量最大的黑膠唱片通路。 黑膠唱片是一種對於過往年代音樂紀錄方式的忠實呈現。 黑膠唱片店2023 或許從各種音樂載體的形式演變開始說起會比較好梳理這之中的脈絡,也能解釋黑膠唱片在漫長的聲音歷史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近年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許多有趣的黑膠唱片行......聽黑膠彷彿成了一種流行風潮。

主街還有二手服裝店、古董店、黑膠唱片店,是淘東西的好地方。 這裡,到處都是咖啡店、酒吧,想喝煮咖啡或果汁飲料,輕而易舉。 我們都知道,坐落在美國西海岸大名鼎鼎的加州永遠不缺少話題,它不管是經濟、旅游或是教育等方面都在全世界範圍內聞名。 這裡有眾多知名的城市,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天使之城洛杉磯。

黑膠唱片店: 雜誌

如果这还不足以说服你来这里,店里还有一只可爱的猫,周围徘徊,是你购买唱片时的完美伴侣。 随着当代的歌手,例如屡获殊荣的创作型歌手Billie Eilish和韩国超级巨星BTS,与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和皇后乐队(Queen)等黑胶时代的传奇人物,均以模拟格式发行音乐,黑胶唱片将继续存在下去。 就像模拟摄影、古董怀表和古董车卷土重来一样,音乐也不例外。 把唱片放上听音乐,有一种怀旧情调,也许是对旧日时光的渴望,让音乐爱好者和潮人都想得到黑胶唱片。 Beatbox是一種以口做出來的音樂,單靠一把口製造出各式各樣的聲音。 這張她在1976年所錄製的作品是我個人最推薦的一張唱片,她以精湛的琴藝重現舒曼作品中的慵懶與浪漫,阿格麗希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她的演奏能帶領聽者前往意想不到的境界。

黑膠唱片店

事實上,香港的隱世唱片舖多的是,讓我們跟隨四位本地 DJ 的步伐,從不同的音樂角度出發,發掘一些尋膠好去處。 距离半山区仅几步之遥的另一家唱片店是Stone Cold Records,那里有大量全新的黑胶唱片,以相宜的价格出售。 与其他唱片店相比,这家唱片店的唱片相对较主流,但仍然提供流行、嘻哈、摇滚等各种类型音乐的唱片。 鉴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去中环顺道去一趟,是看看繁华的市区另一面的好方法。 但请赶紧,因为Stone Cold Records仅在下午5点至晚上8点半开放。 Vinyl Hero不仅是音乐爱好者的首选之地,也被推荐为旅游景点。

黑膠唱片店: 黑膠系列Vinyl LP

直至兩年前,他們再與數位合夥人創立Hong Kong 2nd Hand Vinyl Records。 唱片店位於觀塘一工廈內,在分門別類的懷舊唱片叢林裡,中間放著一個發黃的家庭式座枱小風扇,增添懷舊感覺,甫踏進店內猶如進入一個80年代的時空。 著名英國搖滾樂隊Pink Floyd在1979年發行的《The Wall》,亦置在店內另一幅牆上。 就算走到天涯海角,對於黑膠唱片發燒友來說,能找到間圖書館般的黑膠唱片行,簡直就如尋獲寶藏般! 這間遠離都市,選擇於南丫島開業的黑膠唱片店「南島黑膠 LAMMA 黑膠唱片店 VINYL RECORD STORE」,主要販售歐洲和日本引進的「黑膠」,由古典至流行音樂都能於此找得到。 隱身在榕樹灣大街的一處樓上舖,帶給人一種隱世的感覺,一張張富年代感的黑膠唱片,令人回想起當年美好回憶與情懷。

來到聖莫妮卡,您可以選擇方便、靈活的自行車,深入這裡的大街小巷。 這座城市有很棒的自行車旅游線路,北至馬裡布,南至托倫斯,總長22英裡(約35405米)。 除了能很方便地進行自行車運動之外,在沙灘隨處可見運動的人們,每一個人在這裡都非常享受陽光,享受生活。 聖莫妮卡位於洛杉磯國際機場以北,是加州最吸引人的海濱城市。 這裡冬暖夏涼,交通便利,不僅僅適合消夏乘涼,對於那些想度過一個閑適下午的人來說,聖莫妮卡海灘也是最好的選擇。

黑膠唱片店: 音樂Music

寬敞的音樂空間伴隨着不時的爽朗笑聲,閒適的午後就應在這裏度過。 心水原因一直都有來 Kubrick 看書買碟的習慣,加上它本身就是電影中心,在這裏看完電影,歎杯咖啡,再逛逛黑膠,讓這裏的感覺不是店舖這麼簡單,更像是一個氛圍良好的社群。 而且在這裏也會遇到很多人,許多喜歡電影、音樂和書的人。 比起連鎖店來說,這裏更像是一個一站式空間,一次過滿足睇戲、看書、買碟的需求。

  • 店主欧德成(Paul)在本地唱片收藏家中家喻户晓,这家唱片店里摆满了Paul收藏的上千张黑胶唱片,唱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至80年代。
  • 侯先生指自己最近對黑膠碟有興趣,惟連鎖店如HMV並沒有出售黑膠碟,故與父親一同尋找還有售黑膠碟的店舖,他形容「黑膠碟聽落去比CD有獨特感覺」,在網上發現Hong Kong 2nd Hand Vinyl Records的資料後,特意前來拜訪。
  • 下次路過師大,記得來逛逛老闆珍藏嚴選的黑膠唱片,聽他說說樂團與歌手的故事,探索你從沒發現過的音樂類型。
  • 在綜合預算與需求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播放系統搭配時,別忘記先親耳聆聽看看各台機器的播放效果,體驗不同的播放系統組合所帶來音場與空間感。
  • 此外,適當的調校唱臂能減少唱片及唱針的耗損,亦有助於播放。
  • 近年台灣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許多有趣的黑膠唱片行......聽黑膠彷彿成了一種流行風潮。

實體唱片收藏成精的三金主持人黃子佼曾多次在自己節目上大力推薦這間黑膠專賣店——絕對是讓台灣樂迷「無痛買黑膠」的入坑首選。 除了震撼與佩服,還存有一點敬畏之心,因為就算是本格派樂迷、音樂職人或專家,面對「張大韜黑膠本舖」龐大的實體黑膠收藏,無論怎麼翻,總會翻到若干歌手/樂團是你這一生還尚未聽聞過的名字。 黑膠唱片店 為何黑膠從盛行的30年代至今日仍然深受歡迎,過人之處在哪? 為了探究人們為何在選擇聽音樂形式時紛紛投入了黑膠唱片懷抱之緣由,這篇專題,我們來到了先行一車黑膠倉庫,請老闆王啟光與我聊聊黑膠這種老派又不甚便利的音樂播放形式的迷人之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