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2023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模擬課程:全體中一學生參加一星期的「模擬課程」,依照平日學校上課形式進行早會、上課及每天的課後檢討,並設最佳上課表現學生獎項。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本校學生在體育方面表現出色,於公開比賽中屢獲佳績。 此外,學生在各項校際比賽,如:舞蹈、節奏樂、歌唱比賽等,屢獲獎項。 近年,本校學生的攝影和視藝創作方面亦有良好發揮,在不同的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就。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2023 其他輔導教學:言語治療、自閉症輔導、個別輔導、性教育、品德及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環保教育、宗教教育。 制定校本的學習評估政策,清楚釐定一致的評估準則,以便教師依循,務求能更準確地展現學生的學習進度及成果。

  • 有關香港公司的更多詳細資訊(如檔影像記錄、董事資料、抵押情況等)請訪問香港公司註冊處網查詢(需付費)。
  • 坐言起行,1961年購置北角濱海街48號3樓為堂址,由於聖工不斷發展,增購2樓及51、53號舖位。
  • 除退修外,也帶領各地同工參觀本會在香港的教會及社會服務,了解事工特色。
  • 因此課堂的形式強調互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以英語發表自己的意見及回應老師、同學的問題。
  • 及後,該幼稚園正式冠名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恩恩創意幼稚園」,於2002年9月遷入。
  • 另外,學校透過多元化的學習經歷,發掘學生的不同潛能,協助學生盡展所長。
  • 有註冊護士一名,透過健康教育,提高學生之健康意識;致力維持校園整潔及監管午膳質素,改善學生之健康水平。

九龍東區將軍澳為新發展區,1990年起高樓如雨後春筍,居民倍增,其中幼兒為數頗眾。 1994年9月開課,是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耀基幼稚園。 2001年底,獲政府通知在教署與房署編配下,批准本會於九龍慈雲山開辦一所新幼稚園。 定名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恩恩創意幼稚園正式於2002年9月開課。 本會聖道教育機構於2003年9月於九龍觀塘利安里開辦新直資中學,命名為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是年開辦中一及中四合共11班。 本校更致力推廣共融文化,舉辦多國文化體驗活動,藉此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建和諧社區。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特殊學校

本校安排不同學科老師接受訓練,並會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需要。 Windy的音樂天賦也讓她順利入讀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該校位於鑽石山蒲崗村道學校村,是香港首間提供一條龍升學服務的優質音樂中小學,學校全年收費約為$56,000。 學校除了提供一般的文、理、商課程外,學生還需要修讀包括「音樂創作」、「音樂欣賞」、「器樂」、「演奏」等音樂相關課程。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機械人在劇中扮演不同角色,例如機械人小星扮演自閉症兒童,會發脾氣或做出不恰當行為;其他機械人則扮演老師或家長,教導表達情緒的適當方法,吸引兒童全神貫注學習。 本站提供的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教育機構有限公司註冊資訊收集于網路公開資源,僅作為指引參考。 有關香港公司的更多詳細資訊(如檔影像記錄、董事資料、抵押情況等)請訪問香港公司註冊處網查詢(需付費)。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基督教佈道中心樂富幼稚園

本校參與「藝無疆」計劃,有關的計劃是香港展能藝術會其中一個長期發展項目,這項每年舉行並隔年交替於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之比賽,目的是發掘更多潛質優厚的展能藝術家,讓他們從藝術活動中體現更豐盛的人生。 另一方面,讓市民大眾有機會欣賞展能藝術家的精彩演出及作品,為香港藝術增添姿釆。 本校與「中國香港軟式曲棍球總會」合作推動「特殊學校發展計劃」,希望促進學生五育均衡發展,並讓我們學生有更多發展運動潛能機會。 本校在五個連繫範疇整體上都能顯示出策劃及實踐之成果,共24間小學、12間中學獲得「樂繫校園」榮譽大獎,本校為小學組唯一一間特殊學校獲獎。 日後,本校將繼續增進學生與學校於各方面的連繫,推動學校發展,保持學生投入校園生活的動機,達至學校的抱負及使命。 活動已於九月順利完成,大會收到「油塘」區多間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學生勇躍參與,作品中不單帶出未來「油」你創的主題意思及創意,更突顯出學生對「油塘」的一份情懷。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非參加派位直資中學」通常於每年九月到十二月接受下學年中一入學申請。 一年後,原校決定分兩階段進行轉營:先於2001年初競投現址校舍,以轉作直資中學,而申請於同年5月獲得受理;其後,再於同年9月暫時停辦中學課程兩年,期間改為專科學校。 )為香港觀塘區一所以英語授課的直資中學,其前身為創於1977年、位於石硤尾的聖道女子中學,於2003年遷入現址並更名。 同為中學生的詹天文,只有15歲,雖然未能在節目中取得好成績,不過據悉她5歲開始便跟專業女高音歌唱家王珊(Wang Shan)及戚芷君(Chik Tse Kwan,Candy)學習聲樂,因此節目首集便以高分入圍。 學校透過「一站式的」平台建立工作指引,有系統地管理日常事務,適時檢視及重整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能。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深信學校

本校亦按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情緒輔導、職涯規劃,透過跨專業合作幫助學生成長。 學校並且推行「哥哥大姐姐計劃」,透過朋輩輔導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融入校園生活。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2023 本校非常重視家校合作,定期安排專責教師與家長溝通。

同時,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除了校內活動,聖道迦南書院的學習環境也會跳出校外。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2023 甄副校長指出「全方位學習」(Life-wide Learning)有海外和本地的交流計劃和實習體驗。 綠色教育不僅是課程一部分,更成為綠色校園文化,融入生活。 綠色環保文化是全球一大課題,聖道迦南書院將此融入課程與校園生活,積極推廣綠色教育,與生活緊密連繫。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後因學校則例,不能作教會聚會之用,遂而購買九龍牛頭角174號二樓為堂址,改名為九龍萬善堂,並於1974年9月15日啟用。 1964年間,居於九龍尖沙咀區信徒們深感須有區內的聚會地方,把這需要告知計牧師。 1960年年因欠缺文字同工,中國佈道會出版部瀕於結束邊緣。 李牧師挽頹垣於既倒,更擴大規模,改名為中國佈道會聖道出版社。 翌年,籌款購置社址,位於香港島北角英皇道983號2樓,出版事業踏上新里程。 1956年獲信徒合力奉獻,購得洗衣街215號為堂址,正式定名為中國佈道會迦南堂,後來改稱九龍迦南堂。

另外參賽者透過比賽,互相交流及認識,增加社交溝通機會。 「藝‧塘」的推動為學生提供一個新的平台,使他們的作品連繫社區,並讓公眾人士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有更多的認識,認同他們的藝術才華。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本校積極推動社區聯繫,透過不同的型式與外界協作,讓公眾人士更認識有特殊需要學生的才能,從而達至「拓展才華、激活家庭、連繫社會」的目標。 本校十分榮幸,能夠成為中國香港軟式曲棍球總會特殊學校指定培訓基地,並有3位學生成為總會的「運動大使」為宣傳軟式曲棍球運動作出貢獻,希望學生能努力練習,盡展潛能,將來代表香港越洋比賽。 局長認為照顧和訓導中度智障學童需要極大的愛心和耐心,她非常感謝校長和團隊上下一心,家長積極配合,讓學生發展長處和潛能,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作準備。 本站提供的BAIKAL HK LIMITED註冊資訊收集于網路公開資源,僅作為指引參考。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國際文化周 放眼天下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發展生涯規劃,並在班主任課及德育課安排「生涯規劃教育」內容,期望培養學生計劃人生的方向,回應召命,尋覓理想。 學校亦著重家長同行的角色,除了鼓勵家長參與生涯規劃的講座和工作坊,學校亦推行「家校合作 - 職場學習計劃」,邀請家長參與學生的職業教育並開放職場,為學生提供職業體驗。 1979年︰創校,為中度弱智兒童提供教育的特殊學校,附設於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內。 1980年︰教育署批准註冊為「牛頭角聖道學校」,擴充為小學6班,中學4班,學生100人。

部分活動更由老師或學生開創,提升他們的自主性和投入感。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下稱「聖道迦南書院」)卻反傳統,認為教育模式應將課堂的主角交還給學生,鼓勵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就連課外活動也強調多元發展。 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近年學校更將抗逆力注入教育理念,成為「3R」理念和核心教育的一部分,期望培育出獨立自主、自信、追求卓越及懂得做好生涯規劃的多元全人學生。 中一至中六級設雙班主任制,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比例,為照顧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按學生的能力分組教學,以減低學習差異。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同時,亦在課後安排「功課輔導」給不同需要及特別照顧的學生;安排學科拔尖補底課程,使尖子可被提升,能力未及的同學可得到幫助。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學生

2003年7月14日董事會議決於聖道迦南書院內成立教會,成為本會第18間教會。 於9月13日之新舊董事聯席會議中議決為新教會取名「聖道迦南堂」,並於同年10月25日舉行首次聚會。 因應堂會的發展,遷堂至摩利臣山道70-74號凱利商業大廈。

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之啟動禮暨嘉年華會已於11月13(六)順利舉行。 啟動禮由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陳智思議員,大紫荊勳賢,GBS, JP親臨主禮並致辭。 當天由著名歌劇女高音尹立冰女士 (@virginia bing) 以及本校任旨祈老師帶來的"Never Enough"歌唱舞蹈表演揭開序幕。 其他出席嘉賓包括教育局代表、特殊教育界、各機構代表,包括突破機構及香港社會企業策劃有限公司。 數名患自閉症的小學生經本校安排,參加由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免費提供的機械人戲劇教育,由機械人擔當演員,通過情境戲劇,教導兒童在不同處境下應有的行為。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學.思.達」教學法 學生擔當

書中的訪問,讓我們反思作為教育的一份子,不論什麼角色,都可以讓老師散發光芒及力量,成為學生的生命同行者。 現與土木工程拓展署、科進(亞洲)有限公司、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藝全人及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將於2022年6月29日(星期三)舉辦「藝.塘」牆畫開幕禮暨畫展,與各界分享學生的藝術作品。 於活動後,將上載相關相片於本網頁,與各界分享及重溫當日活動的內容。 近期本校結合香港教育大學(教大)一項研究,推出單車訓練班。

1995年︰創校校長余海岳校長榮休,由郭金蓮女士接任校長。 2001年︰遷入油塘現址,並易名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2002年︰學校舉行新校舍揭幕禮暨開放日,並邀得時任特首夫人董趙洪娉女士親臨主持揭幕。 2004年︰開始成為教育統籌局核准下的「特殊學校暨資源中心」,與主流學校結成伙伴協助有特殊需要的學童。 2009年︰擴充班數為12班,小學為6班,中學6班,並開始推行新高中課程。 2014年︰擴充班數至14班,小學6班,中學8班。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JP訪校

學校亦已開發「一站式校本綜合平台」,收集及儲存學生評估數據、學習顯證(HolyTube)及活動經歷。 家長可以透過HolyApp瀏覽以上報告及圖表資訊。 她們致力維持校園整潔及監管午膳質素,並透過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 護士每年皆會為學生安排不同服務,例如:健康檢查、牙齒保健、疫苗注射等,讓學生保持健康的體格。 此外,學校透過不同電子平台,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和溝通,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沉浸式學習英語 提升水平

至2003年9月,原校正式遷入觀塘四順的新校舍,並更名為「聖道迦南書院」,同時打破以往只收女生的傳統,改為兼收男女生的一所新直資中學,首屆錄取11班中一及中四。 由於國際學校較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及愉快的學習體驗,姚焯菲坦言自己的課業壓力較少,因此相信自己能兼顧好演藝活動及學業表現。 《聲夢傳奇》三料冠軍炎明熹(Gigi)現年只有16歲,人氣持續高企,她除了喜歡唱歌,還是個文藝少女,曾在訪問中透露自己是典型宅女,不愛出門,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全情投入畫畫,一畫就可以畫很久。 雖然有《聲夢》光環,但私底下Gigi是一個平凡中學生,目前就讀於油塘聖安當女書院(St. Antonius Girls' College),暑假過後,Gigi穿上校服回歸校園,要為明年的DSE做好準備。 即使多了女歌手的身份,Gigi直言上學時也沒有太大分別,跟同學沒有隔膜。 管理與組織本校以教育局《香港學校表現指標》的四大範疇作框架,清晰釐定各行政及功能小組的架構及職權,並以「策劃—推行—評估」的自評循環模式檢視重點工作。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由於社會結構轉變,漸漸中學學額較小學有更大需求,校董會決定由1977年9月起,改為聖道女子中學。 該校與教育署簽訂的私立買位資助計劃於2001年8月底結束,為著切合社會需要,同年9月轉型為專科書院,提供多元化課程,校名更改為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書院。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2023 本會辦學成績得到家長、社會人士及教育當局確認,於2001年5月獲批准將於2003年9月在觀塘區創辦高中學院。

發展性評估:本校採用反映學生全面學習情況的評估方式及成績表,其效果不單反映學生學習成果,也評估其學習態度。 本校並要求學生於每次考核後作自我評估及作出改進的計劃。 學校管理分四個部分:分別為「學與教」、「學生發展」、「行政及財務」及「對外聯繫」,分別由校長及兩位助理校長帶領。

近年,本校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運用社交機械人,為自閉症譜系學生提供高度結構化的學習氛圍,教導他們不同的社交及溝通技巧,讓自閉症譜系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 早前陳智思議員出席了自閉症創科應用終身支援計劃的啟動禮。 他於個人專欄中, 指出運用社交機械人介入治療, 除了機械人可按照流程,更新透過影像和聲音向服務 對象講解每一個步驟,讓自閉症兒童更容易跟隨學習。 他相信未來 人類可以更好地利 用科技及人工智能去治療及幫助患者學習,讓他們可以各自發揮自己獨特的潛能, 成就夢想,貢獻社會。 剛出版的「品格道」一書,不同的學者、教授及神父,分享了他們教育理念及人生觀,當中曾任教師、校長、校董、校監的梁錦波博士,以自己26年教育的第一身經歷,分享不同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及素養。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學校: 中學分區名單

當時與計牧師一起同工的計有吳永康、陳六琯、王仁度、王瑞英、余顯亮、鄧漢清、簡廉伯、簡國銓、徐亨、王之幹、陳伯賜、張伯紳伉儷等人。 兩年後,目睹事工的長期需要,於是租用九龍彌敦道229號2樓為會所,稍後遷往茂林街10號。 主日崇拜仍借用快樂戲院,週日聚會則改在吳淞街152號3樓進行。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