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北潭涌停車場2023全攻略!(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西貢行山新手路線|不少行山新手周末都想到郊外走一走,擁抱大自然。 巴士:乘搭九巴 92 北潭涌停車場 號由鑽石山方向入西貢;299X 號由沙田方向入西貢,再轉乘九巴 94號由西貢巴士總站至北潭涌站營地門前下車。 吃了一個早午餐之後,大約十二時出發,約一小時車程來到屏山。

北潭涌停車場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涌,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北潭涌停車場2023 政府停車場屢揭「死車」霸位,連郊野公園停車場亦不能幸免。 馬鞍山郊野公園免費停車場經常爆滿,場內有3分1為死車,有人疑將泊位「私有化」,泊車3天後仍在原地,其他駕駛人士過門入不得。 西貢和元朗的郊野公園停車場同樣停泊行車證失效車輛,最長已過期近2年。 漁護署卻稱過去3年只發現3宗長泊個案,立法會議員促加強執法,同時應增加泊位,滿足郊遊人士需要。

北潭涌停車場: 路線數目

元荃古道郊遊徑係昔日居民來往元朗同荃灣兩地嘅必經之路,沿途可見荃灣同青衣嘅全景,登上石龍拱後,可飽覽青青馬大橋同汀九橋嘅景色。 不過,全程不時有斜路,部分山路凹凸不平,而且需時較長,適合有一定行山經驗嘅人。 薄扶林家樂徑全程只有3.5公里,山路平坦易走,係適合一家大細嘅行山路徑。 沿途經有「香江第一古塘」之稱嘅薄扶林水塘區,景色怡人,又可欣賞到各種植物同雀鳥。 北潭涌停車場2023 自行駕車:將車輛停泊在北潭涌公眾停車場,然後沿大網仔路步行約150公尺至「發記士多」後步行至宿營場地。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不過,若市民想以的士離開萬宜水庫東壩,就要謹記跟的士司機事先預約回程時間,因為很少的士會主動前進東壩。 想買周末巴士票或報名參加地質公園導賞團,市民除了可透過網上預訂外,亦可到西貢市巴士站旁邊的西貢火山探知館,即時買票及報團。 市民可以以探知館作為整個旅程的起點,館內更會提供所有地質步道、路線的宣傳單張。

北潭涌停車場: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本年度「中移動香港行山節」以「環境保育、行山安全」為主題,大會除期望能延續推廣健康生活的理念外,更希望能呼籲大眾在遠足的同時要愛護郊野,注意保育環境,並注意行山安全。 北潭涌停車場2023 中國移動香港更於同日在MyLink推出「萬步有禮」活動,邀約全城一同「為健康、一齊行」,同時首次推出以MyLink積分支持環保保育工作。 花山,其實就在萬宜水庫東壩旁邊,要從海路而進,才能看到它的壯觀。

北潭涌停車場

不過,早於今年六月份,本地不少郊野公園停車場部分停車位改成了咪錶位,此舉反被網民激讚,因為終於有機會等位泊車了。 本線祇在塔門聯鄉建醮期間提供服務,為特快線來往太和及黃石碼頭,途經黃石、北潭涌、西澳、馬鞍山市中心、廣福邨及大埔超級城。 發言人稱,過去6個星期,經該署簽發的周六及周日可進入北潭路(包括黃石碼頭)的臨時許可證分別為543張及527張。 另外,該署亦會簽發許可證給居住在郊野公園或特別地區內的居民、處理公務或工程或已獲該署許可進行活動等人士,至於經北潭涌關閘到黃石的私家車永久許可證,則共發出49張。 當區區議員何大偉直言曾接獲大量居民投訴泊位被佔,並指出西貢北區近年愈趨商業化,加上申請臨時許可證程序簡便,常遭商人利用漏洞招徠客人,令黃石碼頭違泊情況隨之而至。

北潭涌停車場: 西貢行山路線北潭涌家樂徑簡介

而營地入面,小朋友及大人都唔洗愁冇活動玩,由於入營嘅費用近乎「全包宴」,營地內大部分嘅康樂設施,如跳彈床、箭藝、獨木舟、高爾夫球、水上單車等都可以任玩,真係由入營一刻玩到出營! 當然,玩厭咗免費設施後,大人們都可選擇收費項目如打機、唱卡拉OK 及打麻雀,各適其適。 北潭涌停車場 繼續前行第二段,經浪茄、西灣山至西灣亭,需時大約 2 小時,然後乘私人小巴29R返回西貢。 麥理浩徑於1979年啟用,全長100公里,分十段。

北潭涌停車場

從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搭乘92號巴士,或從港鐵坑口站B1出口搭乘101M號專線小巴至西貢市中心。 萬宜水庫東壩旁有一塊藍色的巨型錨形石,標誌著萬宜地質步道的起點。 沿途你可欣賞總面積達6.67平方公里的美麗水庫、青翠的山巒、雄偉的堤壩、由工字型弱波石築成的防波堤,以及豎立於海水中、擁有獨特地貌的破邊洲。 破邊洲原為花山的一部分,後被海蝕作用分離,形成海蝕柱,獨自豎立在海上,非常壯觀。 北潭涌停車場2023 北潭涌停車場2023 其實有部分郊區停車場,如北潭涌、大尾督、大網仔、石澳等都是免費停車場,無須入錶及付費,但多年來因為死車問題,導致車位被佔用。

北潭涌停車場: 馬鞍山家樂徑

網民劉先生在facebook群組「香港鐵騎館(吹水區)」上分享照片,拍攝地點相信為西貢北潭涌停車場,照片可見2部私家車停泊了在電單車泊車區內,橫跨多個電單車位。 2部車的車頭及車尾分別都被電單車包圍,而且距離十分接近,私家車開動時恐隨時釀成撞車。 樓主就在帖文中表示,相片中見到的是「西貢之日常」,呼籲私家車車主「自己諗下點走」。 不過另一方面,好多人就覺得「四個鐘頭錶位」根本無乜用。 北潭涌停車場2023 事實上,北潭涌係西貢多條主要行山徑起點及終點,大多數行山路線隨時要行全日。

  • 他亦促當局適量增加郊野公園泊車位,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遊人郊遊需要。
  • 不過,現在新增一條伸延出水面的木橋步道,就可以安全地近觀海蝕洞。
  • 而營地入面,小朋友及大人都唔洗愁冇活動玩,由於入營嘅費用近乎「全包宴」,營地內大部分嘅康樂設施,如跳彈床、箭藝、獨木舟、高爾夫球、水上單車等都可以任玩,真係由入營一刻玩到出營!
  • 政府停車場屢揭「死車」霸位,連偏遠的郊野公園停車場亦不能幸免。
  • 自行駕車:將車輛停泊在北潭涌公眾停車場,然後沿大網仔路步行約150公尺至「發記士多」後步行至宿營場地。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踏足西貢郊野公園必經之路的北潭涌,是這條家樂徑的起點,舒適易行,設施齊備,使這裡成為對初嘗郊遊樂的不二之選。 「中移動香港行山節」除了在 12 月 16 北潭涌停車場2023 日當天舉行行山活動外,更鼓勵當日未能出席的市民在全港一同參與。 大會鼓勵市民當天以步行 步為基礎,完成萬人行萬步的創舉,並培養每天步行的習慣。 此處從前為一狹窄水道,貫通糧船灣洲和西貢半島,後來因興建水壩而被分隔。

北潭涌停車場: 香港遊車河

行山者可以到其中一個礦洞參觀,不過基於安全理由,大家切忌走入洞中。 郊遊徑途中行經馬鞍山郊野公園,往山上走至昂坪高原,係香港少有嘅高山平原,可以眺望西貢海嘅壯麗景色。 從大棠山道往上走約30分鐘,就會抵達大棠燒烤場,亦係大棠自然教育徑嘅起點。 沿途可遠眺元朗平原、元朗同天水圍新市鎮景色,又穿過紅葉勝地楓香林,秋天時就可以欣賞漫山紅葉嘅美景,尾段更有受保護嘅油杉植林區。 教育徑不時有上落斜路段,而且路面有少少濕滑不平,行山時宜量力多作休息。 白普理營位於西貢黃宜洲,設有112個宿位,公開予會內服務單位、會外學校、團隊及公眾人士使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