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上環西街38號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有部份電車安裝了斬波器,以無段變速方式加速,司機拉下控制桿後,摩打便會自動跳到司機所選取的波段行車。 除一般乘搭外,香港電車亦設普通電車和古典電車供市民及遊客私人租用,可作派對聚會或宣傳活動等用途。 電車月票售價HK$260(2022年8月份起),於屈地街電車廠、銅鑼灣及北角電車總站有售。 八達通是香港其中一種電子收費系統,普通卡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內置晶片,使用時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過程。 香港電車由2001年8月16日起於全綫電車提供八達通付款服務,收費機設於前門的駕駛席旁,乘客在下車時拍卡付費。 電車自1904年通車後已接受現金付款,在電車公司於1970年代後期使用錢箱取代售票員之前,電車的上、下層車卡及拖卡內均派駐有售票員向乘客售票。

  • 1901年8月29日,香港政府頒佈《香港電車條例》,鼓勵財團營辦港島北電車系統。
  •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香港保衛戰爆發,駐港英軍經過18天激戰後投降,香港進入日佔時期,戰事令電車一度需要停駛。
  • 過往因為電車公司未有給予電車司機足夠的用膳時間,所以乘客會經常看見電車司機把盛有飯餸的飯盒帶入電車的駕駛席,每當電車在交通燈位遇上紅燈須要停車等候時,司機便會抓緊等候紅燈轉綠燈的數十秒至一分鐘時間趕忙吃幾口飯。
  • 香港總商會公眾免費乘車日為慶祝成立150周年,香港總商會於2011年6月9日首次舉辦電車公眾免費乘車日活動,當時只有披上香港總商會車身廣告之電車才有免費乘車。
  • 另一方面,電車公司亦有三輛工程電車(#200、#300及#400),用作電車軌道和架空電纜的日常維護。

電車公司除了改進電車的操控系統,也於2009年設計新款車身供新造或將會翻新的電車使用,並委託法國MBD Design為車卡設計新形象。 座椅採用公園式設計,由金屬框架及長條形木板組成,上層最前排座位因為均面向前方,所以視野開陽,上層車尾的座椅則為橫向並維持包廂佈局。 上環西街38號 下層車卡的座椅編排初時與千禧電車相似,兩旁座椅均面向車頭,但因為發現坐在車卡右側最後一張座椅的乘客容易撞到樓梯底部,所以右排座位被改為與第五代電車相似的橫向佈置。 首輛安裝第七代車身進行測試的#168電車於2011年2月17日投入服務。 首輛採用變頻控制交流摩打的電車是2009年5月製成的#172,新造的車身仍是採用柚木車架,外觀也跟1986年推出的第六代電車相似,車卡的座椅由木條組成,下層車卡的座位均面向前方;面向車外的路綫牌採用LED顯示屏,並在車卡增設報站系統進行測試。 由於戰後款式的第五代電車踏入1980年代後,大部分都已使用達25年以上並出現老化,電車公司因此於1986年至1987年間,試驗為其中15輛電車翻新為第六代車身。

上環西街38號: 個人工具

根據香港電車公司的資料顯示,有部分總站的名稱,因為歷史變遷而更改。 例如在1930年代至1950年代,北角區的電車總站名稱是「名園」,原因是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叫做名園的遊樂場。 而跑馬地的舊總站名稱則是「愉園」,亦是因為以前的愉園遊樂場而命名,直至戰後。 上環西街38號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為額外11條路線提供實時抵站時間服務〉[新聞稿],2018年7月27日。 1997年8月24日:九巴班次提升為全空調巴士服務;中巴則繼續提供全線非空調巴士服務。 雖然中巴營運時期曾於車費表上列出此路線的空調收費,但甚少派岀空調巴士行走,亦未曾有空調字軌,即使九巴已全冷亦然,情況一直持續至新巴接辦初期。

上環西街38號

九龍灣體育館位於九龍灣啟樂街15號,毗鄰啟業邨,佔地 平方米,於1987年啟用。 大窩口體育館位於新界葵涌大窩口大廈街39號(毗鄰大窩口邨及葵賢苑),於1992年12月18日啟用。 長發體育館位於青衣長發邨長發廣場4字樓(毗鄰青泰苑),於1990年3月5日啟用。 九龍城體育館位於九龍城衙前圍道100號九龍城市政大廈3樓(毗鄰賈炳達道公園),於1988年4月啟用。

上環西街38號: 香港大廈搜尋

為了提高載客效率及更有效利用路面空間,電車公司決定為雙層電車的尾部增加一節單層拖卡,拖卡沒有動力和駕駛設備,需由前面的雙層電車拉動。 首節拖卡由位於鰂魚涌的太古船塢設計和製造,這節1號拖卡由#161電車拖行,於1964年8月投入服務。 上環西街38號2023 1號拖卡因為屬於測試性質,所以與之後生產的21節拖卡有較大分別,是唯一採用平頂設計及裝有兩道車門的拖卡,車門都在左側,前門較窄,後門較寬,但實際操作後發現一名售票員難於同時監察乘客在兩道車門上落及向乘客售票,所以前門被停用。 上環西街38號2023 這節拖卡在1979年被改造為一輛電車,底盤加裝摩打及控制設備,並改為安裝雙層電車的車身,成為#163雙層電車,並於同年11月投入服務。

但電車公司於2009年分兩階段被轉售給法國威立雅集團後,時代廣場於2013年決定收回地庫的配電站自用。 因此這個配電站需要重置及分拆為兩個,重建後分別位於摩利臣山道的電車路軌旁及在高士威道的銅鑼灣總站迴旋處,所以配電站在2019年增至八個。 上環西街38號2023 由於在炎熱的夏季乘搭擠滿乘客的電車,對大部分乘客而言並不太好受,所以電車公司在1990年代後期亦有意發展空調電車(冷氣電車),使乘客有更舒適的乘車環境。

上環西街38號: 大埔舊墟直街美新里3號華安樓地下C D E商舖(2019年12月4日)

藍田(南)體育館位於藍田碧雲道170號(近廣田邨廣靖樓),佔地3 500平方米,於1994年7月1日啟用。 體育館位於新界荃灣永順街53號(毗鄰荃灣公園及港鐵屯馬線荃灣西站),於2018年10月11日啓用。 歌和老街壁球及乒乓球中心位於九龍塘歌和老街17 號,於1995年6月正式啟用。 中心提供壁球及乒乓球場地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上環西街38號

黃竹坑體育館位於黃竹坑道168號,毗鄰香港仔運動場,於1979年1月25日啟用。 赤柱體育館位於赤柱市場道6號赤柱市政大廈地面上層及1樓,毗鄰赤柱市集,於2006年5月18日啟用。 上環西街38號 鴨脷洲體育館位於鴨脷洲洪聖街8號,鴨脷洲市政大廈1至4樓,毗鄰鴨脷洲海濱長廊,於1998年12月30日啟用。

上環西街38號: 使用狀況

坑口體育館位於將軍澳培成路38號西貢將軍澳政府綜合大樓1樓至3樓,於2011年12月29日啟用。 瑞和街體育館位於觀塘瑞和街9號瑞和街市政大廈8樓至9樓,佔地1 700平方米,於1988年5月14日啟用。 體育館為區內居民提供舒適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牛頭角道體育館位於觀塘牛頭角道183號牛頭角市政大廈2樓至4樓,佔地4 058平方米,於1981年啟用。

  • 同時,香港郵政亦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以各時期的電車車款作內容,見證香港電車百年來的演變。
  • 第五代電車的外觀與第四代相似,但結構經過改良增強耐用程度,車身結構使用柚木製造,在表面覆以鋁製的薄板作為保護。
  • 透過架空電纜/架空電纜及電車上的集電桿輸電至車上;經過電阻箱及速度控制器。

香港電車現時經營6條部分重疊的路綫連接堅尼地城至筲箕灣,由每天早上5時至深夜12時為市民服務。 電車班次和車站頻密,平均每1分鐘內有電車到達車站,而且所有路綫的電車站都設置於地面(不同於港鐵車站設置於地底),對於短途路綫的乘客最為方便;班次及目的地可能因交通情況而有所更改。 場地設有2個可用作壁球室或乒乓球室的壁球室及1個設180個座位的看台,歡迎個人及團體租用。 已退休的前政府規劃師薛國強,通過其出任董事的「智仕顧問公司」於2015年和2017年兩度向城規會申請取消中環至金鐘的一段電車路軌,聲稱可以紓緩中環一帶交通擠塞問題。 薛國強又認為港鐵西港島綫通車已完全取代電車,電車應結束歷史任務,市民不應「抱殘守缺」,聲稱走路可能比乘搭電車快捷。

上環西街38號: 電車

其中堅尼地城至筲箕灣段全段均為雙綫行車,跑馬地段則是約3公里的單綫。 在今日的香港交易所的前身「聯合交易所」成立之前,香港的股票及期貨主要由4個交易場所負責。 聯盟邀請了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及歷史保護研究院,合作設計出多個發展構思,內容會分別於今年12月的「2015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及中區作巡迴展出。 兩間大學的初步構思,將德輔道中分為6個行人小區,舉辦街頭嘉年華、劇場甚至變身做森林等。 早於2000年,因一次竹棚意外,香港規劃師學會向政府提出將德輔道中改劃為行人及電車專用區。

上環西街38號

石硤尾公園體育館位於深水埗南昌街290號(毗鄰白田邨),於1997年5月1日啟用。 保安道體育館位於深水埗保安道325至329號保安道市政大廈2至3樓(毗鄰李鄭屋邨),於1987年11月啟用。 荔枝角公園體育館位於九龍荔枝角荔灣道1號(毗鄰美孚新邨),於1983年4月6日啟用。 此外,體育館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長沙灣體育館位於九龍長沙灣道與興華街交界,於1976年6啟用。 彩榮路體育館位於觀塘彩榮路58號彩福邨第三期,於2021年12月29日啟用。

上環西街38號: 銅鑼灣,灣仔

上環體育館位於上環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市政大廈11至13樓,於1989年5月1日啟用。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因此當年6月,當時的香港立法局伍廷芳議員動議建立一個港島區電車系統,並獲得通過。 上環西街38號 翌年(1882年),香港政府頒佈《建築車路條例》,提議,伍廷芳先生所提議,包括6段電車路綫電車系統。 然而,由於當時消費能力較高的英國人主要居住在太平山山頂一帶,故當時財團只對興建山頂纜車有興趣;山頂纜車於1885年動工,並於1888年通車,相反港島北的沿海電車系統仍然無人問津。

上環西街38號: 面積(實/建)

小西灣體育館位於香港小西灣道15號小西灣綜合大樓2樓至4樓,於2011年7月啟用。 港島東體育館位於香港西灣河鯉景道52號 (毗鄰香港電影資料館),於2001年1月啟用,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首個會所式室內體育館。 柴灣體育館位於香港柴灣怡順街6號,於1989年2月25日啟用。 元朗體育館位於元朗馬田路52號元朗文化康樂大樓3樓及4樓,於2017年6月 6 日啟用。 鳳琴街體育館位於元朗鳳攸北街20號,於1987年3月25日啟用。 體育館設有完善的空調系統及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租用。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香港保衛戰爆發,駐港英軍經過18天激戰後投降,香港進入日佔時期,戰事令電車一度需要停駛。 日本佔領香港後出於實際需要恢復電車提供有限度服務,但只有12輛電車行駛銅鑼灣和上環街市之間的路段。 1942年初,日軍成立「電車事務所」,取代之前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 因為戰爭期間零件供應中斷,電車缺乏維護和保養,所以可投入服務的電車越來越少,不時停駛。

上環西街38號: 上環美食推介6. 新派中式素食 Miss Lee

2014年12月28日港鐵西港島綫局部通車後,香港電車每日乘客量比較往年同期減少一成,由每日20萬人次降至18萬人次,隨着西營盤站於2015年3月月底啟用,預計電車將會面臨更大競爭。 為了刺激乘客量,電車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推行一套實時車務調動系統,冀求做到按照實際環境加快車輛調配,以節省乘客的候車時間,以增加電車吸引力。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當時是香港島主要大眾運輸基礎設施的香港電車成為鬥委會的主要襲擊目標之一。

上環西街38號: 體育館

此舉引發廣大市民,甚至一些政治人物、名人和藝人等的強烈不滿,民間團體和香港電車迷會成立一人一聯署捍衞電車大聯盟反擊,號召市民聯署反對規劃申請,並批評薛國強不應為了方便開私家車出門的人士,而犧牲中下階層出門所須的廉價公共交通工具。 電車公司在1964年12月完成加掛拖卡的測試後,決定從英國金屬部件(Metal Sections)購入10節單層拖卡,這批拖卡以散件方式由輪船運往香港,再於羅素街車廠進行組裝及安裝在太古船塢製造的底盤上。 拖卡的除了是單層之外,長度和寬度都與雙層電車相仿;車頂採用圓頂設計,並可在頂部架設廣告板;車窗如雙層電車一樣是往上下推拉開閉,車門位於拖卡的車頭的左側,以氣動控制開關;單層拖卡被劃為頭等車卡,設有36張由西德設計的玻璃纖維座椅。 1991年首季,電車公司的母公司九龍倉將銅鑼灣霎東街電車廠拆卸,原址興建時代廣場及銅鑼灣站A出口。 位於石塘咀的屈地街電車廠取代霎東街電車廠的功能,而西灣河的東區走廊橋底則增設供電車停泊及小型維修的設施。

上環西街38號: 上環文青打卡Cafe

另一方面,在九龍塘設置救護站是要改善樂富、筆架山及九龍塘一帶的救護服務。 另一個興建的原因是要重置原設於黃大仙消防局內的九龍消防總區總部,以改善擠迫環境。 佔地30,957呎,樓面面積達561,930呎,樓高6層。 設有4個停車位、更衣室、休息室、食堂、健身室及露天操場等。 九龍消防總區總部建築部份設有職員辦事處、演講廳、會議室、會見室、圖書館、康樂室、候命人員休息室、茶水間、貯物室及16個停車位。 九龍塘消防局暨救護站在外觀上與香港其他的標準消防局暨救護站不同,打破了傳統規格,外牆以白色及灰色的磁磚組成,電閘被塗上了綠色,有別於傳統的紅色。

東昌街體育館位於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地下及3樓,於2022年8月15日啟用。 太和體育館位於大埔太和邨太和商場平台,於1991年5月6日啟用。 大埔富亨體育館位於大埔富亨邨富亨商場一樓 (毗鄰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於1991年8月5日啟用。 顯徑體育館位於沙田顯徑邨顯徑商場,於1988年12月15日啟用。 上環西街38號 天平體育館位於上水天平邨天平商場3樓,毗鄰上水天平邨及安盛苑,於1989年5月1日啟用,屬非空氣調節多用途場館。

上環西街38號: 九龍城福佬村道15號,地下,一樓,二樓,成交6280萬

頭等電車頭尾部分採用開放式設計,中間則是密封,每邊設有兩行長椅,可載客32人,收費每位一角。 三等電車採用全開放式設計,設有6排背對背長椅,可載客48人,收費每位五仙。 電車路綫規劃至港島最西端的堅尼地城和石塘咀,因為當時石塘咀乃著名的紅燈區(有「塘西風月」之稱),方便達官貴人、公子哥兒到該地玩樂。 1925年,銅鑼灣利舞台戲院落成後,每晚均會有一輛「午夜專車」從戲院附近載客到石塘咀。 現在於香港街上行走的大部分電車都披上全車身廣告,只有少數顯露在戰後成為標準塗裝的綠色。 香港電車在戰後選用綠色作為車身標準顏色,是因為綠色在當時屬最便宜的油漆顏色。

同月30日,香港電車系統獲得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為「最大的服務中的雙層電車車隊」。 除了掌握電車位置,電車公司計劃利用系統,於全綫車站和電車為乘客提供等候電車時間提示和全自動報站系統,但是因為加價幅度未達預期,預計需要10年才能翻新共163輛電車。 另外,電車公司亦計劃在電車站加裝顯示屏,預報下三班即將到站電車的抵達時間和終點站,初步計劃在中環和灣仔等繁忙車站率先試行。 上環西街38號2023 2011年11月28日,3輛第七代電車,編號為171、173及174號電車正式投入服務。 新電車採用跟#168相同的車卡設計,但在操控系統上,就使用交流電摩打取代過往的直流電摩打,使到電車在制動時所產生的電流回饋到電網,供其他電車使用,能夠提升環境保護及節約能源效益。 公司預期未來每月可以有一至兩部新型號電車推出;於2012年,將會再有12輛新型號電車投入服務,整項電車翻新計劃於2021年完成。

上環西街38號: 上環美食推介10. 井巷子 Jing Alley

過往因為電車公司未有給予電車司機足夠的用膳時間,所以乘客會經常看見電車司機把盛有飯餸的飯盒帶入電車的駕駛席,每當電車在交通燈位遇上紅燈須要停車等候時,司機便會抓緊等候紅燈轉綠燈的數十秒至一分鐘時間趕忙吃幾口飯。 由於電車司機需要一邊駕駛,一邊吃飯,會導致駕駛的時候分心,不但令公眾對電車的安全產生疑慮,電車司機的待遇也引起關注。 1998年起,電車公司都會安排電車司機有30分鐘的用膳時間。 在1990年代末以前,多數電車以現今電車出廠時的控制系統。

上環西街38號: 電車收費

姜濤生日免費乘車日「姜濤香港後援會」為了慶祝偶像姜濤生日而贊助電車公司,於2022年4月30日當天提供全民免費乘車優惠。 「美好生活 太平相伴」免費乘車日為慶祝中國太平創立92周年,太平香港於2021年11月20日提供全港市民免費無限次乘坐電車。 香港電車免費乘車日紀念獲得健力士世界紀錄全世界「最大的服務中的雙層電車車隊」,電車公司於2021年8月18日舉行免費乘車日。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