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統一派位表格2023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統一派位表格

在統一派位的申請表上,包含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不受學校網限制的申請,而第二部份是按學校網的申請。 申請表和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之不同,就是統一派位的申請表不需填寫學校的名字,而是只需填寫學校的編號。 每名申請學童首先會被隨機分配一個編號,電腦會根據編號排序,決定派位先後。 不過,該隨機編號不會公開,因此家長無法推測自己的派位次序,只能聽天由命。

若表格刪改之處太多,過於潦草凌亂的話,難保引致職員的手民之誤,於電腦輸入錯誤的選校編號,則茲事體大矣。 如何能夠穩中求勝需要深思熟慮,第一志願一定揀最喜歡,第二、三志願要考慮小朋友適應能力、承受功課的壓力怎樣。 田少斌校長建議,甲部選擇最心儀,也可能是最熱門的學校,不論跨區或本區亦可。 家長填表前要先了解整個小一統一派位機制,包括甲部及乙部。

統一派位表格: 學位分配系統

填甲乙部有三個原則:第一是配合「三劍合壁」,把最心儀的小學放在甲、乙部的第一格;第二是要準確估計該校網小學的排位;第三是如果可以,一定選最心儀小學。 值得留意的是,第 5 志願屬於保險線,應以保守至上,即使不情願也應盡量揀選不算太差的冷門學校,確保不會跌入更後的選擇。 由於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跨區上學,即使借來學額學校名聲好,網內家長都不會排在前面。 不介意上學地點遠少少的話,可將跨網小學排前,提升中獎的機會。 只要看看《選校手冊》內校網學校名單,見到學校編號首兩位數字不是校網編號,這些便是跨網借調的學校。

  • 第一志願派位完成後,學校 B 仍有剩餘學額,便會進入「第二輪」,按【第二志願】內的學童排序,順序取錄學童 B。
  • 以上述 74 校網為例,同校網有些學校位於郊區,由元朗入新田,比元朗去天水圍,可能需時更長,揀跨區小學不無道理。
  • 統一派位的表格分甲、乙部,甲部可以從所有校網的小學選三所,乙部就有30格,只可以選居住地所屬校網的小學。
  • 舉例,元朗 74 校網有「魔鬼校網」之稱,因為村校多,家長都集中選擇市中心的學校,令市區學位競爭激烈。
  • 是否不顧子女Banding,選那些容易將來入大學的名中學?
  • 好了,現在家長不再對中一統一派位有誤解,那又該怎樣選校呢?
  • 全港派位組別:所有學生按成績由高至低排列,最前面的 33.3% 是組別一,中間的 33.3% 是組別二,最後的 33.3% 是組別三。

中三結業生如果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另覓進修途徑,職業訓練局及建造業議會所開辦的全日制課程,仍會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進修機會。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台。 除了知道個別學校收生的派位組別外,選擇學校時,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與家居距離、兄妹親友同校關係、學校周圍環境、校舍設備、師資及校風、辦學團體背景、及辦學態度等。 ♥ 組別 1A 代表該中學收生幾乎全部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組別 1B 代表收生絕大部分來自 統一派位表格 BAND 1 的學生;組別 1C 代表收生大部分來自 BAND 1,小部分來自 BAND 2的學生。

統一派位表格: 叩門

當學校網第一派位組別的學生均獲分配學位後,電腦再按同一程序處理學校網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最後是學校網第三派位組別學生的派位。 小一統一派位階段即將展開,家長可透過「小一入學電子平台」於1月30日至2月5日期間遞交選校表格,或以紙本形式於2月4日至5日前往指定統一派位中心交表。 有家長為子女升小選校而感到苦惱,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田少斌校長分享填表策略,如何做到穩中求勝,爭取機會入讀心儀學校。 所有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年齡足五歲八個月的兒童(截至九月一日入讀小一計)均合資格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已入讀小學或已獲派小一學位的兒童除外)。

校網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學生所屬校網的學位,即「統一派位乙部」。 全港派位組別:所有學生按成績由高至低排列,最前面的 33.3% 是組別一,中間的 33.3% 是組別二,最後的 33.3% 是組別三。 全港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即「統一派位甲部」。 中學「統一派位」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第二階段,這裡將詳細說明申請時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如果你想了解整個升中派位機制的概要,請閱讀這頁: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統一派位表格2023 2020年起先在4月公佈自行分配學位結果,獲取錄的學生會以書信及電話通知家長,統一派位的結果將在七月的第一個星期公佈。

統一派位表格: 隨機編號及排序

甲部不受校網限制,可以選填全港任何3間官津小學,而乙部受校網限制,需按意願順序選填所屬校網內的小學。 再談乙部,這部份有30個格要填,家長要留意兩點:一是必須把最心儀小學填第一個格,二是不要把最心儀、次心儀、三心儀順序填下去,填滿十所八所小學。 統一派位表格 這樣做的危險是,只要最心儀失手,次心儀一路到七、八心儀的小學都會「淪陷」,所以千萬不要把心儀小學順序填進表格。 我反對亂填,因為填錯小學會影響孩子升讀的中學,跟着便會影響他們是否入到大學。 統一派位的表格分甲、乙部,甲部可以從所有校網的小學選三所,乙部就有30格,只可以選居住地所屬校網的小學。

統一派位表格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為配合「智慧政府」策略,教育局會由2023年起分階段將小一入學申請電子化。 預計家長最快可於2023年度小一入學「統一派位」階段透過電子平台辦理選校手續及獲悉派位結果。 記著,選校次序首五個志願最關鍵,如果你選用較進取的選校策略,而不幸地你的派位隨機編號又很落後,你的首五個志願全部落空,骨牌效應下,你可能會被分派到一個很後的志願。 統一派位表格2023 校網派位組別:如果只將同一校網的學生作以上排列及劃分,就會得出校網派位組別。 需要留意的是,一個學生的全港派位組別和校網派位組別可以是不同的!

統一派位表格: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內容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把握時間,做足準備:如果你的子女將要 2023 年升讀小一,你應該早於 2022 年 9 月之前便要準備,你需要決定心目中理想學校的優先次序,及部署申請策略。

另外,梁建議乙部第二、三志願應以保守為原則,選擇成功率較大的次選學校。 學校會於同年約 11 月的時間公布自行收生取錄名單,未獲取錄得學童之家長,須於翌年 1 月到統一派位中心為子女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即是填寫《選擇學校表格》。 好了,現在家長不再對中一統一派位有誤解,那又該怎樣選校呢? 是否不顧子女Banding,選那些容易將來入大學的名中學? 有家長問我,今年非常多家長與子女移民海外,加上很多跨境學生無法來香港上課改於內地升學,如果兒子屬於Band 2尾,可否替他報Band 統一派位表格 1頭的中學? 除非全部Band 1、Band 2頭及Band 2中的申請學生消失,否則你只會是「陪跑分子」,有九成機會落空。

統一派位表格: 申請時間表及升中派位日期

至於填表,我主張甲部及乙部第一個選擇用比較進取方式填心儀中學,但第二、三個選擇便應該用保守方式填了。 例如你是Band 2尾,第一格可以選Band 2頭,第二、第三格便要考慮填返Band 2尾,這種方法可以有極大機會被派到。 為了要決定派位的先後,教育局設立「組別制」Banding,將各區中學個別學校的成績用「編班試」(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來調整。 教育局會按高低,平均劃分為Band 1、Band 2及Band 3 共三個組別。 除考慮目標中學外,勿忘自己位置,學生Banding所屬,跟選校策略息息相關。

統一派位表格

由於本區學校是以小學所在校網決定,所以如果家庭居住於第二個校網,家長便需要申請轉校網。 家長可於每年十二月和三月經小學向教育局申請跨網派位,如申請獲審批,學生將轉往居住的地區進行派位,否則將於小學所在校網進行派位,申請一經審批,不得再作任何的變更。 2020年起,如果子女已於自行分配學位中取得學位(4月公佈結果),而家長亦接受入讀該校,便不需要參加統一派位的程序。 統一派位(英文:Central Allocation,簡稱CA)是香港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中其中一種的學位分配方法,另外一種是為自行分配學位。 本方法適用申請參與統一派位的中學所提供的學位,主要是官立中學及政府津貼中學。 甲乙兩部派位有分先後,如果家長有非常心儀的同校網小學,家長可將學校放入甲乙兩部的「第一志願」,即使甲部派位不成,也可望於乙部派中,增加成功機會。

統一派位表格: 中學「統一派位」重點分析

Miss Sherry指受移民潮影響下,有不少家長更放棄了原本獲派的學位,因此有多間學校包括神校增加了剩餘學額,有利6月的叩門階段,因此填表時必須放長線,連同叩門一併考慮。 小一派位是根據學位的供求、家長選擇及「隨機編號」而進行,田校長強調跟小朋友成績或個人沒有關係,請家長別將派位結果不理想歸咎於自己或小朋友,免得孩子內疚自責。 有些說話更不能說出口,如「派得好差」、「這間學校不好」,以免影響小朋友對學校的觀感。 家長宜先穩定自己情緒,再與小朋友講解後續安排,無論如何先註冊。 申請私立和直資小學的分別:獲私立小學取錄的學生,仍可參加官津小學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但接受直資小學學位的家長,就要簽署一份承諾書,答應放棄參加官津小學的「派位」。 不過,該承諾書卻無要求家長放棄其他直資小學的學位;故此,家長仍可讓子女參與其他直資小學的面試。

  • 校網派位組別是用作分配學生所屬校網的學位,即「統一派位乙部」。
  •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 不過,坊間流傳一些對各中學的收生組別的估計,我們把它放在這裡,方便家長參考。
  • 由於大部分家長都不想跨區上學,即使借來學額學校名聲好,網內家長都不會排在前面。
  • ♥ 組別 1A 代表該中學收生幾乎全部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組別 1B 代表收生絕大部分來自 BAND 1 的學生;組別 1C 代表收生大部分來自 BAND 1,小部分來自 BAND 2的學生。
  • 我主張在甲部只選最心儀的學校填進格內,有一所最心儀小學便填一個格,有三所最心儀小學便填三個格。

有些家長以為中一的統一派位跟小一的統一派位一樣,佔總學位50%。 實際卻不是,中一統一派位佔總學位70%,比小一多了一倍,所以要小心填表。 最後校方將發回已蓋校章、名稱和編號的「家長存根」,作家長紀錄。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社工註冊部紀律委員會會員,香港輔導教師協會榮譽顧問。

統一派位表格: 處理乙部選校

曾任教育局家庭與學校事宜委員會副主席,熟識香港教育及香港升學制度,同時為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客席講師,亦為升學指南作家,現有著作多達廿二本。 我主張在甲部只選最心儀的學校填進格內,有一所最心儀小學便填一個格,有三所最心儀小學便填三個格。 萬一千辛萬苦搬屋後,派到「寶校」,成家人便會埋怨,把壓力放在小朋友的身上。 這時身為屋主的爸爸切記要一手承擔責任,保護子女,能做到這一點才可考慮搬屋。 以上述 統一派位表格 74 校網為例,同校網有些學校位於郊區,由元朗入新田,比元朗去天水圍,可能需時更長,揀跨區小學不無道理。 換言之,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官立或津貼小學,無須太介懷在讀幼稚園的升小數據,因為幼稚園的教學質素,與其升小前景,是無任何關係的。

統一派位表格

距離交表不足一個月,家長都盡最後努力檢視區內學校,並按子女的能力排位填表。 TOPick請來升學專家、面試班導師鄭曉瀠(Miss Sherry)提供最後衝刺錦囊,協助家長們做好準備。 在乙部,電腦先處理校網第一組別學生的選校意願,依次審閱每一個選擇,直至分派完第一組別學生。 在處理每個志願時,若某學校的剩餘學位求過於供,就按照學生的隨機編號來決定先後次序。 電腦會重覆以上程序分派第二組別學生,最後才分派第三組別學生。 中學「統一派位」每年五月初由學生填寫選校志願表,申請表分為甲部和乙部,甲部可填全港任何三所中學,乙部可填三十所校網內中學。

統一派位表格: 家長對中一統一派位4大誤解

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及英基學校協會屬下小學的小一學位並不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內。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此類學校的小一班級,可自行向這些學校申請。 統一派位表格2023 在第二階段「統一派位」,你決定選擇學校的優先次序,讓電腦根據「隨機編號」分派學位,而且你可選擇的學校大部分是受你的居住地區限制的。 在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你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為你的子女向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申請入學。 這個階段主要講求「關係」及「世襲」,大約有一半學童會在這階段獲學校取錄,而不獲取錄的要進入第二階段申請入學。 香港總共有五百多間小學,接近九成為官立及資助小學,他們全部要使用「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因為統一派位是按志願的順序處理,若所有已填的志願都已處理,仍未獲派學位的話,電腦便會隨機編配學生到尚有剩餘學位的中學,所以應盡用自己的選擇權。 雖然較後的志願或未如理想,但總比聽「電腦」由命好,留空志願並不會增加已填志願的機會。 統一派位表格 雖然甲部最多可填寫三個志願,但有些情況下把志願留空不填更好。

統一派位表格: STEP 2: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收生開始,到心儀學校遞表

首個選擇可以較進取,選擇學位較多的 BAND 2 中學,其餘要選擇校風良好、著重學生發展的 BAND 3 中學。 派位組別分為「全港派位組別」和「校網派位組別」,前者,每個派位組別各佔全港學生的三分之一;後者,每個派位組別各佔該區學生的三分之一。 不過,在每所小學裡,派位組別的分佈就不一定是各佔三分之一,有些水準較高的小學(因他們的畢業生在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較優秀)會有較多的第一組別學生;相反,有些小學會有較多第二或第三組別學生。 因此,要評估子女的派位組別,最好詢問學校有沒有相關的資料。 教育局會根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成績名次(俗稱呈分試,通常是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下學期),加上用每所小學過往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作為調整,給予全港的小六學生一個分數。 用這個分數將全部學生由高至低排列,然後平均分為三個組別,就得出全港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了,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3 學生。

他提及即使去其他學校叩門,學校也會留意小朋友首五志願的選擇,因此要審慎決定出乙部首五志願。 至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學生,包括新來港兒童及就讀於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學生,可直接向心儀學校申請入學。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統一派位表格: 統一派位中心資料

當然,你仍可為你的子女申請入讀私立或直資小學,這類學校自行決定小一收生辦法。 下圖簡介將於 2023 年升讀小一的學生會經歷的不同途徑及各個階段。 切勿在首五個選擇,全部填選 BAND 1 中學,否則如果是屬於 BAND 統一派位表格2023 2 學生,你的首數個志願很大機會全部落空,白白錯失了幾次跟第二派位組別學生競爭的機會。

簡單來說,統一派位的準則是:申請者的派位組別、申請者的選校意願、系統給予申請者的隨機編號,當然,學校「統一派位」的學額愈多,獲分配的機會也愈大。 更新:我們根據教育局公布的中學統一派位的選校資料,編制了 19 張 Excel 試算表,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填表時,方便計算及作出明智的選校次序。 請按連結下載:2023 年度中學統一派位選校工具試算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