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太平清醮15大好處2023!內含太平清醮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一家三口前來的郭太指,今早11時乘坐的船只有7成滿,直言比其想像中少人。 她指,自己是首次來長洲,「食下海鮮,睇下有咩買」,對於多項活動取消同樣感可惜。 她亦認為,近期疫情緩和,故亦不太擔心外出,會為8個月大的兒子戴好口罩。 太平清醮 記者今早約11時到長洲視察,人流雖較平日增加,但未見往年人頭湧湧的情況,大部分市民亦戴上口罩,遵守「禁聚令」規則,碼頭一帶亦有警員巡視,維持秩序。 在疫情下,在長洲北帝廟足球場的3座包山,由以往高50呎減至僅得15呎,不過仍吸引不少市民拍照留念。 太平清醮2023 爺爺規定開工時候不得喝啤酒,有些伯父愛酒,開工前買些啤酒放在旁邊看着,待到完工才和爺爺一人一罐啤一啤。

為慶祝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及香港道教聯合會40週年,並為全球祈福,於2007年11月13日至24日,於荃灣圓玄學院舉行太上金籙羅天大醮。 南斗注生,北斗延壽,道士用米堆砌成南、北斗和代表福、祿、壽的麒麟、鹿和龜的形狀,在壇前掛上七七四十九個燈籠,祈求斗姥延壽降福。 儀式完畢,鄉民取米回家,或置米缸,或煮成飯、粥,以保福壽。 雖然圖片對於維基百科是很重要的輔助內容,但過度的使用圖片,甚至是以圖片取代文字說明,這樣做可能違背了百科全書的精神。

太平清醮: 儀式

另一有關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是傳說因長洲發生瘟疫,之後就是話說當時長洲的居民去求北帝爺;北帝爺說 「你們抬我在長洲走一圈,瘟疫就會散去了。」居民按照「指示」做了,結果瘟疫就停下來了。 太平清醮 得奬作品的電子副本已上載至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多媒體資訊系統,按此瀏覽。 飄色源於居民過去扮成神明出巡、驅除鬼神的習俗,如今演變成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站在支架上穿梭大街小巷。

太平清醮

長洲太平清醮的起源初期,只是一項宗教活動,內容還包括「搶包山」、齋戒、祭幽、走午朝等道教儀式,因當時瘟疫死了很多人,所以民間也有很多祭渡亡魂的儀式,就是打醮。 而將飄色加入遊行行列約應有接近九十年歷史,早期是沒有飄色的。 首先,應作為宣傳者,把這些具本土特式的活動向本地市民及國際宣傳。 第二,應擔當監察者,監察活動順利進行,如在太平清醮舉行期間加派警力維持秩序。 第三,應為這些活動提供場地、金錢等支援,令活動能夠舉行。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承傳習俗?

據說早於18世紀,島上曾發生瘟疫,後來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才停止。 居民為酬謝神恩,遂扮成神祇在街上遊行驅趕瘟神,由此成為傳統習俗,並按照海陸豐習俗設三座由平安包堆成的包山供奉北帝。 在香港走出3年疫情陰霾的今年重辦太平清醮,意義深遠。

太平清醮

長洲海景度假屋負責人何先生指由於今年佛誕假期並非連假,3人房400元一晚,現時亦只有約兩成預訂,生意較往年大跌六成。 因應疫情,長洲太平清醮今年再度失色,除取消搶包山及飄色巡遊,又把原有15.5米高的3座大包山「壓縮」為約4.6米高,與去年大小相若。 往年3座大包山均由長洲兩間餅店負責供應,合共約45擔,康蘭餅店負責人郭予泉指,由於包山高度減少,估計今年只需10擔包。 太平清醮2023 太平清醮 包山縮小已非首次,去年包山亦縮至同樣高度,去年只用上19擔包,包量減少約9,000個,料今年約少逾一萬個。

太平清醮: 天后誕

作為食用的平安包本來只有蓮蓉餡,現在為了吸引遊客購買,於是推出香芋、南瓜蓮蓉及綠茶紅豆餡,開拓新客源。 現在平安包上甚至可印上卡通人物圖案,迎合兒童市場。 以平安包為主題的紀念品更多不勝數,包山鎖匙扣、錢包、膠扇等皆成為熱賣商品。 百多年來,長洲太平清醮的習俗有傳承,亦有轉變。 各持份者如何成功推廣活動,而又不損害節慶的原有意義,將會是對文化保育的一大考驗。 太平清醮是一种由民众集资、聘请道士主持的大型醮仪,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

太平清醮

農曆七月,香港多個地區都會舉辦大型的盂蘭勝會,有派平安米、搭建竹棚讓戲班演出神功戲等活動,你可以去看看大戲湊湊熱鬧。 可不要小看這些傳統習俗,潮州籍人士所辦的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就被列入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當厲害。 太平清醮 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盂蘭文化節,規模盛大,用了很多現代科技和有趣的方式介紹傳統文化,如搶孤比賽、3D主題拍攝區、VR虛擬實境體驗等,吸引滿滿的人潮。

太平清醮: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自從長洲太平清醮於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政府增撥資源帶頭推廣活動,將其打造成「包山節」。 活動吸引更多年輕人及海外遊客前往參觀,令太平清醮由原來一個純地區性的宗教活動,發展成今日中外聞名的節慶,實有助承傳傳統及文化保育,不致讓傳統習俗湮沒。 動漫作品麥兜故事,內容提及將搶包山申請為亞洲運動會比賽項目,喚起香港人對搶包山嘅集體回憶。 到咗2005年,政府將搶包山嘅節慶活動重新包裝做旅遊項目包山嘉年華,改咗用攀山嘅形式舉行搶包山比賽,重容許非長洲人參加。 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響電台節目講,搶包改為搶蛋糕、公仔,變成一種運動,帶畀長洲商機。

太平清醮

及至2005年復辦搶包山活動,包面改為印上「平安」二字,「平安包」因而得名。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的楚國忠臣屈原,有賽龍舟、吃粽子的千年傳統習俗。 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香港是現代國際龍舟競賽的發源地,大力把這項民間節慶發展為國際化的體育盛事,為傳統添上新意。 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長洲太平清醮亦出現節慶商品化的現象。 由於打醮正日能吸引大批遊客到訪長洲,商家藉此推出新商品以刺激消費。 例如,打醮期間只許食素,大型連鎖快餐店便曾特意推出素菇飽,表示「入鄉隨俗」。

太平清醮: 香港各地打醮活動

不過,政府將太平清醮包裝作廟會節慶旅遊項目,同埋將搶包山改成攀山比賽形式,就畀唔少人批評係「不倫不類」、「商業化」、「文化承傳欠奉」。 香港官員處理搶包山嘅取態,係將傳統文化承傳變成旅遊收益項目,既冇內涵,亦冇生命力,甚至連起碼嘅尊重都欠捧。 長洲建醮會認為政府接手主辦嘅搶包山唔係傳統,所以不與為伍。

  • 另外,在此期間,全島居民食素,遊人也找不到一間食肆賣葷菜或海鮮。
  • 一般在醮仪正式开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仪结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达旦。
  • 百余年前,活动由热心参与打醮事务的居民所组成的值理会组织。
  • 在村长一声号令后,选手们分别登上包山,争夺包子。
  • 以搶包山為例,傳統所搶的包是真材實料的祈福包。

每次打醮均有9名「緣首」(少數村落會有更多),只能由地區上的男性擔任,能夠成為緣首是光宗耀祖的表現。 太平清醮2023 在20項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中,有10項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而粵劇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 太平清醮 蔡志祥:〈祖先的節日、子孫的節日:香港新界粉岭嶺圍彭氏的洪朝、清明和太平清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廣東揭陽惠來縣惠來城太平清醮:又稱「打火醮」,始於明朝末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起定為十年一屆,逢丙年農曆十一月舉行,每次長達十天,主祀火神及城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停辦,至2006年復辦,下一屆為2016年。 廣東陸豐河西镇太平清醮:由蔡姓和李姓鄉民主办,每12年举办一次,连续3年,一年3昼夜,斋戒20-40日,祈祷、祭拜、巡游等活动连续3日。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歷史沿革

活動的宗教成份因為時代變遷而逐漸減弱,開始變得商業化,長洲本地的居民參與程度愈來愈低,甚至有餐廳在齋戒期間破戒出售葷菜。 而且,這段時間的長洲引來不少遊客參加,也出現了不少相關的商品,例如推出了以平安包為題材的平安扇、平安鎖匙扣及平安環保購物袋等。 據長洲居民所言,清代晚期的時侯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傷嚴重。 為了消災,其中一位居民於請高僧來到北帝廟前設壇超渡水陸孤魂。 於是居民便選定於每年農曆四月上旬或中旬擇日舉行以撫慰當年死者的亡魂,以及祈求平安及酬謝神恩。

《南華早報》社評指出,搶包嘅傳統意義係為島民帶嚟平安、健康,如果將搶包山變成競技運動,會丟曬搶包山嘅精神面貌。 太平清醮是長洲最多民眾參與的民間宗教活動,一天的巡遊活動需要幾個月的籌備工作,動員長洲廣泛的人力和物力,包括主辦單位、街坊會、巡遊隊伍和義工。 飄色會景巡遊是參與團體的重頭戲,製作飄色及跟隨隊伍的經費支出不菲。 過往資金方面僅從街坊、鄉里募捐所得,加上部份的商業贊助,政府未有實質的資助。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

新興街整個色櫃,鐵梗和衣服,據說全部都是師父自己造的。 因為新興街街坊會會址的樓底矮,所以飄色設計需要較多的接駁位。 太平清醮 長洲的飄色跟沙灣飄色不同,長洲的工藝著重掩藏,即許多的接駁位是以裝置隱藏的,同時創用了活動方式,可以上下轉動,茶壼也可以轉動。 太平清醮 透過香港公共圖書館多媒體資訊系統,我們誠意推介以下有關太平清醮的錄影/錄音資料,圖片,舊報紙...等等,你一定會被這國際知名的香港節慶所吸引。

  • 又因為對抗的是陰間的鬼怪,所以是中年男性,取其陽氣足定力夠。
  • 歷年來,不少港督、司級官員、各國駐港使節、社會賢達均曾參與盛會。
  • 打醮嘅焦點係北帝廟前三個用竹棚搭成、掛滿平安包嘅包山。
  • 儀式完畢,鄉民取米回家,或置米缸,或煮成飯、粥,以保福壽。
  • 沒錯,那一場在太平山街發生的瘟疫,就是鼠疫(按此看更多有關當時鼠疫的情況和政府應對方法)。

最冷門的一個是在百多年前,長洲被一班海盜洗劫,有不少居民被殺害。 長洲的太平清醮在日期上與其他的打醮活動不同,就是「定死」在佛誕那一天。 在2000年之前,建醮委員會的理事都會在長洲的北帝廟問杯來決定打醮的日期,而2000年正正問出佛誕這一天,吸引了大量旅客前往長洲。

太平清醮: 疫情

一般在醮仪正式开始前一夜演起,直至醮仪结束,而且一般都是通宵达旦。 这戏以娱神为主,当然实际上是娱人的,但戏文大多耳熟能详,而且达于深夜,所以并不是都有许多观众,但这也不影响演员的演出。 同时也常禁止挑粪,以免臭气熏天,有渎虚空过往神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