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好唔好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大埔舊墟(包括汀太路、大埔太和路及汀角路所包圍的地區)及大埔墟(包括廣福道沿線地區)為範圍。 在鄰近地區當中,大埔以北的泰亨文氏族群也曾計劃在大步墟建屋及開設商舖,當然也屢遭鄧氏的阻撓。 文氏亦乃新界五大氏族,明初分別在大埔泰亨和元朗新田一帶定居。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2023 為了跟大步墟抗衡,文氏在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在隔河另設太和市,即今富善街。 同年橫跨林村河的廣福橋落成,並以此為界,大大改善了大埔的陸路交通。 現時大埔舊墟墟市已經消失,發展為住宅區,區內屋苑主要興建在1990年代,是大埔新市鎮較後期的私人屋苑集中地。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由於太和市享有較優越的地理位置,鄉民逐漸將太和市視爲大埔的墟市代表,並以「大埔墟」去稱呼太和市,而原來的林村河北岸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爲「大埔舊墟」。 大埔墟站公共運輸交匯處(Tai Po Market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新界大埔區大埔墟運頭塘毗連港鐵大埔墟站的一系列公共交通總站之合稱。 大埔墟站前身是大埔墟旗站,即現時大埔的鐵路博物館所在地,在1983年4月7日現時的大埔墟站正式取代舊站。 由於月台牆壁空間不足,此站月台於2008年翻新時並未如其他東鐵綫車站般貼上站名書法大字,至2019年更換牆壁貼紙時才補上。 舊大埔墟火車站大樓為瓦頂磚牆建築,屋脊上飾有的定火珠和鰲魚,十分具有中國特色,而內部則按運作需要而設計。 另外大埔墟站月台長度則採用12卡車廂的列車長度,不過自東鐵綫於2022年5月全面採用9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後,月台以南的候車範圍皆被停用,並於後期以玻璃欄杆封閉。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車站主題

火車站於1984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經修復及重新佈置後,博物館於1985年開放予市民參觀。 除了NR532線上落客點設於專綫小巴總站外,其餘居民巴士路線皆在新達廣場巴士總站北面的達運道路旁公眾上落客區(近港鐵大埔墟站A2出入口)接載乘客。 接駁港鐵的乘客,可使用各候車月台及落客站之樓梯及斜道,經行人隧道NS157往返港鐵大埔墟站大堂(A3出口)。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惟保留大埔舊墟天后宮,成為大埔舊墟的遺留痕跡,現存內街「舊墟直街」更保留舊墟的地名,從這些線索都可略知舊墟過去之地理位置。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區內主要屋苑和住宅大廈有:太和中心、翠怡花園、翠林閣、富善花園、美菱居、富萊花園、榮暉花園、榮明花園、麗和閣、美豐花園、榮麗苑、美新大廈、美利大廈、粵發大廈、富昌閣、安樂樓、華安樓。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2023 1595年(明萬曆廿三年),龍躍頭鄧氏在林村河以北一帶的地方(即現在大埔舊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通稱「鄧孝子祠」,現已不存)。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鄧氏族人向新安知縣申請在「鄧孝子祠」旁建墟,名義上利用該墟收入續祠的香火之用(當時以商業謀利,常以此作名目)。 該墟取名大步墟(大埔墟),位置大概於汀角路天后廟附近。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出口數目

1911年九廣鐵路通車,殖民政府在太和市附近修築車站,並命名爲「大埔墟站」,進一步確立了太和市享有「大埔墟」之名的地位。 到了20世紀後半葉,大埔舊墟完全消亡並重建爲現代化住宅區,大埔剩下一個墟市,太和市正式繼承並使用「大埔墟」之名。 大埔墟(英語:Tai Po Market)是香港歷史悠久的墟市;大埔舊墟(英語:Tai Po Old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2023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2023 Market),則是香港現已消失的墟市,兩者都是位於新界大埔。

A出口出閘後右轉,可通往運頭街,再前往大埔墟、新街市、公園仔及廣福道等熱點,沿路亦有不少單車租賃店鋪,通往運頭街的行人通常較為狹窄,只有約3-5米闆,平日會擠滿往來的人群,肩摩踵接。 2022年3-5月期間,東鐵綫旺角東站-上水站沿途各站因應過海段通車而進行月台牆身翻新工程[7][8]。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而大埔墟站亦於2022年5月上旬已完成更換牆紙以及由區傑棠書寫的新一代站名書法字。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大埔墟站 - 大埔火車及地鐵(MTR)資訊

然而,大埔墟站翻新工程公布之時,政府已因九鐵發生高層人事風波而宣布加快兩鐵合併的進程,九鐵遭港鐵吞併基本上已是勢在必行。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時,大埔墟站翻新工程仍是如火如荼。 雖然港鐵接管大埔墟站後仍大致按照九鐵定下之藍圖施工,惟兩鐵合併已令九鐵於站內展出舊火車頭的念頭無法實現,該公司轉而將之捐贈予英國的鐵路保育團體「Phyllis Rampton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Narrow Gauge Railway Trust」。 大埔墟站最初係叫大埔墟旗站,只係九廣鐵路英段一個旗站,唔上落客,後尾轉成大埔墟站,成為正式火車站。 原本大埔墟站響大埔太和市隔籬,係當時一個墟市,所以英文叫Tai Po Market,所以譯返轉頭叫「大埔墟」。 之不過,查實當時大埔墟,即家下叫嘅大埔舊墟,喺林村河北面近海皮,離火車站都幾遠。

當時大步墟因為地理位置優越,是九龍城和深圳墟之間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擁有面臨大步海(現稱吐露港)這漁港,所以成為一個優良的經商地。 大埔成為區內水上交通樞紐,有客船來往多個地點,甚至遠至潮州及汕頭。 在近一百年來,「大埔墟」和「太和」的名稱涵義發生過重大變化。 「大埔墟」一名最早是指始於明代由龍躍頭鄧氏於林村河以北建立的墟市。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清末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建立名爲「太和市」的新墟市,與林村河北岸的「大埔墟」分庭抗禮。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車站翻新工程

新達廣場於1991年入伙[6],其基座的有蓋室內巴士總站亦於1990年8月4日啟用[7],新巴士總站面積遠較舊總站龐大,解決了空間問題。 原有巴士總站則遭拆卸,後來重建為專綫小巴總站及的士站,於1991年6月17日起以全新面貌繼續為大埔區居民服務。 [8]但前九鐵巴士50R線在服務期間仍在專綫小巴總站停泊。 舊大埔墟火車站建成於一九一三年,其正面、屋頂及裝飾等均具中國建築特色,但火車站的內部則按火車站運作需要而設計。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沿達運道北面路旁西行,可前往富雅花園,泮涌村、大埔墟街市等地。 2017年9月前後,龍運和九巴先後去除站名中「鐵路」一詞,改此站站名為「大埔墟站」。 B出口較少被使用,主要通往的士站和單車停泊處,廣福草地足球場和廣福邨。 A出口為主要出入口, 在A出口出閘後前行會看見一條上層扶手電梯,通往新達廣場。 進入後轉左,可通往大埔墟小巴總站,沿路右轉,則可通往大埔墟巴士總站的各條巴士線,沿路直行至盡頭再右轉回行人路,則可通往運頭塘邨。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台殘舊的觀感。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月台翻新

另外在九廣鐵路雙軌電氣化工程期間,大埔墟站作為二期的終點站及三期的起點站,故於1983年5月2日至同年7月15日期間,大埔墟站一度成為電氣化火車及柴油火車的轉車站。 本路線提供富善邨及廣福邨往來大埔墟站的港鐵東鐵線接駁巴士服務,於1989年9月3日投入服務,以替代K17及K18在假日停駛時的接駁服務。 本路線提供途經汀角路及鳳園前往大埔中心及大埔墟的巴士服務,於2014年12月29日投入服務,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林村河北岸有一條「舊墟直街」,便可略知「大埔舊墟」的歷史位置。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 舊火車站大樓建於1913年,是一座風格獨特的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進入後轉左,可通往大埔墟小巴總站,沿路右轉,則可通往大埔墟巴士總站的各條巴士線,沿路直行至盡頭再右轉上行人路,則可通往運頭塘邨。 本路線提供富亨邨、大埔中心、大埔墟站及廣福邨往來機場的巴士服務,於2016年8月20日投入服務,2017年1月27日起延長至富亨邨。 本線提供來往新娘潭及大埔墟站的郊遊巴士服務,於1997年6月8日正式投入服務。 本路線提供途經大美督特快前往廣福邨及大埔墟站的巴士服務,於2013年10月25日投入服務,只於星期一至五早上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本線提供來往三門仔及大埔墟站的巴士服務,於1976年8月16日正式投入服務。 本線受制於新界專線小巴20K線的競爭,只在每天繁忙時間行駛,直到2011年12月19日才再次改為全日服務。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香港鐵路博物館

直至大埔新市鎮擴展,新鴻基地產投得大埔墟車站西南、巴士總站以西的空地興建新達廣場,巴士總站才開始擴建。 九廣鐵路電氣化於1970年代末期開始進行,其中大埔墟車站由大埔墟仁興街舊址(後闢為香港鐵路博物館),改設於大埔墟東南面的運頭塘。 大埔火車站巴士總站在1983年4月6日啟用[3],迎接翌日新大埔墟車站啟用。

大埔墟火車站出口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