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交通黑點12大好處2023!內含交通黑點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交通黑點

比較之下,他解釋,十字路口上有優先一方車速較快,一旦發生碰撞,又以90度直角碰撞為主,若撞到車門等較脆弱的部分,容易導致乘客嚴重受傷。 運輸處回覆查詢時指,現時本港有兩個迴旋處被列為交通意外黑點,分別為荃青交匯處(荃灣路),以及荃錦交匯處(德士古道北/蕙荃路)。 若不幸遇上交通意外,記得先保持冷靜,在安全情況下亮起警示燈,並把車子停在安全地方,之後便可報警求助。

  • (二)根據運輸署的資料,在過去三年,沒有地點在十二個月內曾發生四宗或以上的致命交通意外。
  • 至於要在12點離開,因為是直去所以不用打燈,可選擇使用1線或2線入圈。
  • 雖然如此,在任何路段,只要有進一步提升安全的需要,不論其是否被列為交通黑點,我們均會研究方案,予以改善。
  • 我要強調,我們在調查交通意外及改善道路設施的工作絶對不限於在交通黑點進行,也並非僵化地先根據準則來先訂立「黑點」,才開始研究改善工作。
  • 緊接其後則播出該男警員躍動剪影,並配以「留意燈號過馬路,減少意外你做到」、「你同你!紅燈記得企定定!」等宣傳口號。
  • 與此同時,香港交通意外死亡人數2020年就有96人,而香港交通意外死亡2021年截至11月為止的數目則為88人,至於因交通意外受傷的人數,由2020年算起至2021年11月,已高達31,790人1。

如有需要會採取適當的改善措施,包括豎立適當交通標誌,警告駕駛者小心駕駛及為駕駛者提供指示。 另外,人員亦利用流動攝錄配合交通執法行動,期間發現有34輛違例車輛及偵測到34宗車輛超速,將會向相關人士作出檢控。 另外,人員發出38張傳票,當中主要涉及行人不依交通燈號過馬路及在距離行人過路設施15米範圍內橫過馬路。 警方呼籲,交通違例除會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外,更有可能導致交通意外,嚴重危害自身安全,因此大家應顧己及人,守法守禮。 交通黑點,即經常發生交通意外的地點,根據運輸署定義,若12個月內同一處地點發生6宗或以上涉及行人、或超過9宗涉及混合方式,即車輛與行人,或與其他車輪的交通意外,就列作為交通黑點。 選擇自駕出行的你,小心駕駛同時亦可以留意一下香港的交通黑點,時刻警惕自己,提升交通安全。

交通黑點: 交通意外處理流程及車主責任

它過往曾被列為交通黑點,2019年一輛九巴與專線小巴相撞,造成多名乘客受傷,九巴司機亦頸傷送院。 駕駛時使用電話,或彎腰找尋物件等一瞬間的動作其實也會影響行車。 司機一旦分心,便會減低行車判斷力,有機會導致煞車不及。 駕駛時使用手提電話,亦會違反香港運輸署法例,違規者最高可被罰款2,000港元2。

主席女士: 交通黑點 (一)我們非常注重道路安全,而交通黑點的調查工作是我們多項改善道路環境,以提高道路安全的工作之一。

交通黑點: 交通意外|香港交通意外最新數字及黑點

他續說,迴旋處的視線設計也是安全設計的要點,需要妥善提供,視線過多或不足均可產生問題。 他又建議迴旋處應以正圓形設計,若為橢圓或不規則形狀,駕駛者較難掌握迴旋的安全車速,要避使用。 港島總區交通部、港島各警區人員聯同交通督導員昨日(3日)進行港島總區交通日,在區內多個交通黑點採取執法行動,確保道路暢通及提高道路使用者的道路安全和守法意識,以保障市民安全。 行動中,人員共拖走5輛造成嚴重阻塞的違泊車輛,亦發出2,771張定額罰款通知書,當中主要涉及違例泊車、沒有遵從交通標誌及道路標記等。 交通黑點擁有人計劃實施之前,一些資深的交通警務人員常提出一些如加設道路標誌或地面標記等簡單的方法以減少在交通黑點發生的意外。 但由於須透過運輸署及路政署跨部門的聯絡,有關建議往往未能落實。

交通黑點

事實上,導致交通意外的因素,超過九成是與道路使用者(包括司機和行人)的行為有關,而涉及道路環境因素的意外約有百分之三。 交通黑點 雖然如此,在任何路段,只要有進一步提升安全的需要,不論其是否被列為交通黑點,我們均會研究方案,予以改善。 訂定準則界定交通黑點,是為了可以就發生較多交通意外的地點作重點研究,從而歸納意外成因的共通之處,以引入改善措施。 根據運輸署目前的準則,如某個地點,於一年內發生六宗或以上涉及行人受傷,或一年內發生九宗或以上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就會被列為交通黑點。 運輸署會針對這些地點展開詳細的調查,分析在該地點發生的交通意外,是否存在共通性,並對該地點可能引致意外的道路環境因素,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方案。

交通黑點: 行人、單車能否安全使用迴旋處?

有見及此,周德發利用標誌牌和路面標記給與駕駛者預先警告,改善照明燈光及禁用一條行車線,藉路面上的影線引導車輛駛往另一條行車線。 交通意外除了有機會引致他人或自身受傷外,亦有機會損壞交通設施。 以撞到公共財物如紅綠燈為例,意外發生後,路政署的交通意外處理方法,是會先派員來實地視察,再按維修工程合約,去計算出維修紅綠燈價錢,再向車主追討賠償。 政府公物的交通意外賠償計算會按當下實際情況所需的人力及維修物料物價來作準6,實際金額不能一概而論。 交通黑點 旺角亞皆老街與與西洋菜南街交界的十字馬路、位於亞皆老街67-71號的大廈外牆電子廣告屏幕,今日出現警務處廣告,一名交通警於四層樓高屏幕上「現身」,並手執文件板,四處張望,數秒後他向前方示意,屏幕同時彈出「嗱!記緊睇燈過馬路!」字句,提示正在橫過馬路的市民及行人注意規則。 至於防治蚊患方面,衞生署表示將於各口岸繼續進行健康教育,提醒從登革熱流行地區來港旅客及回港人士應採取預防蚊傳疾病的措施。

立法會正積極審議該條例草案,我們希望草案早日獲得通過。 答覆:主席女士:(一)及(二)符合目前交通黑點定義的地點,以及過去三年每年在這些地點發生的交通意外宗數及傷亡人數,已詳列於附表。 交通黑點 當中不涉及道路路口的地點亦已在附表分項列出,而有關的數字顯示,發生較多交通意外的快速公路或不涉及路口的路段,包括青葵公路、東區走廊及吐露港公路。 (三)根據運輸署目前訂定交通黑點的準則,如某個地點,於一年內發生六或以上涉及行人受傷,或一年內發生九或以上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都會被列為交通黑點。

交通黑點: 交通黑點

預先投保AIG 汽車保險,一旦不幸遇上交通意外亦能獲得充分保障,為自己、家人及你的愛車購一份安心。 AIG 汽車保險提供第三者保險及汽車全保,保障範圍全面。 《警聲》訪問了港島交通高級警司候高風及執行及管制課第二小隊主管高級督察何淦貽,以了解如何能達到目標,顯著地減少交通黑點/交通意外。 上述產品資料不包括保單的完整條款及受相關計劃之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上述產品特點、保障權益及完整之條款、不保事項及主要產品風險詳情,請參閱富衛網站、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 緊接其後則播出該男警員躍動剪影,並配以「留意燈號過馬路,減少意外你做到」、「你同你!紅燈記得企定定!」等宣傳口號。 為進一步鞏固滅鼠成效,各部門同意繼續加強轄下處所的防治鼠患措施,強化內部監察及評估滅鼠工作的成果,並積極鼓勵相關界別及持份者配合政府工作,在各自範疇堵截老鼠的食、住、行基本生存條件。

交通黑點

另外,食環署亦會提醒不同部門加強視察有關場地及附近環境、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以及使用合適的滅蚊器具等。 近大圍車公廟路/美田路/紅梅谷路迴旋處多年來被列作交通黑點,共設有3條行車線,亦由於連接獅子山隧道及城門隧道兩個隧道路口,車輪流量極高,有「地獄級迴旋處」之稱。 荃錦交匯處[2](英語:Tsuen Kam Interchange[3])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交流道。

交通黑點: 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個順時針迴旋處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車主同時亦應開始收集保險索償時需要呈交的資料,如現場照片、涉事車牌號碼、涉事人電話等,如怕有任何遺漏,車主亦可即時致電保險公司了解清楚。 只要交通意外後的處理流程恰當,保險公司後續便能協助車主理賠,程序並不複雜。 想詳細了解更多撞車後該怎麼辦,可進一步瀏覽:【交通意外】意外後處理方法及索償須知。 交通黑點2023 相信不少駕駛人士都不會陌生,荃錦交匯處是香港熱門的交通黑點,於2022年第1季及第2季均擁有3個交通黑點。 荃錦交匯處共設有3條行車線,共6個出口通往沙田、葵涌及九龍、荃灣、屯門、錦田及石崗,行車線複雜,然而經常有駕駛者胡亂切線,險象環生。 該處涉及在大潭道一條長長的彎位而末端是與柴灣道交接的「T」字路口。

至於較難的3點方向,則用打右線切入右線進入內圈,打左燈再切入3點方向,又或打左燈進入第2線,臨近3點方向時便再橫越1條行車線出圈。 有網民今日(14日)發現,旺角亞皆老街與西洋菜南街交界的十字馬路,一幢大廈外牆電子廣告屏幕,出現交通警員電子宣傳片段,以「真人」方式,提示對面行人注意路面安全,留意燈號及警告紅燈時要「企定定」,另輔有警務處招募詳情。 交通黑點 由於電子廣告板高達四層樓,加上警員發出指示式提示,甚為「壯觀」。 該地段是交通黑點,據悉,警方由今日起投放有關廣告,提醒行人注意交通安全及發放警務處資訊,會播放數星期。 食環署表示,未來亦會繼續在全港各區共108個鼠患主要黑點進行策略性滅鼠行動,全面及持續地改善這些地方的鼠患情況,以達致2022年《施政報告》所提出於2023年年底前把鼠患主要黑點數目至少減半的指標。 根據運輸署交通意外報告,截至2022年12月5日,全年交通意外數字超過1萬3千宗,傷亡人數超過1萬6千人1。

交通黑點: 迴旋處難入難出車禍頻生 西貢去年意外最多 交通工程師細數原因

平日揸車時亦要留意輪胎狀況,確保輪胎適量充氣,否則萬一緊急剎車,胎壓不平均會令汽車容易打滑失控,隨時又為路面多添一個交通意外記錄。 過往迴旋處亦曾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包括2008西貢南邊圍迴旋處旅遊巴翻側事故,釀19死43傷;2009年一架雙層巴士在尚德邨對開迴旋處意外翻側,致兩死33傷。 交通黑點 交通黑点全称交通意外黑点,是会经常发生交通意外的道路地点,例如长命斜、高速公路、小路出大路、十字路口及掘头路倒车等。

訂定準則介定交通黑點,是為了可以就發生較多交通意外的地點作重點研究,從而歸納意外成因的共通之處,並對該地點可能引致意外的道路環境因素,提出針對性的改善方案。 而根據所得資料,外國訂定交通黑點並沒有統一的方法,有關準則也沒有國際標準。 (四)運輸署的經驗顯示,豎立「交通黑點」標誌對提示司機小心駕駛的作用不大。 交通黑點2023 因此,為求真正達到警告駕駛者小心駕駛,以及為駕駛者提供具體指示,運輸署一直都着重於因應個別地點的特殊情況,加設有實際警示作用的交通標誌,包括「道路急轉」、「前面有向下斜坡」、「開始減速」、「前面有行人過路處」等,以使駕駛者能掌握更多資料,小心駕駛,促進道路安全。 如某地點曾經發生嚴重人命傷亡、或引起特別關注的交通意外、又或者發現有相同類別的意外集中在同一地點或個別意外明顯可能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等,則不論有關地點是否被列為交通黑點,運輸署也會研究方案,提出適當的改善道路安全建議。 運輸署及路政署也會繼續在全港各區定時巡查道路交通情況及設施,及透過區議會的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定期會議、政府熱線、交通投訴組或市民直接投訴等,聽取區議會、地區人士及市民的意見。

交通黑點: 迴旋處本可提高路口安全

迴旋處或許是道路上最難行的一段,因駕駛者在「multi-tasking(處理多重任務)」,即要轉彎、預備切線,又要注意避讓車輛。 事實上,本港去年有260宗交通意外發生在迴旋處,平均每月超過20宗;迴旋處亦曾發生多次嚴重交通意外,釀人命傷亡。 交通工程師、道路安全研究小組主席鄺子憲指出,提高路口安全,本是迴旋處優點之一,惟若部分迴旋處過於複雜、行車線眾多,或在快速公路出口下坡路段連接等,車禍風險則會大增。

運輸署會繼續密切留意交通意外的分布情況,有需要時會檢討訂定交通黑點的準則。 我要強調,我們在調查交通意外及改善道路設施的工作絶對不限於在交通黑點進行,也並非僵化地先根據準則來先訂立「黑點」,才開始研究改善工作。 例如某地點曾經發生嚴重人命傷亡、或引起特別關注的交通意外、又或者發現有相同類別的意外集中在同一地點或個別意外明顯可能因環境因素而導致等,則不論有關地點是否被列為交通黑點,運輸署也會研究方案,提出適當的改善道路安全建議。 如有需要會採取適當的改善措施,提高道路安全;及

交通黑點: 香港城市停車場

香港鼠患問題詬病多年,食環署透露去年7月至今年6月期間,署方共捕獲約57,500隻活鼠,較同期增加59%。

交通黑點

他建議取消設在柴灣道交通位前的右轉位置,取而代之是豎立在大潭道近路口的「警告」標誌牌及路面標記。 二○○一年二月成立的減少交通意外聯席委員會,由港島交通高級警司擔任主席一職,並與來自運輸署和路政署的代表,以及警隊的執行及管制課巡邏小隊、道路安全隊、道路管理組及各大警區行動組的代表,致力減少交通黑點及交通意外。 交通黑點 大河道(英語:Tai Ho Road)是香港新界荃灣區長1,190米的主要道路,北至西樓角路港鐵荃灣站(不包括大河道北天橋);南抵港鐵荃灣西站旁的一個迴旋處,其中海壩街至西樓角路的一段有大河道北天橋在上,橋底則設有一個掉頭路。 以輪胎為例,胎紋最好有深1毫米,並且起碼蓋過輪胎面四分三的寬度,不要待輪胎嚴重磨損才更換。

交通黑點: 運輸署提議改革「地獄級」迴旋處 改善車流兼杜絕「外圈司機」

以下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今日(五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譚香文議員的提問所作的答覆: 問題: 據報,有不少曾經多次發生致命交通意外的路段至今沒有被運輸署列為交通意外黑點,而政府於意外發生後在這些路段進行的道路改善工程相當有限。 答覆:

交通黑點

而一個全面車輛檢查涉及不同驗車項目,包括安全帶、輪胎、排氣系統、燃油管、油箱電路、底盤狀況等。 交通黑點2023 與此同時,香港交通意外死亡人數2020年就有96人,而香港交通意外死亡2021年截至11月為止的數目則為88人,至於因交通意外受傷的人數,由2020年算起至2021年11月,已高達31,790人1。 交通意外頻生,不想駕著愛駒時出事,甚至成為馬路殺手,當然要認識和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減少致命交通意外發生的機會。 鄺子憲說,騎單車者通過迴旋處時,要格外注意準備進入迴旋處的車輛,司機若不察覺在迴旋處行駛的單車,或不停車讓行。 他續指,若迴旋處佈局容許車輛直線穿過,則危險性更大;而兩條或以上行車線的迴旋處車流較複雜,亦不適合騎單車者通過。 細心觀察,香港的迴旋處上不會有行人的蹤影,行人要過路,大多只可繞道赴走行人天橋。

交通黑點: 交通意外|遇上交通意外後該如何處理?

香港的生活節奏急促,有時司機也在馬路上特別心急,喜歡貼著前車走,又或拒絕讓旁邊已打燈號的車入線。 但若司機在天雨路滑或混亂的交通情況下沒有適當地控制行車距離,就非常容易導致車輛相撞。 揸車時,謹記與前車保持最少兩秒距離,當前車需要突然減速或停車,後車就能有足夠的時間作出反應,避免碰撞。 交通黑點 香港人多車多路又窄,平日路面繁忙、人車爭路情況屢見不鮮,行車情況容易混亂。 近年交通意外事故新聞越來越多,根據運輸署的交通意外報告,2020年香港全年有15,298宗交通意外,平均每月約有1,200宗,但2021年截至11月便已有16,040宗,平均每月升至約1,458宗。 鄺指出,安全秘訣是以精細的幾何佈局,有效控制車輛進入迴旋區的速度,亦需配套合適的標誌,引導駕駛者安全通過。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