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10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此外,毗鄰大埔公路(沙田段)介乎蔚景園與連城廣場及介乎禾輋邨與火炭路之間的現有住宅受到過量的交通噪音影響,亦有需要為有關路段加建隔音屏障。 由大埔尾(並於此與馬料水段幾乎成90度),經大埔滘至黃宜凹,主要服務附近一帶村落居民,自吐露港公路通車起已取代其出入新界北的地位。 此段離開高速公路範圍,經過馬場、馬料水、中文大學至大埔尾,並與大埔滘段幾乎成90度,主要服務九肚山及附近一帶村落居民,自吐露港公路通車起已取代其出入新界北的地位。 此段路以北地方開始是新界的士可經營範圍(但新界的士可經校門進入中大校園)。 此段南端原本連接大圍段,但經常擠塞,自青沙公路通車後,當局為了改善擠塞情況,遂於2014年6月8日將蔚景園旁邊一段大埔公路永久封閉,現時沙田段已不再連接大圍段,只連接城門隧道公路及青沙公路。 由郝德傑道起,經過金山郊野公園(馬騮山)至山坳以金山路為界與沙田嶺段相接,是連接九龍與新界東的主要道路,全段為不分隔雙程行車。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工程團隊的努力不僅得到業界認同,而且還榮獲2021年度英國新工程合約組織頒發的「年度運輸工程項目」大獎。 工程計劃是要擴闊介乎沙田廣場至民和樓之間一段大埔公路(沙田段),及實施相關的噪音緩解措施,以減輕交通擠塞和噪音影響。 其中吐露港公路往九龍方向,有時平日早上繁忙時間,車龍可由沙田新城市廣場起計,經禾輋邨、駿景園、馬場伸延至污水處理廠一帶,長達4公里。 原本約5分鐘的車程,有時需要15分鐘或更久才可完成,如果每日都要這樣等待,相信「有苦自己知」。 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取道東南九龍,是一條連接大圍至中環的新鐵路線。 沙中線為一條全港策略性鐵路,連接多條現有和未來的鐵路線,工程完成後會形成兩條策略性鐵路走廊,分別是「東西走廊」(或稱為屯馬線)和「南北走廊」。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行車方向

任何人士擬反對該項工程或使用,或同時反對兩者,必須於二○一五年十月十三日或以前把反對書送達香港添馬添美道二號政府總部東翼二十二樓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辦公室。 工程範圍內有351棵樹,當局估計87棵可保留,包括三棵古樹名木,分別是兩棵重陽木、一棵榕樹。 土木工程拓展署會把種植樹木建議納入擬議工程計劃,包括在不同地方共種植256棵樹苗和約三萬叢灌木。 更大疑問是,報告提到新的填海發展區料可提供4.15萬個就業職位,所以能夠促進居民於區內就業,減低對跨區交通的需求,交通需求會和現時的水平相約。 可是擬議填海區預料會用作發展高科技及知識型工業設施,是否大部分職位都能夠吸納原區的沙田居民,甚至反而吸引其他區居民前來,是個很大的問號。 另一個更深層次問題是,政府現時對於填海發展仍然流於「見縫插針」式,有位置就填,但無考慮整體的城市佈局,於是商業活動繼續集中在港九市區,而新市鎮又繼續要容納人口,可是交通配套追不上,居民要繼續捱塞車。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不過工程影響264棵樹須砍伐或移植,87棵樹保留,包括三棵古樹名木。 中期改善措施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已計劃把沙田廣場近沙田鄉事會路至禾輋邨民和樓之 間一段長約 1.1 公里的大埔公路(沙田段),由雙程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三線行車道。 有關工程項目的詳細設計及前期準備工作已接近完成,該署會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就工程取得撥款,以期盡快開展工程。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2023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何啟明提問時表示,在平日早上及傍晚繁忙時段,大老山隧道和獅隧會出現擠塞情況;而尖山及沙田嶺隧道則尚有剩餘容車量。 政府一直探討不同的交通改善措施,以期將大老山隧道及獅隧的部分交通分流至尖山及沙田嶺隧道。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大埔公路(沙田段)道路擴闊及加建隔音屏障工程 – 榮獲「2021年度新工程合約運輸工程項目」大獎

大埔公路有使用「大埔公路××咪」作為地址標示,當中「咪」是英里的英文「mile」之音譯,代表該處與尖沙咀碼頭(經彌敦道)的距離。

  • (一)為改善新界東往返市區的交通,政府已展開大埔公路(沙田段)的道路擴闊工程,將介乎沙田廣場近沙田鄉事會路至禾輋邨民和樓近火炭路之間一段長約1.1公里的大埔公路,由雙程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三線行車道。
  • 大埔道南端的終點本來位於現時荔枝角道與上海街交界,並與上海街連接,後來該路段南昌街至荔枝角道之間的路段於1930年代東移至現時路線,與彌敦道相接。
  • 大埔公路-沙田段為香港1號幹線和香港9號幹線的一部份,9號幹線全長41公里無間斷快速路段就是由本路火炭路以北開始。
  • 而連接沙田和九龍的隧道則有尖山隧道聯同沙田嶺隧道、獅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3條。
  • 1936年,大埔墟內的大埔公路被更名為大埔大街及後再更名為廣福道。
  • 為應付交通需求,我們需要把介乎沙田廣場近沙田鄉事會路與禾輋邨民和樓近火炭路之間一段長約 1.1 公里的大埔公路(沙田段),從雙程雙線分隔行車道擴闊至雙程三線分隔行車道。

荃灣路至今仍是香港重要道路網的一部分,承載新界西北與九龍及香港島之間途經荃灣地區的龐大長途交通流量,並同時作為荃灣區的集散公路。 荃灣路曾因預期交通流量增加而有擴建計劃,惟後來因預期交通流量變為減少而推遲考慮擴建。 (二)(i)及(ii)土木工程拓展署正就興建T4號主幹路進行勘查研究。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2023 T4號主幹路將會提供一條雙程雙線分隔行車道,連接沙田路及城門隧道公路/青沙公路,使車輛可直接往來馬鞍山及荃灣/西九龍,而不需要經過沙田區內的道路,以進一步改善區內交通。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大埔公路沙田段擬擴闊 料加建隔音屏減噪音

在2014年6月,路政署展開工程,把通往大圍段的支路永久封閉,以擴闊青沙公路入口為雙線。 2015年7月,位於蔚景園外連接沙田段與青沙公路往九龍方向的一條新行車線及其附設隔音屏障的建造工程完工;從8月起,該部分路段的車速限制已由每小時50公里放寬至70公里。 大埔公路-沙田段(Tai Po Road - Sha Tin),是大埔公路其中一段南北行雙向道路,北接九肚山路,南達獅子山隧道公路,當中火炭路交界處至吐露港公路交界處的一段為法定快速公路。 (五)(i)及(ii)東鐵線沿線車站加裝自動月台閘門工程正在進行中,其中月台加固工程,以及興建相關系統設備房及設施的工程已大致完成,現正進行加裝自動月台閘門的部分前期工程。 為確保新自動月台閘門能夠配合新列車車門的位置,有關安裝工程將會待東鐵線全面以新九卡列車運作後才能展開。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東鐵線新信號系統在正式投入服務前,須得到機電工程署確認新信號系統安全及運作良好,才可獲批准投入服務。 運房局指,有關路段現時行車量或容車量比率,已達1.12至1.25,即是行車量已超出設計容量,擴闊道路可令有關比率於2026年降至不高於1.1,否則將升至逾1.3,即是塞車問題較現時更嚴重。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出版的《數據透視》,以2016年早上繁忙時間,港鐵各路線的最繁忙路段計算,東鐵線載客率達到93%,馬鞍山線沒那麼迫,但也達81%。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項目顧問:

荃灣路近荃灣公園一段過往是海旁高架道路,其橋墩當時位於海上,後來因為1990年代荃灣沿岸的填海工程,該段道路現在變成內陸高架道路。 )是香港大埔公路在新界沙田的一段,長約3.5公里,西南起城門隧道公路與青沙公路交界,東北連接吐露港公路與大埔公路-馬料水段。 大埔公路-沙田段為香港1號幹線和香港9號幹線的一部份,9號幹線全長41公里無間斷快速路段就是由本路火炭路以北開始。 為進一步改善交通情況,政府計劃擴闊由沙田鄉事會路近沙田廣場至火炭路近禾輋邨民和樓的部分沙田段,從現有雙線雙程分隔車路擴闊為三線雙程分隔車路,並改建沙田鄉事會路的交界處。 得到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於2018年5月批准撥款,該段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已經展開,並爭取在2023年下半年完成,以紓緩該路段交通擠塞問題。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2023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此外,為紓緩大老山隧道的交通擠塞,運輸署已於繁忙時間在隧道範圍實施交通管理措施,當中包括於往九龍方向近收費亭的左一及左二線之間放置臨時交通筒,防止其他車輛阻礙巴士駛入巴士轉乘站,以及由隧道管理公司安排職員在巴士轉乘站的出口指揮交通等。

長遠而言,運輸及房屋局計劃根據發展局和規劃署正進行的《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香港2030+》)研究所設定的整體土地規劃,推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 運輸署及路政署亦會同步檢視相關的運輸基建對現有運輸網絡的影響,並擬訂相應的對策。 不過環顧現時沙田區內的交通情況,就可明白居民的擔心不無道理。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截至去年沙田區人口約67萬,是十八區人口最多的一個,現時沙田居民要前往新界區或港九區,主要靠港鐵東鐵線、馬鞍山線,或是乘車穿越吐露港公路、大埔公路沙田段。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交匯處

1980年代政府發展大埔新市鎮,行車之廣福橋被拆除,使廣福道於林村河兩岸分成不相連之兩段;及後興建的太和邨亦使林村河北岸大部分的廣福道消失,不再和大窩段相連。 此段是昔日鐵路的平交道,當時九廣鐵路(現在的港鐵東鐵綫)部份路軌會橫跨此段,此段當時有兩個分隔閘,當有火車駛近,兩閘便會降下,並發出咇咇咇聲響及截停駛近車輛或通知跨越路軌車輛盡快離開。 當火車駛過,閘會再次發出聲響並升高,讓車輛通過路軌往大埔和九龍。 1983年鐵路電氣化完成,路軌不需橫跨此段公路,車輛亦不需跨越路軌駛往大埔和九龍,此段部份路段亦因此重建。 大埔公路是傳統上來往新界東及九龍的必經要道,至今部分路段仍是重要幹道。 郵政方面,位於油麻地彌敦道的九龍中央郵政局曾是兼管新界各地的郵政中樞,每天早上從該處出發的郵車,就由彌敦道起分東西兩線,分別沿大埔公路及青山公路環繞新界一周,收集新界各地於郵筒投寄的信件。

1980年代鐵路電氣化,各平交道被取消或改建為橫跨鐵路的行車天橋,自此車輛不再需要駛經鐵路平交道。 在發展稠密的沙田區推展是項工程時,繁忙的道路交通、密集的地下設施及對社區的影響等都為工程帶來多種挑戰和局限。 縱然困難重重,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工程顧問及承建商組成的工程團隊憑著採用「新工程合約」模式及秉持協作和互信的精神,成功讓工程得以順利推展。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九巴站柱前綴

以沙田區而言,政府計劃在「馬鞍山第103區綜合設施大樓」工程項目中加設公眾停車場,涉及約400個泊車位。 至於馬鞍山運動場現址,視乎技術可行性,政府亦會在日後重建或發展有關用地時,積極考慮提供適量的公眾泊車位。 政府一直密切監察新界東的道路網絡和交通情況,並會適時檢視區內主要道路的中長期交通需求變化,從而考慮推展新的道路基建項目或進行道路改善工程。 擴闊後的道路走線會盡量減少對現有樹木影響,而受工程影響而須移走植物或砍伐的樹木,土木工程拓展署會研究進行綠化補償設施。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大窩段於大埔太和邨附近相接廣福道,最初北面伸延至九龍坑相接粉嶺段。 1980年代,林村河北岸大部分的廣福道消失;而林村至和合石一部分大窩段被擴建為一條三線來回高速公路,並在旁加建大窩西支路及大窩東支路以連接沿路鄉村,但及後這段高速公路更名為粉嶺公路。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2023 因此現今大窩段並不經過大窩,只餘下太和邨至林錦公路交匯處的單獨一段,而起點與終點皆沒有與大埔公路其他路段相連。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相關條目

時至今日,大部分新界東來往九龍的路面交通仍需途經沙田段,縱使該段已擴建為近代快速公路,但經常出現嚴重交通擠塞。 而其他路段隨著沿途各區的新快速公路及行車隧道(包括獅子山隧道、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吐露港公路等)相繼落成,其作為區域幹道的重要性才大大減低。 踏入2010年代,政府亦有計劃繼續改善大埔公路沙田段以應付增長的車流。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2023 另外在來往九龍和新界東的第一、二、五類危險品車輛不得行經行車隧道而必須使用大埔公路往來。

隨著新界東人口不斷增加,繁忙時段區內及對外的交通擠塞問題嚴重。 (一)為改善新界東往返市區的交通,政府已展開大埔公路(沙田段)的道路擴闊工程,將介乎沙田廣場近沙田鄉事會路至禾輋邨民和樓近火炭路之間一段長約1.1公里的大埔公路,由雙程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三線行車道。 工程完成後,將有助分流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的車流至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土木工程拓展署新界東拓展處建議擴闊大埔公路(沙田段),由火炭(近禾輋邨民和樓)至沙田鄉事會路(近沙田新城巿廣場)約1.1公里長的道路,由雙線雙程分隔道路擴至3線雙程分隔道;並加設隔音屏障或半密封式隔音罩,紓減交通噪音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土木工程拓展署將於下月展開有關工程的第2階段公眾諮詢,下月3日向沙田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簡介工程內容。 如計劃獲得區議會的支持,政府計劃於2023年下半年就相關工程進行刊憲。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沙田嶺段

沙中線有十個車站,分別是大圍站、顯徑站、鑽石山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何文田站、紅磡站、會展站和金鐘站。 建造工程已於2012年7月展開,預計屯馬線全線及沙中線「紅磡至金鐘段」分別於2021年年底或以前及2022年第一季開通。 圖三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位於港島、九龍和新界的主要道路基礎設施計劃。 關於興建中與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的資料,分別載於表1.1及表1.2。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大埔道

而連接沙田和九龍的隧道則有尖山隧道聯同沙田嶺隧道、獅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3條。 沙田段城門隧道公路至沙田路一段是雙程二線分隔行車,而沙田路至吐露港公路一段是雙程三線分隔行車。 1936年,大埔墟內的大埔公路被更名為大埔大街及後再更名為廣福道。 1980年代政府於大埔新市鎮興建太和邨,林村河北岸大部分廣福道消失。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 沙田對外鐵路、路面交通接近飽和

興建中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北面連接路)、將軍澳—藍田隧道、將軍澳跨灣連接路、中九龍幹線、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一期、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以及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 另外,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屯門西繞道、粉嶺繞道、西貢公路改善工程第二期、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擴闊工程、蓮麻坑路西段(平原河至坪輋路)擴闊工程、荃灣路擴闊工程、沙田T4號主幹路及十一號幹線(北大嶼山至元朗)。 在發展新市鎮時沙田段仍與大圍段直接相連,由於九廣鐵路全綫現代化及電氣化等工程,大圍段近九廣鐵路一段平交道改為行人及行車天橋,自此沙田段與大圍段分拆為兩條道路,並以90度角連接,此時沙田段與大圍段仍然互通。

另一方面,為讓巴士轉乘站的使用更為暢順,運輸署正安排路政署擴闊該巴士轉乘站的入口,減少因巴士等候入站而導致隧道擠塞的情況。 翻查土木工程拓展署於去年底發表的完整研究報告,內容指出馬料水填海是「技術上可行」,又聲稱區內的主要交通道路,到2036年仍能應付繁忙時段交通需求。 報告建議要在填海地點建公共運輸交匯處,並安排巴士路線接駁東鐵線和馬鞍山線車站,並改善通往馬鞍山的道路交通。 政府日前向立法會提交交件,交代六隧分流初步評估結果,認為紅隧和獅隧須適度加價,並建議用公帑補貼減低西隧收費。 運輸及房屋局計劃在落實調整隧道方案前,擴闊大埔公路(沙田段)行車道,紓緩沙田與九龍之間的塞車問題,當局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就工程取得撥款,以期盡快開展工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