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阿里山鐵路6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阿里山鐵路

上阿里山,若是不開車的話,除了選擇台灣好行公車再來就是搭阿里山小火車 了。 搭乘阿里山鐵道專列上山,可感受百年鐵道的浪漫,除了幾段路程稍有搖晃,整體乘坐起來感覺也很舒適。 在台湾,阿里山林业铁道曾数次被冠上一些耀眼却未证实的头衔。 自1986年1月25日与大井川铁道缔结为姐妹铁路之后,诸如“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一”等头衔开始陆续出现。 [71] 到了1990年,林务局森林育乐组重新定义“世界三大登山铁道”之后,连“世界三大仅存的登山铁道之一”此一头衔也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丝毫不知此说法有着考证不清的疑问存在。

因為奮起湖至阿里山站並沒有火車行駛,因此那段路必須要靠公車通行。 若是想要從嘉義火車站一路到阿里山時,有個名為「台灣好行」的景點接駁公車可搭乘。 如果不想煩惱怎麼安排阿里山交通等問題,只要到嘉義火車站或高鐵站就可以享受阿里山觀巴的體驗路線。 阿里山鐵路2023 至於全長9.2公里的眠月支線,則開放於民國72年(西元1983年),火車一路蜿蜒於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嶺間,當您看到一座高十餘公尺、形狀像猴子的巨石,即到了終點站「石猴遊憩區」。 白木林為石猴遊憩區之奇觀,在森林大火後,矮小的植物被燒光,僅剩高大的松、杉類枯幹,這些火燒木經過風吹日曬、雨淋霜打,表皮轉白,成了醒目之景觀。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來到森林遊樂區必走的經典路線,也是以神木站做為起點與終點。 遊客可以從阿里山站沿著步道,繞過櫻花隧道、姊妹潭、香林神木、巨木棧道等景點,走到神木站再搭小火車回阿里山站,也可以反過來先搭車再走下山,不論哪一種方法,都給到此一遊的旅客,最完美的阿里山體驗。 特別是祝山線列車每日會依照日出時間不同而調整時刻表。 想要搭乘的朋友可以留意每日行駛前一日下午 阿里山鐵路 4 點 30 分,官方會在林鐵網訂票系統、阿里山車站、遊樂區大門口及旅客服務中心公告發車資訊。

水社寮是個安靜的地方,比起交力坪更加安靜,但又不像梨園寮、獨立山一般近乎荒蕪。 車站附近有著古樸的迷你聚落,好像時空靜止在幾十年前,別具韻味。 除了寧靜的聚落,水社寮的景觀更是迷人,穿梭在杉林與竹林間,並且展望玉山、塔山、瑞里、奮起湖的美景,讓人忘記煩惱,只留下最純粹的快樂。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台灣觀巴路線#1

停留一段時間後,直到火車的鳴笛聲再響起,從竹崎站發動,也宣示著即將深入山林,跨過牛稠溪鐵橋,往仙境逐步爬升而去。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鐵路2023 這座阿里山前哨站,獨特的蒂芬妮綠色澤,讓它成為沿線最亮眼的存在。 阿里山鐵路2023 聽著火車行駛在鐵軌上的喀擦聲,看著兩旁綠意盎然的樹林,呼吸著帶有微微柴油味的高山空氣,在搖搖晃晃之中,好像到了某個很遠很遠的地方,等列車到站,走下車後,出現在眼前的,是個很美,很美的夢。 「獨立山第三觀景台」是搭乘林鐵上行專列才會停靠的秘境,若是乘坐一般的班次,是沒有辦法在這裡下車的,非常可惜。

  • 『神木線』顧名思義沿線可以欣賞到各種極高樹齡的千年神木,乘車到神木站不但可以步行至巨木群棧道,還能一覽紅檜高聳、壯闊的景象,堪稱是阿里山不能錯過的重要景點,也是最能想像鐵道情懷的支線之一。
  • 如今的交力坪站,雖然少了人潮,但多了現代社會越來越難找到的清幽。
  • 搭乘這項阿里山交通工具時,沿途會經過隙頂、巃頭坪、石棹、奮起湖(固定班次停靠)、十字村,而每站都擁有不同的景點可參觀,到隙頂二延平步道看雲海、到巃頭眺望玉山群峰等等。
  • 相較於台灣好行觀巴的票價較貴,但時間較自由,不會沿途停靠較省時間,還可以彈性安排行程。

此类头衔的来源可能是“世界登山铁路三姊妹”之转化[72]。 为配合第3阶段(奋起湖至神木段)复驶所需,办理招募26名从业人员甄试,于2015年3月1日办理报到[64]。 2015年9月15日完成嘉义北门站至阿里山站通车测试[65]。

阿里山鐵路: 竹崎

搭乘這項阿里山交通工具時,沿途會經過隙頂、巃頭坪、石棹、奮起湖(固定班次停靠)、十字村,而每站都擁有不同的景點可參觀,到隙頂二延平步道看雲海、到巃頭眺望玉山群峰等等。 阿里山鐵路 即使是在車內也可以欣賞到海拔200m到2500m的多樣自然生態、地形景觀。 身為森鐵本線的阿里山小火車過去為了搬運木材而被建造,如今成為了家喻戶曉又充滿育樂效果的觀光鐵路,且搭乘阿里山小火車可欣賞各種美景,無論日出、雲海、晚霞、神木或是櫻花季,所有都可在阿里山欣賞,而每個景點也都不可錯過,以下有四種鐵路可前往欣賞。

特別是阿里山鐵路依海拔高度不同能欣賞到不同林相,一路上都有不同驚喜,也讓小火車成為遊客不能錯過的安排之一。 如果想要沿路欣賞美景,不用受到火車或觀巴規定的時間壓力,又不需勞累開車,最輕鬆的阿里山交通安排,當然就是選擇包車方式前往阿里山。 阿里山鐵路 如果你是從嘉義以外的縣市出發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阿里山交通的安排,因為從高雄、台南出發,也可以輕鬆搭乘觀光巴士至奮起湖,吃著特色小吃及奮起湖便當,享受一整天的阿里山之旅。

阿里山鐵路: 北門車站是台灣目前少數僅存還有提供服務的日式建築車站。 圖/Angela Kuo

目前,阿里山鐵路已搶修開通至十字路,讓過去的交會點成為了暫時的終點。 十字路車站原本是平地前往阿里山的中途站,同時是來吉和達邦、特富野等地部落古道交會的地點,如今,這裡依舊名符其實的作為阿里山公路與鐵路最靠近的地方。 火車搖搖晃晃了好一段時間,爬升海拔近一千多公尺的高度,終於到了最大的中途站─奮起湖。 三面環山的奮起湖,並沒有任何一座「湖」,而是指那被山溫柔呵護著的盆地。 這裡的聚落都依山而建,讓人上上下下地走在懷舊氣息濃厚的山城巷弄間,像極了九份,故而奮起湖又有「南台灣九份」的別稱。 位在海拔近一千公尺的交力坪車站,是上下山火車的交會點,也是人們透過鐵路前往瑞里地區的重要驛站,在全盛時期,人潮可不輸給奮起湖。

阿里山鐵路

隨著阿里山小火車離開獨立山,逐漸向越高越深的山內駛去。 梨園寮或許不是個擁有許多景點的車站,卻是個充滿發現的車站。 夜晚能夠欣賞大群螢火蟲飛舞的浪漫,白天則能順著小路,造訪附近的太興村,走走有著茶園、山巒與飄渺雲霧的太興岩步道,打從心底徹徹底底的療癒。 除了全木造的站體,竹崎站另一點很特別的是,以前火車到了這裡,必須以三角前進後拉方式掉頭轉向,換成適合登山的火車頭才能上山。 至今,仍能見到當初的三角形軌道,見證了這座小車站的重要性。

阿里山鐵路: 樟腦寮

阿里山管理處處長洪維新表示,2023年是疫後觀光盛起的一年,阿里山的業者們二度來到新竹,期待以悠閒、慢步調的活動氛圍感染民眾,也在新竹商圈激發全新火花,與周遭商家共創雙贏。 阿里山鐵路 市集活動期間預計以「山百六十度」遇見幸運,消費滿額即轉扭蛋活動送出總額新臺幣10萬元禮品及禮券,機會難得,歡迎把握三天的市集展售期間前來購入阿里山的各式好禮與物產。 阿里山鄉長高瑞芳頒發感謝狀給台電嘉義區處,他表示,近年來台電嘉義區處對山區偏鄉服務用心,現在在山區看到需要維修或樹修的桿線,利用LINE群組通報給所長,或是利用台灣電力APP報修功能通報,台電人員就會盡速趕至現場察看、維護線路,很有感。 如果覺得不過癮,不想人擠人,也可以在出車站後轉向右手邊,走到秘境般的小笠原山觀景台。

阿里山鐵路

傳說在夏日的夜晚,某處深山的車站附近,會亮起點點星光,照亮人們心中的孤寂。 這傳說中的「螢河鐵道」,就位在阿里山火車沿線的梨園寮站。 在奮起湖大飯店享用最具代表性、聞名全台的「奮起湖便當」是林鐵上行套票內含的品項之一,戰斧軟燒肉、燜燒烤雞腿雙主菜的豪華鐵路便當,搭配龍鬚菜、滷蛋、古早味紅豆枝,在經過了3個小時的上山時間,用最經典又樸實的台灣味填飽肚子。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線

除了三天主題之夜外,展場全天更安排了太平社區植物染體驗、林鐵小鋪-立體教材DIY、土匪山林業園區原木烙畫體驗、更有茶米冰淇淋、米餅冰淇淋分享等活動,邀請新竹及北部的朋友們,在這一週來到遠東巨城購物中心1樓廣場感受阿里山豐富多元的市集活動。 在市集期間更推出三款深具阿里山代表性飲品「茶、咖啡、部落調飲」等,打造主題之夜並結合週邊文創邀約遊客在購物、逛街行程中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阿里山風格物產與文化。 台電嘉義區處處長許墩貴今天與嘉義區處團隊前往阿里山鄉豐山村,捐助阿里山鄉公所4萬元辦理獨居長者屋內線汰換作業,並捐助豐山村及來吉村弱勢清寒住戶5戶急難救助金共15000元。 〔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為提升偏鄉長者的用電安全,台電嘉義區處與阿里山鄉公所攜手合作,今天到山上協助山區獨居長輩住屋內線汰換,並捐助弱勢急難救助金,長輩們說,平常自己沒辦法換電線,房屋老舊也擔心安全性,幸好有台電幫忙,讓居住時更安心。 嘉義家扶中心沈明彥主任表示,孩子們真的很喜歡手作課程,但是礙於學校資源和家裡經濟有限,往往孩子只能看著網路上的影片來嘗試,這次能有這樣的合作機會,孩子非常開心能有老師來教他手作,也一直詢問著成品何時能燒製完成。

西元1899年,日本人為轉運木材而規劃興建阿里山鐵路,軌距762毫米,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率半徑40公尺。 西元1912年,長達66.6公里的嘉義至二萬坪段宣布通車,西元1914年,再延長至阿里山並逐漸增設支線,總長71.4公里。 全線自海拔30公尺的嘉義,一路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經過47個隧道、72座橋,沿途可欣賞熱、暖、溫等不同森林帶之植物種類變化與美麗的山脈、溪谷。 阿里山森林鐵路分為平地與山地兩線段,前者指嘉義至竹崎(14.2公里),後者為竹崎至阿里山線段(57.2公里)。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林业铁路

[3]其各路线主要位于嘉义市与嘉义县境内,但祝山线部分区段则位于南投县信义乡。 该铁路乃是日治时代为了将阿里山林场产出之林木向外输送而建设[4];林场砍伐业务结束后,客运与观光成为该铁路的主要功能。 阿里山鐵路 整个系统主要有一条起点自嘉义市嘉义车站、终点在嘉义县阿里山乡阿里山车站的主线,以及众多遍布阿里山山区的林场线所构成。 今日开放客运的部分,包括主线及其部分区间的“神木线”[5]、“沼平线”、一条为观日而修筑的“祝山线”[6]。 阿里山林铁尚有几条“林场线”是以眠月及东埔两线为主干分歧出的几条支线,不过几乎已经停用废弃[7][书 1][书 2][8]。 一般提到阿里山小火車,大多都是指從『嘉義火車站』至『十字村站』的鐵路本縣,以及目前仍保留的『祝山線、神木線、沼平線』三條支線。

阿里山鐵路

2010年6月19日祝山线及神木线复驶,2012年12月23日阿里山线嘉义-竹崎区间复驶。 另外提醒由於目前祝山車站正進行改建工程,因此列車會停在『對高岳車站』,需在步行20分鐘至『祝山觀日平台』。 除上述原有列車以外,阿里山鐵路也會視季節或活動不定期加開班車。 如櫻花季期間,就會不定期加開『蒸汽機車附掛檜木車廂』班次。 北部的林口店以「環澳大冒險」為主題,中央廣場上有大型巧虎氣偶坐在一起,看著活潑小袋鼠一起練拳擊;也能與琪琪一同穿越「大堡礁海底隧道」,感受霓虹燈營造的奇幻海洋世界;隧道外更有繽紛「彩虹小屋」可拍下最美的打卡照。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小火車#2

若是想上祝山觀日出,卻又錯過觀日列車,也可以從這裡走步道上祝山喔。 阿里山的美聞名全台,而要上山欣賞日出雲海及神木等美景,搭火車,會是比開車更有感覺也更難忘的方式。 從以前的林業鐵道到如今的觀光鐵路,阿里山走過了百年多的歲月,仍舊在山林間行駛著。

沼平車站就是阿里山舊火車站,建於西元1914年,於大正3年3月14日正式開始營運,原為阿里山林業鐵路登山本線的終點站。 在日本統治時代,當局藉該鐵路運出大量開採自該地區之高價值原木(如檜木、雲杉等) ,並將之大量使用於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臺灣的許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見桃山陵、橿原神宮、筥崎宮、明治神宮等) 。 [18]此外,該鐵路自營運初始至當地公路通車之前一直是其沿線聚落的輸運要道。 許墩貴表示,從市區到阿里山鄉將近50公里的路程,沿路都是電力公司早期扎根的電力基礎設施,台電運用多項新工法和檢測技術及電力APP的通報機制,減少災害事故和停電時間,拉近山區居民與台電的距離。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小火車#4

現今的阿里山車站是阿里山林業鐵路的終點,同時也是阿里山支線火車,祝山線和神木線的起點。 獨立山是一座獨立錐狀山,坡度相對陡峭,所以火車必須走過「螺旋狀三迴旋」才能到山頂,造就世界少見的鐵道景觀。 在獨立山車站旁,即是登山客間口耳相傳的獨立山登山步道。 這條步道過去是山上人民運送物資與下山採購的道路,如今則成為阿里山山區熱門的登山步道,走過一次,就會帶給人們身心靈的大大滿足。 鹿麻產又名為「鹿滿」,鹿麻產曾經是重要的大站,卻在阿里山公路開通後風光不再,直到2004年12月,才將廢棄的舊站重新整建。

阿里山鐵路

在民國71年以前,阿里山公路尚未通車的年代,一列列進站的森林小火車,帶來搶購便當的遊客,最高紀錄一個中午可賣多達一千多個;公路正式通車後,搶購便當的人潮不再,奮起湖也轉而發展觀光休閒產業,不過依循古法製作的奮起湖鐵路便當,美味依舊不變。 梨園寮車站位於嘉義起點31.4公里,海拔:904公尺。 除了捐款,tittot琉園也前進當地為孩子上玻璃課程,透過傳授玻璃知識、實際手作教學,為孩子們打開視野、點亮不同可能性的道路。 Tittot琉園表示,這正是他們所期待的,為在那生活的弱勢孩子,提供探索世界的可能,讓他們都成為日出照映下的寶貝。 Tittot琉園指出,tittot琉園的「台灣印象」琉璃系列作品,以台灣的美景為主題,每年創作一件,以致敬台灣這塊美麗的土地,2006年至今已創作12件。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碰壁(Z字形分道)

2010年6月19日祝山線及神木線復駛,2012年12月23日阿里山線嘉義-竹崎區間復駛。 阿里山是世界知名景點,但是這裡許多原住民,經濟拮据,甚至沒錢買輔具,慈濟志工再度上山,把環保輔具送到每個需要的家庭。 台電嘉義區處表示,台電對山區強韌供電投入相當大的心力,裝設架空線路指示器和自動化開關,桿線加裝防範動物碰觸裝置,建立多元通報管道等等,能在最短時間搶修復電完成。 經統計今年已裝設雙線式架空地線1800公尺,樹木修剪51000平方公尺。 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灣鐵路公司、臺鐵公司,是預計於2024年開始營運的中華民國國營鐵路公司,由原臺灣鐵路管理局改制及公司化而來,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鐵,為中華民國交通部的附屬事業機構[1][2][3]。 Tittot琉園說,今年「台灣印象」作品【金冠載道】以阿里山林鐵為主題,因此以服務阿里山區的「嘉義家扶中心」為捐款對象,盼經由這次作品上市所推動的公益合作,讓家扶的孩子們猶如迎接日出般,看見嶄新的希望與明天。

阿里山鐵路: 阿里山林業鐵路特色及自然地貌

離開樟腦寮車站,通過樟腦寮鐵橋,便開始獨立山的爬行,這段路程可體驗「螺旋形鐵路」,經第一迴旋、第二迴旋,最後是世上獨一無二的8字形迴旋。 阿里山鐵路2023 在日本统治时代,当局藉该铁路运出大量开采自该地区之高价值原木(如桧木、云杉等) ,并将之大量使用于各地神社之建造(如位在台湾的许多神社,以及位在日本本土的伏见桃山陵、橿原神宫、筥崎宫、明治神宫等) 。 [18]此外,该铁路自营运初始至当地公路通车之前一直是其沿线聚落的输运要道。 想擁有自由的時間安排,想能不受拘束且開心安排行程,這非自駕莫屬了。 這裡推薦三種阿里山交通路線,無論從北或南都可以輕鬆前往阿里山,享受自己的自駕之旅。 梨園寮站至交力坪站之間,最唯一沒有隧道的登山路段,在33K這個地點可以看到水泥、鋼構新舊兩代的橋樑演進。

阿里山鐵路: 铁路车辆

海拔段段爬升,一再再看到山腳下的樟腦寮車站,窗外沿路的自然生態也隨高度而漸漸變化,對於第一次搭乘的旅客來說,真的是相當新奇的一段路程。 「樟腦寮車站」最大的亮點便是它「折返」的進站方式,到站之前,列車直進先向前開過X交叉點、停車,之後再以倒車方式進站倒入左方軌道支線停靠。 下車時這裡也沒有所謂的月台,只有簡易的鐵梯,下車時需稍留意步伐。

每年的一月一日,隨著悠揚的音樂演奏,太陽也漸漸升起,對高岳的觀日平台上滿滿人潮,在這見證一年的新開始。 而在這天之後的300多天裡,這座車站陷入一如往常的寧靜,只有特別預約的郵輪式列車才會停靠。 走在社區裡,看見每間小木屋雖有著相同的型態,卻各有著不同的裝飾,讓每一間房,都變得如此獨一無二。 在這塊聖地裡,乘載的不只是美麗的房屋,更是鄒族人對土地的愛,對阿里山的夢。 下車後,只見密林間有著一座原住民彩繪風格的站房,鄰近有幾戶住家,似乎沒什麼特別。 但其實,從這裡出發,走上一小段路就能到達人們口耳相傳的「台版合掌村」─得恩亞納。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