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九龍水塘行山2023介紹!內含九龍水塘行山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九龍水塘行山

沿樓梯往東行,在標距柱M117附近接上麥理浩徑,落斜不足數分鐘到九龍水塘。 九龍水塘為4個水塘最年長及容量最大,於1910年建成,弧形主壩為地標位,與主壩水掣房、溢洪壩、溢洪壩記錄儀器房及記錄儀器房都是香港法定古蹟。 由於今程是初段短線行山路線,落斜接上九龍水塘經過溢洪壩回到大埔公路乘車回市區。 若想延伸行程成5塘連走,可順行麥理浩徑6段至城門水塘、衛奕信徑6段或金山家樂徑等難度較低行山路線。

途經鳳凰山其中一個登山口,不過不建議新手行,因為難道非常高。 從天壇大佛踏上奇趣徑,穿過寶蓮寺旁的林蔭小路,不久便到達茶園,沿途被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嶺環抱,右方是本港第二高峰鳳凰山,左面則是高 751 米的彌勒山。 鳳凰山主峰高 934 米,山峰時常隱沒於雲霧間,故又有「鳳凰縹緲」之獨特景致。

九龍水塘行山: 新手行山路線【7】金山郊野公園|九龍水塘

沿路環境清幽寧靜,早上會遇到不少晨運客,有些還會主動和你打招呼,感覺很窩心。 沿山徑上行不久來到石梨貝水塘的水壩,左走繞水塘而行﹝不需過水壩﹞。 途中看到翠綠的水面,幽幽的山溪,更遠眺獅子山的側影,風景優美。 穿過叢林及經過小水潭後不久來到水掣房,左走引水道旁的水泥路下行,接上金山路後向右走,經過九龍水塘的堤壩再前走一段後,返回大埔公路完成行程。 九龍接收水塘緩跑徑1.7公里,走至緩跑徑五份四時可沿樓級往石梨貝水塘緩跑徑。

  • 灣仔峽至香港仔是港島市區熱門的行山路線之一,屬最初級的入門遠足路段。
  • 繼續向前走,到達筆架山發射站後轉右直行便可到達畢架山觀景台,可從另一角度欣賞市區景色。
  • 自己一個想行山又唔想去到郊外咁遠,原來市區都有得行!
  • 山上多奇岩怪石,秋季期間,山上的芒草及野草變成金黃色,景色非常美。
  • 鶴咀在香港行山好去處中有秘境之稱,在鶴咀道開始行,途經會有地道山水豆腐花,而值得留意的是鶴咀其中經過的地方是鶴咀蟹洞,比較近海,浪有時很大,有機會被浪水弄濕。

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的北潭凹,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全長約3公里,輕鬆易行。 家樂徑兩旁布滿楓香樹,又可遠看海水,及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與燈塔,是看美景的好地方。 對於動物愛好者,要是行陽明山莊起步,至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完成整條路線的話,或會帶來驚喜。

九龍水塘行山: 新手行山路線【11】船灣郊野公園|荔枝窩小瀛故事館

鶴咀在香港行山好去處中有秘境之稱,在鶴咀道開始行,途經會有地道山水豆腐花,而值得留意的是鶴咀其中經過的地方是鶴咀蟹洞,比較近海,浪有時很大,有機會被浪水弄濕。 其中不能錯過的是鶴咀燈塔,遠看就似港版巴黎鐡塔,而近看塔底又十分特別,如果要打卡,建議在較遠的地方影相較易影到燈塔全貌。 遠足沿途經過的沙螺洞是一個盆地,被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包圍。 聞說以前這裡有三條客家村落,分別是張屋、李屋、老圍。

九龍水塘行山

繼續接上涼亭後方的林蔭小徑,山徑平緩易行,樹蔭處處,甚感舒適,途中看到左方的龍山的山巒和流水響水塘。 走至路口處向右往鶴藪水塘﹝前走可往流水響水塘﹞,路徑的末段可俯視屏風山下的鶴藪水塘,隨後沿石級下山,接上平緩林路後向左走至水壩,再沿左方的鶴藪道走至鶴藪圍小巴站完成行程。 長洲是不少人假日好去處,但長洲不只美食,更可行山,北眺亭就是一個好選擇。 北眺亭有兩條路,一是較遠的大貴灣海濱小徑長貴路、長北路上;另一條路較短,從長洲安老院旁斜路上 。 假如選擇後者上,大貴灣落,行5-6分鐘斜路便到達長利公園,而到達北眺亭後,就可看到東灣、長洲民居及碼頭及從山下爬到長洲的最高點。

九龍水塘行山: 九龍水塘

九龍水塘及石梨貝水塘一帶沿途有很多馬騮出沒,牠們或會搶走大家手提的食物。 切勿餵飼馬騮,並不要在牠們面前進食及不宜手挽膠袋在牠們面前走過。 休息一會後,在面向休憩處的路口向右下行接上泥徑再沿山脊而上。

位於主壩附近有兩個百年歷史圓形排洪漏斗,為一級歷史建築,亦是二戰前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塘,水塘滿水時漏斗會進行排洪,期間會出現大瀑布,壯觀場面不得不打卡呀! 城門水塘路線全長約8公里,需時2小時,要打卡的朋友記得要預多點時間。 自河背村出發沿路南行,行山路線全長約兩公里,一小時左右就能走畢。 沿途兩旁樹木成蔭,走至水壩,看見碧綠的水塘和美麗的景致,教人心情豁然開朗。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內,全長約八百米,步行約需一小時,是荃灣區的行山好去處。 這條自然教育徑設有十四個導賞點,主要介紹城門水塘和沿途植物的資料。

九龍水塘行山: 漁農署推「香港遠足挑戰」 行山打卡送獎品

甫從石梨貝水塘巴士站下車,便有一個木製涼亭,馬騮們會在那裏過夜,所以清潔工人每朝早九點多,都會用水清洗椅子,幫它們清理蘇州屎。 然後,沿長路直走,向下步行約十分鍾,便來到九龍副水塘的水壩。 在水壩上,我們可眺望兩邊景色,一邊是昂船洲大橋,另一邊則能觀看九龍水塘的主壩,感覺開揚。

觀景台上的景觀極為開揚,可飽覽整個九龍半島的景色,甚至可遠眺將軍澳及柴灣,日落時分或夜晚景色同樣值得打卡。 天氣好的時候,在飛鵝山觀景台可清楚看到維港兩岸的美景,另外出上亦可欣賞九龍半島景色! 「標尖角」是萬宜水庫東壩北面的一個半圓形岬角,山體由火成岩六角柱石群組成,從上而下可以俯瞰六角形火山岩柱獨特景色,是不少人前往打卡的勝地。 大家坐南港島綫去海洋公園去得多, 但其背後的南朗山 ,很多人也未踏足過。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鷹巢山自然教育徑環繞鷹巢山(又稱尖山)山麓一周而行,途中可欣賞鄰近的湖光山色。

九龍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行山2. 路線

於金山郊野公園下車後,便有很多猴子迎接,園口更有一頭紀念像呢。 九龍水塘行山2023 今次山女順時針走一圈,先經過九龍副水塘,它建於1931年,屬九龍水塘的附屬建築,主要儲存九龍接收水塘及九龍水塘的餘水。 再走多點很快便來到九龍接收水塘,更有小路下接至水塘底部,可近距離欣賞水塘之美。

九龍水塘行山

寶雲道健身徑全長約3公里,約一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對於新手來說難度不大; 而且單身人士更可在中途到訪姻緣石公園,參拜著名的寶雲道姻緣石。 可經元荃古道連接麥理浩徑第九段、大欖涌水塘和荃灣市區,或經山路步行45分鐘往深井。 沿途會經過一個清快塘村,村內有個改建而成的喜香農莊,可以看到紫藤花棚及睡蓮池塘等優美景觀;如果到訪日子正值花期的話,,頭上盡是一片粉紫藤花,必定要好好打卡。 及至九龍水塘,到訪今次路段規模最大的水壩,更是法定古蹟。 九龍水塘行山 它建於1901年,是新界區第一座建成的水塘,為九龍居民提供食水。

九龍水塘行山: 水塘行山路線|3.金山郊野公園路線

接著可沿九龍接收水塘緩跑徑走,到達九龍接收水塘及石梨貝水塘,最後到達九龍水塘,再繼續行即可回到大埔道,全程只需約2 小時即可完成。 九龍水塘和石梨貝水塘位於馬騮林立的金山郊野公園內,附近也有不少郊遊徑和樹木研習徑,每個水塘設有小徑相連,可以一次遊走四個水塘。 位於上水的古洞水塘,由於古洞水塘外型像心形,所以有人稱為「港版心形湖」,古洞水塘一程路只需60分鐘,大家去一轉行山當去一次偽日本之旅。 若想輕鬆行1小時打卡路線的話,建議大家走左邊的路,直去水塘。

九龍水塘建於1901年,其外形呈雙弧形,弧線分別以縱向和橫向伸延開去。 這種S 形結構,令堤壩能承受的壓力更大,可謂外在與內在兼備。 河背水塘是一個灌溉用水塘,用以灌溉新界西北部的農田,所以相對其他水塘比較小型。 沿河背水塘家樂徑走就可以環繞水塘一次,山徑由平坦的泥路組成,走起來也相對輕鬆。

九龍水塘行山: 香港水塘行山路線全集 (食用水塘篇)

途中可停下來,近距離欣賞水塘風光,感受一下寧靜氣息。 大約行半小時,便抵達下水塘水壩,跟上水塘水壩同樣屬法定古蹟。 假如還有「腳骨力」的話,再行半小時即可達下水塘,沿路落山可到香港仔漁光邨,全程不用兩小時,而且多為平路或落斜,一點都不辛苦。 九龍水塘行山2023 遊走於歷史悠久的九龍四個水塘,山青水映,草木林立,景致優美。

九龍水塘行山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古洞水塘一程路只需60分鐘,輕鬆行山呼吸下新鮮空氣,即使你是行山新手都一樣沒有問題,輕鬆行山又不會覺辛苦。 自己一個想行山又唔想去到郊外咁遠,原來市區都有得行! 位於樂富市區嘅格仔山,原名九龍仔山,係九龍一座海拔只有98米嘅山丘,路程只需30分鐘! 景色相當開揚,可以遠眺九龍仔一帶風景,飯後去散吓步都係唔錯嘅選擇。

九龍水塘行山: 城門水塘行山路線附交通!新手輕鬆行4大打卡位白千層/圓形瀑布

由大潭郊野公園出發,浴大潭水塘路走,見到公廁向右轉,再直行,約走15-20分鐘即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九龍水塘屬新界第一個水塘,並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內,沿麥理浩徑第六段走便可到達。 第六段是麥理浩徑路程最短、最易走的一段,由九龍水塘行到城門水塘菠蘿壩為終點,行山新手不妨試下。 九龍水塘的主壩、溢洪壩都是為香港法定古蹟,主水塘水壩更以雙弧形設計,親眼見識會令人嘆為觀止。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內,全長約八百米,步行約需時一小時。

九龍水塘行山

鶴咀為不少市民假日行山之選,可由鶴咀道出發,經過鶴咀燈塔、鶴咀海岸保護區,再走到蟹洞 九龍水塘行山2023 。 而當中的鶴咀燈塔遠看就似港版巴黎鐡塔,像是置身外地,是必需指照的打卡點! 喜歡綠樹成蔭及賞鳥的大家,就一定要大埔滘松仔園四色林徑了!

九龍水塘行山: 新手初級行山路線!1小時內輕鬆登頂 港島/九龍/西貢

慈沙古道由百多年前起,已經是九龍人往來沙田的主要道路。 由沙田博康邨出發至慈雲山,大約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 若想行多一點,可以追加一小段麥理浩徑五段,行程總共兩小時,中段亦有士多作為補給點,沿路可欣賞整個九龍及維港美景,景觀十分優美。 九龍水塘行山 城門郊野公園風景秀麗,是不少香港人的郊遊勝地,而且又名「動植物天堂」,秋季可以尋找各種斑蝶之外,也可以見到成群結隊的獼猴;幸運的話,可以拍到「水浸白千層」的迷人美景或水中倒影。 東洋山有兩條簡單路線,一條難道較低,可沿馬路登山,登頂時即可看到芒草美景。

九龍水塘行山

以記者的實戰經驗,馬騮山不能隻靠路人指點迷津,最好還是在出發前,預先規劃路線,或到行山網跟足指南,可省卻不少兜路行的時間。 想參見馬騮,兼輕鬆打卡,記者建議由下遊的九龍副水塘起步,走到九龍接收水塘、石梨貝水塘,最後去到上遊的九龍水塘,途經水塘大壩打卡位,才直搗金山路猴穴。 建議可由粉嶺鶴藪出發,終點為大埔鳳園;全長約5.5 公里,但由於初段至鶴藪水塘石屎路路段較平坦,只是上山梯級較少,而且是泥路,難度傾向中級,但仍適合新手。

九龍水塘行山: 水塘行山路線|2.千島湖行山路線

北潭凹又名牛湖墩,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是熱門的遠足活動起步點,亦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九龍水塘行山 我們又遠眺平靜的海水,並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燈塔,是假日到郊外放鬆打卡的好地方。

九龍水塘行山

越過小水壩後,來到開揚處,遠望水塘對岸的倒影,水平如鏡,景色如畫。 水壩過後,右轉進入九龍接收水塘緩跑徑,筆者由終點牌順時針而行,難度與景色和逆時針對比分別不大。 緩跑徑設距離標示,整體起伏不大,水面平靜令人放鬆,走在泥徑上較柏油路舒適。 九龍接收水塘於1926年建成,容量為4個水塘最少,不足九龍水塘十份一。

九龍水塘行山: 第 3 站 香港仔下水塘

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等。 繼續向前走,到達筆架山發射站後轉右直行便可到達畢架山觀景台,可從另一角度欣賞市區景色。 九龍水塘行山2023 繼續走即可到達回歸塔,然後可下山到天馬苑,乘搭巴士或小巴離開。 要登上畢架山,可先乘巴士或小巴到黃大仙豐力樓下車,然後沿著龍欣道走。

九龍水塘行山: 短程行山路線|1.九龍灣平山

途經三個大潭水塘口,路徑集山水湖光山色於一身;同時亦有不少歷史遺跡,包括香港開埠時期的石碑、英式石橋、水壩工程及二戰時期的兵房等等。 初段至鶴藪水塘的石屎路平坦,稍後上山梯級較少,多為泥路,中級難度。 要到九龍水塘行山,可先乘搭巴士到石梨貝水塘站,並沿長源路開始出發,繼續向前走即可到達九龍副水塘。

九龍水塘行山: 行山新手30分鐘路線 香港仔水塘睇水壩【圖輯】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路線簡單易行,全程只有約0.7公里,走一圈只需1小時左右,是不少家庭假日郊遊的好去處。 除了壯麗的瀑布,更可以見證大自然奧妙的壺穴,下次去大尾督遊玩時,可以順道逛一圈吧。 大帽山家樂徑位於荃錦公路扶輪公園內,全長0.5公里,需時約20分鐘,大部分路段由碎石鋪成,寬闊平坦,新手也可以輕易行到。 附近設有停車場、廁所、小食亭、燒烤場地等,最適合舉家郊遊。 大潭水務文物徑是大潭水塘的其中一段行山路線,由陽明山莊起步,終點是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

九龍水塘行山: 金山郊野公園輕鬆出走馬騮山 !百年九龍水塘+石梨貝水塘 難度低附交通詳情

九龍水塘位於金山郊野公園,九龍水塘一共由三個水塘組成,包括為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及九龍接收水塘,另外,在九龍水塘附近的石梨貝水塘,一般亦會視為九龍水塘群其中一員。 現在雖然不見菠蘿的蹤跡,但踏著平坦的林間小道沿城門水塘西岸而行,會看見路旁長滿細葉榕,樹葉會在秋季轉為紅色的楓香。 另外有地衣、苔蘚及九節等有趣植物,帶小朋友來一邊行山,一邊上自然觀察課,亦是周末的好節目。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