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乳癌切除9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零期乳癌(原位癌)是最早期的乳癌,目前治療原則是切除病灶合併放療,或進行單純性乳房全切除手術。 針對荷爾蒙受體陽性者,術後給予抗荷爾蒙藥物以預防復發。 侯明鋒說,乳癌治療不能拖,容易復發的HER2陽性患者更須聽從醫師建議,接受輔助性治療,持續一年使用抗HER2標靶藥物合併化療,就能有效降低日後的復發及死亡風險。 「乳癌真的沒有那麼可怕!」台灣乳癌治療權威、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侯明鋒說,早期乳癌患者如能好好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乳癌切除

病人或需接受放射治療,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最終病況,建議及安排進行其他輔助性治療,例如化學治療、激素治療及標靶治療。 乳癌切除2023 進行乳房腫瘤切除手術/部分乳房切除手術前,病人或需到X光部注射同位素/導線等,以進行手術前影像掃描及定位。 拍攝後,乳房可能會短暫疼痛,而輕微的瘀傷則較為罕有。

乳癌切除: 乳癌成因及風險因素

不過,只要癌細胞沒有侵犯乳頭、乳暈,全乳切除還是可以儘量保留乳頭、乳暈,除了外形比較完整,更接近手術前的樣子,也降低乳頭乳暈重建的需求。 過去許多病人因為擔心復發,大半會選擇乳房全切除手術,以為把乳房整個拿掉就可一勞永逸。 病人或會因治療而引起不同併發症,輕則傷口感染、皮膚刺痛、上肢水腫疼痛,手臂活動受限制等,重則脫髮、嘔吐、疲倦,甚至影響心臟功能。 因此,康復期間應定期覆診,避免搬動重物,亦可按醫生建議,進行簡單手臂運動以減少水腫。 除了手術之外可以考慮的輔助性治療有:化學治療、放射線療法、荷爾蒙療法,和標靶治療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根治的方法,因為腫瘤細胞會殘存在體內,伺機復發。

乳癌切除

乳房重建手術通常是將腹部脂肪移植至乳房位置,或放入特製的鹽水袋,以平衡兩邊乳房外觀。 這類乳癌的癌細胞沒有雌激素受體(estrogen receptors,簡稱︰ER)或黃體素受體(progesterone receptors,簡稱︰PR),並且不會製造或只會產生少量名為HER2的蛋白質。 三陰性乳癌屬於侵襲性乳癌,而且很難被根治,佔整體乳癌種類約15%。 乳癌是女性好發率最高的癌症,但是許多患者常常在摸到乳房腫瘤卻不敢就醫,而剛得知自己罹患乳癌時,患者往往也覺得根本無法面對。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乳癌切除: 乳房保留手術

台大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郭文宏就說,過去認為切除手術的範圍需要比腫瘤區域再大一些,以作為安全距離。 乳癌切除2023 現在已經不需要,只要檢體邊緣沒有驗出癌細胞即可。 乳癌切除2023 即使腫瘤太大,診斷當下不適合接受保留手術,也可先透過術前輔助化療讓腫瘤縮小。 荷爾蒙治療:服用抗女性賀爾蒙藥物以防止癌細胞生長,適用於腫瘤荷爾蒙受體呈陽性反應之病人,或用作化療後治療。 當癌細胞開始從乳房腫瘤進入淋巴系統,會先於前哨淋巴結積聚,再擴散至腋下淋巴結。 所以,做以上手術期間會先切除前哨淋巴,再即場提取樣本化驗,以決定是否需要切除全部淋巴。

乳癌切除

最近這些藥物也獲得FDA批准,加上抗荷爾蒙藥物,給早期但病情較嚴重的患者術後使用。 病人接受手術前或後,醫生可能使用化學藥物療法作為對病人的前置或輔助治療。 醫生會利用抗癌藥物來破壞並擾亂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縮小腫瘤以便利手術和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

乳癌切除: 乳房X光造影術

一旦癌細胞發生淋巴結轉移,最先受侵犯的即是前哨淋巴結。 為了確定淋巴結是否遭到感染,會取出幾個前哨淋巴結送切片化驗,若有癌細胞轉移,則施行淋巴結清除。 依腫瘤大小、位置、檢驗結果、淋巴結有無轉移、X光影像等,加上年齡、健康狀況,由醫師做專業評估,再決定開刀類型。 局部切除是指把乳癌單顆腫瘤和它連著旁邊的組織,在足夠的安全距離範圍內切下來,並且在手術中做冷凍切片,確定腫瘤切除乾淨,手術才能結束。 切下來的範圍如果不大,只要把周邊的組織好好設計一下,可以達到還不錯的外觀。

乳癌切除

香港乳癌資料庫報告顯示,本港乳癌患者罹患乳癌的三大高危因素是缺乏運動(每周少於三小時),佔77.5%;從未餵哺母乳,佔65.9%;排第三位為超重/肥胖(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或等於23),佔38.6%。 再其次為沒有生育/35歲後首次生育,佔26.2%;飲食含豐富肉類/乳類製品,佔14.8%;有乳癌家族病史佔14.5%。 乳癌切除 2008至2018年十年間本港女性乳癌個案累積升幅達到77%。 其中,2018年錄得4,645宗乳癌新症,位列常見癌症第三位。 透過阻止大腦向卵巢發出分泌雌激素的信號,令卵巢停止製造雌激素,從而阻止癌細胞受雌激素刺激而繼續生長。

乳癌切除: 三陰性乳癌是「乳癌最惡性殺手」!預防、症狀、治療9大問題一次說清楚

而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或為水瘤或良性纖維瘤,對身體無害。 他強調,該患者抗癌5年後病逝,並非因她太遲接受治療,而是因為「她的荷爾蒙是正,她的HER-2初期也是正的,慢慢就變成了負」。 曾醫生指,幾乎所有針對乳癌的藥物也採用過,至少用了8個治療方法。 用藥後,病情雖曾受控,惟過一段時間後又轉差,出現耐藥性,即使轉用其他藥物也無改善。 曾醫生表示,該患者接受治療初期狀態良好,副作用亦受控制,惟離世前半年至3個月,病情明顯轉差,那時實際上可選擇的治療方法不多。 乳癌切除 乳癌切除2023 目前乳癌重建手術主要有兩種選擇方式,一種是義乳重建,另一種則是自體組織重建。

乳癌切除

明明符合健保給付條件,可省下龐大醫療費用,為何不願意接受治療? 侯明鋒整理出兩大原因,那就是「年紀大、怕化療副作用」,其中以「年紀大」比率最高,年紀越大,拒絕治療比率越高。 乳癌切除 乳癌切除 香港患者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6歲,相比美國患者年齡中位數62歲、澳洲的60歲,香港患者相對年輕。

乳癌切除: 皮膚癌症狀,ABCDE五項自我檢查

在1993至2015年間,本港女性確診乳癌的個案增加三倍,由每年的1,152宗增至每年3,900宗,平均每天有10名女士確診。 癌細胞之所以不受控制地在身體裏生長、分裂、擴散,主要原因之一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沒有發揮對其應有的排斥作用。 在T後會帶有一個數字表示腫瘤的大小,數字越大,代表腫瘤越大,或者已經擴散至其他組織,例如T1、T2、T3、T4。 另外還有TX代表癌腫瘤太小而未能進行檢驗,T0代表沒有癌腫瘤,以及Tis代表原位癌腫瘤。 HER2是指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二型(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人體細胞上的HER2蛋白會刺激細胞接收生長信號,促進癌細胞生長。 而患上HER2乳癌的病人,他們體內的癌細胞表面有大量HER2蛋白,導致癌細胞生長速度加快,屬於較具侵略性的乳癌之一。

  • 除了可以顯示出細緻的乳房組織影像外,亦能夠顯示出乳癌腫瘤是否有擴散至其他身體部位。
  • 當癌細胞開始從乳房腫瘤進入淋巴系統,首先會於前哨淋巴結積聚,其後再擴散至其他腋下淋巴結。
  • 香港乳癌資料庫報告顯示,本港乳癌患者罹患乳癌的三大高危因素是缺乏運動(每周少於三小時),佔77.5%;從未餵哺母乳,佔65.9%;排第三位為超重/肥胖(BMI身體質量指數大於或等於23),佔38.6%。
  • 患者如果及早發現,有助阻止癌細胞擴散,防止演變成更具侵略性的乳癌。
  • 病人接受手術前或後,醫生可能使用化學藥物療法作為對病人的前置或輔助治療。

拉帕替尼(Lapatinib ):用於治療HER2乳癌的第三線藥物,適合出現轉移情況的乳癌患者使用,可以阻斷HER2的信號,防止癌細胞繼續生長。 乳癌病人在進行標靶治療前,先要進行受體測試,確定屬於特定種類的癌細胞才適用於乳癌的標靶治療。 一般的乳癌病人都會進行三種受體測試,分別是雌激素、黃體酮素及HER2受體,而測試結果亦會影響是否適合使用標靶治療,以及使用哪一種標靶治療藥物。 乳癌病人進行荷爾蒙治療前,要先接受荷爾蒙受體測試。 當癌細胞呈現雌激素受體陽性或黃體酮素受體陽性,即可以考慮接受荷爾蒙治療,如果癌細胞同時對兩種荷爾蒙受體都呈現陽性反應,使用荷爾蒙治療的效用會更加顯著。

乳癌切除: 乳房檢查方法及費用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說,三陰性乳癌其實基本上跟一般乳癌完全是不同類型的癌症,成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只是剛好發生癌症的部位都在乳房,但絕不能當成同一種癌症來治。 荷爾蒙陽性型:約佔60%,荷爾蒙受體ER(動情激素受體)或是PR(黃體素受體)呈現陽性,表示癌細胞會受到荷爾蒙刺激而增生,可以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可以再細分為管腔細胞A、B型。 管腔細胞A型:約佔整體乳癌類型的40%,細胞增生指標Ki-67小於20%,分化速度較慢,預後比B型更好。 癌症網上資源中心指,一般婦女在月經前常會感到明顯的乳房脹痛或摸到硬塊,這是由於週期性賀爾蒙分泌的轉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過分擔心。 如懷疑乳房有腫塊,應找醫生檢查,確定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另並非年紀小就不會患上乳癌,本港最年輕患者不足20歲。 部分女士會因為週期性不適,而出現短暫性的乳房腫脹或脹痛,一般來說都會隨著月經週期完結而慢慢消退。 2019年的數據顯示,女性乳癌患者的年齡中位數是58歲,發病年齡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大約一半乳癌患者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可見女性年紀越大,患上乳癌的風險就更高。

乳癌切除: 乳癌飲食迷思拆解 雪蛤膏雞翼少食為妙?

換個方式說明,如果乳癌部分切除手術會造成病人的雙側乳房明顯大小不一,但是又希望手術範圍能儘量維持在胸部,那麼切除的同時,做立即性局部乳房重建是個很好的選擇。 數字會說話,治療乳癌,並不是要將乳房全部切除,就能夠萬無一失! 根據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所做的臨床研究發現,第一、第二期的乳癌病人,做乳房部份切除,十年存活率是94%,做乳房全切手術的乳癌病人,十年存活率則是只有87%。

  • 除了藥費負擔之外,政府和坊間都有不同團體和機構,為乳癌病人提供經濟、藥物以至心靈健康等方面的資助和支援服務,擔當癌友在抗癌路上的強大後盾,雖然對抗癌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但各位癌友絕不孤單。
  • 發炎性乳癌是一種更為罕見的侵襲性乳癌,只佔約1%至5%。
  • 標靶治療是利用靶向藥物,針對腫瘤中的基因突變,透過截斷癌細胞的生長信號,或者營養供應,從而令癌細胞無法自主繁殖,並逐漸凋亡。
  • 對本港女性而言,乳癌是致命癌症的第三位,在2019年,乳癌導致852名女性死亡,佔女性癌症死亡總數13.7%。
  • 患者或家人需學習傾倒引流液,及記錄引流量,待返回門診時提供醫師作拔管參考。

因應病情及癌腫瘤的大小,有部分癌細胞在治療後或未能完全清除,甚至轉移至乳房及其他身體部位,導致乳癌復發。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與僅接受化療相比,接受戈沙妥組單抗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無惡化進展生存期由1.7個月延長至4.8個月,而中位總體生存期則由6.9個月延長至11.8個月。 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適合三陰性乳癌病人使用的標靶治療藥物,能夠抑制癌細胞生長及腫瘤血管增生,令乳癌腫瘤缺少營養不能生長而凋亡。 現時亦有一種「抗血管新生治療」(Anti-angiogenesis)的標靶治療方案,方式是將癌細胞內的內皮細胞作為標靶,以藥物抑制內皮細胞的增生,令血管無法生成,從而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目的。

乳癌切除: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 ( 九龍 )

在手術後,手術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畸形,胸壁有一線狀疤痕。 在某些情況下,在手術期間會同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 乳癌有可能會從乳腺擴散至腋下淋巴結,因此在乳癌手術中,通常會包括腋下淋巴切除手術。 乳癌切除 醫生一般會建議腫瘤賀爾蒙受體呈陽性反應之病人服用抗女性賀爾蒙藥物,以防止癌細胞生長。 隨著局部整形技術與重塑乳房形狀的技術融合,病人接受乳房保留手術後,可利用乳腺組織皮瓣或其他植入物填補已局部切除的乳房。 隨著有關技術的進步,一些以往被認為癌腫瘤體積或位置不適合進行局部切除的病例,現時都可使用乳房保留手術作治療。

乳癌切除: 乳房腫瘤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術費用

請注意,所有篩查測試都有局限,亦並非百分百準確,或會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結果。 任何婦女若考慮接受乳癌篩查,應在進行之前與醫生商討有關篩查可能帶來的好處和潛在風險。 在接受乳房 X 光造影篩查前,應諮詢醫生以了解篩查的潛在好處和風險。 個人腫瘤病歷:曾經罹患某些種類癌症,或曾接受放射治療而乳房於照射範圍內,如霍傑金氏淋巴瘤、肺腺癌,或兒童時期曾經患癌者,患乳癌風險較高。 如病人本身對療程方式有特別需要,亦應主動提出與醫生商量,讓醫生可作出最切合病人需要的建議,令外觀上及治療效果上的最佳效果,同時減低復發機會,一舉三得。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