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統一中心平面圖2023詳細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而擴建部分的中庭亦設置由美國藝術家Talley Fisher創作的懸浮雕塑《引領前行》,設計概念源自港鐵路線圖,象徵金鐘站四綫匯聚(即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 另外,金鐘站L1層大堂近B出口位置亦設有港鐵旅遊及失物及學生乘車優惠計劃辦事處,乘客分別可在該處購買紀念品、車票、辦理學生個人八達通或失物認領。 金鐘站L1層大堂曾進行多次翻新,而翻新工程亦逐漸增加大堂商店的數目,以方便乘客及增加港鐵公司的非車務收入。 此条目的主題是位於金鐘夏慤道地底的港鐵四綫轉車站。

  • 每晚8時前,列車通常使用5號月台,而6號月台通常只於每晚8時後使用。
  • 另外,也有部分旅客與灣仔、銅鑼灣及東區居民在金鐘站外的巴士站乘搭新巴15線,或步行至山頂纜車花園道站前往太平山山頂,故金鐘站乃港島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 本站設有21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 各座以內地不同城市合名,如第一座叫做廣州樓、第二座為桂林樓,如此類推。
  • 隨著東鐵綫過海段於同年5月15日通車,月台同步啓用。
  • TheDesk統一中心 的簡約設計幫助各項重要業務的專業人士提升工作效率。
  • 港島綫及荃灣綫列車來回方向暫時不停此站,南港島綫列車則只行走來往海洋公園站至海怡半島站,而港鐵亦提供免費接駁巴士來往海洋公園站至堅尼地城站。

金鐘站(Admiralty Station)是港鐵一個位於中心商業區之大型轉綫站,建於港島中西區金鐘夏慤道18號海富中心地底,於1980年2月12日啟用。 本文介紹的是港鐵荃灣綫、港島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車站。 關於建議設於添馬(此站北面)之車站,詳見「添馬站」。

統一中心平面圖: 大堂及中庭

金鐘站的票務設施以及商店均位於L1層大堂,而該層大堂內共分為兩個付費區,其中主要通往荃灣綫/港島綫月台的付費區位於大堂的中央,其範圍皆被非付費區及商店圍繞;而通往南港島綫及東鐵綫月台的付費區則位於大堂近E出口位置,並設有多部扶手電梯直達車站L4層。 而金鐘站中庭、L4層的轉車大堂與L5層轉乘通道則為配合南港島綫及東鐵綫工程而後期擴建,擴建部分位於已重置的夏慤花園地底,並設有巨型天窗能讓自然光滲進車站。 金鐘站興建於當年仍屬海軍船塢遷拆後遺留下來的空地,不少發展商乘地下鐵路之便於地皮上興建了寫字樓、商場等,屬新商業中心區,不少跨國企業、公司總部、外國領事館甚至政府部門、高等法院等均設於金鐘站周邊,故每日上下班時間通勤人流甚多。 加上政府與私人發展商分別在金鐘發展了金鐘廊及太古廣場,故每日很多乘客乘搭港鐵到該站下車購物,而太古廣場包括了數間酒店,且B出口曾經設有城巴海洋公園專綫629,故旅客人流亦甚多。

統一中心平面圖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統一中心平面圖2023 統一大廈,嘉文花園,富裕臺,百安大廈,康源閣。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統一中心平面圖 統一中心平面圖 18,250,年齡中位數為 42.7歲。 統一中心平面圖2023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統一中心平面圖: 統一中心附近的大廈

現時金鐘站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分為金鐘(東)公共運輸交匯處及金鐘(西)公共運輸交匯處。 統一中心平面圖 自2002年將軍澳綫啟用後,觀塘綫乘客須在油塘站轉乘將軍澳綫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而將軍澳綫於非繁忙時間班次較觀塘綫疏落,車程較之前多花費最少4分鐘,這不便讓不少觀塘綫沿綫各站的乘客改回經旺角站及金鐘站往返港島區及九龍區,金鐘站人流亦因而回升。 現時,金鐘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咖啡店、書店、花店、銀行及速遞等。

而另一邊通道可往政府總部、夏慤花園和添馬公園。 統一中心外貌統一中心寫字樓大堂統一中心基座商場統一中心樓上辦公室有城大專業進修學院金鐘教學中心(位於8樓),再加上港大專業進修學院統一教學中心,使金鐘成為大學校外進修課程的集中地。 統一中心平面圖 此外,統一中心也是馬里駐港名譽領事館、德國、印度和菲律賓駐港總領事館所在地。

統一中心平面圖: 太古廣場三期

關於鄰近香港添馬政府總部的建議中港鐵北港島綫轉車站,請見「添馬站」。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統一中心平面圖

及出口通道包圍;出入閘機分別設於閘區南北兩邊,以便乘客進出,屬罕有港鐵車站設計。 車站大堂設多組扶手電梯及樓梯,當中大部分扶手電梯直接連貫月台及大堂,只有一條來往兩層月台之間,屬典型修正早期系統轉綫站。 來往全部三層之升降機於2008年3月8日啟用,位於大堂西面,有專用已入閘區,與中央閘區分開。 金鐘側綫亦供列車來往荃灣綫及港島綫之間,列車從任何一個月台離開後,可經由側綫調頭前往各個月台。 港島綫通車初期,列車未能服務興建中之上環、中環(港島綫月台)兩站,當時由柴灣或太古駛至之列車離開此站2號月台後,便在該側綫掉頭,然後駛往3號月台上客返回東區。 2011年8月上環站停運54小時期間,港島綫再度改以金鐘為終點站,亦採用上述掉頭安排。

統一中心平面圖: 太古廣場一期

至於英文站名「Admiralty」即海軍總司令部之意,但金鐘站一帶從未作為海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 「Admiralty」一名應來自前駐香港英國皇家海軍總部添馬艦。 1950年代英國政府決定放棄遠東強大的海軍力量,於是決定放棄海軍基地,而香港政府亦於放棄的土地北面興建了一條連接干諾道中及海傍大道(現稱告士打道)的新幹綫,即今日的夏慤道。 而香港政府為迎合英國海軍部的需求,便提出撥予夏慤道北面的地皮給英國海軍部繼續建立基地,這片土地便是現稱的添馬艦。 海軍基地搬遷後,原日海軍基地的地皮曾一度用作小巴扣押場所,供扣押違例小巴之用,當時俗稱「小巴監獄」,及後於1972年取消。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統一中心平面圖

而警方稱有人呼籲在集會使用暴力,教唆示威者使用汽油彈等,因此確保公衆安全,避免有人帶危險品參加集會。 根據警察通例第54條,警員有權力向形跡可疑人士作出截查。 然而在2021年4月3日,港鐵透過其facebook專頁公開金鐘站擴建部分的照片,有網民批評設計脆弱,擔心雨天時車站會出現漏水情況,又認為沙中綫為千億「豆腐渣工程」。 2007年,金鐘站F出口擴展到皇后大道東及星街一帶,故亦吸引一些往返灣仔一帶的乘客經F出口使用金鐘站。 金鐘站共設有8個已裝設月台幕門的月台,當中港島綫及荃灣綫共用1組島疊式月台;南港島綫採用1組島式月台;而東鐵綫則採用2個分離式月台。 在互聯網服務上,金鐘站大堂及月台均設有由電訊盈科提供的Wi-Fi熱點,同時於L1層大堂付費區內亦設有「iCentre」免費上網服務設施。

統一中心平面圖: 統一中心 - 20,489呎

金鐘站於啟用初期是以藍色色調為主,並配以地鐵傳統紙皮石設計。 顏色靈感源自金鐘曾為英國皇家海軍基地所在地的歷史有關。 為配合「鐵路2.0」新一代鐵路網,港鐵在2016年3月開始為車站月台牆身及天花板進行翻新工程,包括將原有的藍色紙皮石牆身主部更換,包含站名的牆身更換為焗漆板配玻璃,其他則改為仿麻石牆柱,類似香港站及九龍站的設計,而荃灣綫月台亦增加大型書法字。 而在2017年,港鐵更將原屬「工地圍板設計」的「蓝白間條」配以玻璃外層作為牆身,讓仿麻石柱及焗漆板兩種建材融合在同一月台樓層。

統一中心平面圖

部分巴士路線亦在公共運輸交匯處外的金鐘道設站。 為避開擠迫情況,有部分荃灣綫乘客會選擇在金鐘站4號月台(荃灣綫往中環)上車,當列車到達中環站後不下車,留在車上原車返回前往荃灣站沿途各站;亦有前往港島綫往柴灣站沿途各站的乘客在到達金鐘站時選擇不下車,繼續直接前往中環站轉車。 有網民以「屍殺列車」形容該站的擠迫情況,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更曾形容如果有人帶麵包上車,下車時會變成麵粉,隨時20分鐘亦未能上車。 南港島綫通車後,新建之升降機可通往樂禮街地面以及連接夏愨花園與通往中信大廈、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金鐘廊、統一中心及海富中心一帶的行人天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