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古琴香港2023全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古琴香港

蔡師傅在1992年罹患食道癌,病癒後不能彈琴和斲琴,在琴友謝俊仁醫生鼓勵下開始「口傳心授」,20多年來共收50多個徒弟,他們來自香港、台灣、澳門及內地,蔡師傅收徒首要條件須懂彈古琴。 6月2日的早上,記者來到蔡昌壽師傅位於石硤尾的工作室,10多人擠在一起已沒有轉身的空間,斗室雖小但不失雅風,牆上掛滿不同款式的古琴,饒宗頤書寫的「蔡福記」牌匾掛在中央特別顯眼。 當記者問及蔡師傅5月16日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心情時,他說很開心,但謙虛說自己只是「手作仔」,因製作一張古琴,要集木藝、漆藝、書法和音樂於一身,經過9個步驟,至少要花200小時。 本中心面積13000呎,環境寬敞優雅,長期有書畫作品展覽,富有濃濃的藝術氣氛,為各類文化課程提供雅緻閒適的學習環境。

古琴香港

2003年,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授古琴彈奏基礎,以及各類琴曲,如秋風詞、良宵引、酒狂、陽關三疊、平沙落雁等。 本課程並非集體班,而是導師按學員的個別程度和條件逐一教授,確保每位學員於每節課都能鞏固舊知和學習新知。 課程導師非常重視基礎訓練(即身體、心境和節奏的控制),為學員建立穩固的根基,享受傳統琴曲之美和操縵之樂。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古琴香港: 古琴班(導師:曾俊先生)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拨弦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古琴香港2023 一张上好的古琴需要制琴师经过选材、开形、修形、掏挖槽腹、试音、合琴、装配件、上底漆(靠木漆)、裹布刮灰、打磨髹漆、退光、擦漆、推光、张弦等上百道工序,历时两三年才能制作而成。 这样制成的古琴具备音域宽广、音色浑厚、余音悠远等特点。 「徐老師乃文人,嗜好吟詩作對。」少年蔡昌壽經常逃學,潛入徐宅中觀賞雅興。 及至徐文鏡晚年眼疾惡化失明,蔡昌壽充當購買日用品和斟茶遞水之「伴讀書僮」。

古琴香港

60歲以上學員報讀課程可享八折學費優惠,部分課程的優惠學額有限。 樂齡學員必須親身報名及於報名時出示身分證或護照,以核實年齡,方可享受此優惠。 蔡昌壽說,師傅徐文鏡在50年代創作《鏡齋十二琴銘》,以12首詩配對12張古琴,可惜因失明只造了7張,蔡為了完成恩師遺願,在80年代重新造12張琴,並邀得饒宗頤寫銘文。 吳英卉老師:香港琴家,中國琴會名譽理事,德愔琴社理事,蔡昌壽斲琴學會會員。

古琴香港: 演奏名家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亦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四藝「琴棋書畫」之首,可見傳統知識份子和士大夫階層視之為高雅代表。 「文人雅士專彈古琴而不彈古箏和琵琶,它是雅樂。」蔡昌壽說在現代社會,古琴變得流行,人人皆可彈,他的斲琴學徒便不乏醫生、律師和飛機師等專業人士。

50年代初,徐氏來港定居並治療眼患,時為蔡福記少東的蔡昌壽受父親之命,前往徐宅歸還修好的古琴。 或許古琴之雅不在於古時士人壟斷,而是在於其獨特音色,內斂而充滿餘韻,有其空靈之美:「古琴聲音好悶、偏沉,不同古箏般聲音響亮;古琴不動聽,但令人心靜。」蔡昌壽強調琴音治癒的力量。 蔡昌壽為「蔡福記」第三代傳人,舖號前身為祖父蔡春福在1904年,於汕頭創辦的潮州樂器店。 1935年蔡家移居香港,其父蔡維經再開設「香港蔡福記樂器製造廠」,傳統潮州和客家樂器外也兼造西洋樂器。 而電影《秦頌》(李祥霆演奏[136][137])、動畫《山水情》(龔一演奏[138])也都由專業的琴家參與配樂。

古琴香港: 中國音樂的故事 (重播)

1999年起師從嶺南派古琴大師謝導秀老師學習嶺南派琴曲,並學習古琴鑒定與修造。 古琴香港2023 2004年負責撰寫第一批嶺南派古琴申報非物質遺產申報書。 古琴香港 2010年起,又師從古琴名家姜抗生老師,學習北派古琴技法。

古琴香港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古琴香港: 古琴療癒身心靈    Healing yourself with Guqin

除演奏之外,兼長古琴鑒定與古琴歷史整理,演奏風格儒雅古樸。 斲一古琴,自開木始,粗製濫造都起碼要200小時。 可說斲琴並無真正完成一刻,琴人為尋求最喜歡或合適之音色和彈奏手感,會邊彈邊修補古琴,不斷探索揣摸斲琴技法,累積經驗做出心目中好琴。 現年85歲的古琴斲琴技藝傳人- 蔡昌壽,為逾百年曆史的中外樂器製造廠「蔡福記」東主,師承浙派古琴演奏家徐文鏡,以古法斲(音啄,意解削切)琴數十年,琴人顧客遍布香港和海外,當中有名士如國學家饒宗頤。 至今他親手斲古琴200餘張,修復歷史老琴逾百張。 申請人可親臨學院任何一所報名中心,以現金、「易辦事」(EPS)、微信支付(WeChat Pay)或支付寶(Alipay) 繳付學費。

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徒弟中年紀最輕的袁賜弟,彈奏《普庵咒》令人進入靜空境界,他只有20多歲,已跟蔡師傅學斲琴近10年並已造3張琴。 古琴香港 另一位是黃良喜,彈奏《耕莘釣渭》,跟蔡師傅斲琴4年,他還示範斲琴技術。 最後一位是黃妙儀演奏古琴中專為女性而寫的曲目《長門怨》,她今年3月才跟蔡師傅學斲琴,論資排輩是小師妹。 當身為中學音樂老師的她演奏完畢,蔡師傅問她剛才雙手做過什麼? 她說挖琴,除下手套就來彈,蔡師傅立即教路,以後遇到這情況,先將雙手抓頭髮,揩抹頭油,撥弦就會順暢。

古琴香港: 藝術、設計及文化 表演藝術

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2]有「士無故不撤琴瑟」[3]和「左琴右書」[4]之說。 古琴香港2023 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 古琴香港2023 [5]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6]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悠荻十歲起受著名古琴大師龔一教授啟蒙開始學習古琴,2010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古琴專業,師從著名古琴大師趙家珍教授。 她在學期間成績優異,曾榮獲“寶鋼優秀學生獎學金”,並於2009年5月在第二屆全國古琴大賽中榮獲青年專業組金獎。 悠荻2012年取得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學位,師從香港著名古琴家謝俊仁博士,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古琴碩士。 1997年拜蔡師傅學斲琴的則師關嘉,現為蔡昌壽斲琴學會的副會長。 據統計,1954年全國彈古琴不足100人,斲琴者更少。 師傅一直堅持在香港斲琴,而50多個徒弟都是斲琴「發燒友」,琴人親自斲琴是件幸福事,眾徒弟會幫師傅教初學者,逢周五下午及周六工作室最熱鬧。

古琴香港: 古琴基礎班/進階班2019年課程現正接受報名

學員完成此課程,可以基本掌握古琴基本指法,會看簡單古琴減字譜,並可彈最基本的嶺南派古琴曲目《仙翁操》,自己獨立彈奏完整一曲,領略中樂古琴音韻之美與內涵。 古琴香港 古琴香港 古琴,屬於八音中的絲,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是中國最早的彈絃樂器。 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延綿;讓人心得以安住沉靜,迴歸内在的精神世界。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有時在想,古人當時為何會創造這麼一件型製獨特的樂器,內裡會不會潛藏著一些古老的知識,一直傳留至今,待人去發掘。 琴曲通常由幾個段落連綴而成,長度幾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沒有嚴密的格式。 除了演奏古代作品外,個別演奏者也會作曲或是即興演奏。

古琴香港

可見20世紀後半期香港已成為古琴文化最重要的傳承地。 古琴為聯合國認可的人類非物質遺產之一,也是中國存世最悠久,其中一種最具有文化內涵的樂器,古時之文人雅士都喜彈奏及欣賞古琴,以伴其讀書、創作詩詞歌賦、煮酒、賞花賞月等。 古琴今日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代表性符號之一,特別適合內省、安靜、修心,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尋找寧靜的心境。 本課程將介紹古琴文化,除了演奏技巧和讀譜,還有琴曲欣賞方法等。 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講求意境空靈飄渺,揉合儒釋道哲學。 初為五弦,漢朝起定製為七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