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鳳秀路2023詳細資料!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鳳秀路

對於鳳山而言,明治34年及明治42年的行政區域劃分是相當大轉折,鳳山不再是該區域政治重心,打狗、阿緱則逐步上升。 鳳山縣的行政及經濟中心,但邁入日治時期,在總督府積極建設高雄港,並連結鐵路成為海陸運輸中心後,高雄街(後改制為市)的地位節節高昇,取代鳳山街的政經中心地位,鳳山街則面臨如何發展的挑戰。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12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8。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常住戶口統計(昭和11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7。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現住人口統計(大正9年)》。

鳳秀路

但實際上,比對同年出版的《鳳山街民政調查》,就會發現鳳梨罐頭業者在合併後,原鳳山街工廠改為臺灣合同鳳梨株式會社第11、12、14工廠,[63]高旗自動車及鳳山製冰也仍存在,該書討論鳳山街具有影響力的臺籍菁英時,其工作仍多半是地主(貸地業)及雜貨經營者,雖不見金貸業的記載,但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消失殆盡。 日治初期,鳳山仍為區域中心,鳳山廳署、臺灣總督府鳳山醫院、台南衛戍醫院鳳山分院等均設於此,[4]此時鳳山街名稱並不十分明確,《總督府統計書》初期稱為「鳳山市街」,直到明治36年(1903)後才開始改稱「鳳山街」,[5]所指範圍以鳳山城區為主。 明治42年(1909)鳳山改設支廳後,下轄12區,其中鳳山區共包括鳳山街、新庄仔及竹仔街,[6]此處鳳山街仍是以鳳山城為主,本文在大正9年(1920)前討論之鳳山街,以鳳山城區為主要範圍,大正9年行政區劃調整後,鳳山街所轄才有所變化。 除了上述以鳳山城內外為主軸的改變外,鳳山街由於鄰近高雄市,日治時期的發展也受到高雄市興起的影響。 殖民者不僅將政經中心移轉至高雄市,高雄地區的發展,也明顯以高雄市為主,鳳山街的自來水(上水道)、都市計畫都是在高雄市實施許久後,才加以實施。 鳳秀路 鳳秀路 從日治末期的高雄市及鳳山都市計畫,也可看到由於高雄市的擴張,鳳山逐漸成為高雄市的衛星城鎮,此趨勢至今仍未改變。

鳳秀路: 鳳秀路8號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新企業,不論是鳳山製氷、高旗自動車株式會社、鳳山軌道商行,以及急速成長的鳳梨罐頭工廠,都是在城郊的新庄仔,也讓新庄仔、縣口及火車站旁的赤山成為日人企業主要聚集地,與臺人的火房口、大老衙、草店尾形成鳳山街兩大區域。 昭和5(1930)年8月21日,臨時產業合理局的國產愛用委員會優良國產品選定小委員會,選出第二回優良國產品目,臺灣入選者僅有三家工廠,其中兩家就是鳳山街的臺灣鳳梨罐詰株式會社跟阿辻罐詰所,另一間則是彰化南郭公司。 [37]由表2可見,在昭和5年(1930)時,鳳山街及大樹庄共有14間鳳梨工廠,就其職工數來看,鳳山街共有453名,如以養活一家五口來計算,共有2,200人生計與鳳梨罐頭工廠有關,約佔當年鳳山街人口(14,512人)的15%,若再加上鳳梨種植者,可見鳳梨產業對鳳山街之重要。 鳳秀路 日治時期經由鳳山街的鐵路除了官方外,還有民間經營,民間主要是以產業為主,因為鳳山附近是重要蔗糖產區,因此新興製糖會社與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均以鳳山火車站(停車場)旁(相關位置可見圖5)為起點,經營兩條鐵路線,讓鳳山火車站結合官鐵及民間鐵路,成為交通中心,向四周放射。 [24]其中台糖小港線(臺灣製糖會社紅線)由鳳山至小港,如連結由九曲堂至旗山的旗尾線,可貫穿至旗山。

[20]由此可見,鳳山街曾是岡村庄太郎事業重心,可惜在無法獲利下,黯然離開。 [18]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帶動的日本景氣,讓日本國內消費市場擴大,臺灣的鳳梨罐頭製造業也蒙受其利。 此地原稱為下埤頭,因位於高屏平原交通要衝,商業相當繁盛,康熙末年成為清代鳳山縣(約今日高雄市及屏東縣)最繁華市街,而鳳山縣原來縣治興隆庄(今高雄市左營區)相對冷清。 而在戰爭階段時,總督府透過各類經濟統制,實行戰時動員,並逐步以日人取代臺人,如臺商最重要的商業組織「鳳山信用(販賣利用)購買組合」,在昭和14年(1939)年以前,不論組合長、常務理事、理監事均為臺籍,但在昭和14年後,由高雄市出身的芝忠一擔任組合長,並增加一位日籍專務理事。 鳳秀路2023 連執行經濟統制,都由高雄市日人出面,可見鳳山街此時受到高雄影響之深。

鳳秀路: 鳳秀路8號 近期成交

其中原因,除了鳳梨罐頭產業的穩定發展外,從圖8大正10年(1921)至昭和6年(1931)鳳山街人口消長圖亦可看出,鳳山街已擺脫前期死亡常大於出生的情形,是人口能持續保持成長的重要因素,其中關鍵是瘧疾的控制。 在經歷經濟大恐慌及鳳梨罐頭產業合併事件後,1930年代的鳳山街產業是否有所變化? 表4是根據昭和11年(1936)《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分析鳳山街商店,編撰者僅列出14種行業,與表3昭和4年的市況相較,鳳梨罐頭、金貸業、雜貨三大主要項目,以及新興的製冰、自動車都消失。

我們可從昭和4年(1929)《臺灣商工人名錄》所記載的鳳山街商家(見表3),以及〈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鳳山〉(見圖5)做一討論。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高雄縣鳳山縣城整體環境再造計畫》(高雄:高雄縣文化局,2007),頁3-34。 [93] 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高雄市陸軍眷村(鳳山黃埔新村)文史資料蒐集研究案》(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4),頁12-21。 [24]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高雄縣鳳山縣城整體環境再造計畫》(高雄:高雄縣文化局,2007),頁3-28。 [5]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臺灣總督府第七統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文書課,1905),頁6。

鳳秀路: 西貢鳳秀路獨立屋 270度海景

[17] 高淑媛,《經濟政策與產業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罐頭業為例》(臺北:稻鄉,2007),頁11-13。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昭和10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6。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昭和9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5。 鳳秀路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昭和8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4。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昭和7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3。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昭和6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32。

鳳秀路

縣口則為行政區域,不論是清代或日治時期,行政機關均設於此,此地也成為日人主要居住區。 明治34年(1901)至大正9年(1920)則以廳制為主,此時較為固定,僅於明治34年(1901)劃分全台為20廳、明治42年(1909)年改為12廳。 在明治34年(1901)的全台20廳中,鳳山為其中一廳,下轄3支廳:打狗支廳、阿公店支廳、楠仔坑支廳。 鳳秀路 在此階段,今日高雄地區除了鳳山廳外,尚有蕃薯寮(今旗山)廳,而今日屏東地區則由阿緱(今屏東)廳及恆春廳管轄。 明治42年(1909)20廳改為12廳,原臺南、鳳山兩廳及鹽水港廳一部份併為臺南廳,廳下設有13支廳,今日高雄地區有鳳山、打狗、楠梓坑等支廳,阿緱廳也合併蕃薯寮廳、恆春廳為阿緱廳。

鳳秀路: 鳳秀路8號 位置地圖

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台灣現住人口統計(大正10年)》,臺北:臺灣總督府總督官房調查課,1922。 日治鳳山街的發展,隱含有依照族群分布發展的情形,日人投入較多建設的區域,都與日人主要聚集地有關,形成了臺人以鳳山舊城區,日人則以城外新區為主,這也是日治50年,鳳山街可見的明顯變化。 鳳山街是清代鳳山縣(約當今高雄市及屏東縣大部分地區)的首府,當時是鳳山縣的商業及政治中心。 但邁入日治時期,在短短20多年內,逐步被高雄趕上,可見日治時期,是關係鳳山街發展的重要時期。

鳳秀路

[29] 大正13年(1924)因高雄郡撤除,原高雄郡仁武庄移至鳳山郡,鳳山郡改轄一街六庄。 見鳳山郡役所,《鳳山街概況》(鳳山:鳳山郡役所,1932),頁2。 [10]  丁文惠,〈臺灣日治時期瘧疾防治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頁104。 在此情形下,電影與戲劇也是廣受歡迎,原有的鳳山劇場更在昭和5年(1930),因人口增加、戲院老舊,預定進行改建,經費為2萬元,改建為現代化的新劇場。 [48]以上種種,都可看出1920年代鳳山街整體景氣的好轉。 西貢區的大網仔@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521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1,526人。

鳳秀路: 鳳秀路2號 位置地圖

鳳山街在本期的持續發展,除了產業、公共衛生及公共建設外,與其接壤的高雄市也是重要因素。 高雄市在大正13年(1924)設市後,快速發展,主要市區也積極外擴。 昭和11年(1936)8月29日高雄州告示114號公布「大高雄都市計畫案」,[89]該計畫是以未來30年,人口預估40萬規劃,其中將州廳北側40米道路(今高雄市中正路)延長至鳳山,[90]其都市計畫範圍,也距離鳳山街不遠。 新增的軍事區不僅面積廣大,也讓長期以來發展不大的城區外東南地區,開始改頭換面,因此鳳山街日人的人口也在短期內增加迅速。 到了戰後,則由於此地有大量軍事相關設施及眷村的設置,成為鳳山街外省族群的主要居住區域,似乎可窺見日治時期的軍事區設置於城外所形成的歷史延續性。 鳳秀路 鳳山街都市計畫於昭和13年(1938)通過,讓鳳山街發展走出舊城區,向舊城區外擴展,但使得鳳山街改變最大是日治晚期軍隊進駐,在鳳山城外興建軍事設施及眷舍,也讓鳳山街日人人口快速急升,雖因時間過短,較看不出其影響,但若拉長至戰後,則可看到鳳山街成為一個外省族群聚集的軍事區。

但鳳山街整體風貌的最大改變,則是日治後期的戰爭階段。 岡村庄太郎雖無法成功,但其開啟的產業,許多鳳山街臺、日籍商人均躍躍欲試,如鳳山街的門屋寬太與石川寅太,在大樹腳(今大樹區)設立新的鳳梨罐頭工廠,並向鳳山街有志者募股,大正2年(1913)6月28日於九曲堂開創立總會。 [21]大正7年(1918),員林街的櫻之芳之助也與京都的濱口富三郎合作成立的「臺灣物產合資會社」,除了京都本社及員林街工廠外,也在鳳山街設立工廠。 [22]這不僅對鳳山街的復甦有極大助益,也帶動一旁的大樹庄的產業。 由圖1明治42年(1909)的鳳山城圖可見,鳳山城內可分為縣口、火房口、大老衙、草店尾四大區,其中火房口、大老衙、草店尾為城內最繁華地帶,也是臺人聚集區域。

鳳秀路: 鳳秀路附近酒店

臺北:南天,2006影印,1929東京文通社復刻版。 鳳山神社最早於大正14年(1925),由藤井正喜率領40餘位居民,共同連署上書請求興建。 [85]但一直到昭和8年(1933)才開始籌畫,工程費3萬6千圓,於昭和9年(1934)開始興建,[86]昭和10年(1935)落成,[87]地方人士也加以慶祝。

鳳秀路

出席典禮的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澤成表示,經過大家多次召開會議、規劃才有今天成果,而簡易站的材料元件能夠再利用於永久站的興建工程上,也期許鐵道局全力以赴如期完工。 鐵道局表示,鳳鳴簡易站工程在今年11月決標,由清石營造公司取得,並於12月開始施工、2021年起陸續發包機電系統工程,之後永久站則是距離簡易站往南200多公尺距離,施工單位也會持續和新北市府就環境、用地和交通管制等議題溝通合作。 鳳秀路 鐵道局介紹,計畫核定後辦理工程設計和用地取的作業,鳳鳴簡易車站為地面一層鋼架構車站,月台型式為兩岸壁式月台,採雙向單軌運行,設置兩處出入口、2座電梯及2座樓梯上下月台,並以無人簡易站設電子票證。 當初在2009年被鳳鳴站被劃入桃園鐵路高架化計畫內,不料原先高架計畫更改為地下化,連帶影響鳳鳴站無法動工,當地民眾一等就是10多年,直到行政院2019年10月核定耗資6.1億元,打造鳳鳴簡易站的建設計畫才終於起頭。 黃大仙區的鑽石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7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9,780人。 鳳秀路2023 鳳秀路2023 主要街道包括鳳德道(鑽石山段)、蒲崗村道(鑽石山段)。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