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癌症支援12大優勢2023!內含癌症支援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市面出售的漱口水一般不適用,因其含有酒精,會吸乾口腔黏膜,宜選用不會刺激的0.9% 濃度生理鹽水。 口腔黏膜潰瘍通常在接受化療之後5-7天出現,並在療程結束之後10-14天痊癒。 在接受化療之後12-14天,因白血球數目降低,口腔黏膜會出現間接反應,病人可能有局部感染的風險。 口腔黏膜潰瘍會引起輕微至嚴重不適,影響飲食,妨礙說話能力。

癌症支援

提供服務:由同路人和照顧者角度出發的互動資訊網站,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設有討論區讓公眾互動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 提供服務:為合資格及有經濟困難的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短期的緊急援助基金,解決燃眉之急,同時會為想向政府申請社會福利的病人提供資訊和建議。 治療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是不少癌症病人最關心的事情,其次還有藥物是否受資助計劃涵蓋。 現時香港醫院管理局設有藥物名冊,病人可以在網上查詢自己需要使用的藥物是否受醫管局的藥物資助涵蓋。 癌症支援 癌症支援 癌症病人和家屬於分秒間便可從網絡上取得各種有關癌症藥物、癌症飲食、癌症治療等資訊,非常方便。

癌症支援: 副作用的護理

患上癌症的病人,除了要應付病情上的變化,亦要面對癌症和治療副作用對日常生活上的各種影響。 為了讓癌症病人和家屬得到適切的支援,政府和坊間都有不同團體和機構,提供經濟、藥物以至心靈健康等方面的資助和支援服務,擔當癌友在抗癌路上的強大後盾,雖然對抗癌症是一場漫長的持久戰,但各位癌友絕不孤單。 寧養服務醫護人員會與病人討論各種治療選擇,治療計劃全面照顧病人與家人的情緒、社交、身體和心理各方面的需要。 病人在寧養服務中心接受跟進服務,這些中心設計仿照家居舒適環境,提供不同的支援治療,除紓緩病人徵狀,亦會提供心理輔導和舉辦社交活動。 本港癌症患者不斷增加,隨著人口老化,預計到2030年新確診個案將會超逾42,000宗,平均每日多於115位港人患癌。

癌症除了影響健康,更對患者及其家庭造成重大的心理及經濟壓力,當中低收入家庭尤甚。 香港癌症基金會的緊急援助金及食物券計劃,為受癌症影響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短期緊急經濟援助,改善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質素,讓患者能夠專注於康復治療,確保抗癌路上不孤單。 癌症病人資源中心成立於 癌症支援2023 1995 年,隸屬社區及病人資源中心,一直致力提供癌症資訊、復康資源、心理支援服務,並推動病人互助網絡和社區資源聯繫,讓病人在抗癌過程中,得到詳盡資訊和完善支援。

癌症支援: 身心靈健康服務

今季活動通訊更全面改版,活動主要按癌症階段分類為「新症」、「治療中」、「康復」、「復發 / 紓緩」、適合所有癌症階段參加的「身心靈健康」和因家人患癌而受影響的兒童所設的「彩虹會」活動,以及專門為英語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英語活動」。 癌症支援2023 新版面一次過搜羅中環、北角、黃大仙、葵涌及天水圍五間癌協服務中心所舉辦的全部課程和活動資訊,資料更全面統一。 為癌症患者及其親友,提供免費癌症支援,主要服務包括熱線、專業輔導、醫護及營養諮詢、朋輩支援、家居關顧服務、身心靈健康服務及治療小組。 透過屬下遍佈醫院及社區的支援網絡,癌症基金會秉承令癌症患者活得更好的服務使命,更致力改善醫院的環境、提高大眾對癌症的認識,及資助本地癌症研究和醫護人員培訓項目,以填補本港癌症服務的空隙,提升未來癌症服務的質素。 另外,坊間慈善組織及非牟利機構提供不同的藥物資助或緊急經濟援助,同時亦因應病人和家屬的心理需要,多個組織也有提供心理支援服務,以及由癌症康復者組成的互助小組,分享自身經驗,照顧癌症病人的心靈健康。

癌症支援

中心早前透過問卷訪問250名使用者,逾九成使用者認為中心的服務能夠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有使用者稱中心職員的細心解答,令其恐懼消失。 癌症支援2023 稱身的衣服感覺與醫院的病袍截然不同,能幫助癌症病人增加自信兼提起精神。 手術後,癌症病人需要定時清洗傷口,家屬應根據醫生的指示做好消毒、換繃帶、換傷口敷料等步驟,以免傷口發炎並引起併發症。

癌症支援: 最新消息及通訊

搜羅與癌症相關的最新消息、報導及科研報告為主,並邀請不同界別的專業人士撰寫文章,輔以討論區讓公衆互動 交流,歡迎同路人和照顧者互相交流,分享親身經驗、抗病點滴,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感動片段,彼此支持和鼓勵。 提供服務:提供不同形式的資助方案,為有需要的癌症病人提供資助,購買自費處方藥物,病人可持認可單據到惠澤社區藥房領取藥物。 提供服務:提供例如繃帶送贈計劃、胸圍送贈計劃、假髮送贈計劃,有需要的乳癌病人經評估及經濟審查後可以獲得免費繃帶、胸圍、假髮,或購買義乳、假髮的相關產品優惠。

照顧者為病人安排較為輕鬆的社交活動,如帶他們探望朋友、到公園晨運等。 另外,照顧者與癌症病人一同聽音樂、閱讀,甚至做簡單呼吸訓練減壓。 與癌症病人散步有助處理治療為他們帶來的身心疲倦以及睡眠問題。 如果活動能力或範圍有限,癌症病人亦可根據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的建議在家做些簡單的動作。 另外,家屬可以在家準備一些代餐飲品,因為他們比固體食物更易入口。 在選擇食材時,家屬需考慮到癌症病人的膳食需要,例如需要戒食的食物,選擇較清淡的材料。

癌症支援: 免費癌症專業支援服務

癌症患者的家屬眼見家人飽受癌魔煎熬,又要肩負起照顧者及情緒支援的角色,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亦不比患者少。 需要留意的是,患者需符合特定臨床準則且必須通過醫務社會工作者(醫務社工)之經濟審查才合符以上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相關項目的申請資格,而有關之經濟審查是以「家庭」為單位計算。 由社會福利署(社署)負責的傷殘津貼項目,是為患有殘疾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的現金津貼,以應付因殘疾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不少人誤以為傷殘津貼只適合於身體徹底喪失活動能力的人士,其實癌症患者如因病需要長期臥床,或其他身體原因而失去工作能力,都可以申請。 香港防癌會推出了一系列的小冊子,提供很多關於抗癌的有用資訊,當中包括營養飲食、中醫抗癌養生的膳食,亦會概述本港常見與飲食有關的癌症。

癌症的治療大多以日間護理為基礎,治療後病人需即日回家休養,或由家人照顧。 然而,有些經濟緊拙的病人缺乏家人照應,再者,年長患者的配偶身體也很虛弱,繁重的照顧工作未必應付得來,這對照顧者造成沉重的負擔。 香港癌症基金會協助因治療而脫髲的癌症患者,安排假髲及頭巾配襯等服務,幫助患者提升個人形象,重拾自信。 銘琪癌症關顧中心董事會主席梁智鴻醫生指出,中心內有護士、物理治療師,以及心理學家等,「只要癌者患者行入嚟中心,我哋就有服務支援大家」,讓患者明白癌症是可以治癒,可以與癌症共存。 醫管局預料2030年的癌症個案將超過44,000宗,支援服務需求急切;設於屯門醫院內的銘琪癌症關顧中心向癌症患者提供免費的支援。

癌症支援: 階段 3. 治療

提供服務:香港癌症基金會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香港主要公立醫院設立癌症病人資源中心,為癌症患者提供資源和協助。 各資源中心均設於公立醫院的腫瘤科大樓或腫瘤科部門,方便患者覆診時到訪。 癌症支援2023 癌症支援 各中心的設施及服務主要包括:癌症資訊圖書館、專業輔導服務、冥想房及按摩椅、復康小組等。 癌症支援 我們提供一系列的癌症支援服務,從免費的專業諮詢、短期經濟援助,到心理輔導、復康跟進,務求協助癌症病人能在治療過程與心靈上均得到全面的支援,令病人及家屬不會感到徬徨無助。 我們因你的需要而存在,以下為本會提供的主要服務,有需要請隨時聯絡我們。

  • 我們的專業團隊為癌患者提供由確診、治療、以至康復各階段的支援。
  • 香港防癌會獲香港賽馬會撥款4000萬元,推出為期3年的支援計劃,冀助更多像方先生、方太的癌症患者及支援者,走過抗癌之路。
  • 而各大醫院的癌症資源中心和病人互助組織,也有提供類似的服務與幫助。
  • 受不少新聞報道影響,不少癌症病人誤以爲所有癌症治療的費用都一樣昂貴,其實癌症治療方法衆多,費用各有差異,而且現時政府和坊間機構也有提供不同類型的藥物資助計劃,涵蓋多種治療藥物,大大減輕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
  • 第二階段計劃與撒瑪利亞基金互相配合,把病人的藥費分擔比率由原來家庭年度可動用財務資源最高的30%劃一調低至20%,提供額外資助予病人購買特定自費藥物。
  • 在治療的過程中,家人的積極參與每發揮顯著成效,家人的照顧和開解是病者最重要的支援。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