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學呈分試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小學呈分試

有些學校的校內成績排名,兩位學生的平均分只差一分,排名都有可能相差十名以上。 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會直接影響學生升中的派位結果,未必能夠升讀心儀的中學[2]。 為什麼Tom Sir會將呈分試階段再拆分成這兩個小階段呢? 因為在小五第一呈分試及小六下學期第一次呈分試這兩次呈分試前夕,小朋友的學習進度與考試知識涵蓋範圍已有所不同。 在小五第一次呈分試前,相信大部分同學和家長都對呈分試感到有點陌生和擔憂,總害怕呈分試的考試內容與題型與平常的校內考試不一樣。 所以,在小五第一次呈分試前,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先專心打好根基,將平常上課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都摸索清楚,不留任何疑問,然後在考試前夕好好操練與複習,相信小朋友已有足夠能力去應對第一次呈分試,並在第一次呈分試中考取不俗的成績。

  • 根據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派位程序,所有參加參位的學生,在小五下學期、小六上學期、下學期均需應考呈分試,需要呈分的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常識、音樂和視藝,部分學校亦會按校本需要把普通話或宗教科納入計算。
  • 擧例甲小學之前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整體成績好,今年該校便可有較高百分率的學生劃入「Band 1」,如前50%。
  • 小朋友同家長可以先列出要溫習嘅範圍,再根據範圍嘅多寡同埋剩餘嘅溫習時間做好分配,例如平均一個禮拜要做幾多練習?
  • 每科成績在呈分試所佔的比重都不同,根據教育局的建議,中文,英文和數學各佔24%,即共占72%,而剩下的28%會分給常識,視覺藝術和音樂等科目。
  • 小學呈分試,小五開始,小六衝刺,關乎子女升中,雖非全部决定因素,但卻是力所能及之最大部份,當中各科試卷佔分比重屬致勝關鍵。

自己每次呈分試的名次,以及學兄姊的「中學Banding」,家長都應當向小學查悉,以盤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階段之選校取捨。 參考數據,可較準確估算子女跟校外學生比較之位置,何時進取,何時保守,便有所依照,善用選擇機會。 呈分試係香港教育局根據校內考試嘅成績去編排全香港小學生嘅排名。 部分有跨境學生的學校可能因種種困難,包括學生未能回校上課,最終只能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前進行一次而非往常的兩次校內成績評核。 為讓學校有更大彈性完成中一派位所需的「呈分試」,我們決定容許有跨境學生的學校選擇合併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學期兩次呈分為一次,為學生只呈報一次的評核成績或名次,並會按相同機制調整每所學校的校內成績。 學校可在諮詢家長及獲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同意後決定採用這彈性安排,並於十月二十日前通知教育局有關的決定。

小學呈分試: 小學試題

事實上,自行收生只佔中學學額約30%,即是全港只有最多30%能夠透過在3月31日接獲中學通知,錄取為正取生。 故此,大部分同學還是需要透過統一派位階段入讀心儀中學。 升中派位對家長和小朋友來說猶如「過五關、斬六將」,需要通過重重的填表、面試和呈分試。 但對於三次呈分試,坊間皆眾說紛紜,對每次呈分試的重要性都有不同的看法。

為讓學校有更大彈性完成中一派位所需的呈分試,教育局容許有跨境學生的學校選擇合併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學期兩次呈分為一次,為學生只呈報一次的評核成績或名次,並會按相同機制調整每所學校的校內成績。 小學呈分試2023 我們希望家長和同學明白在疫情的影響下,學校或有需要在這次特殊的情況下作出特別或新的安排。 但我們深信,學校必會以其專業的判斷,讓同學仍能獲得公平公正的評核,以釐定他們所屬的校內名次。 同時,我們也籲請家長能與學校攜手同心,理解及支持學校的校本專業決定,為其子女作出更合適的支援,讓他們在獲得評估而釐定校內名次供派位之用外,亦可讓他們透過評估學習,了解自己的強弱項,從而提升他們整體的學習效能。 教育局會根據每所學校各方面的表現,例如TSA,教學評估,升中分班成績等因素去調整所屬校網所有學校和學生的成績排名,然後分為三個派位組別。

小學呈分試: 常識時事題百寶箱 – 2021年10月

第二,現代香港要求學生十項全能,但人的十隻手指各有長短,故有擅長的科目,亦有不擅長的科目。 要學好數學除了數理思維、操練及複習錯題外,小朋友更需要一個有系統和條理的學習體系去學習數學。 家長切忌今天讓小朋友學學幾何知識,明天就叫小朋友學學計數板塊知識,如此跳躍式的學習與溫習,將導致小朋友無法好好將每個板塊的知識整理好,並且無法將不同板塊的知識聯繫在一起。 小學呈分試2023 針對以上問題,學而思教研團隊總結多年教學經驗,推出「小學數學思維十二級課程體系」,專注於奧數教學和數學思維培養,有系統地幫助小朋友學習數學知識。 十二級課程體系經香港本地數學專家和奧數比賽研究員指導完善,貼近香港課程發展,全面覆蓋香港所有奧數比賽知識,並有助小朋友補充校內知識。 從縱向的緯度看,奧數與數學七大板塊的知識內容互相融合於體系的各級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小朋友認知水平的提高,各板塊的學習難度亦逐級增加。

小學呈分試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緩和,全港學校已陸續復課,繼高中在五月尾復課後,上月就到初中和高小學生。 停課多時,學生復課,最開心的,莫過於可見到多月未見的同學和老師,不過,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擔心課程進度,尤其是小五學生,復課後不久,就要應付呈分試,相信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壓力。 Elsie早前跟九龍禮賢學校校長蘇吳玉英傾過,她認為要協助子女應付呈分試,家長須做好心理準備,並建議他們可在這段時間,協助子女制訂溫習時間表,並針對弱項溫習,調整考試的信心。 蘇太同Elsie講,在停課期間,該校定時會在學校網頁上載《Mrs So有話說》短片,保持跟家長和學生溝通。 例如鼓勵同學在家學習學科知識之餘,亦可多作另類學習,並不時報道學校及老師的近況;早前當教育局宣布小學復課,小五將繼續有呈分試後,蘇太也特別拍攝短片,講述該校小五呈分試的考試範圍、鼓勵家長別太緊張、邀請同學製作溫習時間表等等。

小學呈分試: 數學:

2022年由於受到第五波疫情影響,小六第三次呈分試取消,小六學生嘅中一派位組別將會根據喺小五下學期同小六上學期由學校向教育局呈報嘅校內成績決定[2]。 許多家長都會問:「明明我的子女成績較好,反而進不了心儀學校?」這是有關於升中派位的機制,當中包含了如何計算分數,與呈分試的比重。 今日Tutor Circle 尋補跟大家講解一下呈分試的比重、疫情下的呈分試安排,更為大家預備了2021呈分試攻略! 希望以下資料能夠令家長更瞭解升中制度之餘,更能找到在此機制下的最佳策略。 為減低反覆的疫情影響「呈分試」的風險,我們呼籲學校及早檢視及制訂校本評核機制和策略,積極考慮推行各種形式的持續性評估作為應變措施,以期當校內考試因疫情未能如期舉行時,學校可按其校本專業的持續性評估機制評核應屆學生。

教育局會根據每間學校各方面嘅表現,例如教學評估,升中分班成績等因數去調整所屬校網所有學校同學生嘅成績排名,然後分為三個派位組別。 如果考試成績唔係太好,會直接影響同學升中嘅派位結果,未必能夠升讀心儀嘅中學。 呈分試應常會聽到人提及,指得是小學校內五年級下學期、六年級上學期期終試以及下學期二、三月間之期考,此三次考試的總成績。 這很清楚,特別的是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嚴格來說,這個試是由別人應考的,但卻會决定你孩子的「中學Banding」。 「呈分試」並非全港的公開考試,而是指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中一派位)下小學需為釐定自己校內學生的名次進行的校內評核。 根據現行派位機制,小學要在小五下學期及小六上下學期的三個學期向教育局遞交為其學生進行的校內評核成績。

小學呈分試: 疫情下的中一派位呈分試

教育局宣布,鑑於疫情仍然非常嚴峻,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和補習學校繼續暫停面授課堂和校內活動至下月6日,另取消小六下學期校內成績評核及呈報積分、停辦全港性系統評估。 小學呈分試 家長希望送子女入讀Band 1中學是人之常情,大家亦知道呈分試是決定學生升讀中學的重要因素。 不過,到底具體上呈分試成績如何影響派位、呈分科目的比重有何重要等,似乎模糊不清。

小學呈分試

所以即使經過這麼多次的考試,平時練習的狀態都會讓大家忘掉考試的狀態,自然到了正式考試時即使準備得幾好都會產生緊張感。 所以,不妨間中讓你的練習盡量模擬考試的狀態,找個合適的環境和要求自己限時內進行,將「平時」當「考試」,自然「考試」就能發揮「平時」應有的實力了。 小學呈分試 因應可接種科興疫苗的年齡下限明日起降至三歲,政府會與業界商討為年幼學童接種疫苗的便利安排。

小學呈分試: 學校只看到呈分試等級

從短期升中競爭來看,當同學與全港及全區的學生一起競爭,每次呈分試分數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同學們尤其「邊緣人」可以透過第3次呈分試力追,提升或保持自己的banding,派位填表時可以選擇的學校自然更多,策略更有彈性。 備考非數理科其實相對簡單,家長只要讓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不同事物,把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文法、常識和將學校給予的課堂及課後練習都做好做熟,與小朋友一同重新理解每一次做錯的題目,一步步地將不同題型及知識的練習做好。 小學呈分試2023 最後,針對弱項加以操練鞏固,如此已經是一個周全的備考非數理科計劃了。 當然,對於語文或運算能力不太高的學生,在視藝、音樂科爭得一分便一分,也不宜輕忽。 呈分成績直接影響家長日後對子女升中選校的鋪排,不應到小五才緊張,小四階段應要讓孩子接觸不同題型。

小學呈分試

萬一某次呈分試失手,偶爾緊張或生病之類,前後三次,仍有兩次機會補救,應不虞閃失。 每科成績在呈分試所佔的比重都不同,根據教育局的建議,中文,英文和數學各佔24%,即共占72%,而剩下的28%會分給常識,視覺藝術和音樂等科目。 因為中英數三科已經佔了大約四分之三的比重,所以這三科非常重要,但是並不代表可以輕視其他學科[3]。 有些人說頭兩次呈分試是最重要的,因為自行派位的日期比統一派位早幾個月,而自行派位只計算首兩次的呈分試。 事實上,自行收生只佔中學學額約30%,即是全港只有最多30%能夠透過自行派位被心儀中學錄取。 呈分試分為三次,即是小學校內五年級下學期、六年級上和下學期期終考試,三次考試的總成績排名會用來決定派位組別,排名越高,入BAND1中學的機會就越高。

小學呈分試: 疫情下的呈分試安排 2022

該資深老師又指,有家長認為即使孩子主科表現不理想,也可用常識或術科補救,但這想法是大錯特錯。 小學呈分試 小學呈分試 舉例,A學生和B學生的成績均理想,A學生中、英、數、常都獲90分,但視藝和音樂分別只有70分;而B學生中、英、常雖取得90分,數學較差,只得70分,不過視藝和音樂均獲90分。 幼稚園報名 對於即將迎接學齡期的小朋友和家長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小學呈分試

而每次呈分試的比重相同,而小朋友於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頭兩次校內考試的成績將遞交予教育局作為呈分試分數根據,並以此三次成績作為最後「攪珠大抽獎」的排名根據,呈分試成績越高排名就越靠前。 新學年已開始,教育局鼓勵學校盡早計劃,如疫情減退及在可行的情況下,盡量於9月至10月初期間以合適的安排為學生進行考試或補考。 小學呈分試2023 新學年開始在即,我們鼓勵學校盡早計劃,如疫情減退及在可行的情況下,盡量於九月至十月初期間以合適的安排為學生進行考試或補考。 第四,雖然根據教育局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派位程序,所有參加派位的學生均需參加3次呈分試,但由於自行派位的日期比統一派位早數個月,所以它只計算首2次的成績。

小學呈分試: 小學呈分試補習

學校便可有較大空間安排校內的考核,並延至明年一月中之前才須把學生的成績或名次交回教育局。 提起升中呈分試,家長都如臨大敵,因為呈分試的成績是決定學生能否升讀Band1中學的重要因素。 小五下學期開始的3次呈分試中,第一及第二次呈分試將影響自行分配學位的排名,故不容有失。 小朋友整個小學階段當中,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都在為呈分試奮鬥。

小學呈分試

由以上的比重情況可見,主科佔呈分試的比重十分大,尤其是中文、英文及數學科。 🧐  所以,家長在為子女制定升中策略時,也可考慮到這個因素。 擧例甲小學之前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整體成績好,今年該校便可有較高百分率的學生劃入「Band 1」,如前50%。 又如乙小學之前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的整體成績較遜,該校便可能只有前20%的學生劃入「Band 1」了。 該局與考試及評核局會商討如何協助學界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適時與學界溝通。 局方表示,學校原則上不應安排學生回校,惟校舍須於上課日維持開放,以照料家中乏人看顧而需回校的學生。

小學呈分試: 「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和「呈分試」怎影響你孩子的「中學Banding」?

學校亦須就校本評核機制諮詢家長和其他持份者,讓大家充分理解相關的評核方式。 NoteSity 係全港最大網上教育書店,為你搜羅不同作者及出版社的中小學補充練習、參考書與溫習筆記,一個平台匯聚你需要的溫習資源,幫助同學應試。 呈分試考核的科目眾多,其中中、英、數三科佔分比重都較高,呈分試前要合理分配時間去溫習各科。 小學呈分試2023 日常的娛樂當然不能少,否則壓力無法舒緩,更可能會漸漸對學習產生抗拒! 小學呈分試2023 因此父母要與子女達成共識,製作合理的時間表,平衡好學習與娛樂的時間外,更可以根據科目比重進行呈分試的溫習時間分配。

小學呈分試

另外,部分學校因有跨境學生未能在六月回港復課及參加考核,因而需要將全校小五「呈分試」延至九月。 冠軍導師乃本港最好的補習中介之一,我們提供不同程度及科目的私人補習導師,專門教授呈分試的英文科、數學科、常識科、中文科及其他科目。 第一,有些學校的計分方法異於教育局,根據教育局建議,中文、英文和數學各佔24%(合共佔72%),而剩下的28%為常識、視覺藝術和音樂科。 基本上呈分試排名可俗稱為「999632」,即各科比重為中文、英文、數學各佔9;常識佔6;視藝佔3;音樂佔2。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