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雷鼎鳴專欄11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雷鼎鳴專欄

雷鼎鳴,BBS,JP(英語:Francis T. Lui,1951年—),華裔美國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及榮休教授,香港建制派政治組織幫港出聲成員[1][2][3]。 香港醫療水準不亞於新加坡,從9月12日至今無人因新冠死亡,若在香港的醫療水平下真的能做到每1萬名患者才有1人因沒有打針才死亡,那麼此疫的死亡率還低於流感,確有條件全面開關。 但問題是有些前提仍未成立:第一,香港絕大多數人還未打完第3針;第二,新加坡的低死亡率是否能維持,仍待考驗;第三,與內地通關,關乎香港命門,在內地未確知病毒毒性已下降得足夠前,不會對與病毒共存的香港開關。 新加坡的醫療水平和經濟規模與香港相若,經濟也同樣是外向形,需要對外開放以維持其經濟運作。

雷鼎鳴專欄

抗疫最失敗的國家,以數據而論,美國顯然排在前面。 兩年以來,中招總人數直逼7千5百萬,死亡總人數在本周應達90萬,我們從美國可以學到很多反面教材。 這些反面教材主要是政治的、制度的、和意識形態的,而不是科學的。 雷鼎鳴專欄 雷鼎鳴專欄2023 美國若是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許能把俄羅斯逐出SWIFT,但這對美國也是十分不利。

雷鼎鳴專欄: 全球人口收入差距下降了20年 1 2023-07-21

曾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訪問教授、大連工學院工業科技管理全國培訓中心美方教學團成員,1991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 歷任香港特區政府就業專責小組、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扶貧委員會等十多個諮詢架構成員。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特區太平紳士。 相反在佔領行動完畢後,旅發局公布初步統計顯示2015年6月份訪港旅客人次按年跌2.9%,中國內地客訪港,按年跌1.8%,當中個人遊旅客更下跌10.6%[來源請求]。 美國近年利用台灣作棋子,抗擊正在快速冒起的中國大陸,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被美國視為搞亂中國經濟的工具。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雷鼎鳴接受《港人講地》訪問時指出,「香港如果有越多準備,美國就越...

美國的國策一直都是要遏制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這與意識形態關係不大,霸權利益才是主導,所以即使是親美的葉利欽主政時,美國一樣步步進逼,拉攏了解體後東歐的國家,慢慢對俄羅斯形成圍堵局面。 雷鼎鳴專欄 美國的一種具體策略便是挖俄羅斯的牆腳,不斷把東歐國家及從蘇聯解體出來的國家拉入北約。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此等與俄羅斯領土接壤的國家也一早入了北約,俄羅斯當年也無可奈何,但現在有重要戰略位置、與俄羅斯腹地接壤的烏克蘭也被鼓動加入,可把俄羅斯置入險境。 2014年俄羅斯為了奪回克里米亞,還打了一仗,歐美國家也無可奈何。

雷鼎鳴專欄: 立法會選舉為何改規則?

雷鼎鳴反對佔領中環,並在其評論中經常引用經濟數據來指出佔中的危害。 [14]香港政府數字顯示佔領中環期間,來港旅客總數字及從中國大陸來港旅客數字均顯著上升。 相反在佔領行動完畢後,旅發局公佈初步統計顯示2015年6月份訪港旅客人次按年跌2.9%,中國內地客訪港,按年跌1.8%,當中個人遊旅客更下跌10.6%[來源請求]。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委員會會員、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經濟系兼任教授、榮休教授。

本文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前系主任雷鼎鳴 1997年的回歸日,猶如昨天,歷歷在目,但終究也是25年了,很多事情都發生過,需要我們沉澱一下,總結經驗,以助未來。 香港是一個特區,我們常忽略了特區的一個重要意義... 歷任香港特區政府就業專責小組,長遠房屋策略委員會,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扶貧委員會等十多個諮詢架構成員,香港多份報刊專欄作家評論員。

雷鼎鳴專欄: 個人工具

這兩種技術在軍事、航太、氣象、通訊方面,都是目前無可取代的技術。 中國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2020年)的結果近日公布,中國人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去年已上升至77.3歲,與解放初期的不足40歲相比,變化驚人,但中國同時面對兩大人口失衡問題,值得留意。 我看不大可能,招數快狠準,招招攞命,顯然都經過長時間的冷靜計算。 世界歷史與香港歷史都在這些招數中走進了新的階段。 雷鼎鳴於1964年畢業於灣仔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與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為同級同學[4]。 後來於1964年一同入讀香港華仁書院[5],並於1970年畢業[6]。

雷鼎鳴專欄

更有甚者,若真把俄羅斯從SWIFT踢走,俄必會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中國需要俄的石油、天然氣、小麥,俄則對中國齊全的工業產品有強大需求,二者互補性很強,中俄聯手,美國很難應付。 雷鼎鳴專欄 如果美國國力足夠強大,也許她能按照其霸權思維行事,但美國近年內外交困,國債直衝29萬億,人民分裂,通脹失控,又剛從阿富汗倉皇逃離,還有與一超級軍事強國打仗的氣魄嗎? 美國不打,歐洲諸國也不會自找麻煩,與俄羅斯戰場上相見。 香港中學生科學知識退步的現象,早已使大專教育界憂心不已,科學學科準備不夠,到大學裏會辛苦得多,而且香港的未來發展希望能含有高科技成分,學生理科退步,不符港人利益。

雷鼎鳴專欄: 中國科技發展已超越美國? 10 2023-04-21

香港政治第一類參與者是香港的反對派;第二類參與者是中國官方;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是香港政治的第三種玩家;而不支持反對派發動的政治鬥爭的大量香港群眾,則可視為香港政治的第四種參與者。 雷鼎鳴又指,美國將貿易武器化,令全球減少貿易及生產力,在去全球化影響下,預計未來10年全球的經濟都會變差,或會引發經濟衰退,直言「移民都無用」。 他形容美國在貿易戰完全失敗,相反中國總貿易額去年創新高,加上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繼續加強對外貿易。

雷達與光達過去的應用,比較偏向於高科技領域,不過如今它們距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也愈來愈近了。 雖然傳統雷達可以測得物件的方向與距離,但是解析度不足,無法滿足某些需要細部資訊的應用,因此光學雷達因應而生。 簡稱光達(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縮寫為 lidar 、LIDAR 或 雷鼎鳴專欄 LiDAR )的光學雷達,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向目標發射脈衝雷射以測量距離。 雷達是以傳輸模組跟接收模組構成的訊號處理平台,發出電磁波並偵測所測物件產生的回波,比對原波源與回波之間的差異之後,測知該物件的方向與距離。 雷達是一種視距外動態物體的監控系統,它使用無線電波來確定物體的範圍,角度或速度。 光雷達則是利用脈衝雷射測量到目標的距離,並製作目標的 3D 資料。

雷鼎鳴專欄: 美國大規模槍殺案,會否殺到香港? 6 2023-01-27

若中國按兵不動,此種炒作便炒不起來,若是台灣方面宣布獨立,或美國改為承認台灣,則中國幾十年來一早已聲明,這會被視為挑釁,中國必會動手。 美國要煽動其他國家去制裁中國便顯得出師無名,因此,美國的戰術只能是挑釁中國去開第一槍,接着乘機說中國是在沒有被挑釁的情況下主動出擊。 雷鼎鳴專欄2023 兩年前武漢爆發疫情,中國沒有忘記第一時間在國際上發表科學報告,美國卻老是想着只有中國這樣落後才會應付不了區區疫情,自己怎會有事?

雷鼎鳴專欄

但這裏有個情況,美國若單獨制裁中國,恐怕傷得更多的是美國自己,從其對華貿易戰中一敗塗地的戰績便可印證此點。 雷鼎鳴專欄 因此,若要制裁中國,便不能如特朗普般單幹,而是要一眾西方國家願意加入。 雷鼎鳴專欄2023 SWIFT是一個國際上銀行貨幣交收的資訊系統,由200餘個國家及地區共1.1萬家銀行組成,一個國家若被排除出去,付錢給其他國家或從其他國家收錢都會十分困難,國際貿易也會應聲下跌。 SWIFT不屬於任何國家,政治上中立,但美國卻可通過制裁SWIFT中不聽話的人員而迫使其受美國指揮。

雷鼎鳴專欄: 烏克蘭和還是戰?

在美國預設的戰場上打仗,不合兵法,所以中國不會隨便受美國挑釁動手。 也許美國早已放棄了維持民進黨政權,美國把民進黨治下的台灣只是看成是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 美國若不斷挑釁中國,希望其打第一槍,也有個危險,若是過分了,中國便大有理由義正辭嚴地指出是美國及台灣在挑釁,形同她們已打了第一槍,就算立時揮軍採取行動也不為過,美國的挑釁陰招也奏不了效。 美國所能利用的藉口不外是地區要穩定,若中國用武力,美國與西方親美的媒體自會像在俄烏戰爭中一般炒作,把中國說成是欺凌弱小的強權。

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發布了一份包含12點對於此戰爭的中國立場書。 美國反應冷淡,甚至不認同,是意料中事,北約不理會俄的抗議,不斷東擴,背後推手便是美國。 在佔世界人口12%的西方世界中,其主流媒體過去一直在話語權中佔有近乎壟斷的地位,它要說你邪惡你便是邪惡,它自稱正義便是正義,其他人等缺乏平台反駁。 有了三大領先指數作指路明燈,我對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過去30多年的事實,亦證明了我過去基於其他理由的信心十分正確。

雷鼎鳴專欄: 中國人口普查揭示的國情

在早期她曾受外勞社區爆發的影響,其後則為了保持開放,採用與病毒共存政策。 新加坡與香港有重大相同的條件,但政策有別,對香港反而有最大的參考價值。 以數字而論,在每百萬人口中,新加坡的總病例大約是香港的24倍,但每百萬人中,新冠死亡率只是香港的5.1倍,反映其醫療系統頗為有效,或是因接種疫苗人數多,所以中招死亡人數也較低。 新加坡的與病毒並存策略不能算錯,但推行時間可能過早,病毒毒性仍烈時與它共存,豈不糟糕? 到執筆日,美國每100萬人口中死於新冠的,共2700人,中國卻只得3人,差別900倍! 除了很少用到的封城外,中國所倚重的,是用大數據科技設立了一個高效率的追蹤系統,廣泛的疫苗接種,及在有疫情的區域採用大規模的核酸檢測。

雷鼎鳴專欄

中國用的方法是嚴格的,部份私隱也會失去,但抗疫成功,人民願意合作。 因疫情受遏制,人民到處旅遊倒是十分自由,周末商場飯店也是人山人海,沒有禁忌。 本來與外近乎隔絕,有可能損害經濟,但中國對外的經貿關係不但未斷,出入口總額屢創新高,皆因其他國家在疫情中更為倚賴中國的供應鏈。 但無限期的入境限制,總不能永續,中國要利用這段時間繼續谷針,開發新疫苗及治療藥物,並且等待病毒的毒性進一步下降至可接受程度才開放。 長此下去,世界大多數地方都會成為有病毒出沒的污染區或半污染區,唯獨中國是淨土。

雷鼎鳴專欄: 內地的文化小革命

究其原因,是美國浪費了太多資源干涉別國的發展,以致自己國內問題叢生,政府欠債纍纍,通脹高企。 雷鼎鳴專欄2023 美國被中國超越,或快將被超越,還要去搞制裁搞封鎖,不會持續得了多久。 今天對烏的戰略,即強化烏的經濟,堵截俄羅斯,在此過程中,又可掠奪烏國資產,機關算盡。 //俄烏局勢瞬息萬變,香港有咩辦法可以趨吉避凶、順勢而為?

或許在開始階段,中國的企業家仍要修補或重建對外的商貿關係,但當今世界太需要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中國的貿易額總會持續向上。 李家超當了特首近半年後,終於見到他開始有大動作。 宣布「你好,香港」後,特首第一次出訪便是中東,這是神來之筆,也許背後有內地高人指路。

雷鼎鳴專欄: 經濟不停學

若美國不再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局面可能緩和,但若烏克蘭自己找死,要加入北約,俄羅斯揮軍入烏,換掉其政府,讓親俄人執政,並不奇怪。 反正北約不敢開戰,SWIFT的制裁是雙面刃,俄若有與中國合作的底氣,大可不受威脅。 對俄羅斯而言,若烏克蘭加入了北約,本身的安全便會受到嚴重威脅,俄羅斯人民也會對政府十分不滿。 對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而言,多一個烏克蘭在北約,只是錦上添花之事,與生死存亡無甚關係。 美國霸權的作風是事事想贏盡,得寸進尺,其他歐洲國家卻不見得有此惡習。

  •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此等與俄羅斯領土接壤的國家也一早入了北約,俄羅斯當年也無可奈何,但現在有重要戰略位置、與俄羅斯腹地接壤的烏克蘭也被鼓動加入,可把俄羅斯置入險境。
  • 若中國按兵不動,此種炒作便炒不起來,若是台灣方面宣布獨立,或美國改為承認台灣,則中國幾十年來一早已聲明,這會被視為挑釁,中國必會動手。
  • 到執筆日,美國每100萬人口中死於新冠的,共2700人,中國卻只得3人,差別900倍!
  • 中國在考慮的是如何用最低的政治與經濟代價收回台灣。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