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藍碧樓平面圖2023全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藍碧樓平面圖

以往居民來往葵涌邨和禾塘咀街,需要步行全長119級的「百步梯」,對長者和行動不便人士造成嚴重不便。 四人房及六人房設於高座大廈內,而八人房及十二人房則設於低座大廈內。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裏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最很湊巧地他當年正是住在15座的15樓,亦是該樓宇的最高一層。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裡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藍碧樓平面圖

這些商店在1962年隨屋邨落成而開設,零售面積接近4,500平方米。 2005年房委會將旗下大部份商場及停車場售予領匯,即今日的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但彩虹邨的商店沒有跟隨售出,至今仍由房委會持有。 同時由於這個原因,彩虹邨商店的租金升幅較領展商場的溫和,不少歷史較久的商店都沒有因高昂租金而被迫走[11]。 至於在重建後的藍田邨大廈外牆上的邨名書法題字,也是由劉德華所題的,並由他與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馮宜萱、觀塘民政事務專員區慶源及觀塘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柯創盛於2010年5月9日親自揭幕[13]。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裏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裡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藍碧樓平面圖: 藍田邨藍碧樓的交通站點

葵涌邨於1991年起分四個階段重建,並於1992年11月公佈重建規劃,至2000年拆卸最後一批舊廈(亦是全港最後一批清拆的第三型徙置大廈),而新樓宇分別於1997年、2000年和2005年落成。 雖然徙置區現已消失,但區內的居民仍以「新區」來稱呼葵涌邨,而途經的荃灣旺角線紅色小巴仍以「新區」來標示葵涌邨站。 而位處大窩口道與禾塘咀街交界、第三期對出的第二期部份為公園、命名為「葵涌新區公園」。 彩虹邨(英語:Choi 藍碧樓平面圖 Hung Estate)是香港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佔地逾5.1公頃[2],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3],融入包浩斯風格元素[4]。

  • 而位處大窩口道與禾塘咀街交界、第三期對出的第二期部份為公園、命名為「葵涌新區公園」。
  • 光廁單位只有兩柱,包括「A室」及「K室」(354呎)可以選擇,但單位缺點是玄關大,入屋設有52呎玄關位,較難運用作飯廳之用。
  • 其中中冶在港發展的「逸璟.龍灣」只得35分;內房福晟國際的九龍城「晟林」只得53分,而保利置業的「龍譽」只只有57分。
  • 17座率先於1988年拆卸,而其餘22座(包括第12座、13座)於大約1990年至2001年左右陸續清拆重建,整個拆卸工程稱「藍田邨重建計劃」。
  • 邨內有4個公共空間,其中第3期平台種植葵樹 ,地面鋪上藍色地磚代表河流,與葵涌之名相呼應。
  • 選擇建築期付款,卻又認為銀行未必能批出按保的買家,也可考慮選用「70%一按計劃」。
  • 一個最平的開放式單位,訂價為576.7萬元,扣除即供及傢俬優惠後,折實低於500萬元。

由於在2002年11月受到「孫九招」影響[註 1],藍田(一)邨的重建因而略受阻延3年,要延至2005年動工,2009年才竣工。 而在規劃期間,樓宇型號亦由原訂的靈活性大廈,改為5座新和諧一型(公屋版本),並對樓宇佈局略作改動,其後再改為非標準設計大廈。 藍碧樓平面圖 整個拆卸工程於2002年完成,拆卸重建後,藍田邨原址已分拆為4個屋邨及1個屋苑重建:藍田(三)邨原址現為平田邨、藍田(二)邨原址現為安田邨、啟田邨。 而藍田(一)邨1-6座原址則重建成現時的藍田邨及社區設施,7、8及10座則重建成康逸苑。

藍碧樓平面圖: 藍田邨藍碧樓 Lam Bik House, Lam Tin Estate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今次「瓏碧」,發展商在單位內也增添了一些裝置,例如開放式廚房的鋅盆上設有一個蓋,以擴闊備餐區,但該蓋板上附有磁石功能,加設附砧板;並因應高樓底而在廚櫃底安裝了摺梯,還有隱藏式拉摺餐枱。 洗手間則設有無線電話充電器、空氣清新機;在三合一露台上,原用作收藏冷氣機散熱器的位置,則額外加裝了可作戶外餐枱及晾衫架功能,希望在內部裝置上加分。 較著名的學校定必數到「喇沙小學」、「瑪利諾修院學校」、「拔萃小學」、「嘉諾撒聖家學校」等名校,成為支持區內租務及投資的因素之一。 藍碧樓平面圖2023 樓盤以南,現時正望一路隔是「聯合道84-98號」的地盤,側望「福佬村道67-83號」地盤。

藍碧樓平面圖

關注組的關注事項包括成功爭取毗鄰葵涌邨的葵涌新區公園(原稱大窩口道公園)正名及爭取於來往葵涌邨與光輝圍的「百步梯」興建升降機[8]。 全邨於2008年4月完成重建後,共16座住宅樓宇,合計13,742個單位。 據立法會文件所述,葵涌邨共居住約4萬人,如以單一屋邨計算,葵涌邨現為全港居住人口最多的公共屋邨[註 1]。 與此同時,葵涌邨亦是全港擁有最多新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共設12座。 1970年藍田邨15座外牆上的彩繪飛龍壁畫,據政府官方說法,此龍是1970年時工務司署慶祝落成第500座大廈而設。 不過坊間流傳,藍田一帶因水怪為患而常豪雨成災,有人乃建議在15座風水牆外畫一條六層高的巨龍鎮水鬼。

藍碧樓平面圖: 重建後的葵涌邨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但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如果建期價在600萬元以下的物業,也就是大部份的開放式單位,買家也可以考慮選擇「90天付款辦法」及「舊按保」上會;但由於大部份均超過600萬元,則必須選擇「建築付款辦法」,待物業落成時選擇「新按保」上會。 其支付條款就是在售樓處簽署臨約後先支付5%,之後30天支付5%,餘額在入伙時才找清。 因此如果太過擔心的話,買家可選擇「90天付款」另再搭配發展商「70%一按計劃」,其付款時序無分別,只是發展商會透過財務公司借取70%按揭,也意味買家要自己預備30%首期。 這點也反映,女口果買家成功獲批,支付了30%首期後,直至入伙前(大約一年時間)也不用供款,入伙後才開始供款,屆時買家也可考慮轉按至傳統銀行。 開放式單位共有36個,主要由B室及J室提供,面積均等,內櫳沒分別,洗手間均為黑廁設計,故應該以景觀作為揀選先後次序。

  • 於2002年工廠大廈最終被拆卸,受影響約700廠戶,每戶可獲約7.5萬至13.8萬港元的特惠津貼,另加現金津貼6,000港元,廠戶在該年1月底接到一年半的清拆通知,且獲凍結租金[7]。
  • 該工廠大廈在1973年前跟徙置區均由徙置事務處管理,後交由房委會管理。
  • 參觀其範單位,房間設有轉角窗的單位,雖然景觀會較開揚,但日後清潔玻璃有難度外,其睡房的電掣位,電視天線位置於窗台下方,除非在床尾加裝組合櫃,否則睡房內的電視應怎擺放,應該也很傷腦筋。
  •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裏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屋邨的前身為九龍十三鄉牛池灣、沙地園、元嶺和坪頂之間的屋舍田地,1960年清拆[6]。 政府於1958年批出該地給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大型屋邨,隨即展開工程,各樓宇由1962年至1964年間分期落成。 藍碧樓平面圖 是由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於1963年12月18日為彩虹邨主持開幕典禮,有關牌匾仍擺放於金碧樓下的藍鐘路(彩虹邨邨內入口通道)[7]。

藍碧樓平面圖: 藍田邨藍蔚樓 Lam Wai House, Lam Tin Estate

自該邨在1965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公會(今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最高榮譽「銀牌獎」後,該邨開幕牌匾便掛有該獎牌,上面寫有的表揚對象為巴馬丹拿的Ian J. 當時,徙置事務處及房委會曾先後將藍田邨分為甲(第四型大廈)、乙(第六型大廈)兩個區別[4],及後再拆分為3個區別管理(即藍田(一)邨、藍田(二)邨及藍田(三)邨)。 城規會在2020年8月同意其重建方案,容許興建兩幢26層高住宅,提供850個住宅單位,另設647個車位。 由於項目的「A-D室」均扭向了樓盤的東面正望「九龍城廣場」方向,故其景觀最受影響。 而住於徙置區東北面的工廠大廈,當初稱為「葵涌徙置工廠大廈」,屬樓高七層的第二型徙置工廠大廈,1964年5月展開興建工程,1966年9月先啟用第三至四座,1973年4月第一至二座落成,提供256平方英尺的工廠單位[5][6]。 該工廠大廈在1973年前跟徙置區均由徙置事務處管理,後交由房委會管理。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藍田邨的有蓋通道上亦種植了多種植物,而屋苑入口上蓋位置、其中三座大廈屋頂安裝了共180塊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產生的電力能直接接駁至電網,用於邨內的公共設施,如走廊照明燈、升降機、水泵等。 藍碧樓平面圖2023 在1981年藍田邨後方木屋區大火後,政府於1982年決定清拆該等木屋區,並在進行爆破平整後重建成為藍田邨擴展部份[5]。

藍碧樓平面圖: 樓宇

因為設計獨特,彩虹邨榮獲了香港首個建築獎項——1965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年度最高榮譽「銀牌獎」[5]。 彩虹邨(英語:Choi Hung 藍碧樓平面圖 Estate)是香港早期興建之公共屋邨之一,佔地逾5.1公頃[2],位於九龍黃大仙區牛池灣,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發展,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3],融入包豪斯風格元素[4]。 工廠大廈拆卸後原地納入葵涌邨並興建兩幢新住宅大廈——百葵樓和合葵樓,於2008年入伙,百葵樓和合葵樓也是房署首個試驗性採用全預製組件的項目,連結構性部份都採用預製組件。 但由於成效不如理想,加上正值新和諧一型與非標準設計大廈的過渡期,上述技術未有獲廣泛採用,直至2020年代初興建沙田錦駿苑及屯門和田邨為止。 彩虹邨在興建時曾經稱為彩虹新村,得名於牛池灣鄉的彩虹村,毗鄰的港鐵彩虹站亦因彩虹邨得名。

1977年7月10日發生藍田邨第3座4樓梯間命案,一名有福義興背景男子被新義安成員襲擊,倒斃4樓梯間;前一日中午,第18座1417室發生石油氣爐爆炸事件,造成5人受傷。 1971年11月23日發生藍田新區第5座命案,一名22歲青年疑因結怨,被兩名少年在其女友寓所外殺害[23]。 1970年11月10日發生藍田新區跳樓案,一名剛出院58歲精神病患者聲稱被追殺,並走上第3座天台;在警察勸阻期間,他隨即從天台跳下身亡[22] 。 如果選用「90天付款」辦法,可獲取最高13%的折扣額優惠,買家在售樓處簽署臨約後先支付樓價5%,之後30天多支付5%,餘額90%在90天內找清。

藍碧樓平面圖: 興建

工程到2022年4月6日完成,居民上山或落山只需1分鐘[10]。 邨內設有一所停車場及五所學校,部份低座樓宇地下亦設有商店售賣食物及日常用品,亦設有一所郵政局。 邨內亦設有邨內行車道路,連接各樓宇及接駁觀塘道、龍翔道及彩虹道,附近也設有彩虹交匯處。

藍碧樓平面圖

葵涌邨內設兩層高商場,名為葵涌商場,亦設有街市(已翻新)、停車場和公共交通交匯處,滿足鄰近市民基本需要[15];商場內設有港鐵特惠站,提供大窩口站兩元乘車折扣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期曾擬興建居屋,及後因樓市下跌而於2000年3月改為興建公屋;其後,房委會於同月曾一度將該等樓宇列入可租可買計劃[4],但最後放棄並重新設計。 葵馥苑(英語:Kwai Fuk Court)共有兩座新十字型樓宇,名為安葵閣及樂葵閣,位於葵涌大窩口道88號[2]。 原為居屋屋苑,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售予政府並被改為政府宿舍,由警務處宿舍組及消防處分別支配兩幢樓宇。

藍碧樓平面圖: 付款辦法以「即供」及「建期」為主

J室望聯合道方向,雖然單位略受車聲影響,卻較B室受九龍城廣場重建影響來得有保障。 藍碧樓平面圖 但值得留意一點,始終過去內房的紀錄,尤其自從恒大財困,銀行對為內房樓盤提供按揭也有戒心。 藍碧樓平面圖 我們曾致電幾間大型銀行查詢,匯豐及中銀均表示,暫時未有為「瓏碧」提供樓花按揭;渣打則表示會提供。 不過,幸好「瓏碧」樓花期較短,如需要銀行按揭的買家,較穩妥的做法是選擇「建築期付款」待物業落成時才申請。

傳說有一天,如常是下雨之際,有邨民見15座對開半空中有一龍一妖在拼鬥,有邨民更指金龍不敵水怪,請出十二生肖各靈獸聯手抗敵。 鄰近各座住戶紛紛湧出窗台 (騎樓) 抬頭觀望,堪稱公共房屋史上最靈幻、參與者最多的屋邨傳聞。 此後,藍田一地亦無發生豪雨成災慘劇,邨民都相信是龍神有靈,將水妖驅走。 藍田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4個兒童遊樂場、2個羽毛球場、籃球場及輕型貨車停車場。 藍暉樓設長者健身活動區及足健徑;藍泰樓設棋枱、觀景台及兒童遊樂區;藍碧樓設兒童遊樂區及藍田邨展覽區;藍蔚樓設乒乓球區。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