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子宫頸癌5大分析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初期沒有任何症状,後期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 將子宮頸做部分錐狀切除及子宮內頸搔刮取樣,此方法既方便又經濟,只在子宮頸旁做局部麻醉,手術時間又短,而且又可以獲得組織檢體做病理檢查,同時達到診斷與根治兩種目的。 子宫頸癌2023 臨床上被懷疑有罹患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或是有子宮頸抹片不正常的人,就需要做進一步的陰道鏡檢查。 很多人都誤以為婦科疾病只發生於已生育或年長的女性身上,其實疾病無分年齡,年輕女生切勿掉以輕心!

  • 生殖器的HPV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感染,病毒會在子宮頸、陰道、陰莖、肛門,甚至口腔及喉嚨等部位潛伏,一般沒有症狀,亦能夠被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清除。
  • 檢查結果只表示目前的狀況,並不表示您將來不會再感染HPV或高危的HPV。
  • 但是,在少数人体内,该病毒可以存活数年,导致某些子宫颈细胞变成癌细胞。
  •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可以電郵通知本人。
  • 如果您母亲在 1950 年代怀孕并在孕期服用过一种称为己烯雌酚 的药物,您可能有更高风险会罹患一种叫做透明细胞腺癌的宫颈癌。
  • 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

因宫颈表面光滑或仅轻度糜烂,是造成宫颈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 宫颈局部可光滑或宫颈糜烂息肉状生长,甚至呈菜花状。 晚期病例宫颈赘生物表面可有溃疡或空洞形成,并由坏死组织覆盖有阴道或宫旁浸润。 约有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肿瘤往往位于颈管内而表面却光滑绝经后患者阴道穹隆萎缩,宫颈萎缩,可使病变不明显。 异常阴道流血包括性交出血白带内含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白带增多常具特征性,呈水样或黏液样,特别是宫颈黏液性腺癌,患者常诉有大量黏液状白带,少数略带脓性呈黄水状,因量多常需用会阴垫。

子宫頸癌: 子宮頸癌疫苗的副作用與疑慮

香港政府建議25歲或上、曾進行性行為私女性,接受子宮頸癌檢查直至65歲。 患者在接受切除手術後,可能會小便困難,但一段時間後會復原。 有少部份病人可能出現下肢水腫、大腿輕微麻痺,或因淋巴液積聚盤腔而引致淋巴囊腫,繼而引起感染和便秘。 較為罕見的情況是病人的膀胱、輸尿管或直腸在手術過程中受到創傷或長期排尿困難。

子宫頸癌

全球發病率最高的是南非,其次在亞洲,中國發病率每年增發病數超過13萬,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的73-93%。 根據29個省、市、自治區回顧調查我國宮頸癌死亡率佔總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 子宫頸癌2023 宮頸癌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各國、各地報導也有差異,中國發病年齡以40~50歲為最多,60~70歲又有一高峰出現,20歲以前少見。 其次,如果一位婦女的男性性伴侶曾感染性病或性伴侶眾多,甚至曾有過罹患子宮頸癌或原位癌的性伴侶,那麼帶給這位婦女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將增高。 子宫頸癌2023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一次宫颈检查,可进行的项目包括宫颈刮片、HPV筛查等,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具体选择。 如果连续三年检查都正常,则可以适当调整检查的周期,2年一次或者3年一次,具体的根据医生的建议去进行调整。

子宫頸癌: 子宮頸癌疫苗要打多少針?打後效力可以維持多久?

可向内生长,颈管扩大使整个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质硬而宫颈表面光滑或轻度糜烂向外生长者可呈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或蕈样团块。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妇女宫颈癌患者中腺癌比例相当高,其中35岁以下年轻妇女的发病率上升较显著。 Pallack等报道31例20岁以下的宫颈癌患者中78%为腺癌。 癌細胞已經入侵骨盆壁,或是阻塞輸尿管,而引發腎積水。 世卫组织已制定有关如何通过接种疫苗以及筛查和管理浸润性癌症预防控制宫颈癌的指导文件和工具。

如上文所說,女性患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性接觸感染HPV,如果伴侶能做足保護措施,就能減低女性將來出現子宮病變或癌症的風險。 子宫頸癌2023 子宮頸出現異常細胞,可能是因炎症、或因絕經後缺乏雌性賀爾蒙引起,但亦有可能是宮頸發生病變。 宮頸病變是一系列的疾病,可分「低度病損」、「高度病損」,以至最嚴重的子宮頸癌。

子宫頸癌: 子宮癌

9至14歲建議接種兩劑,兩劑之間相隔5至13個月內;15歲或以上則建議接種三劑,在第一劑後兩個月接種第二劑、六個月後接種第三劑。 一般在決定投保額的時候,要考慮治療危疾的費用、日常生活費用、有沒有醫保等其他醫療保障以及個人財務狀況等的全面因素。 以 30 歲、非吸煙女士,投保 子宫頸癌 Bowtie 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基本)、 Bowtie 戰癌保 300 及 Bowtie 危疾保 - 多重保障 HK$300 萬為例。

基本上建議25歲或以上的女士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每年一次最為理想,如未能做到,最低限度應最少3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及子宮頸細胞檢查。 1.阴道镜检查 子宫颈腺癌阴道镜下所见包括出现高度分化的腺体,正常纤毛结构周围有散在或密集而突起的柱状型绒毛及蜂窝状图像。 宫颈表面腺口异常增多和(或)不规则分布,腺口白色,大小不规则使宫颈表面似蜂窝状图,尤以黏液性腺癌为著。 因此须在阴道镜下行可疑部位多点活检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大部份患者並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即使受感染後亦無任何病徵或病狀出現。

子宫頸癌: Living with 宫颈癌?

HPV疫苗对于女性宫颈癌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建议有条件的女性都接种HPV疫苗,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子宫頸癌2023 子宫頸癌2023 值得期待的是,《科技日报》在上个月报道了一则好消息,由北京研发全球首个14价HPV疫苗已经进入临床,宫颈癌预防率达96%,如果未来能够顺利投入使用,预计未来可降低至每年新增不超过4000例宫颈癌。 副作用的出现致使日本政府在2013年6月停止积极推荐注射疫苗,让民众自主选择接种,在这之后疫苗接种率降至1%以下。

  • 由於纖維光源的應用及膨宮劑的改時,這種很早停滯的技術近年再度發展。
  • 宫颈癌主要通过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宫颈碘试验、阴道镜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结合症状进行确诊。
  • 荷爾蒙和排卵因素:未曾懷孕、不孕、患有多囊性卵巢、長期沒有排卵的月經,或是初經在十二歲前/五十五歲後停經者,都有較高的罹患風險。
  • 子宮頸抹片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癌細胞常見的高核質比(High N/C ratio)及病毒感染常見的細胞挖空現象(koilocytosis)。
  • 將顯影劑注射入患者手臂內的靜脈,顯影劑會透過血液流到腎臟。
  • 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視為子宮內膜原位癌。
  • 适用于:部分I B2期和II A2期II B-IV A期患者;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治疗的早期患者;子宫颈大块病灶的术前放疗;手术治疗后病理发现有高危因素的辅助治疗。

療程每次照射10分鐘至數十分鐘不等,一般合共進行3至4次。 由於HPV感染主要是性行為引起的,最理想的接種疫苗時間就是在初次性行為前,最早可接種子宮頸疫苗的年齡是九歲。 香港較少人會在這個年紀就接種,但外國因女性初次性行為的時間普遍比香港人早,所以較常見在較早的紀接種,不過一般來說,都建議九歲後應盡早接種。

子宫頸癌: 為何要在學童階段接種HPV疫苗? 接種疫苗會鼓勵學童提早開始性行為嗎?

不過,若是進行腹部照超聲波,女士就需要大量喝水,令膀胱漲滿,有助超音波照到卵巢和子宮。 進行婦科檢查前可注意以下4點︰先簡單記錄自己的病症或各種情況,如月經狀況、家族病史,並帶齊有關證明文件,方便醫生了解你的健康狀況,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 这两种疾病都是发生在子宫上的肿瘤,所以大家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子宫的护理,还要定期的去医院做体检,做宫颈抹片检查,这都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要多了解一些预防这类疾病的知识,虽然得了疾病可以治疗,但是毕竟不得病才是最好的。

子宫頸癌

藥物另一個主要副作用是會影響眼睛,服用這種藥物的人可能會出現乾眼症、視力改變、視力下降或角膜潰瘍,建議病人要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化療藥物會殺死癌細胞,但同時也會損害身體正常細胞,導致某些副作用。 副作用取決於藥物的類型和劑量,以及接受治療時間長短。 大部份副作用是短期的,在治療結束後就會消失,但有些副作用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是永久。 化療常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噁心和嘔吐、食慾不振、脫髮、口腔潰瘍、疲倦等。

子宫頸癌: 女性生殖系统

治療子宮體癌的主要方法,應根據臨床分期來決定手術範圍,行全子宮切除術或如廣泛性子宮切除及盆腹腔淋巴清掃術。 陰道排液、陰道流血和下腹痛,陰道塗片可能找到癌細胞而和內膜癌相似。 而輸卵管癌宮內膜活檢陰性,宮旁可捫及腫物,有別於內膜癌。 如包塊小而觸診不表者,可通過腹腔鏡檢查確診。 多表現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或出血同時可伴有陰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臨床表現與內膜癌十分相似。

(3)適用於標準半私家病房或以下級別,假如受保人住院接受治療時選擇入住標準私家房或以上級別的病房,我們只會賠償有關住院開支的指定百份比。 你需要重新申報你的健康狀況作核保,假若申報的健康狀況對保單的風險評估有影響,保單或有可能需要附加不保事項或作保費調整,甚至會被取消保單。 子宫頸癌2023 信貸及償債能力風險 - 此計劃的賠償會受保泰的信貸風險及償債能力所影響。 子宫頸癌 假如保泰宣佈無力償債,你可能損失保單的保障及任何已繳保費。 癌瘤患者經治療後臨床症状與體征均消失,但經過6個月以上又出現癌征者謂之複發。 治療後3~6個月內仍查有癌存在者應列為未愈。

子宫頸癌: 子宮內膜癌的分期

鏡下早期浸潤癌:一般多主張作擴大全子宮切除術,及l~2cm的陰道組織。 因鏡下早期浸潤癌淋巴轉移的可能性極小,不需消除盆腔淋巴組織。 2、子宮頸外翻 外翻的粘膜過度增生,表現也可呈現高低不平,容易出血。 腺癌:腺癌來源於被覆宮頸管表面和頸管內腺體的柱狀上皮。

子宫頸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王馨世在《親愛的荷小姐》書中也指出,肥胖引起的十大癌症,第一名就是子宮內膜癌,相較於 BMI 正常的婦女,體重超標肥胖的女性罹癌風險大增 62%。 國際間癌症專家,認為子宮頸癌是專指侵襲性子宮頸癌。 在台灣民間俗稱「子宮頸原位癌」,並不認為是真正的癌症,目前其名稱較合理應稱為「子宮頸上皮細胞嚴重性病變」,或「子宮頸上皮細胞內贅瘤」,我國健保局也不列入重大癌症疾病。 以往我國衛生署公布全國癌症發生的統計表,子宮頸癌包括原位癌和侵襲癌,而讓國際間醫療專家誤認台灣是子宮頸癌好發的國家。 子宮頸癌的分期,主要以臨床評估為主,也就是說根據「臨床分期」,而不是其他婦科癌症常用的「手術分期」,最主要的原因是國際婦產科聯盟 在1994年所建議的。 因為子宮頸癌好發於開發中國家,是排名第一的女性癌症及第二癌症死因。

子宫頸癌: 宫颈腺癌

近 2 成受訪者 因未能負擔醫藥費而放棄繼續治療癌症,治療肺癌的每月標靶藥費用高達 $5 萬 ;又以大腸癌為例,私營醫療體系的整體治療費用已需要 $130 萬(中位數) 。 特設 $100 萬 / $200 萬 / $300 萬 3 個終生保障額選擇,讓保障可廣泛地涵蓋癌症康復監察 (至積極治療完成後 5 年)、復發,以及其他癌症確診。 若不幸首次被確診癌症,$100 萬癌症治療保障額將即時啟動,足夠應付大部份癌症 3 年內所需的治療開支。 此 $100 萬癌症治療保障額將會於首次啟動後每 3 年重設更新,以保障癌症復發或其他癌症確診,直至賠償達到終生保障額為止。

子宫頸癌: 宫颈腺癌Ⅰ期

若醫生發現有變異或癌細胞,病人需進一步檢查。 百分之七十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第16和18型這兩種病毒導致。 生殖器的HPV主要經由性接觸感染,當子宮頸內細胞受到HPV的持續侵襲,就有可能導致細胞變異,引發子宮頸上皮內瘤,經過一段長時間後,就有機會發展成為子宮頸癌。 較常見的HPV約有100多型,與子宮頸癌有關的高危險型約有17種,HPV也可能會引起引起尖形濕疣(Genital warts,俗稱菜花)。 子宫頸癌 子宫頸癌2023 約80~90%的HPV感染會在一年內痊癒,有10~15%的女性持續感染超過一年,當中有1%會發病引發子宮頸癌前的病變,甚至會發展成癌症。 肥胖:女性體重若超出理想體重的 30%,子宮內膜癌罹患率會比一般人高出 3.5 倍。

子宫頸癌: 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如果您正在考虑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来帮助控制绝经症状,请向医生咨询风险和获益。 除非您做过子宫切除术,否则绝经后单独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联合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激素治疗还存在其他风险,因此请与医生权衡获益和风险。 患有子宮頸癌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致,而個別新標靶藥的面世,有助減輕子宮頸癌患者病情惡化,並將存活期增加4至5個月。 肥胖不但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亦會增加患癌機會,其中包括五大原因,包括胰島素增加、免疫系統功能較差等,肥胖人士最高危的癌症為子宮癌、食道癌,風險分別高7及5倍,故保持體重正常亦是防癌之道。

子宫頸癌: 細胞學檢查

Mair曾报道230例宫颈腺癌中99例合并CIN,占43%,其中轻度23例中度21例,重度22例宫颈原位癌33例另有6例合并浸润性鳞癌。 Shingleton报道1/3的患者有恶性鳞形细胞成分并存。 Teshima报道30例早期宫颈腺癌中有10例与宫颈原位鳞癌并存。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医院的材料报道109例宫颈腺癌中有10例合并宫颈原位鳞癌,占9%,另4例合并浸润性鳞癌。 生物学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腺癌腺体散在分布分化差者无腺结构,常呈一片黏液,细胞出现在黏液湖中,有许多深染增大的核。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鳞癌的癌前期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期病变尚有争论。 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常见于较年轻的妇女,多发生于宫颈移行带区,呈单病灶存在或为多灶性。 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形态除核异型外核的位置异常,还可见到腺体轮廓异常。

若發現有任何異常情況出現,請向醫生求診。 體內放射治療是將放射源置於癌症內部或附近,在子宮頸癌治療中,放射源會放置在陰道或子宮頸內進行。 體內放射治療多數會與體外放射治療一同用於治療子宮頸癌,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會單獨使用(通常是較特殊的早期子宮頸癌病例)。 子宮切除手術:切除子宮頸和子宮,根據癌症的階段,可能需要切除卵巢和輸卵管。 子宮切除手術為早期子宮頸癌最常採用的治療方法。

文献报道15%~20%的宫颈腺癌无症状。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医院报道109例宫颈腺癌中13例无症状,占11.9%。 Gallu报道35例中3例无症状,占8.6%。 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为异常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 晚期患者根据病灶广泛程度及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症状,如疼痛、肛门坠胀、贫血泌尿系统症状等。 Rutledge报道219例宫颈腺癌,常见症状如下:异常阴道流血159例占72.6%;阴道排液28例占12.8%;疼痛11例,占6.9%;其他6例,占2.7%;无症状15例,占6.9%。

子宫頸癌: 肥胖人士患癌風險增5大原因 子宮癌、食道癌風險分別高7及5倍

不過,由於二價疫苗始終較便宜,故仍有部分地方選用。 含人類乳頭瘤病毒 6、11、16、18、31、33、45、52及58型L1蛋白的九合一疫苗,可預防由疫苗內含相關HPV病毒引致的生殖器疣、子宮頸 / 陰道 / 外陰 / 肛門的癌前病變及癌症。 萬一不幸患上子宮頸癌,醫療保險(如上述的自願醫保及癌症保險計劃)可為投保人提供醫療費用保障,而危疾保險則可以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費用的保障,以支援患上危疾時休養期間的生活費,免得為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 可以為子宮頸癌治療費用提供實報實銷保障,保障範圍覆蓋上文提及的切除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及荷爾蒙治療等。 根據醫院管理局的資料,在 2020 年,香港錄得 1,186 宗子宮頸癌新症,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 6.8%,為往年的雙倍有多,成為香港女性第八大常見癌症。

當宮頸細胞刮片檢查多次為陽性,而多點活檢及頸管刮術陰性,或已證明為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潤癌者,可進行宮頸錐切術並送病理。 因錐切術後有不同程度的併發症,目前在臨床多不採用,如果作為治療手術可以全子宮切除術取代。 宮頸癌可向鄰近組織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陰道穹窿及陰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宮體,向兩側可侵犯盆腔組織,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後可侵犯直腸。 也可通過淋巴管轉移至宮頸旁、髂內、髂外、腹股溝淋巴結,晚期甚至可轉移到鎖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結。 血行轉移比較少見,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肝及骨。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