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陳晉興6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陳晉興

陳晉興舉例,過去傳統開胸手術傷口至少20、30公分,「肋骨要斷個一兩根,才能進行肺葉甚至全肺切除,光用想的就很痛!」即使是先進的達文西機器手臂,也要開3個洞,然而現在有「單孔無管」微創胸腔鏡手術,不超過1.5公分就可完成手術。 此外,像是放射治療也蓬勃發展,質子刀、螺旋刀、重粒子刀等都能讓病患在戰勝癌症同時保有正常組織功能。 他是台灣肺癌權威,是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是台大醫院的主治醫生,也是台大醫學院知名教授。 提起肺癌防治,陳晉興眼神有著不容挑戰的堅定與使命感。

  • 如今看來,當年的選擇反而成就了今日的陳晉興,肺癌成為台灣的新國病,他也在肺癌領域成為翹楚。
  • 患者因為醫療行為而蒙受損失,甚至失去生命時,對於患者、家屬,以及醫療團隊「都是很痛的事情。」陳晉興說,即使如此,醫師還是要正面面對,尋求法律顧問協助,醫院也會出面協助協調、和解,並協助支付和解費用。
  • 至於,肺部還有一顆0.2的結節,經7年追蹤還是0.2公分,因此面對癌症就是要相信醫師。
  • 其實對於肺癌,有個早期篩檢的利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這項篩檢無需禁食,也不用打顯影劑,只要五分鐘左右即可完成,只可惜因為需要自費,因此許多人望之卻步,也讓許多人失去了早期篩檢出肺癌的機會。

對於高齡、稚齡,或剛做完化療、標靶治療等免疫力不佳的人,陳晉興副院長建議還要加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得到雙重保護,避免感染流感後,引發嚴重的肺炎併發症。 他說,遠離疾病沒有捷徑,好的作息和生活習慣,加上正確的預防觀念,就是最好的防癌良方,即使是醫師和醫師的家人,也是遵行相同的原則。 陳晉興副院長說明,研究證實,空氣中的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AHs)會引發癌症。 陳晉興 陳晉興 在都市或工業區,PAHs主要源自於交通排放,過節期間,烤肉也成為來源之一。 PAHs除了吸入外,還會經由皮膚吸收,或吃下燒烤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體。 PAHs會破壞體内的遺傳物質,引發癌細胞增長,增加癌症的發病率,臨床實驗報告指出,若長期接觸高濃度PAHs的混合物, 會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及肝癌等疾病。

陳晉興: 肺癌名醫陳晉興公開養肺心法,最在意空氣品質!隨身帶「1物」居家簡炊不煎炒

他那年做了全台第一個心臟移植,還開了記者會,那時候就想要跟老師一樣,而且那時候外科還是不錯的。 我們那個年代,我印象很深刻,我們有三十幾個人選外科,最後錄取了16個。 朱P那時候很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進來報到的第一天就是當病人,報紙還登蠻大的,還來採訪,當天我們就真的住院住一個晚上,隔天裝上cath送進開刀房,讓你知道當病人的感覺,我那時走外科的志向蠻堅定的。

陳晉興

不只如此,2021 年肺癌健保支出已突破 200 億,同樣是十癌中的冠軍,治療變成了永無止境的大錢坑。 陳晉興舉起手指頭一一細數,「前 陳晉興 6 個月要大化療,之後每 3 周要打小化療,打到沒有效,改換吃標靶藥,從一代吃到三代,沒效再化療跟做免疫療法」。 過去病人太少,醫師高興不起來,如今病人變多,陳晉興同樣憂心忡忡,想的是怎麼替病人遠離死神召喚、窮人沒藥醫的窘境,「肺癌在 2021 年死亡人數破萬,對比肝癌七千多人、大腸癌六千多人,女性害怕的乳癌僅兩千多人,沒人比肺癌更奪命」。 編按: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

陳晉興: 陳晉興Jin-Shing Chen

然而,目前的健保點數至多僅有兩倍,無法反應該科別醫護的辛勞,導致新血不願意投入。 台灣的醫療人力,曾經經歷一段「四大皆空」時期—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都出現人力缺乏。 時至今日,小兒科及婦產科的醫師人力,在政府因應少子化的政策鼓勵下已緩解,獨留內科、外科「兩大皆空」。 新冠走入後疫情時代,兩大感染醫學會憂心「抗生素抗藥性疫情」風暴隱然成形。 專家指出,一旦染疫合併感染抗藥菌,住院時間可能延... 陳晉興從白袍的口袋裡,拿出一疊可以隨時給病人的紙條,上面印著肺部腫瘤病患接受手術後注意事項,以及寫著自己名字的緊急聯絡方式、Email、電話。

陳晉興

陳晉興坦言,「這需要隨著時間才能解決。」他鼓勵外科醫師,不要因為一時的醫療糾紛,而放棄了行醫救人的理想。 醫療糾紛總與外科醫師聯想在一起;擔心遇到醫療糾紛,是醫學生選擇外科的最大「推力」之一。 陳晉興 陳晉興說,醫療糾紛可說是擔任外科醫師的必經之路,「如果你都沒有醫療糾紛,那大概是開的刀太少、病人太少,所以取樣不夠。」他以美國大聯盟投手比喻,當一位投手球投得多了,一定有被全壘打、被得分的時候,防禦率不可能是〇。 陳晉興說,以外科而言,仍有相對熱門與相對冷門的科別之分,如整型外科及神經外科。 前者因為未來可投入已成為趨勢的醫療美容,或成為開業醫師,故很受醫學生歡迎;後者則因患者較多,醫療費用多,醫師的經濟收入也較有保障,也有不少醫學生願意加入。

陳晉興: 肺癌防治篩檢的機會與挑戰

近滕教授問了幾個問題「開刀之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時,有沒有把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清除乾淨?」「周圍的淋巴腺有沒有清除乾淨?」當然沒有啊! 林肇堂想起在美國匹茲堡的學長關世藩醫師,他的老闆是美國胸腔病理學會的理事長。 林肇堂聯繫後,立即將病理切片快遞到美國去,試著尋訪海外名醫的意見。

當時分院長黃世傑(現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說,「你來雲林,我們很歡迎,但是雲林民眾真的很弱勢,不太可能做一次要價 2、30 萬的手術或高價治療」。 若想做創新醫療,又不能「太花錢」,這可難倒醫師了,但陳晉興總能結合專長,另謀發展。 當醫療糾紛無可避免地發生時,陳晉興說,對於外科醫師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有同理心。

陳晉興: 健康網》逆轉肌少症4大關鍵! 營養師:先從飲食下手

當年當兵要當兩年,很多同學都吃太胖沒有去當兵,我也是,班上一百多人,最後去當兵的只有三十人。 我當年入伍驗退時一百多公斤,那時快九月了,來不及申請台大醫院,所以先去省立台北醫院走外科,第二年再回來申請台大。 那時候台大不承認台北醫院的年資,所以我還是從R1開始當起,但是我還是很願意。 所以我住院醫師當了七年,第一年在省立外科醫院,五年在胸腔外科,還當了一年fellow,那個年代開始要當fellow。 我在省北時就對開刀很有興趣,我那時候就拜託學長姐,我即使沒有值班,有不想開的刀像是appendicitis都找我去開,我那年就自己開了三十多台,還帶台大來的intern開。

陳晉興說,雖然生命無常,但不能因為這樣就順其自然,不做抵抗。 有許多意外,例如墜機難以避免,這是無常;但有很多不是,譬如可以注意10大死因,並且盡力預防。 透過多年數據發現,肺癌的診斷比例向來很極端,一期病人佔比 40%、四期病人佔比 50%,二至三期僅 20%,且病人間很大的城鄉差距,「越往中南部的地區,肺癌晚期比例就越高」。 陳晉興研究了一陣子,覺得這技術不算難,於是就拜託麻醉科洪明輝醫師,「阿輝我們來試試看好不好?」於是兩人在院長的支持下,將這項技術運用在癌腫瘤切除上。 「來找我談,表明快要無法堅持下去的學生,不在少數。」外科醫師的訓練之路,絕不輕省,陳晉興說,面對極度忙碌的生活,要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去,一定要對外科「有興趣」。

陳晉興: 肺癌權威陳晉興專訪3-2》台灣肺癌「長得慢」 LDCT偽陽性有解

父母一心期待他可以考上醫學系,國中畢業就到台北念書,直到 17 歲那一年,他生了場大病, 母親不辭辛勞,特地搭車北上照顧他。 唯一的例外是小細胞肺癌,它的惡性很強、生長速度很快,就算早期發現,也要使用化療;好在小細胞肺癌通常是吸煙所引起,隨著吸菸人口下降,小細胞肺癌也越來越少,個案已低於所有肺癌的10%。 肺癌的另一項高危險因子是空汙,一般來說,歐美國家空氣比較好,亞洲,尤其中國、印度因為是「世界工廠」,空氣污染問題滿嚴重,WHO(世界衛生組織)在2013年就提出,空汙是一級致癌物。 依據規定,若在PGY2選擇進入人才稀缺的內科、外科、兒科、婦科,提早開始相關訓練,在專科醫師訓練時,可折抵一年時間。 根據衛福部醫事司資料,專科醫師訓練年限最長者為神經外科、整形外科,須耗時6年。

陳晉興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2018年全球肺癌發生率地圖顯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全球肺癌發生率,台灣高居世界第15名、為亞洲第2名。 2004年,陳冲轉任合作金庫董事長,任內將合庫推上市,成功民營化,合併農民銀行,並邀請法國巴黎銀行集團為策略聯盟,進一步完成成立以來第一次現金增資,提升銀行資本適足率。 2007年3月,擔任中信證(今凱基證)董事長一職,當年該公司創下最佳業績。 2008年6月,在永豐金董事長何壽川的力邀之下,陳接任永豐金董事長。 對戰左投的自信,成晉表示是從洪一中擔任總教練時期,當時外野手大部分是左打,在換代打策略上,成晉常會代打碰到左投,慢慢養成自己攻擊左投的方式。 樂天桃猿外野手成晉13日新莊比賽遭到左投陳仕朋三振,這是成晉2023年僅僅第2次遭到左投三振,成晉對於自己攻擊左投相當有信心,也希望大家不妨觀察他的外野守備。

陳晉興: 健康網》夏天濕疹愛作怪 中醫:做好5件事 癢癢不纏身

陳建仁說,癌症可以預防,以及早期發現、適切治療,大家不用害怕,但政府一定要花力氣,好好控制第一大癌症殺手,擔任衛生署副署長時,雖然遇到SARS疫情,但當時就十分重視肝癌防疫,包括給予患者抗病毒藥物治療、推廣接種B肝疫苗等。 或許,就如陳晉興自己所言,重考、住院醫師那多一年的時間,造就現在的他,讓他深刻體會身為醫師的天職。 陳晉興 「可以在台大看診、開刀、教學、研究,還能和病人做一輩子的朋友,那份快樂、成就感,被需要,人生還有什麼好要求的呢?」陳晉興說。 陳晉興 肺癌權威楊志新教授主張積極治療,接下來半年,林肇堂應取消所有演講與出國行程,每2周做一次化學治療,以及6次的放射治療,胸腔、食道都在照射範圍。

也常晚上到附近的師大打籃球,不過當時還在戒嚴,到十二點就有憲兵來關切。 雖然是稱為二林人,但其實17歲後大部分都在台北,至今三十多年都是如此。 但是兩個小孩因為沒時間照顧,所以都是在二林長大,五歲後才搬來台北。 陳晉興2023 太太是在重考時透過國中同學認識的,也是彰化人,就讀彰化女中,從18歲認識到當上住院醫師時結婚,女兒現在也讀大學了。 三年級前還沒有感覺,一二三年級時是基礎醫學導師,大四時開始是臨床的導師,我剛好是朱樹勳老師的學生。

陳晉興: 健康學

住院醫師第3年,開始選專科,他當然想師從朱樹勳去心臟外科,「何況,朱樹勳還是外科部主任,心臟外科更是頂尖的熱門。」問題是,心臟外科也有優秀的人選,當時是大熱門。 如今癌後7年,問林肇堂,回首當時作的醫療決定,是正確的嗎? 他沒有猶疑地答說,因為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

LDCT可偵測小到0.3公分的肺部病變,但篩檢的「偽陽性」偏高,良性結節比率高於惡性,在沒有進一步確診前,受檢者承受的壓力如山大,對於是否過度診斷而讓受檢者挨了不必要的刀,也是過去爭議不斷的話題。 至於飮食和運動,陳晉興副院長自承,並沒有特別做什麼「加強」的事,包括所謂可以「顧肺」的保養品或保健品,但是會注意不攝取加工食品及防腐劑,並長期維持運動習慣。 他喜歡打網球,當醫生之後,每個週末都會去打2、3個小時,主要是訓練自己的體能,以及外科醫師工作必備的靈巧雙手,而打球對提升心肺功能也有幫助。 陳晉興副院長說,像農曆七月,醫院也都會拜拜,過去多是點3柱香、燒1小時左右,現在已改成 「只插香不點」,心意是一樣的。 陳晉興 長輩如果要在家中點香,他也都會提醒,一定要注意開窗通風,香燒完後至少保持開窗半小時讓空氣流通,以降低影響。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