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鼻咽癌檢查方法12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鼻咽癌檢查方法

由於免疫力減低,亦會令病人較易受到細菌感染,影響腎功能等。 放射療法 (Radiotherapy)放射治療(俗稱電療)用高能量射線來殺死癌細胞,是鼻咽癌主要的療法。 由於鼻咽部位於頭部深處,必須使用特殊的醫療設備和技術來清楚地檢查它。 如果你出現以下症狀或任何不尋常的變化,請盡快就醫。

  • 以每10萬人計算,男性的發病率為17.2%,女性則為5.2%。
  • 鼻咽內視鏡目的是看原本腫瘤部位是否恢復平整、有無新病灶。
  • 鼻咽癌常見於中國南方(包括香港)、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在加拿大西北部和格陵蘭島也比較常見。
  • 鼻咽癌的確切病因未明,但相信與EB 病毒(EBV, 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吸菸、喝酒、嚼檳榔是口腔癌等頭頸癌常見致病原因,但鼻咽癌致病原因目前不明,一般認為與種族、遺傳、環境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簡稱 EBV)有關。 鼻咽癌檢查方法 每當病人聽到要做內窺鏡檢查,便會眉頭一皺:「會不會很痛?可以抽血代替嗎?」以個人經驗來說,抽血比內窺鏡檢查更痛。 因為我會先把局部麻醉藥噴進病人鼻孔內,使其感覺和敏銳度減低,才作內窺鏡檢查。 本港平均每年有800宗鼻咽癌新症,令鼻咽癌躋身香港十大癌症之一。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的成因

但呂宜興請鼻咽癌患者別緊張,兩年前鼻咽癌分期將骨骼和肺臟轉移列為四C,但經評估患者預後等因素,現在列為四B。 一般來說,鼻咽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約為七成,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患者,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九成。 八成鼻咽癌病人在發病時,已經屬於第三/第四期(即晚期)癌症。 五年存活率(即五年後這位病人仍然生存的機率)低於七成。 鼻咽癌檢查方法2023 鼻咽的位置比較隱藏,處於整個頭顱的中心點,即使有癌症長出來也不會輕易被發現。

鼻咽癌檢查方法

嚴正聲明 鼻咽癌檢查方法 本會近日收到不少查詢,指有關「香港癌症協會」、「仁德药惠商城」、「 仁药德惠商城」的機構,為他們提供癌症講座、代購醫療藥物或收取費用作「驗血診斷癌症」的身體檢查。 現本會聲明這些機構及其進行的活動一概與本會無關。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診斷方法

在科技不斷進步下,現時醫學界已經引入「次世代 DNA 測序技術」,可以針對性檢驗血液中有鼻咽癌特徵的 鼻咽癌檢查方法2023 DNA。 刊載於本網站的內容及資料經第三方醫療資訊供應商的專業認可。 富衛金融有限公司(「富衛」)對資料之準確性概不負責。 上述所有資料及分析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會被考慮為專業意見、建議、要約或遊說,因此不應據之作為投保決定。 此帳號可以享有天下雜誌群產品,品牌包含「康健雜誌、天下雜誌、親子天下」,詳情可參考

病人都很關心復發,陳俊男表示,定期回診的時候,會每三到六個月做鼻咽內視鏡、相關影像及抽血檢查。 鼻咽內視鏡目的是看原本腫瘤部位是否恢復平整、有無新病灶。 抽血如果測得到EB病毒,就要懷疑是否有復發或轉移;抽血若發現甲狀腺功能低下則需藥物補充。 鼻咽癌檢查方法2023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旨在為未出現遠程擴散的患者,以高能量的X光線照射腫瘤,殺死癌細胞;對遠程擴散的患者而言,亦可紓緩擴散所帶來的病徵,例如骨痛。 治療需要運用大型儀器照射,一般為期7個星期,通常每週5次;治療過程無痛,亦無須麻醉或住院,事後身體亦不會帶有輻射,故患者無須隔離。 鼻咽癌約有 80% 機會於康復後 2 年內復發,此後逐年遞減,5 年之後復發的機會便低於 5%。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基因測試(定量)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2018年確診的鼻咽癌患者之中,只有6.5%的患者確診時屬於第一期,有超過七成患者直到第三、第四期才確診,影響治療成效。 鼻咽癌檢查方法 癌細胞脹大到某個體積,便會入侵喉嚨、腦部、骨骼等附近結構。 除此之外,癌細胞亦有機會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近則導致腫瘤轉移到頸部的淋巴結,遠則波及肺部及肝部。 鼻咽位於鼻腔的盡頭,處於頭部中央並連接喉嚨,是呼吸道必經部位3。 而在鼻咽的黏膜表層形成惡性腫瘤,破壞鄰近組織,便稱為鼻咽癌。

鼻咽癌檢查方法

T代表原發腫瘤在鼻咽部位向四面八方侵犯的程度,N代表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M代表有無遠端轉移,共分四期,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鼻咽癌的治療主要是化療和放療,通常第一期病灶局限於鼻咽部,可接受放療;第二和三期及四A期合併化放療;四B期因為出現遠端轉移,以化療為主。 研究顯示,透過抽血並分析血漿內的EBV DNA(EB病毒基因),能夠在患者未出現病徵之前診斷出鼻咽癌。 倘若在這項檢查及複檢中發現呈陽性反應,會再以內窺鏡及磁力共振來辨別早期鼻咽癌患者。 若病人的頸部曾接受放射治療,每年需要檢查一至兩次甲狀腺功能。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基因測試(定性)

以每10萬人計算,男性的發病率為17.2%,女性則為5.2%。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是本港男性最常見癌症中的第6位;女性方面,則排行第16位。 一般而言,40至60歲是鼻咽癌的發病高峰年齡,間中也會出現20至30歲的病例。

鼻咽癌檢查方法

然後醫生會使用內窺鏡查看鼻咽是否同樣出現腫瘤,如發現腫瘤,就要從該處切除一小片活組織,以顯微鏡觀察是否惡性,並確定病因。 香港由於空氣問題,常見鼻炎、鼻竇炎等呼吸道慢性病。 由於症狀與早期的鼻咽癌相似,令鼻咽癌容易被忽略。 化療的副作用要視乎使用藥物的類型及劑量,常見副作用包括脫髮、口腔潰瘍、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增加感染風險(白血球下降)、容易瘀傷或出血(血小板數量低)等。 部分藥物可能影響神經末梢,導致手腳感覺麻痺,甚至令手部靈活性降低,影響日常生活。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的治療方法

在醫生判斷鼻咽癌第一/二/三/四期能活多久後,需時刻關注鼻咽癌指數及病情變化,選擇合適的鼻咽癌治療方案。 鼻咽位於喉嚨的上端,加上鼻咽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容易誤以為相關症狀只是長期喉嚨痛,而忽略背後可能隱藏的罹癌危機。 於2020年,鼻咽癌的死亡人數佔癌症死亡總數的1.8%,是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 11 鼻咽癌檢查方法2023 位。 早期鼻咽癌的治癒率很高,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90%。 鼻咽位於人體鼻子與咽喉的交界處,位置在頭顱的正中央,兩側為耳咽管開口,旁有頸部大血管經過,周圍有豐富的淋巴組織。

由於九成的鼻咽癌都會在鼻黏膜表面增生,鼻咽喉內窺鏡就可以發現到該些病變組織。 同時,鼻咽喉內窺鏡亦可以抽取少量活組織,以化驗及診斷是否有鼻咽癌病變。 鼻咽癌是香港常見的癌症之一,本港每年約有800宗新症。

鼻咽癌檢查方法: 患者血液中常含高量抗EB病毒免疫球蛋白A抗體(IgA)。

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指出,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最常出現的鼻咽癌臨床表徵,約 3 鼻咽癌檢查方法 到 4 成患者是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 同時鼻咽癌確診者已有頸部淋巴病變者,更高達 7 到 8 成。 不明原因的頸部腫瘤,尤其是長在耳垂下方,上頸部兩側,不痛不癢、且 2 星期以上未消腫者,要懷疑是鼻咽癌。 鼻咽癌前兆並不明顯,且因鼻咽管被腫瘤阻塞,會有類似感冒或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例如鼻塞、鼻涕倒流、耳朵悶塞感,淋巴結也會腫大。

  • 隨著近年放射治療的精準度大幅提升,鼻咽癌患者較以往承受較少的副作用,而各種副作用亦有相應方法舒緩,詳情可諮詢醫生意見。
  • 飲食習慣也應改善,例如恆常喝水、以無糖香口膠刺激口水分泌、避免煎炸或酸辣食物,以及避免攝取咖啡因和酒精。
  • 由於鼻咽的位置比較隱蔽,所以醫生需抽血液樣本以及用內窺鏡檢查鼻咽是否有異常,甚至有機會需抽取組織進行化驗。
  • 在放射前通過血管注射化學藥物入病人身體內,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
  • 如癌細胞侵入顱骨底時,形成頭痛;腫瘤壓迫神經時,會造成眼皮下垂、臉麻、嘴角歪一邊、吞嚥困難、聲音沙啞等;鼻塞、流鼻涕則是癌細胞已侵入鼻腔併發鼻竇炎,常為晚期症狀。

研究亦發現部分飲食習慣,如攝取較多堅果、豆類、水果和蔬菜,少吃乳製品和肉類的飲食,有助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 鼻咽癌的確切病因未明,但相信與EB 病毒(EBV, 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 EB 病毒有可能引致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但人體的免疫系統一般能夠識別和消滅病毒,而患者在康復後亦甚少留下長期的後遺症,也不會因此而患上鼻咽癌。 不過,在某些罕見情況下,EB病毒的DNA會與鼻咽細胞的DNA混合,病毒基因會指令鼻咽細胞異常分裂和生長,引發癌變。

鼻咽癌檢查方法: 鼻咽癌的復發機會

體外電療用大型儀器發出射線,對準腫瘤照射,通常只需幾十分鐘。 體內電療則將放射性幼針或導線植入癌腫部位,讓高劑量射線連續幾天近距離攻擊癌腫。 由於有很多淋巴管從鼻咽通向頸部,鼻咽癌擴散的第一個症狀可能是頸部的淋巴結腫脹。 等到癌腫脹得太大,甚至擴散至肺、肝臟及骨骼,治癒就比較棘手。 外科手術萬一電療不見效,可能要動手術切除鼻咽的腫瘤和受影響的頸部淋巴結。

鼻咽癌檢查方法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