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京華招牌9大著數2023!內含京華招牌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記者倒記得歐陽昌的網店可辦得有聲有色,他的真體字近年於IG備受追捧,現有4千多人追蹤的IG帳戶@au.yeung.master,以其真體字推出了一大堆T恤、布袋、紋身貼紙等潮流商品,印有一大個「愛」字的彩tee和發光膠板尤其受文青歡迎。 Little Lecca (力多樂卡)是一個充滿想像力及生活方式的品牌, 品牌主理人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小孩。 他創立之初,希望以Little Lecca (力多樂卡) 可愛的性格和吸引人的設計能激發出你內在的童真, 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在生活中帶來積極的影響和歡笑。 品牌在2019年成立,至今已和眾多品牌合作, 相關周邊商品在網上及線下均有銷售。 「恪守傳統,文案創新,令書法融入當代生活」​ 恪守傳統:舉辦文化體驗,分享書法的美, 令都市人體驗傳統美學及心境平靜。

作為舊區代表,北角有不少歷史痕跡,很適合拿起菲林相機一一記下,春秧街、新光戲院、京華招牌,充滿歷史韻味。 京華招牌2023 除了打卡,北角也是欣賞日落的好地方,海濱、碼頭、上山,還有小編私心推介的地點。 隨著時代發展,北角慶幸還暫且保留部分舊有面貌,但新商場、新酒店也為這個地方帶來耳目一新的效果。 人稱文字師的京華招牌創辦人歐陽昌屹立皇都戲院戲院三十多年,由七十年代開始為香港各大小商場店舖製造招牌,更被喻為真體字的「獨門生招牌」。

京華招牌: 皇都戲院大廈,一個一級歷史建築,即將要清拆,九成以上的店舖已空置及拉下鐵閘。60多歲的「文字師」歐陽昌在皇都戲院大廈營運「京華招牌」店舖30餘年,孤身一人默默地倒數着最後的日子。

言談間,他又著在場的人拿起電話上網搜尋與「墨論真理」有關的圖片,然後又談起他的真體字與墨論真理的關係,再說到他的真字體與灣仔區文昌師傅寫的字體有什麼不同。 其間旁邊的中年女人(應該是他妻子)拿著飯菜著他先吃飯,不過談得興起的他還繼續喋喋不休。 在漆黑無人的走廊中迴響著的是鞋店不停重複播放的清貨大平賣錄音,再前行十多步,會發現走廊盡處傳來一點燈光及人聲,那裡便是文字師歐陽昌經營的「京華招牌」。 三十多年來,憑著獨有的手寫「真體字」,歐陽昌為不少店舖題字、造招牌,寫揮春、字畫。 港幣 120 元兩小時就可一睹真體字的真功夫,見證真體字的歷史。

老闆歐陽昌是香港最後的文字師之一,獨門書法「真體字」雄渾有力,有筆峰,充滿氣勢。 歐陽昌多年來寫過大大小小的真體字招牌,更自創宛如玉石的發光彩燈牌。 京華招牌2023 今日已經是電腦字的年代,手寫招牌買少見少,歐陽昌之後或許沒有其他人會手寫真體字。

京華招牌: 喜歡 TripGuide 推介?

皇都戲院大廈的清拆之日在即,歐陽昌師傅則表現無恙,淡淡然的吐出一句︰「仲未知啊,做得一日得一日啦。」想目睹師傅親手寫的獨門「真體字」就把握時間趕於皇都戲院清拆前來到「京華招牌」。 如果想師傅幫你寫一手好字,更可以花費約$100造一塊字牌作為留念,等候時間約半小時。 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大館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歷史地標,紅磚石梯充滿代表性。 16座古蹟建築之中,加建了兩座全新大樓,由國際知名的 Herzog & de Meuron 京華招牌2023 建築師設計,新舊融合,別具魅力。。 這裏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導賞團、歷史故事空間、教育活動等,亦進駐了著名市食府、酒吧、商店,非常值得來閒逛。 皇都戲院前身璇宮戲院,1952年竣工,1958年改建成集合戲院、商場、夜總會及住宅的大型綜合建築,當年號稱全港首創新型大廈。

京華招牌

「真係最怕改壞名」,他嘲弄「京華」這個店名,「京華春夢,唔到你唔信喎」。 後來還清債務,迎來電腦技術普及的年代,手寫招牌逐漸沒落,最後京華只剩他獨挑大樑。 飽歷風霜,60多歲的「文字師」歐陽昌在皇都戲院大廈營運「京華招牌」店舖30餘年,為北角不少店舖題字、造招牌、寫揮春等。 野兔 Haru 性格謹慎,狐狸 Furi 豁達隨性,日常生活常擦出火花。 但爭鬥過後,喝杯咖啡靜下來,會發覺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透過 Haru and Furi 的溫暖插畫、動畫及產品, 希望人們找到平靜,帶出「理解、諒解、和解」的訊息。

京華招牌: 文化

商標設計、塗鴉、廣告方案、包裝設計到客製文化體驗, 由商業文案重新思考傳統書法設計定位。 是不是會想起自己或身邊一些有點「論盡」、「迷糊」的朋友仔。 但我們的主角失魂魚有些不同,她不用眼睛看世情,而是用「心」感受身邊的人與事,給他 京華招牌 人信心,並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 正因為這個商場長期也是一個死場或人流不多的商場,應該可以以較低的租金租下商店,讓歐陽師傅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 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專長。
  • 品牌角色們親和力強,風格清新、純真;插圖充滿童趣及療癒感,大人小孩也很喜愛。
  • 璇宮戲院於1957年底結業後與毗鄰的地段重新發展成住宅及商用建築物,而地下停車場則改建成三層商場。
  • 走了一條街,看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便蹲下來,找一個低角度的構圖,等待電車經過的一刻。

12米高的巨型Chocolate Rain東東與法天娜Fatina,即將漂浮於東區海面,勢必成為人氣打卡點。 香港逾千個招牌的字體都出自歐陽昌(昌哥)手筆,一筆一劃皆見証著香港變遷, 他的作品充滿80年代香港的經典懷舊味道,應用於禮品之上用途廣泛, 能讓任何最簡單的產品變或別具文化氣息和意義的藝術品。 綠星火提供專業設計服務,可在書法字以外配合圖像或其他元素, 要潮流或型格同樣合適。 在一切講求效率的社會下,簡樸的事物反而更顯得彌足珍貴, 一份手寫書法禮品,記載滿滿的香港人情味。 有別於一般錢罌,豬仔錢罌傳統構造為完全密封,使用前需燒紅硬幣,熔開投幣位。 由黃氏兄弟廠房於1960年代創作,錢罌以人手上金釉和畫眼睛,每隻均獨一無二。

京華招牌: 創作者介紹

Coffee 大本營為《講豬、港、諸》作公開展覽,等候有心人領養回家。 去到有兩件事要留意,一係老闆會同你分享好多佢嘅作品同理論,所以要有對答嘅心理準備。 另外舖頭嘅燈箱本來係無着燈嘅,需要比錢先會開比你,但係舖頭就無明確標示,所以舉機之前就要諗清楚。 除此之外,京華另一個特別之處就係燈箱攝影,憑住獨特嘅顏色配搭,秀麗有勁嘅文字,成為唔少外國模特兒取材影寫相嘅地方。 大廈毗鄰英皇道、渣華道、電廠街、電氣道等,乘搭公共交通者可乘香港電車、巴士、小巴或隧道巴士102、112、106或116號線前往。 2003年12月25日,北角皇都大廈二樓板間房發生兇殺案,一名31歲姓盧男子猜枚爭執遭斬頸,送院後不治。

從事招牌行業數十載,即使現在年紀大了,歐陽昌使用機器切割膠片時手勢仍十分靈活,笑說:「一支煙時間可以界完。」皇都戲院前身璇宮戲院,1952年竣工,1958年改建成集合戲院、商場、夜總會及住宅的大型綜合建築,當年號稱全港首創新型大廈。 由停車場改建的三層高商場設有扶手電梯,入口分佈於英皇道、電廠街、渣華道及熙和街,四通八達,人流旺盛。 在1980年代於皇都戲院商場開設店舖「京華招牌」自立門戶至今。 作品由寫字、製版及安裝均堅持人手製作,為香港碩果僅存的書法招牌師傅。

京華招牌: 香港十大歷史地標

他祖籍廣東順德,幼時對銅錢上篆刻的文字很有興趣,就開始鑽研。 他白天上學務農,晚上點亮水火燈,參照家中佛經、通勝、三字經等古籍,自學書法。 還未行至京華招牌門口,筆者便看見店鋪內外懸掛的各類招牌、遊客合照及受訪報章。 他坐在一堆字體材料和成品中間,麻利地為客人寫好一張牌子;又去看看店面外慕名而來學習寫字的年輕人,手把手教他們毛筆寫法。

京華招牌

「港豬仔」身上的真體字正正是由感同身受的歐陽昌一筆一劃親手寫上。 身為京華招牌創辦人的歐陽昌製作過上千個商鋪廣告招牌,更是香港唯一以真體字聞名的文字師。 奈何世事不能盡如人意,京華招牌屹立皇都三十多年也隨著皇都被清拆而被逼搬遷。 歐陽昌雖堅守到最後,令真體字屹立不倒,但像其他文字一樣只剩下鬆散的結構。 雖然我們不能保留昨日的光輝,但總能把載著本土歷史的小文物帶回家,以不一樣的方式令傳統藝術得以傳承。

京華招牌: 最新文章

Flow乘聯「文字師」歐陽昌師傅推出Flow Dollar實體充值卡,卡上印有以由歐陽昌師傅手寫的真體字「房」。 除了可以留作紀念,我們亦希望可以將這個本地文化傳承、推廣和記錄。 Flow Dollar實體充值卡即日上架,歡迎購入收藏。 Flow 首次將歐陽昌師傅的作品帶到酒店,重新裝飾和擺放,重現了當日在皇都的風采。 眼裡的思念盡數,不論有多「十全十美」,皇都歷經數十年的大起大落,終究還是迎來落幕。 在皇都戲院舊舖及錦屏街新舖見過歐陽昌師傅兩次,每次都能夠感受到師傅對文字的熱情。

談起真體字,歐陽昌雙眼發亮,開始高談闊論:「唐朝已有真體字,佢係楷書阿媽,地位與泰山並重!可惜真體字經磨歷劫,屢次被侵略者毀滅,令中國人如同被剃眼眉。」六十有五的歐陽昌,仍然聲如洪鐘,中氣十足。 他一口咬定,真體字位列中國書法四體「真草隸篆」之首,許多古書古錢皆見真體字,只是蒙古人南侵、火燒圓明園,屢次令真體字失傳,而他自己就是無師自通、現時獨門懂寫真體字的書法家。 「你查下歐陽詢、王羲之先,用圖片(搜尋)!」他命記者掏出手機,比對歐陽詢、王羲之、岳飛、林則徐等人的字,「你放大看,係咪同我啲字一樣?」記者問,歐陽詢等人不是以寫楷書聞名嗎? 歐陽昌堅稱真體字並非真書、楷書、正楷或北魏體之流,他認為真體字論形態、論美感、論民族意義,也是至高無上。

京華招牌: 香港蛋卷王

歐陽昌從書法中領悟出一套「字體價值觀」,他說:「這種『真體字』是一種萬種字排第一」,「如果沒有了『真體字』,那中國書法就沒有頭」。 他對書法文化滿腔熱愛,而「真體字」是全世界最美的字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歐陽昌憑著自己對書法的研究、精湛的手藝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很快就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還在皇都戲院開設了第一間店鋪,就是保留到今天的「京華招牌」。 香港最輝煌的八、九十年代,旺角、尖沙咀等商業區的街道上佈滿密密麻麻大字招牌,而歐陽昌亦包辦了其中不少招牌。 他回憶道,那時是「京華招牌」生意的高峰期,訂單絡釋不絕,除了增開兩間分店、增聘30名員工,還在內地設工廠,所有製作工序由他的公司一手包辦。

字體是否完全忠於歷史,或已無從考究,但他的字體必定有份塑造香港70至90年代的輝煌。 他製造過全港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招牌,當年他寫一個字,可以索價千多元,近年大館亦有找他出手揮毫「大館一百面」五字。 京華招牌2023 最近他的字體更被當年拍攝成龍《火拼時速》電影的導演拉特納看中,希望買下他部分作品留念,近日將寄往美國。

京華招牌: 香港旅遊優惠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都傾向於留家晚餐(當時香港人還未經歷第一次的禁止晚市堂食),所以下午的春秧街街市,熱鬧得很。 在這裡每隔數分鐘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景象,當電車在春秧街上駛過時,原本在路中心逛街市的人群聽到電車的「叮叮」聲後便會迅速散開兩旁,待電車駛開後人群又會再次走回路中央,「摩西分紅海」的現象每天都在這裡上演上百遍。 走了一條街,看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便蹲下來,找一個低角度的構圖,等待電車經過的一刻。 皇都戲院大廈旁的英皇道拐彎位置,拍起來有點像鰂魚涌海山樓旁的效果。 Coffee 今次特別邀請 99 隻「港豬仔」們遊歷全港,食買玩之餘同時宣揚本地傳統文化。

京華招牌: 瘋魔成活 香港「京華招牌」文字師搬離30年店鋪前最後一日

拍賣結果將於展覽後在8月3日公佈,所有買家皆可在8月4日-15日期間到店內提取。 若想即場購買並擁有紀念品,可選擇標誌着香港精神的T恤,每件售價為$200。 而係舖頭坐陣嘅就係例牌着起一身唐裝嘅歐陽昌,憑住沿自唐朝嘅「真體字」而吸引中外遊客慕名朝聖嘅文字師。 商場將要面對強制拍賣而已經搬走,現今水靜鵝飛嘅商場深處仲有兩間舖頭打算留守到最後一刻,一間係播緊「買一送一」嘅美高梅皮鞋,而另一間就係推廣「真體字」已經有三十年嘅京華招牌。

京華招牌: 新聞互動

面對多項傳統手工藝術失傳,而手雕麻雀是其中一個例子。 京華招牌2023 現時全港只剩下幾位手雕麻雀的匠人,在紅磡開店的湄姐更是全港唯一的女師傅! 景叔自幼隨父入行,見證行業風光與衰落,無論前景如何,他都堅持以上乘材料及極致工藝做出靚麻雀。 北角碼頭建於1957年,有前往紅磡、九龍城、觀塘及啟德的渡輪,不過隨著交通發展,需求減小,現在班次比較疏落。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