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領匯上市事件2023必看介紹!(震驚真相).

Article hero image
領匯上市事件

國企支持出任獨董數目設上限的另一理據是,內地規定個人出任獨董上限是 5間公司,工行和中石化只是依內地標準反映意見。 原來內地不止對出任獨董數目有規定,更規定獨董任期不得超過 6年,理由是任職多年的獨董可能失去獨立性,不適宜連任。 國企對企業管治的看法,直情激過 David Webb。

至於盛智文在領匯董事局的個人表現,外間也是一無所知,唯一掌握到的資料,是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董事出席會議的次數。 領匯上市事件 領匯股東可能是不滿盛智文出席率太低,認為他無心擔任獨董,不適宜連任。 ‧回購領展領展大幅加租,商鋪成本必然轉嫁消費者,直接影響民生,帶動通脹,因此社會要求政府全面回購領展。 支持觀點︰‧領展作為私營機構,必然會以商業原則經營,追求最大利潤,政府難以規管其日常運作及商業決定,亦難以要求領展必須履行社會責任,故回購領展才可解決領展壟斷引起的民生問題。

領匯上市事件: 資產提升

2011至2013年間,赤柱廣場與愛護動物協會合辦「海濱寵物嘉年華」,挑戰各項與狗隻相關的健力士世界紀錄。 鄭經翰回應說,覺得林炳昌此舉是有組織的行動,令他感到困擾、壓力及不開心。 他會尊重法律,全力協助調查;又強調不會後悔協助公屋居民提出訴訟。 林炳昌昨日表示,不滿政府遲遲未有就有關違法行為提出檢舉,於是自行提出舉報。

領匯上市事件

經過這麼多年,市民有眼見,到底雷鼎鳴口中只顧私利的人,是盧婆婆所代表的少數派,抑或一班短炒圖利的股民,以及不用高價競投而獲取政府地皮和物業去食大茶飯的基金大鱷、領展高層。 最諷刺的是,雷鼎鳴大力指控盧女士的「尋租活動」,事後看來,她只是在盡力捍衛公屋居民的低消費經濟圈免於被連根拔起,捍衛社區經濟的本土文化特色,讓小本經營者有貢獻社會的立足地。 從事「尋租活動」者,另有其人,是那些假「釋放土地價值」、「高效使用公共資產」之名、聲稱發財大計受阻、但求以財技謀暴利而罔顧實體經濟受損的大商家和基金佬。 後來領匯封殺被狙擊的各種可能,成功上市,政府都沒有趁機加入條款,限制領匯作惡,保護居民權益。 盛智文事件對香港企業管治重要之處,是投資者以自己手持的一票向不合理的事情說不,廢話少講,唔聲唔聲把盛智文踢出領匯。

領匯上市事件: 香港

但是由於終審法院沒有權力像高等法院的原訟庭及上訴庭縮短上訴期限,形成不明朗因素,加上房委會沒有在招股書中披露法律風險,受法律程序所礙,最終房委會宣佈擱置上市,未能成功套取資金。 領匯上市事件 領匯上市事件 這導致2005年1月1日,投資領展的小投資者在香港皇后像廣場舉行集會,抗議公屋居民被喻為「阻人發達」的行為。 另一方面,領展事件亦引發香港對公共資產私有化的討論,2004年12月25日130名學者及民間人士聯合發表聖誕宣言,呼籲社會討論公產私有化,希望各界正視當下嚴峻的社會不公平及貧富分化問題。

領匯上市事件

另一方面,為公屋租戶出頭打官司,阻止領匯上市的立法會議員鄭經翰惹上官非,在廉政公署搜查8間報館事件中,被廉署拘留一天一夜的律師林炳昌,昨以市民身分向警方報案,指鄭大班涉嫌幕後操縱,阻撓領匯上市的官司,涉嫌違反普通法。 領匯上市事件 領匯上市事件2023 領匯其後雖遭到公屋居民盧少蘭等人入稟申請司法覆核,令到領匯上市一度有變數,及至○五年七月,終院終極判決領匯勝訴,領匯同年底成功上市,並於一五年改名為領展。 ‧管理權外判領展陸續把轄下街市的管理權外判,外判管理公司接手後,通常會「清場」進行翻新工程,然後加租,令一些小商戶因貴租而遷出;由於引起外界爭議,領展暫停外判計畫並進行檢討。

領匯上市事件: 投資策略

反對觀點︰‧以天價公帑回購並不值得;‧在自由市場下,租金會自動調整,如果租金過高,會令商鋪難以經營,導致商戶流失,長遠影響領展營利,故政府不必介入。 孫明揚昨在立法會回應議員的質詢有關領匯事件時示,房屋委員會先前安排領匯上市,花費3.5億元,日後再上市,額外開支會達到1億元,最終開支約9億元。 同時,房委會需要重新再進行上市工作,涉及額外開支,若日後利息上升,對領匯基金上市時的定價會有影響,故此房委會收入亦會有改變。 香港人發夢也想不到,推動香港企業管治向前走的,竟然是內地國企。

由於公屋商場為房委會主要的財政來源,公屋居民擔心公屋商場私有化後,將使房委會唯一的盈利收入來源斷絕,最終導致公屋租金上升。 此外,他們亦擔心屋邨商場私有化後以盈利為先,不再提供現有的廉價消費品,並認為房委會這行動違反《房屋條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香港房屋委員會需確保為居民提供生活設施的規定。 以盧少蘭為代表的公屋居民,在香港立法會議員鄭經翰、陳偉業等的支持下,於公開發售期間向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覆核。 期間房委會為求令領展早日上市,曾要求法庭將盧少蘭本來28日的上訴期縮短到少於24小時。

領匯上市事件: 對抗領展壟斷 政府責無旁貸

以為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從來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都是國退民進,領展是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基匯卻是私募房地產基金管理公司。 小投資者可以買領展的股票,基匯的投資者主要是基金,甚至政府等海外機構投資者,而相比小投資者,這些機構投資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及商譽都更為重視。 基匯管理的李鄭屋邨商場,有一間叫洪慶海鮮飯店,此老店是因同區一幢1930年代興建戰前唐樓重建而進駐李鄭屋。 為街坊的社會責任,亦為公司的商譽,更為大家帶動人流而提升長遠利潤。 相對由政府經營的街市商場,基匯能否比領展受街坊歡迎,洪慶將會是個示範單位。

領匯上市事件

香港的民主派人士說,最近發生的房地產醜聞,可能使他們避免陷入尷尬。 由於缺乏民眾支持,民主派計劃取消在明年元旦日舉行的民主遊行。 香港媒體指出,高等法院的法官認為,房委會將資產分拆上市符合法律規定,從而確認了“領匯”這個世界最大的房地產基金的上市計劃。 領匯上市事件 不少港人,特別是上年紀的公共房屋住戶擔心,港府把"領匯"上市後,便意味著把公有資產轉移給私人投資者,從而放棄政府對公共房屋應盡的義務。

領匯上市事件: 政府賣資產曾遭市民覆核

領匯股東未必是針對盛智文個人,而是不滿他出席會議次數太低,這是一個「量」,而不是「質」的決定。 在股東掌握不到董事個人表現的情況下,出席會議次數變成唯一衡量表現的標準。 房屋委員會主要是為低收入市民提供廉價租金的公共房屋,以及售價較便宜的居者有其屋(國民住宅),同時在這些公寓範圍內提供商場、街市和停車場等設施。 職工盟屬會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於2009年6月26日發動受影響保安員進行罷工,並成功迫使領匯承諾與工會進行談判。 領匯上市事件 與此同時,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又呼籲使用領匯停車場的車主聯署支持工會的訴求,並繼續鼓勵工友在停車場範圍張貼抗議標語。

領匯上市事件

‧ 2016年2月︰長發街街市罷市七天,抗議領展將街市管理權外判,擔心此舉會推高租金。 【本報訊】前稱為領匯的領展於十多年前上市,源於房屋委員會於○三年面對財赤,首任特首董建華政府任內首次提出將房委會轄下的零售物業及停車場出售予領匯,期間一度有市民提出司法覆核,質疑政府此舉違反《房屋條例》。 領匯最終獲終審法院判決勝訴,在前特首曾蔭權爵士的七年任期之初,即○五年底成功上市。 此後,領展於過去一段時間,被指透過拆售、翻新商場及停車場等圖利,立法會多個黨派多番要求港府回購領展,但都不得要領。 ( 前略) 領展問題討論多年, 回購聲音此起彼落,當年政府出售物業,約帶來三百四十億收益,但根據領展年報,一五年三月領展的基金單位總值約一千一百億,現時回購涉及一定公帑,當然比一些不必要的基建工程不算昂貴,但爭議可能較大。 ⋯⋯領展所以成為問題,是基於其壟斷民生,如果能增加市民的選擇,亦能紓緩問題,所以回購以外,政府亦應盡快於各區增建公眾街市,政府提供的街市,能有效控制租金,讓小商戶有更多空間提供廉價貨品。

領匯上市事件: 出售資產

至於林炳昌,他質疑鄭經翰並非出於慈善動機,包攬領匯訴訟,資助兩名公屋居民申請司法覆核。 他認為鄭經翰涉嫌違反普通法中的《古法》,同時損害公眾利益。 對於領匯在最後一刻被法院勒令停止上市,末打擊本港股市,孫明揚認為事件顯示香港的金融證券制度穩固、市場秩序穩定,訊息發放透明度高,有能力處理突如其來事件。

由於股息回報理想,而且業務前景穩定,領匯基金首次公開發售的認購反應非常熱烈,在香港獲得超額認購達130倍,而國際發售也獲得超額認購16倍。 政治分析人士說,民眾對於民主派發起的元旦日遊行不敢興趣,但忽然間發生了管治失當和貪婪扯上關係的事件。 螞蟻在港上市,155萬人認購,凍結資金逾1.3萬億,但臨門撻Q,理應有大量苦主哭訴無法賺一筆橫財,借孖展更要蝕息。 出奇地,本港政商界和金融分析員表現鎮靜,部分網民甚至將事情膠化,歸咎於連登用戶「麵咪媽」燈死螞蟻,傳媒又煞有介事地當花邊報道。 客觀效果上,問題的重點巧妙地被轉移,事件的嚴重性大大降低。 文章獲授權轉載,原題目為「螞蟻苦主的前世今生-論香港政府的國師芝加哥學派(十七)」,題目與內文由編輯稍為修改。

領匯上市事件: 事件

我相信盛智文連任失敗是一次偷襲成功,這次偷襲或是有組織的行動,或是一群股東不約而同向一些企業管治陋習說不,無心插柳地得逞。 投反對票的股東應該是機構投資者,因為反對票的市值逾 200億元,不可能是散戶集腋成裘。 當年領匯成功上市事件,時間橫跨兩名前特首董建華及曾蔭權領導的政府。 董建華自九七回歸開始出任特首,於首份施政報告提出「八萬五」政策,即每年供應不少於八萬五千個住宅單位,然而翌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樓價大跌爆發「負資產」,董建華其後突然宣布「八萬五」已不存在。 《國際先驅論壇報》、《金融時報》等諸多國際性大報,都以顯著篇幅報道了香港市民對領匯上市尋求司法覆核的消息,同時指出香港的房地產爭議變得越來越政治化。 “領匯”(REIT)是香港特區政府擁有的大型房地產基金。

他又說,當局正爭取盡快將領匯上市,相信定價的差異會越細。 【大紀元1月6日訊】在港府未經周詳部署並有刻意隱滿倉卒上市存在法律風險之歉下,領匯基金上市最終胎死腹中。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長孫明揚昨透露,領匯事件最終會耗費公帑高達9億元。 領匯上市事件 最近有一則漏網新聞,對香港企業管治界有相當大的震盪,值得細談。 這則新聞是領匯(823)在今年 7月舉行的股東會上,關於「蘭桂坊之父」盛智文連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決議案,投票的股東中 60%投反對票,盛智文連任失敗。

領匯上市事件: 上市

當領匯上市後,領展惡行盡現,瘋狂加租、迫遷遭到算賬。 2007年,鄭經翰重申:「2004年12月,我講過,領匯唔應該上市」。 亞洲國家與第三世界的許多會員國,被要求國家放棄「左手」,讓賺錢的公營企業私有化,圖利財團甚或讓國際資金得以進場炒作。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林炳昌說,從報章獲知,鄭經翰承認出資50萬,資助兩名公屋居民就領匯上市提出訴訟,但根據普通法內的《古法》,任何人資助他人提出訴訟,當中又無慈善動機但又會影響公眾,令公眾受損,就是違法。

  • 可是,反對派是由華資藍籌帶領,從政治實力看,正反雙方實力懸殊。
  • 領展於2005年11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香港首家上市及最大型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以市值[5]計,是現時亞洲地區最大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亦是全球以零售為主最大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之一。
  • 由於缺乏民眾支持,民主派計劃取消在明年元旦日舉行的民主遊行。
  • 一年 52個星期,每星期有 5日上班,即一年有 260日上班日, 260除 90,每 2.9日便要出席董事會會議,即是「董事王」一年到晚每 3日有一日開會。

2004年12月30日,超過30個民間團體發出聯合聲明,反對公共資產私有化。 「領展霸權」,可算是跟「地產霸權」同時出世的難兄難弟。 說過了,以為香港今天亂局都是「地產霸權」惹的禍,是搞錯對象。 但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不少政府的擴張,都不在稅收或公共開支,而是在監管。 香港地,一半市民居住在私有產權不完整的公營房屋,與全港住宅用地面積相若的一般農地,亦因政府規劃所限而並非產權完整的私有財產。 領展上市之前,教授張五常已估算過一個月入十萬元而盡花所有的港人,其交給政府的稅(包括地價、汽油稅、出租車牌照價等)達百分之五十三!

領匯上市事件: 社會與公眾

可是,反對派是由華資藍籌帶領,從政治實力看,正反雙方實力懸殊。 港交所可憑諮詢回應中反對居多,不再碰出任獨董數目設上限這敏感課題,我認為這可能性很大。 提升香港企業管治水平,很難全靠港交所,要靠投資者自己。 上市公司年結大都是 3月或 12月,因此董事會開會時間接近,身兼多間上市公司的獨董,有可能抽不到時間開會。

另外,資深投資者林子峰購入的東熹苑及華貴邨商場的車位更被拆售,單個車位以高達150萬元出售。 部分拆售的車位更被發現違反地契,由非屋苑居民使用[106]。 然而,領匯監察亦關注拆售車位引伸出的維修保養等的權責問題。 2017年當選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據報在2016年曾私下稱領展是香港民生議題的「三座大山」之一。 [88][89]她於2017年12月承認「面對領展問題感到『有少少束手無策』」。 昨日立法會有關領匯事件的質詢,自由黨的周梁淑怡議員提出,現時中英文都是香港法定語文,領匯基金要求申請人必須以英文填寫表格,對普羅大眾市民造成不便,要求當局採取措施,方便巿民日後可以使用中文填寫認購表格。

領匯上市事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年年中,港交所( 388)公佈就獨董數目設上限的公開諮詢結果,以回應數目計算,大部份反對設上限。 反對設上限的回應中,包括多間華資藍籌,及代表大量華資背景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商會。 反對者的理由大都是,不應假設一個身兼多間上市公司獨董的人,就不能投放足夠時間履行董事職責,應該由上市公司和獨董自行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上市公司內部運作,外間知情有限,只能從理據推論。 領匯上市至今業績優秀,派息穩步上升,股價表現也不俗,除了一些零碎關於領匯對小商戶不公平的事件,股東對領匯沒太大不滿,而且即使有不滿,矛頭也是指向管理層,不是針對獨董。

赤柱廣場位於赤柱海旁,鄰近著名的赤柱大街和歷史地標美利樓。 赤柱廣場於1999年落成,翻新前,由於原有物業設計及佈局所限,未能有效利用場內各樓面及天然環境。 領展2011年11月完成投資額達2.27億港元的提升工程,把商場發展成地標性休閒好去處,吸引香港居民及外地遊客。 對於議員的提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解釋,領匯基金要求用英文填寫公開招股申請表格,是發行人和申請人的協定,加上銀行只能處理用英文填報的資料,因此暫時不能接受中文填報,政府不能規管。 不過他亦表示,證監會會與業界研究日後使用中文填報表格的可行性。

2004年發行IPO時,被盧姓婆婆入稟法院,質疑房委會出售資產,司法至終審法院,領匯以「風險」問題押後上市。 盧婆婆同埋泛民人士鄭經翰、梁國雄、陳偉業、陶君行,社工張文慧等人,遭親中共派攻擊,中聯辦文匯報同大公報,重有東方日報集團。 領匯上市事件2023 有建制派煽動市民,批評對方「阻人發達」、「亂港政棍」。 孫明揚強調,領匯是個別事件,不會影響政府繼續推行其他私有化計劃,但政府日後把公營機構進行上市時,會更小心研究各項因素,令計劃能順利推行。

領匯上市事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然,這還要政府配合改善公營街市的管理,包括安裝空調、清潔衞生、宣傳推廣等。 由於領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人,基金單位全數由私人(個人或機構)投資者持有之故,香港政府並無持有任何權益。 領展旗下物業組合遍及香港、北京、上海和廣州,包括於香港有約900萬平方呎零售物業、約61,000個泊車位[4],以及一個發展中項目,並於中國內地有約276萬平方呎零售及辦公室物業。 香港政府本來透過這些商舖與超市的營收,來維護公屋以及作為新建公屋的費用。 你是股民,當然希望公司賺取最大的利潤,但作為住民,當然希望可以買到最實惠的用品與食物。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