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東龍島船期15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東龍島船期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 現時東龍島已成為燒烤、露營、攀崖及放風箏勝地。 島上有數間士多,包括近碼頭的合全士多,以及營地旁的南園士多和假日士多。

  •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 島上現時只剩少數島民,因而造就島上寧靜的環境。
  • 前往時謹記遵守限聚令,暫時嚴禁露營,亦要顧己及人戴上口罩,保持衞生。
  • 不過小編必須說來東龍島唯獨不可錯過「潛龍吐珠」的自然奇觀,海浪拍打岩石間的夾縫,浪花四濺,保證會讓你從此對大自然多添一份尊重與敬畏。
  • 圍繞發射站的欄杆行走不久,循頗為崎嶇難行的北方小山徑下降,走過一道枝葉橫生的路段後,可抵達山下營地及燒烤場。
  • 另一道則由該碼頭南下至鹿頸灣,再上引至發射站,在發射站也有一條隱密小徑下降至營地。

前往時謹記遵守限聚令,暫時嚴禁露營,亦要顧己及人戴上口罩,保持衞生。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偶爾出外「放風」抖氣,也要揀啱地點。 想遠離繁囂又不想人多聚集,離島東龍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由香港或九龍市區乘船只需半小時,不用舟車勞頓,島上可以輕鬆行山、野餐甚至露營,亦能進行高難度攀岩、飛索或遠足,探索這個西貢區最南小島。

東龍島船期: 炮台

我們於早上10時到達三家村碼頭,在售票處需購買來回的船票,並要選定回程的時間。 碼頭及船上的裝潢是以昔日香港為主題,在船上吹海風十分舒暢。 到達碼頭後,沿小級走上會看到士多,並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左邊是往營地及古炮台,右邊往古石刻;由於看石刻需要走很多級樓梯下海邊再原路折返爬回山路,我們帶着媽媽,故選擇了較輕鬆的路向左出發。 前往東龍島,可在鯉魚門三家村乘船,這船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

東龍島船期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台等。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東龍島船期2023 據說東龍之名源於天然形成的海蝕洞,村民稱作通窿洲,後來才改稱東龍洲[1]。

東龍島船期: 交通詳情 東龍島船期:

東龍島長期受海浪侵蝕,形成怪石嶙峋及海蝕洞、海蝕平台等景觀,所以也有「通窿洲」之稱。 景點如潛龍吐珠、噴水岩及鬼洞,也在營地附近,不過大部分位於懸崖之下,沒有經驗者不建議前往。 另一條山路可通往肚臍洞、南堂頂、鹿頸灣,是需要手腳並用、半攀半行的碎石路,甚為崎嶇,不易挑戰。 前往東龍島的白崖,先由碼頭行去鹿頸灣方向,再經過無線電站後再爬落去。 要注意前往白崖的路徑全程行近5.5公里,當中沒有樹蔭位,建議大家要做足防曬,連拍照時間,需要花了3小時左右。 東龍島船期 這兒是個分岔路,一邊前往營地、炮台及燈塔,另一邊到石刻,也可花3小時左右環島一周。

東龍島船期

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及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而炮台位於孤島上,補給和支援困難,遂在1810年被九龍炮台取代。 王崇熙於1819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有「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的記載。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東龍島四周環海加上處處斷崖,路線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浪花拍岸的壯觀現象。 而且這裏更是天然攀岩勝地,假日隨時能親眼看見這款極限運動。

東龍島船期: 📍 假日士多

在炮台遺址可看到當年的炮台圍牆和營房,也是罕見地欣賞到香港歷史遺跡。 從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步行8分鐘到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到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後乘搭船隻約1小時到達東龍島。 石刻紋路複雜,但龍形清晰可見,如古代甲骨文般的幾何曲綫,與香港青銅時代出土的文物相似,因此推斷可能有接近3,000年歷史。 石刻沒有用鐵籠或膠箱包圍保護,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難得。 遊人行完整條長命斜,也可坐在石級上稍事休息,確保回復足夠體力再撑樓梯上去。 東龍島船期 西灣河鯉景灣及鯉魚門的三家村,逢周末都設有街渡前往東龍島,船程只需半小時,班次約每隔1小時左右,亦算頻密,到訪當日也見長長人龍排隊購票。

東龍島從前是軍事重地,因此島上仍有不少戰期的遺跡。 東龍洲炮台是康熙年間為了防禦海盜而建,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 東龍島的白崖據說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隻及防止大船撞山閣淺。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像極地中的雪山,最近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打卡熱點。 但注意落崖時需要手腳並用,建議有相關經驗才進行攀爬。

東龍島船期: 建議放入背囊的行山裝備:

在觀景台不回程,自覺仍能應付者,可繼續登上鹿頸灣,在高處欣賞鬼氹灣景致,亦能走往接近山頂的直升機坪。 雖然坡度不高,但來回約4公里,再直上則可到達頂峰的發射站,視乎個人能力及體力而定,最重要是量力而為。 步行前往營地大約只需20分鐘左右,路況良好,而且上坡幅度也不大,小朋友也可輕易駕馭。 行山徑旁為一片蔚藍大海,沿路植物生長得茂盛翠綠,感覺相當治癒。 東龍島船期2023 抬頭看山上有一塊名為牙鷹石的三角巨石,又叫雞乸石、蟾蜍石,有腳骨力的話可以走上去,在山頭上飽覽絕美的海岸綫。 所謂碼頭只是一個上落船位,旁邊有一座外形簡樸的洪聖古廟,拜祭海神洪聖。

記者是行山初哥,未敢挑戰這條被評為中級的行山路綫,決定只集中去島嶼北邊的景點。 東龍島船期2023 島上現時只剩少數島民,因而造就島上寧靜的環境。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香港01》旅遊記者為大家整理10大美食靚景推介,大家不妨參考。 圍繞發射站的欄杆行走不久,循頗為崎嶇難行的北方小山徑下降,走過一道枝葉橫生的路段後,可抵達山下營地及燒烤場。

東龍島船期: > 香港好去處搜尋

三家村到東龍島船程約需30分鐘,記著留意來回班次的時間呀。 到達碼頭,在碼頭旁有條小石階,走上去看到士多,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應該是士多老闆不想再作人肉路牌而製作的)。 指示牌有兩個方向,一左一右,想簡單輕鬆的話,可以向左走,走到露營區,再到東龍島炮台,回到起點後,亦可以向右走一小段,遊覽埋石刻。 🚶‍♀️輕鬆新手路線🚶‍♀️如果想走得輕鬆一點,不執意環島,可以選擇前往集中於北面的景點。 這次行程我們選擇由三家村渡輪碼頭出發,船程大概30分鐘,天色晴朗下,景致宜人。

  • 東龍島位於香港西貢區最南端,小島四面環海,景色優美,海水亦十分清澈。
  • 註2:單程票可適用於以下航班,其他航班須支付來回票的費用:上午9時15分及上午10時45分由蒲台島開出;及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由赤柱開出。
  • 由於假日士多就在炮台營地的附近,所以士多順理成章成為東龍島的補給站,販賣公仔麵和飲料。
  • 東龍島從前是軍事重地,因此島上仍有不少戰期的遺跡。
  • 景點如潛龍吐珠、噴水岩及鬼洞,也在營地附近,不過大部分位於懸崖之下,沒有經驗者不建議前往。
  • 前往東龍島的航線只限於週末及公眾假期,而且班數不多,出發前最好先計劃郊遊路線。
  • 佛堂門燈塔以混凝土建成,為日軍佔領香港時建造的防衛設施,約建於1941至1945年,原用作炮台以保衛維多利亞港東南面水道。

聽士多老闆說,他們的生意很受天氣影響,天氣太熱或雷暴下雨就幾乎會無生意。 下次大家到東龍島行完山,不妨於上船前來一杯冰凍的仙草紅豆冰,為旅程劃上完美句號。 歷史秘聞:根據歷史記載,東龍洲炮台於清朝康熙年間建造,用以防禦海盜。 據說炮台建成後,一直駐有守軍,直至十九世紀初,海盜日益猖獗,由於炮台位於孤島上,要補給和支援都較困難,所以最終被九龍炮台取代。 潛龍吐珠是東龍島最有名的奇觀之一,從石陣再往南堂頂向上走,十多分鐘後回望後方,大概就遠距離拍到一張氣勢雄偉的潛龍便心滿意足了。 東龍島船期 上山的路較崎嶇,大家可以依身體狀況而決定繼續前往與否,安全至上。

東龍島船期: 石刻

由於東龍洲位於佛堂門以南,古時被稱為南佛堂,因此亦有南堂島的稱號。 東龍洲名氣雖不及長洲、東平洲等離島,島上遊樂設施亦不多,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風光,是一塊難得的隱藏瑰寶。 東龍島船期 東龍洲石刻是新石器時期的產物,約有6平方米,為香港現存面積最大的石刻。 於嘉慶年間編制的《新安縣志》就有這樣的一句描述東龍洲的石刻:「石壁畫龍,在佛堂門,有龍形刻於石側」,就是指東龍洲佛堂門前、石刻之上雕有龍形圖騰。

東龍島船期

由於假日士多就在炮台營地的附近,所以士多順理成章成為東龍島的補給站,販賣公仔麵和飲料。 士多門前掛滿了在炮台附近取景拍片的演員照片,也有名人「到此一遊」的紀念照,令人看得眼花撩亂。 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是香港境內最大的一塊石刻。 雖然明知道東龍洲炮台已經沒有鐵炮,但難得來到東龍洲炮台特別地區,我們亦決定走到炮台的遺址。 炮台遺址前有一間小石屋,裏面擺放了一些昔日的照片,展示了東龍炮台的歷史。 奇石陣亦是空曠毫無遮蔭的,烈日當下要記緊做足防曬及補充水份。

東龍島船期: 炮台

倘若喜歡大自然又喜歡刺激的你,就可以到東龍島參與崖上空中飛索! 在飛索過程中可以飽覽到東龍島的面貌,有美麗的山、環海的景色和壯闊的奇石可供欣賞。 活動過程有專業教練全程從旁指導,讓你安全體驗東龍島飛索。

走過一段幾乎沒有遮蔭的小路後,會到達帶點外國郊外味道的石灘,石灘旁有三尖八角的大岩石,浪花拍打沿岸礁石的聲音,令人格外平靜。 東龍島船期2023 再向前走就會看到著名的南園士多及假日士多,看到精美的中英並列招牌就知道是遊客常到的地方。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

東龍島船期: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這一塊石刻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是本地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 同時是香港最大的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 因東龍島曾是軍事重地,炮台是戰時留下來的遺跡,當時是為了防禦海盜而建。

東龍島船期

溫提:由於前往燈塔的路途較為崎嶇難走,建議大家還是要安全至上。 若然你對石刻、舊直升機等東龍島一日遊景點景致缺缺也OK,將東龍島視作行山露營的好去處亦無妨。 不過小編必須說來東龍島唯獨不可錯過「潛龍吐珠」的自然奇觀,海浪拍打岩石間的夾縫,浪花四濺,保證會讓你從此對大自然多添一份尊重與敬畏。 看過「東龍洲石刻」的宏偉與歲月痕跡,接下來就當然要拍照打卡! 從石刻繼續前進,徙步約1小時即可抵達東龍島頂端「南堂頂」,大家可以盡情拍出如詩如畫的山林景致,藍天白雲下拍出絕佳角度。

東龍島船期: 石刻

隨後返回營地,往牌樓的方向行走,再沿水泥路到達士多。 沿徑上走到達觀景台 (可依指示往山崖下走看古石刻)。 往下走至分支,先右走至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的山崖,及後返回分支向右續走。 這邊有更多上落斜坡,但都是鋪設良好的水泥路,也不算太難行。 大約半小時就到達觀景台,360度全景視野極佳,可遠望對岸將軍澳佛堂門、大廟灣,還能見到柴灣歌連臣角及大浪灣,可惜沒有座位可以坐下來欣賞美景。

東龍島船期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