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大潭家樂徑大潭7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大潭家樂徑大潭

離開大潭上水塘石橋向終點黃泥涌峽道進發, 約2公里 需時45分鐘(慢行約80分鐘), 沿途都是上行斜坡行車路, 一點也不難行。 在步行約15分鐘後,便到達一個涼亭, 一個有楓香樹(紅葉)的地方, 這裡的楓香樹很高大, 要舉頭向天仰望才可看到。 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s 1000 Ultimate Adventures選出全球十大步行徑,香港的港島徑排在第十位,是亞洲地區唯一入選路徑。 北潭郊遊徑被群山環繞,遮蔭度良好,不怕小朋友曬傷。 初段可見牛耳石山及大輋嶺墩,後段則有大枕蓋及牌額山,還偶然可穿過山谷看到南面的滘西洲。 沿著山徑走約一小時便可到達終點怡庭營地,不少家庭都愛到此舉辦郊野露營。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合而成,從觀景台能飽覽各個水塘風光。 若想見識水塘的英式建築,可在行畢家樂徑後再往大潭水塘道進發。 遊人在陽明山莊起步,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5分鐘,即抵家樂徑入口。 跨過起步點牌樓,拾級而上,兩旁綠樹成蔭,予人遠離塵囂的感覺。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好去處7. 黃石家樂徑 – 海岸景色一覽無遺

選擇在大潭篤水塘起步,是因為在終點黃泥涌峽巴士路線較多,回程返市區比較容易,還可以轉車到淺水灣海灘及赤柱市集,所以推介大家由大潭篤水塘做起點。 園區內以大潭谷為核心部分,並由紫羅蘭山、渣甸山、畢拿山、柏架山及大潭水塘,包括大潭上、副、中水塘,以及大潭篤水塘組成。 離開了黃泥涌峽徑,往前行不遠便進入大潭郊野公園了。 不遠處見大潭家樂徑的入口,記得先看地圖了解路線。 上行一段石級後,便會穿梭於山腰的林蔭小徑,樹影婆娑,漫行也頗寫意。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才可以長行長有喔!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02.行甚麼山 就穿甚麼衫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03.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大潭家樂徑大潭: 黃石家樂徑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在水壩旁邊小小的休息區有紅葉樹(楓香樹), 還可以看到大潭副水塘全景, 包括大潭副水塘水掣房、大潭上水塘 石砌輸水道。 早在路過 大潭家樂徑大潭 石橋(8)之前, 有一個路口, 那就是往大潭中水塘的路, 在大潭中水塘可以眺望石橋(8)。 在大潭水塘行山,沿途都是平路及上山斜路,共有10個文物徑資料站牌 | 路程約5km |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需時約2 hrs,慢遊加拍攝約4 hrs。 及後見到二人背著三個背囊,形跡可疑,幸此時已到達車輛甚多的大潭水塘道。 沿北潭涌家樂徑往北潭,經榕北走廊接麥理浩徑第三段,經雷打石至石坑出大網仔。

以下的大牌坊就是北潭涌家樂徑的入口了, 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 終點為鯽魚湖。 北潭涌家樂徑的路徑平坦, 對於3-4歲幼兒應該都無難度。 去到大潭中水塘水壩,可以沿小引水道落去壩底,下面有一大片儲水池,水面有大水泡湧上,好似有水怪準備浮上水面一樣。 驚完之後沿小路上返大路,到達大潭篤水塘石橋,這裏是打卡熱點,旁邊還有一個燒烤埸,適合一家大細燒烤郊遊。 大潭水塘(又名大潭篤水塘)這路線,大多數人都是由黃泥涌峽起步至大潭篤水塘,沿途是落山斜路。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頁行山好去處4. 北潭涌家樂徑 – 沿途如同置身蔥蘢幽谷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分別建於1889、1907及1917年,是港島早期食水供應的主要來源。 二次大戰期間,附近一帶的植物曾遭嚴重破壞,經漁護署多年努力植林,那裡的翠綠景觀得以復修。 這路段途經多個二次大戰時的軍事遺跡,實在難以想像這裡當年曾發生激烈的戰事。 在油站旁的梯級上走至大潭水塘道,往上行不久,再橫過馬路便是黃泥涌水塘。 近起點處的分支路靠右繼續前行(左方山徑可登紫羅蘭山),沿引水道行走,往後接泥路小徑抵達一個十字路口。 在此應右轉下走至淺水灣坳 (續前行往大潭水塘、左攀紫羅蘭山)。

  •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 大潭郊遊徑資訊
  • 大潭水塘由大潭上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組合而成,從觀景台能飽覽各個水塘風光。
  • 遊人在陽明山莊起步,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5分鐘,即抵家樂徑入口。
  • 大潭水塘群包括大潭水塘、大潭中水塘及大潭篤水塘,分別建於1889、1907及1917年,是港島早期食水供應的主要來源。
  • 沿行車道走至海岸邊是分岔路,右邊往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左邊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底部。
  • 西貢行山路線蕉坑自然教育徑位於漁護署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全長約0.8公里,步行約需一小時。

收到網友查詢,正值暑假,好想帶小朋友去親親大自然,不想放假只留在屋企打機或玩手機。 大潭家樂徑大潭 所以今次介紹一條簡單又安全的行山路線,適合一家大細享受郊遊樂趣。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路線上窰家樂徑簡介

回到目錄 – 大潭郊遊徑資訊

大潭郊遊徑以黃泥涌水塘公園為中心,為一環迴路線。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郊遊徑起點位於黃泥涌水塘公園,公園附近的「大潭郊遊徑」指示牌指示開步應往水壩方向走,前行不遠後會遇到一個分叉路,遊人應選左邊石級登山,右邊小道則接往紫羅蘭山徑。 這一段路全程皆為混凝土路,雖然山路崎嶇,而且太陽猛烈時會曝曬,但途中風景一流。 全程面朝方向不同,由初時向南,然後在山上環顧四周,足以讓遊人盡覽港島南以至附近離島的景致。 位於大潭郊野公園的大潭家樂徑,是圍繞大潭水庫展開的步道,全長1.6公里,從陽明山莊起步,沿大潭水塘道步行15分鐘,就能抵達家樂徑入口。

大潭家樂徑大潭: 路線:

這水壩在1977年基於水壩的安全理由, 將溢洪道降低了3米, 因而造成壩頂中間向下陷的形狀。 大潭家樂徑大潭 在第四座石橋旁邊, 燒烤區四號場有一排十數棵楓香樹(紅葉), 在秋冬季節,樹葉會轉成紅色, 這裡是香港觀賞紅葉的景點之一。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路線蕉坑自然教育徑位於漁護署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全長約0.8公里,步行約需一小時。 折回教育徑起點後,沿木橋進入尾段,可在蝴蝶谷裏認識不同的蝴蝶寄主,而在春夏之際更可見多種蝴蝶翩翩飛舞。 西貢行山路線「家樂徑」與「北潭涌自然教育徑」相連,起點設於自然教育徑終站的「上窰」。

大潭家樂徑大潭: 黃石家樂徑交通資料

遊人可在參觀「上窰民俗文物館」後,南行約200米,左轉緩緩上山。 中段的小路較為平坦,設有郊遊地點,最宜在此稍作小休,遠看翠綠山嶺。 家樂徑的終點位於大網仔路,步行約20分鐘即可返回北潭涌,轉乘交通工具離開。 若想帶孩子認識野外植物,可要薄扶林樹木研習徑來。 這裡是香港首條以介紹本地樹木品種為主的樹木研習徑。

樓級盡處之蜿蜒小徑將遊人領到一個山崗,你可在此一窺大潭水塘及港島南區景致。 山徑中段接大潭水塘道,該處的燒烤場是休息及野餐的理想地點。 繼續前行,行山徑兩旁設有解說牌,圖文並茂向遊人介紹沿途植物。 臨近路徑末段,優美的大潭水塘再次映入眼簾,湛藍的水塘映襯四周蔥鬱的山野,令人心曠神怡。 欲知道身旁山崗及大潭各個水塘的名字,可參考風景台上圖片解說。 山徑最後在大潭水塘道終結,遊人可選擇繼續前往大潭篤或沿行車道折返陽明山莊。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好去處2. 萬宜水庫東壩 香港最大水塘

難度方面,紫羅蘭山略需走上斜,還好幅度不高,而其他路程都是低斜度的落坡為主,而大潭家樂徑上斜幅度亦不高,整體難度不高。 大潭家樂徑大潭 景色方面,紫羅蘭山可俯瞰大潭水塘,之後並且可以在大潭水塘遊走,風景不俗。 而在農曆新年前後(約一月至二月),紫羅蘭山一帶有野生年花吊鐘花可賞,是接近市區欣賞吊鐘花的不俗選擇。 繼續沿岸邊路一直走, 大潭家樂徑大潭 前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別錯過沿途欣賞大潭灣的美麗景色。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在行車道的盡頭轉入小路,走進去約2~3分鐘,可到達大潭篤水塘水壩。

想到大潭水塘行山,就由西灣河港鐵站A出口,乘14號巴士(嘉亨灣-赤柱炮台)到大潭郊野公園落車。 大潭篤原水抽水站 及 大潭篤水塘水壩,在落車站車尾方向右邊有一路口,沿路往下走便可到達。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大潭家樂徑大潭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好去處|蕉坑自然教育徑簡介

此路徑較多景點能順訪,適合規劃半日或一日遊,但全程多為上坡路段及梯級,需注意小童體力,做適當休息。 到達另一水塘──大潭副水塘,水壩左邊就是雙潭石澗,右面是副水塘。 這個水塘光位正恰到好處,每次經過這裏都可以拍到靚靚倒影,水塘有多條魚暢泳,當中有好多錦鯉,為水塘添上一點點色彩。 當日温度高達32度,每行一段路就要停低飲飲水,休息一陣繼續落山。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由香港站坐66號巴士,去到黃泥涌水塘公園站落車(記得落車時拍多一次八達通),有分段收費回饋。 之後行上斜路就見到黃泥涌水塘,沿水塘旁邊一直走,轉個彎再上石級就進入大潭郊遊徑。

大潭家樂徑大潭

此外,沿途還建有十二生肖標示柱,可藉此向小朋友講述十二生肖故事。 前行不遠處,可見土瓜坪海灣一帶的大片紅樹林,有如低矮樹海,在沿岸展現勃勃生機。 在紅葉涼亭行約30分鐘,便到最後一個景點, 黃泥涌水塘是水務設施古蹟水塘,由黃泥涌水塘行不用10分鐘,即到達巴士站,可乘巴士到灣仔及中環。 沿行車道走至海岸邊是分岔路,右邊往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左邊往大潭篤水塘水壩底部。 建議先參觀抽水站,不然,回程時可能會忘記了抽水站這景點沒走進去。 2013年12月下旬,聽說大潭中水塘的燒烤場有數棵楓香,特意再度行走此路線。

大潭家樂徑大潭: 西貢行山路線|北潭郊遊徑簡介

橋咀洲地質步道可觀賞到歷史悠久的火山岩石,如流紋岩及石英二長岩等。 島上另一特色景觀便是形似「菠蘿包」的石英二長岩,因為風化導致石頭外層龜裂剝落,形成如「菠蘿包」的外觀。 石橋是橫跨昔日溢洪道的通道, 溢洪道現在依然可見, 大潭家樂徑大潭2023 因大潭副水塘建成, 現在狀似副水塘與上水塘連成一體。 石砌輸水道是用作把西南面山丘集水區的雨水引入大潭上水塘。 這裡沒有像大潭篤水塘水壩的圓拱形溢洪水道, 在雨季水塘滿溢時, 水就在水壩頂流出, 堤壩變成了瀑布。

大潭家樂徑大潭

位於西貢的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水庫有兩條石壩,當中位於東面的萬宜水庫東壩更被列入了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 在萬宜地質步道途中,有多款不同的岩柱,更可以看到破邊洲。 橋咀島是香港人熱愛的郊遊景點,退潮時,會出現連接橋咀島及旁邊小島「橋頭」的連島沙洲。 作為西貢行山路線之一,不但可以趁退潮時在沙堤上打卡,而且還可以去到水清沙幼的半月灣,沿路看海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