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公屋輪候討論區6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直至近日他終收到合資格通知信,「估唔到咁快收到合資格信,仲諗住要成2個月,即係距離首派時間就近咗」。 有網民近日分享好消息,表示等了8年,在今年2月尾收到見房屋署主任的通知書,直至近日終收到合資格通知信,稱相信很快就會有首派單位的消息。 樓主坦言,因為無能力買樓上車,只好一直輪候公屋,鼓勵同路人保持樂觀,「呢8年唔易過,好難捱,不過人只要捱過就有希望,依家已經見到曙光,所以好感恩」,其正面心態獲大批網民讚好。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房委會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一名港媽近日在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分享一家輪候公屋心路歷程,他們於2014年申請公屋,最初輪候新界區2人單位,至今已有8年半時間,「由最初的新2到新3(生B)再到新4(二寶)全程經歷了8年半時間」,輪候期間曾獲安排入住過渡性房屋「策誠軒」。 天倫樂:同一家庭申請,選擇與長者同住一單位;或兩個家庭申請(核心家庭和高齡人士家庭),分別居於同一區議會地區的兩個單位。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公屋輪候津貼,為非居住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而輪候公屋超過3年,並符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其獲得首次編配公屋為止。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輪候討論區 •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轄下的「改善基層住户居住環境事宜小組委員會」,明日(3月28日)將會討論過渡性房屋議題。 政府提交的文件指出,在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資助計劃,截至上月中,共10個項目投入服務,位於市區的項目入住率平均超過九成,新界區項目的入住率則平均近七成。 政府建議在新界項目的申請者要求方面,調低「輪候公屋滿三年」的比例至六成。 香港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根據房屋署昨日(5月11日)公布最新數字,截至今年3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延長至5.8年,創22年新高。 在基層住屋問題愈趨嚴重之際,特區政府卻在自詡過渡房屋措施——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稱已覓得1.4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土地,與目標只有一步之遙;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已與150間賓館探討將房間轉為過渡性房屋的可行性,料可提供約1,500個房間。

公屋輪候討論區

亦即是說正常只有公屋申請人只有「3派」,3次機會都不適合的話,只能等一年後再重新申請。 在2022年第二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5 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73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80宗。 翻查資料,位於青衣的長康邨康順樓在1986年落成,36年樓齡,屬於「Y1型大廈」,一般2至3人單位面積為24.35平方米,約262呎。 另一方面,有網民認為新田圍邨也有優點,包括「校網超好」、「去大圍方便」、「近獅隧,一出就九龍」。 網民大多建議港媽博第三派,因為新田圍邨設施不理想,並非好選擇,留言「一定博,千萬不要新田圍」、「新田圍乜都無」、「除咗校網外,乜都唔太好」、「新田圍……當然博三派啦」、「嗰條邨俾人遺棄咁」、「差到不能再差的垃圾邨」。

公屋輪候討論區: 連登仔獲派皇后山邨公屋 嫌交通差猶疑要唔要 網民:唔要就笨!

港媽在文末建議其他同樣正在輪候公屋的網民,如派得不理想的話,最好親身到辦事處拒絕並填表說明原因,「不要犯懶(電話拒絕),一定親身去拒絕,說明原因(不管原因成立還是不成立),這些理由他們是都會看的」,又鼓勵大家要堅定信念,「相信都是最好的安排」。 直至去年11月初見,港媽一家獲安排見房署主任,交齊資料後在今年2月底收到合格信,至今年6月初首次配房,獲派屯門和田邨,每月租金為2210元。 公屋輪候討論區 但計畫亦有缺點,成功獲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3年內不可要求調遷,亦不可申請綠置居,只能用白表資格買居屋。 帖文引來大批網民讚好,又恭喜樓主接獲好消息,「祝你派到心水單位」、「我嘅情況同你一樣,都等咗9年,今年3月已派房,首派已接受,因為只求安居,祝你都派到心水,安居樂業」、「樓主應該好快可以上樓,加油」、「恭喜你,希望你順順利利,首派就上樓」。

公屋輪候討論區

就算是屬於「第一標準薪級表」的公務員,1人單位輪流時間也要26年3個月。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如果有一個家庭成員去申請公屋沒有問題的,等他就嚟到配房階段S4的前一個月就要通知房署取消他就可以了。 不過,有反對接受單位的網民留言則表示,即使皇后山可能興建鐵路連接,但不知需要多少年才會落成,而且位於始終偏遠,「搭車出去返工仲耐過大西北」、「揸過一次車去,實在太遠」,故提醒樓主的確要考慮交通問題是否嚴重影響生活,再決定是否接受。 他指該處「無咩高樓望得都好遠,四周樹木多」,感覺環境不錯,但交通欠佳,所以希望網民可以建議他應否接受單位。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今早在港台節目表示,部分新界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由於位置較偏遠,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到實地視察後,決定放棄申請。

公屋輪候討論區: 討論區

房委會公布,截至2022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1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合資格的申請人共有三個(每次一個)配屋建議,未具「可被接納」理由而拒絕所有三個配屋建議將引致有關申請被取消,申請人可於取消申請通知信發出日期起計15天內提出書面上訴。 根據房委會的《公共租住房屋申請須知》所示,為公平分配公共資源,公屋單位會以電腦隨機方式,按申請人的家庭人數及單位編配標準;並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資源編配。 不少人對公屋申請、公屋輪候至派樓的程度有疑惑,以下將逐點講解整個公屋制度。 首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的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3月底)微跌0.1年。 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

參考擬建簡約公屋選址之一,位於啟德世運道,靠近太子道東,鄰近有大型商廈AIRSIDE居屋啟欣苑等,距離跑道區的豪宅項目則約有逾半小時路程。 香港公共屋邨短缺是一直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2021公屋落成進度。 當局擬參照公署建議,禁止公屋戶主在沒有合理理由解釋下,分拆申請另一個公屋單位,以及倘戶主遷走,繼承新租約的家庭成員必須符合公屋申請門檻,否則須遷出單位。 政府是考慮到有關的選舉已塵埃落定,加上輪候上樓時間愈來愈長,認為有足夠理據防止濫用公屋。 根據房屋署數字,截至2021年3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3.6年,兩者比起上季度分別延長0.1年及0.2年,創22年新高。 房屋署解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屋編配工作,如駿洋邨及暉明邨被用作隔離檢疫中心,令公屋住戶無法如期入伙。

公屋輪候討論區: 政府新推「簡約公屋」、將公屋輪候時間「封頂」 網民熱議:最新房屋政策會否令私樓滅亡?

不過都有網民對標籤「住公屋就是窮人」作反駁,他們普遍認為住公屋之人能夠避開香港樓價冠絕全球的災難。 不用供樓又不用每個月以萬幾二萬租金作支出,往往住上公屋先能夠得到更多的「著數」和令自己生活沒有太大壓力。 在此我希望再次強調,「簡約公屋」是一個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30 000個無論在居住空間、周邊環境、輔助設施都比惡劣劏房好得多的選擇,加上租金十分之便宜,對於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特別是居住在惡劣劏房的家庭,是刻不容緩的救生艇。

  •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及預測建屋量,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的住屋需求。
  • 直至近日他終收到合資格通知信,「估唔到咁快收到合資格信,仲諗住要成2個月,即係距離首派時間就近咗」。
  • 公屋討論區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 惟政府2020年突然煞停單軌列車方案,加上區內多幅商業地被改劃作住宅,商業樓面驟減,引起發展商不滿。
  • 有房委會委員質疑收緊分戶會「錯殺良民」,令出現糾紛的家庭無法透過分戶解決困局,發生家庭悲劇機會勢大增。
  • 中央已多番提醒當局必須正視房屋問題,近日更傳駐港機構將於回歸24周年紀念日前後,大規模家訪劏房等基層市民,儼如「摑了港府一巴掌」。
  • 根據房委會於今年一月公佈的預算和預測,2021/22至2025/26年度的公營房屋項目總建築開支估計約為1,280億元。

工程修復案2016年上網招標,預計2017年動工修復,2018年完工,眷村修繕完妥後,一方面可作為臺灣特有眷村文化保存傳承的示範場域,另一方面將結合眷村及三重地區傳統工藝、表演藝術等文化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為文創發展基地。 第三個部分,在輪候冊上的公屋申請個案數字取決於多項因素,當中包括新登記的申請數目、獲安置入住公屋單位的申請數目以及取消申請數目等。 過去六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一/二二年度)在輪候冊上的公屋申請數目載列於附件。 在上述期間的一般公屋申請數目維持於 宗,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由二○一六/一七年度的 宗下跌至二○二一/二二年度的97 700宗。 非長者一人申請數字下跌是由於在上述期間獲安置入住公屋及被取消的申請宗數多於新登記的申請宗數。 第二個部分,我理解到所提及的建議,意思是利用公帑在大灣區城市購置樓盤,供公屋申請者居住,目標是減輕本地公營房屋的殷切需求。

公屋輪候討論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他認為調整甲類及乙類申請租戶的比例,可以提升入住率,長遠希望當局改善位置較偏遠項目的交通配套,以及設立統一申請的平台。 文件列出10個項目最新入住率,其中在堅尼地城、筲箕灣、紅磡、荃灣及西區的項目,入住率達100%。 部分在新界的項目,入住率平均約七成,當中元朗同心村項目入住率為63.6%、博愛江夏圍村第一期項目入住率為71.6%。 用了數年時間尋尋覓覓,終於距離目標只有「一步之遙」,卻也無法掩蓋特區政府缺乏長遠的房屋規劃視野、只求處理當刻問題的施政缺失。

因此,安排公屋申請者入住位於內地的資助房屋會影響他們各項的生活安排,亦會對他們造成額外的經濟和家庭負擔。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現在在內地購置樓盤,供公屋申請者居住的建議現時難以會受到歡迎。 解決「住」的問題的確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點,行政長官在二○二二年《施政報告》宣布採取重點策略和目標,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公營房屋的供應量,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 在未來十年(即二○二三/二四至二○三二/三三年度),政府已覓得足夠土地,以提供約 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同期 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同時,為盡快增加短期公營房屋供應,幫助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市民,政府會在未來五年興建30 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我們的目標是要結合「簡約公屋」和傳統公屋(公共租住房屋)的力量,將「公共房屋綜合輪候時間」在四年內(即 二○二六/二七年度)由二○二二年六月的六年降至四年半。

公屋輪候討論區: 最新文章推薦

樓主亦鼓勵同樣在輪候公屋的網民,「大家等緊嘅一定要堅強咁等到呢日呀,雖然首派好多人話都耐咗,不過唔緊要,只要有個安樂窩」。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公屋輪候討論區 自由講場› 排公屋都有網上教學? 申請是暫準,如到審查是一定要絕對,因為你呢幾年有排輪不到,所以無人會睇你資料,可不可以好似超收入咁hold起半年至2年,直到你小朋友夠18歲再審查一次?

公屋輪候討論區

另外,由二○一五/一六年度起,房委會會對「配額及計分制」下已經輪候五年、而在未來兩年內尚未到達接受詳細資格審查階段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進行定期查核。 在過去六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一/二二年度)的定期查核中,平均約有百分之五十三受查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因不再符合公屋申請資格或沒有回覆我們的查詢,而被取消其公屋申請。 另外,不少低收入家庭需要利用本港的公共醫療設施及社會服務,而其子女亦大多數要在香港接受教育。

公屋輪候討論區: 新界過渡房屋入住率低 政府擬開拓客源 「輪公屋3年」比例降至六成

然而,合資格申請「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年長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人士,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區。 然而,政府自以為一舉兩得的方法,事實上對基層市民而言卻毫不適切。 《香港01》早已分析指出,一般賓館雙人房間有200平方呎,若每間房會被安排入住一個2.3家庭,人均居住面積只有約87平方呎,低於全港平均水平;如果安排入住者為一個4人家庭,該4人又應如何分配空間? 另外,酒店、賓館在疫情之下才可用作過渡性房屋,在疫情後這類處所將恢復營業,届時過渡性房屋單位數目將會大幅減少。 為了解決公屋輪候問題,政府表示積極覓地建屋是解決住屋問題的最根本方法,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興建約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10年期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 如幸運獲派公屋就要把握機會,有兩孩港媽在社交平台分享,其4人家庭輪候公屋二派沙田的新田圍邨,苦惱應否博三派。
  • 申請人可自選單位,而可供揀選的單位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如凶宅、單位曾有蟲患、鉛水等問題、處於偏遠地區等。
  • 就2026/27至2031/32年預計提供的單位數量,房委會的建築開支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 當然,香港人「磚頭大過天」,如果能夠付出低至十餘萬元首期便成為「綠置居」或新居屋業主,實在是十分吸引,更何況擁有物業後,除了可以把業權留給下一代外,就算老來無依,擁有的居屋單位亦隨時可以成為救命稻草,透過申請安老按揭每月收取年金,應付生活所需。

目前公屋同樣需要外判管理公司負責屋邨管理、保安和維修,以及房屋署職員處理公屋租賃事宜的開支。 公屋討論區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伙;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伙;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伙。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空軍三重一村在三重正義南路底河堤邊,占地約1萬3千平方公尺,2006年底拆除前夕列為歷史建築全村保留。

公屋輪候討論區: 房屋委員會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非會員人仕,您可以按此加入為新會員,費用全免,並可享用其他會員服務。 是咁的,2016年年尾,我因為忽略會員對手機程式o既需求,做o左一個不明智o既決定,加上一直未有好好回應會員平日訴求,最終令唔少會員不滿。 事件並唔單單影響我,亦影響一直以來熱愛高登o既每一名網民,為此再向各位表示衷心歉意。 4,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按下「手動認證」後,瀏覽器會轉到另一頁,之後按閣下所知回答頁面問題,再填入一個可使用的電郵地址,我們將會以人手處理閣下的認證。 第三階段認證主要針對兩組電郵都已失效而未能進行認證的會員而設,而對於已進行認證的會員,則不需要再進行此部份。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等8年終收合格信 網民感恩盼一家安居:希望一路順利落去

今天Tutor Circle 尋補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2公屋落成數量、 2022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屋苑為單幢式建築,大部份單位景觀開揚,中層以上向南的單位更可遠晀中環一帶及維港海景。 跟一般居屋不同,翠瑤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你的申請在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的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你的申請已達輪候配房階段,當有適當可供編配單位,房屋委員會將會發信通知你。 他又指,整個啟德發展區早於十多年前展開規劃,早前改劃3幅商業地作住宅用途,一眾發展商都反對過,不過都未能成功。

公屋輪候討論區: 政府對私人資助房屋持積極態度

然而,綠置居理應屬資助房屋,為何被編入公屋類別,是源於上屆政府提出「綠置居當公屋」。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公屋輪候討論區: 輪候公屋6年半收特快揀樓信 兩公婆心大心細 網民:未必係凶宅

根據房署資料顯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中大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單位,當中有部分單位曾涉及不愉快事件,又或層數、座向、以至單位的設計等較為遜色,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可獲得提早入住公屋單位的機會,惟在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 根據規定,願意入住「有效空置期」達12個月或以上的租戶,可寬減一半租金,寬減期視乎單位有效空置期而定。 申請人數入息限額(元)資產限額(元)一人12,940273,000二人19,550369,000三人24,410481,000四人30,950562,000坊間有不少意見批評公屋的輪候時間長,的確5.7年並不是一段短的時間,每個家庭都非常想盡快上樓有一個安樂窩。 其實在公屋申請中,有不少計劃能加快上樓,合資格的市民若懂得申請,有望能更快上樓。 」撰文,表示自己是80後的「N無人士」,於2015年開始以4人家庭申請輪候市區公屋,等足8年終於在2月尾收到信件,安排見主任做審查。

公屋輪候討論區: 長者

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人士可申請入住簡約公屋提早上樓,以家庭為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申請,之後遷入傳統公屋。 香港人申請輪候公屋等到頸都長,一般申請最新輪候時間再延長至5.6年,殊不理想。 而有鐵飯碗之公務員,可透過「公務員公共房屋配額計劃」申請公屋,近日有網民在討論區發帖,指 年公務員房屋結果公布,結果發現「第一標準薪級表人員」以外的公務員,輪候時間最快要4年6個月,一人單位輪候時間更長達36年,難怪有網友表示等到退休也未必排到。

此計劃現時每年提供 1,000 個公屋配額及 500 個綠表配額(有效期 12 個月),當中有分「一般配額」及「特別配額」,前者供所有符合資格的初級公務員申請,後者則只限現居於部門宿舍 / 將退休的紀律部隊人員申請。 根據2022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及房協約8成在2022/23至2026/27年度落成約8成的項目已進入建築階段。 行政長官近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目標在4年內(即 年度)將輪候時間「封頂」,由6年降至約4年半。

公屋輪候討論區: 公屋討論區: 請香港政府停止「簡約公屋」的官僚遊戲

消息人士又指,入住人士仍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資格,以便之後再遷入。 不過,由於簡約公屋的土地使用年期與過渡性房屋相約,扣除建造時間等,暫定其租期約為5年,期望入住的輪候公屋人士均可在入住簡約公屋期間成功上樓,但若入住人士未能成功輪候到傳統公屋而簡約公屋的租約年期又屆滿,政府將安排其他簡約公屋予該些人士。 公屋輪候討論區 事主求問一眾網民意見,大家紛紛給予建議,有網民提及應沒理由取消,至少轉單人申請計上該5年輪候時間,又或可先剔除未滿18歲女兒名字,然而事主表示單人或是2人申請也超出入息審查。

該網民近日於公屋討論區Facebook群組撰文分享,表示今月在輪候公屋期間成功申請轉區,而房屋署也高效率派出山景邨景華樓一高層單位。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正當樓主以為自己終於「中獎」,卻發現信中寫明單位曾發生有人自然身故事件,屬於特殊單位。 截至去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輪候討論區: 簡約公屋如「即棄住宅」劏房戶何處是家?

據該網民貼出的2頁政府通告,文件內資料顯示,若是「第一標準薪級表人員」以外的公務員,輪候公屋配額最快是東涌滿東邨(3-4人),需排4年6個月,算是較普通市民一般申請快少少。 但深水埗蘇屋邨(3至4人)及沙田碩門邨(3至4人)輪候時間竟長達36年3個月。 公屋輪候討論區2023 參考過往的經驗,有關計劃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安排,以提供足夠的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確保單位質素。 最近有私人發展商公開表示有意在其私人土地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