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千島湖掃管笏15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屯門前進 En Marche à Tuen Mun,〈[好消息]港鐵巴士K53將於11月15日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服務時間如下〉[Facebook帖子],2020年10月30日。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路線K53服務提升〉[乘客通告],載於「屯門前進!En Marche á Tuen Mun」Facebook專頁。 千島湖掃管笏2023 水塘內有十數個山丘小島及四條大壩,被稱為港版「千島湖」。

由青龍頭村起步,悠閒隨意地慢走,花了約3小時15分到達吉慶橋;經永吉橋,沿圍繞水塘的平路而走,花了約2小時至掃管笏村,今天行了約五個半小時。 好友說在往藍地灌溉水塘的山路旁看見茅膏菜 (吃蟲的植物),沒想到往大欖涌水塘的途中也看到呢,很興奮。 《林務規例》(第96章第3條 ) 列明27種受保護的植物,茅膏菜是其一,「任何人無合法辯解,不得售賣、要約售賣、管有、保管或控制以下任何植物或其任何部分」。 大欖涌水塘於1957年落成,因水塘內有很多丘陵,看上來如多個島嶼,因此有香港千島湖之稱,是行山界十大美景之一。 青山公路-掃管笏段是掃管笏唯一對外通道,連接青山公路-大欖段及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往返市區及屯門新市鎮。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行山路線【前往方法】

一路慢走,遇到正在攀樹嘅細路,正在放羊的牧羊人,正在食草嘅羊群⋯⋯道路平坦易行,全程石屎地,林木圍繞,非常易行。 登山後,景色漸漸開揚,陸逐睇到水塘嘅面貌,即時心曠神恰! Yoho~~~~大概行9個字就到一個觀景點,隱約睇到「千島清」嘅風光,都多人影相,旁邊有指示牌標明「千島湖清景台」(臨時廁所隔離)。 然後就進入山林,一系列山路,約行20分鐘就見到一塊畫上大欖涌水塘景色的告示板。

大欖涌水塘沿塘都有山徑或馬路可供行走:塘北一段是昔日麥理浩徑第十段的路線;塘南是水泥馬路,兩段的高度都接近水塘水平。 改道後的麥理浩徑第十段位置雖然較高,但如要下瞰千島湖,則須另覓登山路線。 水塘原址曾有七條村落,分別為大欖、關屋地、圓墩、清快塘、田夫仔、胡屋及黃屋。 看到「千島湖清景台」的指示牌繼續行便到達千島湖清景台,港版千島湖是大欖涌水塘中有多個島嶼所形成的風景。 緣於大欖涌水塘原址是丘陵河谷,儲水後就出現有如千島的湖光山色。 千島湖掃管笏2023 計劃旨在透過長者豐富的人生閱歷,配合年青人無限創意,成就不一樣的導賞體驗和社區風景,也體現長幼共融。

千島湖掃管笏: 路線全長

事實上,60年代香港政府增加大欖涌水塘供水量,截斷錦田河水流,令錦田一帶水量大減,最終增闢幾個灌溉水塘,河背水塘為其中之一。 若有時間,可繼續前行河背水塘家樂徑,30至40分鐘可圍繞水塘走一圈。 千島湖掃管笏 沿大欖涌水塘北面而走,可連接元朗大棠、元荃古道郊遊徑路段,來往元朗至荃灣。

在大欖郊野公園內第一次看到這個路牌,也對這條山徑開始有興趣。 這條被評選為全球20條最佳山徑,麥理浩徑從西貢~屯門全長100公里,每500公尺會有照片上的標柱一支,據資料顯示是為了訓練英軍開闢的山徑,日後才漸漸轉為民用性質。 山徑總共分為十段,而第十段就落在大欖郊野公園內,所以這趟一直與它交錯而過。 在步行下山的過程中,其中一段就是走在麥理浩徑十段上。 而大欖郊野公園內也有專門開闢越野單車路線,第一次看到覺得相當特別。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 三粒鑽石 大欖涌水塘

回程方面,可以選擇沿路折返,又或是大棠入掃管笏走或相反,也有人會從黃金海岸離開。 兩條路線都多為平坦石屎路,但上千島湖的一段由於沙漠化問題,石級泥石甚多,是最需要注意的部分。 旅程由元朗大棠出發,經楊家村,到黃泥墩水塘沿山徑上山,這裡是俯瞰大欖涌千島湖的最佳位置;沿路更會遇到大自然奇景「神仙轍」,是個大開眼界之旅。 大家可開車或是乘搭港鐵巴士K66 、元朗千色廣場乘公共小巴至大棠村,再沿大棠山道步行約30 分鐘就能到達大棠燒烤區,接著繼續前行至與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交疊路徑,跟隨指示牌便能抵達千島湖清景台。

千島湖掃管笏

未有觀景台時,遊人需要才隱蔽泥徑上攀,到大石觀賞千島湖,一點都不好行。 本網站只提供參考內容,閱讀本網站內容或點擊任何第三方網站連結並不牽涉獲取任何旅遊產品,所有旅遊產品均透過合作平台預訂及獲得,詳情請參閱服務條款及免責聲明。 從山上俯瞰大欖涌水塘千島湖,碧綠湖水上有多個小島山丘,翠綠色的小島有泥黃色的圍邊,突顯了輸廓,景觀壯麗又動人,美得有點不真實。 千島湖清景台於假日的遊人眾多,經常出現人潮過渡擠湧的情況,導致觀景台的山徑和設施出現嚴重耗損。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清景台.掃管笏

年落成,因水塘內的山谷中有很多丘陵,看上來有多個島嶼散佈在水塘之中,因此大欖涌水塘亦有香港千島湖之稱。 【本報訊】蔡天鳳(Abby)慘遭殺害兼碎屍,有市民因接收到相關資訊而感不安,情緒受困。 Abby有一名子女就讀屯門掃管笏一國際學校,該校周一發出家長信,建議學生未來數日停用電子設備,以免接觸相關資訊。 口罩令今日正式解除,維持近2年半嘅規例終於撤銷,不過今早街頭仍然有大部人都選擇繼續戴口罩。 政府專家顧問孔繁毅就建議政府,整個「公共衞生緊急狀態」都可以取消。 孔繁毅話,政府嘅決定正確,宜家嘅時機成熟,流感高峰期喺3月已過,新冠病毒都唔需要擔心,社區上有好高嘅混合免疫。

由於水塘內本身有唔少丘陵地,形成一個又一個島嶼,現時從上而下俯視,會見到小島星羅棋佈,散落唔同位置,所以被稱為「港版千島湖」。 過往想俯瞰千島湖不是易事,但漁護處於2018年尾修建「千島清景台」,大大減低了欣賞千島湖的難度。 路線大部分均為麥徑十段郊遊徑,指示清晰,雖有上落但一般人都可以應付,難度中等。 路程6.5公里需時2小時補給點掃管笏村士多 (沒有中途補給)退出路線沒有難度4級 [初級路線] 短評穿過楊家村的農莊,途中可發現農民悉心栽種的蘆薈田。 有見及此,九巴在2018年6月25日開辦252線,為掃管笏路居民提供於屯門公路轉車站全日接駁市區的服務。 另一邊廂,經過區議員多年爭取,港鐵終於2020年11月15日,提升K53綫至全日服務,進一步加強掃管笏與屯門市中心的連接。

千島湖掃管笏: 旅遊資訊

隨後下降至麥理浩徑,視線被樹木所阻,未能好好欣賞大欖涌水塘的寬廣景色。 後來嘗試踏上修護斜坡的梯級,位置竟然不錯,還拍下幾幀還可以的照片。 是日原想一賞大欖涌的千島湖風光,但天氣極為酷熱,不宜長途探索山路。 在網絡上搜尋一番,不經意瀏覽到久聞的神仙轍,其入口又與前往欣賞千島湖的山徑相同,正好一遊。

千島湖掃管笏

因延長後客量下降,試驗期滿後,於2005年11月28日遷回西鐵屯門站,恢復原有行車路線。 橫過旁邊刻有「伯公坳」的石橋,路上有好些支路,在 M183 千島湖掃管笏 前按照前往黃泥墩水塘的指示即可。 林務車路盡頭是上山石級,也總算可以暫時離開柏油路,沿路兩旁植物頗為茂密,景觀不算開揚,不過略有起伏,不像舊路段的畔塘小徑般沉悶。 個人好想去千島湖好久了,因為之前紅葉時候好多人從元朗大棠出發再去千島湖,當時非常人山人海,等到熱潮過了我就從屯門出發,選擇了一條比較短的路線。

千島湖掃管笏: 停車場上蓋搖身變IG打卡位 屯門藍調天台運動場藏暗語

前往千島湖的路線簡單易行,歷年吸引了不少登山客朝聖,連周潤發亦是當中常客! 發哥不時帶隊行山,藝人米雪、黃德斌、方中信等都是星級隊員之一。 千島湖掃管笏2023 上年藝人胡諾言和陳山聰到這裏跑山就巧遇發哥,更貼合照到社交網站,寫道「上得山多遇發哥」。 通常登上千島湖清景台,都會由大棠起步,冬季去更可以欣賞楓香紅葉。

千島湖掃管笏

水塘面積為1.7平方公里,儲水量則為2000萬立方米,由高達150呎的主壩及3條跨越鄰近較小河谷的副壩組成。 千島湖掃管笏2023 要觀賞千島湖,可由元朗乘巴士至大棠山路巴士站下車,沿馬路直達大欖郊野公園。 千島湖掃管笏 公園入口不遠就是燒烤區,可使用此處的洗手間,之後便接回馬路繼續上山。

千島湖掃管笏: 時間軸

由掃管笏村小巴總站起步,可坐43號專線小巴(如果從黃金海岸走到掃管笏小巴站,大約需時30分鐘)前往「千島湖清景台」是從小巴總站前的天后古廟左方車路開始。 繼續沿元荃古道郊遊徑走,毋須轉彎,只需沿大路直行,30分鐘即到達大欖隧道位置。 前行約20分鐘可到達河背隧道入口,而該路段遍佈不斷被風吹得搖曳嘅芒草,絕不失為罕見打卡位。 屯門大欖涌水塘位處大欖郊野公園,為二戰後首個興建嘅水塘,歷經5年,最終於1957年落成,儲水量有2000萬立方米。

  • Yoho~~~~大概行9個字就到一個觀景點,隱約睇到「千島清」嘅風光,都多人影相,旁邊有指示牌標明「千島湖清景台」(臨時廁所隔離)。
  • 觀賞完千島湖美景後,若小朋友有剩餘體力,可繼續沿著麥理浩徑來到屯門的終點(也可選擇路徑一,在白石坑方向離開)。
  • 路程9公里 需時2小時55分鐘 補給點大棠燒烤場小食亭 退出路線可改由黃泥墩村路經黃泥墩水塘前往。
  • 沿大欖涌水塘北面而走,可連接元朗大棠、元荃古道郊遊徑路段,來往元朗至荃灣。
  • 伯公廟在樹蔭遮蓋下,但再往前走卻幾乎全程無遮無掩,雖然路程不算長也不算難行(1.1公里,約半小時),但陽光普照下暴曬著走上山樓梯,消耗始終相當大,因此走這段路時切忌著急,並要適當補充水份。

楊家村還有村民居住和耕作,希望大家行經時盡量減低聲浪及不要打擾村民。 在吉慶橋旁的休憩處,可選的路線則更多,可邊走邊按體力決定路線的長短,十分靈活。 吉慶橋建於1868年,昔日為連接元朗和荃灣的主要通道。 感想:這條路線四通八達,可以選圓墩郊遊徑或大欖自然教育徑,在吉慶橋旁的休憩處,可選的路線則更多,可邊走邊按體力決定路線的長短。 千島湖掃管笏 難得今天所走的路,只有一兩條短梯級,除了略為長途外,整體舒服易走。

千島湖掃管笏: 行山初哥必去千島湖 元朗大棠出發 來回程不用3小時

但今天放假,去周末總是人頭湧湧的清景台,應該是個好時機。 隨後經過永吉橋 (現在永吉橋之上建了啡色拱橋),沿大欖涌水塘蜿蜒而行,此亦是大欖越野單車徑大欖涌水塘段。 這路線是行人和越野單車共用的,印象中,個半小時的腳程,只曾避車約6-7次,不覺煩擾。 河背水塘同樣四通八達,既可去田夫子、蓮花山,亦可去雷公田,而折返河背營地嘅話,可返回河背村,亦可走營地右邊方向落山,經大窩村、元崗新村,行到八鄉路、錦上路一帶,有巴士可來往元朗、錦田。

千島湖掃管笏: 服務時間

若是想要縮短腳程,便可利用上述提到的路線,分別從大棠村及白石坑方向出發。 要經由麥理浩徑前往大欖涌水塘,第一選擇是從屯門掃管笏沿麥理浩徑十段出發,大概一小時便能到達清景台。 可選擇乘搭專線小巴43號至掃管笏村路,並在天后廟下車,沿白石坑方向至麥理浩徑第十段,以逆行方式沿著麥理浩徑第十段前往千島湖清景台。 郊悠遊,大欖涌水塘,千島湖清景台,行山,郊遊大欖涌水塘位於新界西大欖郊野公園內,為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於1952年動工,並於1957年建成。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清景台.大欖涌水塘新路線

於楓香亭步行10分鐘,即可經過元荃古道路段,前行3分鐘會到達一個休憩地,從Google地點會見到該地叫廢物回收點,實際上入面有一道吉慶橋,位置係大欖涌水塘末端,可獨佔風景,影相一流。 而水塘既有收集雨水用途,亦係收集大角東江水嘅水庫之一,同時係收集蒸餾後淡水之地兼水力發電水庫。 由大欖涌水塘小壩繼續前行約30分鐘,即可登上水塘西面嘅千島湖清景台,從掃管笏到千島湖清景台,距離約3.3公里。 漁護署於2019年先將麥里浩徑10段觀景台正名為千島湖清景台,毋須攀碎石、泥路,只需經由木頭泥沙堆放而成嘅階梯向上行約200米,即可於山崗位置鳥瞰整個千島湖,亦可遠眺桃坑峒、小欖、大嶼山。

千島湖掃管笏: 交通及路線

於是,水塘周邊範圍也成為樹林蔥翠的風景區;山谷內本來有不少小山丘,水塘蓄水後便形成一個個小島,造就了饒富特色的湖泊風景。 掃管笏沿岸於1990年代陸續發展為高尚住宅區,其中最具規模者為香港黃金海岸;與嘉和里村平原東部的鄉村形成強烈對比。 然而,一般公共交通工具不會特意前往遠離青山公路的掃管笏村落,區內一度只得專綫小巴43與43S線全日來往屯門市中心。 千島湖掃管笏 大欖涌水塘位於新界西大欖郊野公園內,為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興建的水塘,於1952年動工,並於1957年建成。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行山路線【千島湖清景台】

在大棠山道起步行,中間會經過大欖自然教育徑及石橋,這段路初段較平坦,非常易行,看到指示牌之後開始上石級,起初都是舖得完好無缺的石級,行到中途接上沙漠化的泥地。 上千島湖一段路徑沙漠化嚴重,最好穿抓地能力足夠的鞋。 沿路有遮擋的樹蔭不多,暴曬機會很高,所以一定要做足防曬,並帶備足夠的水。

千島湖掃管笏: 【千島湖親子遊】湖光山色一片翠綠 沿路平坦拖手漫步叢林 屯門來回約3小時比較輕鬆啦!

大欖涌水塘在1957年落成,是二戰後本地首個興建的水塘。 原址為丘陵河谷,儲水後形成大大小小的島嶼,根據政府網頁「郊野樂行」介紹,島上種滿山松、濕地松、大葉桉和檸檬桉等植物,創造一片綠意盎然的「千島湖」美景。 此行的主角「千島湖」雖可從各個路徑窺探其面貌,但於2019年建立的「千島湖清景台」卻是擁有最棒的觀景體驗所在。 從不同山徑抵達跟隨指示牌,便可到達清景台的入口,入口處會有一個指示牌,看到此牌子便表示已經來到清景台下方,再往上走約200米便可抵達一片空曠的區域。 大欖涌水塘之所以被譽為「香港千島湖」,是因為水壩建立後,湖面形成了十數個小島,湖水散落在島周圍,而島上佈滿綠意盎然的植物,形成獨特的千島湖美景。

如果平時沒有行山習慣的話,一開始不妨向低難度挑戰,前往素有「香港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吧! 由大棠行至掃管笏,都不用3小時,正因為是初學者路線,因此假日吸引超多遊人前往,怕人多的話,請考慮閒日前往。 千島湖掃管笏2023 年近歲晚,近日的寒潮除了為大棠帶來秋紅落葉,更為大棠楓香林帶來漫山遊人。

千島湖掃管笏: 交通

下車時已見不少遊人正在候車返回元朗,幸好今天行程不會循原路返回大棠山道巴士站,不然可真頭痛了。 千島湖掃管笏 想和小朋友行山千島湖是一條不錯的路線,因為道路平坦易行,風景絕美,在假日不少家庭會登上千島湖清景台,一睹千島湖的全貌。 千島湖位於新界西北大欖涌水塘,水塘中有十數個小島,形狀大小不一,被稱為港版「千島湖」。 於每年11至12月,更可於千島湖附近的元朗大棠,賞紅葉影靚相。 打卡影相後,就可以離開觀景台,下行往屯門/掃管笏離開。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