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上海街618號餐廳好唔好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說回「618上海街」,它是市區重建局其中一個保育活化項目,201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物(戰前建築物)。 上海街保育及活化項目十年前經已展開,範圍涵蓋14個街號,當中最早期10幢屬於1920年代的騎樓式唐樓建築,已有近百年歷史,為香港市區其中一排碩果僅存的戰前舊樓,可謂見證了百年來香港民生百態變遷。 市建局將旺角上海街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活化改建成「618上海街」,進駐了不少人氣復古懷舊店及特色食店,今次推介露天日系cafe蟲二。

繼由南豐紗廠改造而成的 The Mills 後,另一矚目活化項目618上海街終於出台了。 上海街 號14幢分別於20年代及60年代建成的唐樓,被活化成文創空間,唐樓群的13條富韻味的麻石柱如故,柱上的浮雕書法絲毫不損。 富特色的文創品牌及食店陸續進駐,包括古著店美華氏、雜貨店黑地、新加坡社企餐廳廚尊等。 想知文青蒲點,請留意香港最佳街頭塗鴉藝術和香港最型格的隱蔽小巷。

上海街618號餐廳: 廚尊 – 香港旺角618上海街的新加坡菜社企餐廳 | OpenRice 香港開飯喇

甜品甚有水準,減少糖分量, 味道輕盈健康,例如特濃焦糖牛奶布甸,牛奶味濃郁,卻不甜膩。 由新加坡社企 上海街618號餐廳2023 Project Dignity 創辦的熟食中心,主打海南雞飯、喇沙、咖央多士等新加坡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熟食中心大部份員工為有特殊需要者,例如茶水檔由聾啞人士掌理,有專人教授簡單手語點餐。

上海街618號餐廳

休閑的下午,坐在花園裡,吃著這個班戟,簡直是神仙般的享受。 飲品方面除咖啡及茶等,還有自家製特調飲品,如伯爵茶朱古力、熱情果梳打、桂花蜜梳打等,當中伯爵茶朱古力,飲落茶香突出。 主菜共有5款選擇,原條蒲燒鰻魚、汁燒鯖魚、芝士漢堡扒、炭烤雞肉伴薯蓉及赤味噌豆腐扒。 甜品可選芝士蛋糕,三款口味分別有柚子、綠茶及朱古力。 主打意大利手工薄餅,即叫即製,口味多元化,有風乾巴馬火腿薄餅、芝士四重奏薄餅、大阪燒墨魚意大利餅 等。 採用明火焗爐,火力夠猛,薄餅在短時間內焗好,成品特別香脆。

上海街618號餐廳: 位於旺角上海街 618 號,由 14幢整排戰前戰後「騎樓式」唐樓,經活化後改建而成為「618 上海街」。商場開業數月,因疫情關係,一直未有機會帶孩子到訪參觀。最近終可帶孩子來逛逛、打打咭、吃吃下午茶,

坐在玻璃窗邊影相更可以影到旺角街道倒影,有一種將新舊融合的感覺。 拉茶源自在馬來西亞的印度人,用兩個杯子將奶和茶拉來拉去,起泡愈多,就能將奶水完美的混合到茶當中。 上海街618號餐廳2023 和我們的港式奶茶相比,茶味沒有那麼突出,但奶味香濃,少許偏甜,但細滑的口感卻令人一試難忘。 來訪時,原來還未正式開張,滿滿南洋風的裝修,木製的招牌還貼著紅紙。 店面的空間很寬敞,樓底特高,正午時份來到,即使已將近坐滿,也沒有十分擠擁的感覺。 上海街618號餐廳 白瓷的牆身,掛在牆上的單車,加上紅色的燈籠,還滿有味道。

然而,來到今天上海街一帶,由昔日民生舖變成了建材商戶集中地,正好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 這次我們分別點上了「檳城亞參叻沙米線」、「檳城福建蝦麵」、「椰香咖央多士」、「玻璃魷魚通菜」、「辣死你嗎」、「招牌砂鍋老鼠粉」、「馬來咖哩酥」、「馬來咖哩雞撈麵」、「馬來西亞拉茶」和「檳城白咖啡」,作為這天的午餐。 外表已極吸睛的文化屋雜貨店,同樣售賣文青雜貨,卻主攻日系的色彩貨色,公仔和復古擺設不但種類繁多,款式更是新奇有趣,而店中也有服飾、背包、帽子、眼鏡及各式家品,吸引不少愛雜貨人士前來尋寶。 屬於社企小店的Restore,主打的是玩味精品雜貨,店內的文具及精品不但別富色彩,更充滿香港地的本土特色,如小巴車牌字款的飾物擺設,以手雕麻雀變成的裝飾,甚至是以具代表性的香港畫像圖案,均注入了地道香港情懷。 除此之外,Joel認為文具教育不應該被遺忘,這是生活及文化質素的一部分。 就以日本為例,日本重視文具的製造及發展,即使街上行人每人手持一部電話,但背包行囊中總有文具、書、書籤等物品,令文具的文化在疾速的世界洪流中也不會被淘汰,因此Joel想將這些文具文化帶給日常生活的所有人。

上海街618號餐廳: 唐樓

班戟上搭配燒海鹽芝士忌廉醬、牛乳雪糕,再淋上百花蜜,入口滑溜清甜。 蟲二闢出一角作為「蟲二收藏展」,主題會不斷更新,過去的展品有《Pre-loved 餐桌小物》等。 欣賞展品之餘,大家還可購買一些珍藏項目,很多都是出自本地名師。

  • 主打意大利手工薄餅,即叫即製,口味多元化,有風乾巴馬火腿薄餅、芝士四重奏薄餅、大阪燒墨魚意大利餅 等。
  • 餐廳主打正宗意大利美食,當中必試意大利薄餅,是由人手搓麵團,再用火山石磚爐焗製而成,十分特別。
  • 上方的燒海鹽芝士忌廉醬替班戟添上了靈魂,鹹香與甜香交戰著,甚有衝擊,卻非常可口。
  • 「618上海街」最後保留了10幢戰前唐樓騎樓、支撐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麻石柱上的廣告招牌等極有歷史價值的元素,更是原汁原味展現昔日的情景於大家眼前。
  • 朋友忘了攜帶收藏口罩的封套,店員隨即拿來精美的信封, 非常殷切的服務態度。
  • 店員還特意提醒我們要先享用,不然放涼了味道就會差了一點。

阿銀冰室環境舒適,一列列整潔的木製桌椅有一種讓人回到舊日校園時的感覺,牆上有一個超長的玻璃櫥窗,內裡展示數十年來收集的舊文具,十足一間文具歷史博物館,款式之多讓人目不暇給,各式各樣的復古擺設令人舊日回憶湧上心頭。 左右兩行卡位的木製桌子採用鏤空設計,中間換上玻璃方便展示舊文具,桌內的展品於每月9日就會更換一次新主題,相當有心思。 由社企形式經營的新加坡風情美食市集——廚尊廣場,更邀請一群社會上有特別需要的人士來從事,鼓勵共融文化。 泡製方法與班戟頗接近,同樣以燒海鹽芝士忌廉、鮮果、牛乳雪糕為配料。 但味道上,主角變成肉桂及朱古力, 而且是 Hershey 品牌的朱古力。

上海街618號餐廳: > 香港好去處搜尋

旺角又有一文青熱點,就是由市建局活化的唐樓,位於上海街 600 至 626 號,一共有 14 幢,而重建後的商場則名為「618上海街」。 這個保育計劃已於 2008 年展開,而這個活化項目,比許多工廈的重建來得更有意義。 這段上海街擁有 10 幢 20 年代的騎樓式唐樓,這些戰前的唐樓全都是二級歷史建築;另外 4 幢則於戰後 60 年代建成。 可惜,最後只能保留那 10 幢戰前的唐樓,及支撐整列騎樓的 13 條麻石柱,就是那些畫滿廣告的方形支柱。 市建局重建旺角上海街600至626號共十四幢唐樓,活化成「618上海街」商場,本地特色小店、日式文化屋紛紛進駐,當中佔有商場二樓全層的廚尊,由來自新加坡社企團隊經營,致力培訓弱勢及殘障人士投入社會工作。 餐廳主打地道新加坡菜式,港人至愛的叻沙、班蘭蛋糕,在這裏均可品嘗得到。

市建局於2008年展開上海街保育活化計劃,項目涉及14幢新舊唐樓,當中10幢更是建於20年代的戰前騎樓式唐樓,屬二級歷史建築,以及4幢建於60年代的戰後建築。 「618上海街」最後保留了10幢戰前唐樓騎樓、支撐整排騎樓的13條麻石柱、麻石柱上的廣告招牌等極有歷史價值的元素,更是原汁原味展現昔日的情景於大家眼前。 露天餐廳「蟲二」是上環人氣Cafe 3rd Space的分店,所在的大廈前身是唐樓,經過活化後改建成新商場「618 上海街」。 店內空間寬敞,有室內和室外座位,自然採光非常舒服。 餐廳主打中日式家庭料理,招牌是「一汁三菜」套餐,即是一碗湯及三道菜配白飯。 另外多款自家製甜品亦是人氣之選,包括班戟、自製麵包等等。

上海街618號餐廳: 香港好去處2023|30大親子/拍拖/室內/野餐/生日/影相 周末假期好去處合集

同時,REstore個體小店文化保育更會不定時舉行文化活動企劃:當中包括籌劃市集、導賞、展覽、企業合作等各方面的活動。 除了建築外觀,「618上海街」內部裝潢也充滿故事和藝術。 市建局邀請了多位本地藝術家在商場不同角落創作一系列以上海街歷史為主題的壁畫,在欣賞壁畫同時,不要忽略旁邊的行動條碼(QR code)。 只要掃瞄一下,便能重溫當區的老店故事與社區歷史,細味從前種種。 例如曾位於626號舖的「單眼佬涼茶」,名字由來只因創辦人李鏞昌天生大細眼,側看誤以為只有一隻眼,故稱他單眼佬。

位於旺角上海街618號,市建局活化計劃下的百年唐樓,就在朗豪坊對面。 舊式的「騎樓」,在香港已經買少見少,亦讓人有點彷似置身台中的感覺。 至於一街之隔的油麻地戲院,則是較多人認識的二級歷史建築,戲院於1930年落成,同屬新古典主義風格,昔日是油麻地避風塘艇夫、菓欄苦力和車夫的消遣地,現已活化成為戲曲活動中心。 香港有不少具傳統特色的遊點,但要在懷舊氣息中感受濃濃的庶民風情,上海街便是不可多得的尋寶地。 這條橫跨油尖旺區的街道,十九世紀時是香港最原始的海岸線,上世紀初至六、七十年代,則成了中國傳統貨品及工藝的集散地,不少裙褂店、風水店應運而生。 然而滄海桑田,這條昔日繁華熱鬧的街道,如今有許多舊建築及傳統色彩已不復見,幸年前經活化的618上海街開幕,令褪色的上海街再度受到注視。

上海街618號餐廳: 露天餐廳推介|13大靚景露天茶座 西九日落/寵物友善/將軍澳海濱

使用AlipayHK支付寶、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可以將 $5000 消費券合併使用,八達通由於有儲值上限限制,所以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對於喜歡古着的朋友,定必聽過美華氏的名字,這家創立於1993年的二手衣服進出口公司,是為人熟悉的經典古着店,在香港共有三家分店,其中一家正是選址於618上海街開業。 店中搜羅了許多別具個性的服飾,由皮褸、軍褸,各式帽子及圖案Tee,以至經典Levi’s牛仔褲等,愛古着服飾人士要來朝聖。 趁熱食口感更佳;葱蛋治的青葱味道清新,更落本使用台灣宜蘭出口的三星葱,香味更強。 伯爵茶傳統班戟($85),班戟裏面有麻糬,口感煙韌,層次豐富。

上海街618號餐廳

另外唐樓地下的花磚亦重鋪上牆壁,等大家可以繼續欣賞花磚、地磚的獨特花紋。 位於灣仔的文青咖啡店,設有室內及戶外座位,裝潢以簡約風格為主。 上海街618號餐廳2023 咖啡店主打客人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選擇各款麵包、醬料及各款配料,連咖啡、沙律都可以度身訂造,非常適合「嘴刁」人士。 不少網民都推介炒蛋、雞胸肉、番茄配芝士作為麵包的配料,雞胸肉肉質非常滑,而炒蛋就夠嫩滑,充滿蛋香,配上麵包。

上海街618號餐廳: 帶孩子到「騎樓底」下乘涼 @「618 上海街」

鄰近正門有間大名鼎鼎,來自馬來西亞的過江龍「蘇媽蘇媽」,餐廳外永遠都排著長長的人龍。 本公司提供各種獨特的體驗,從烹飪課程,團隊建設到食品交付和零售,從美食中脫穎而出。 公司的核心使命是通過技能培訓,安排工作等等,使能力較差的弱勢社群回復尊嚴並勇敢,堅強地生活。 與其母公司一樣,廚尊是通過一個新加坡美食概念,提供一個積極的多角度平台,讓一些身體殘障人士, 可以自力更生,貢獻社會。 一般 vintage 店多賣生活雜貨及衣服,這家則有點不同。 專攻浴堂號碼牌、巴士車票、印刷鉛字粒、經期計算器等古靈精怪物品,未必有實用價值,但滿是故事,盛載了時代的記憶及生活面貌。

上海街618號餐廳

客人以自助點餐的形式,在自助購買機點選食物及付款,然後憑票到開放式廚房取餐。 餐廳管理團隊經驗豐富,懂得培訓弱勢及殘障人士投入餐廳的工作,在廚房內設有不少半自動機器,操作簡易,如製作叻沙的烚麵機,只消按一下掣,機械手臂便會按時升降,模仿平日烚麵的工序,即使手部活動能力有限的人士,亦可操作自如。 另在水吧位置,張貼了「多奶」、「少甜」等手語示範照片,方便客人與聽障人士溝通。 商場仿效昔日建築設計,商場和商店都加入了不少傳統元素,其中一個影相位可以見到現時在香港已經寥寥可數的通花鐵閘及竹鳥籠。 上海街618號餐廳 天台是家名為「蟲二」的餐廳,有室內,也有戶外園景位置,設有吊椅等可供打卡的座位。 位於中環的Babacio Hong Kong是意大利餐廳,同樣設有露天及室內座位,戶外平台面向中環大館,打卡一流!

上海街618號餐廳: 旺角新店

餐廳主打正宗意大利美食,當中必試意大利薄餅,是由人手搓麵團,再用火山石磚爐焗製而成,十分特別。 五十年代,香港最高級的食肆類型是「西餐室」,是上流人士約會、「鋸牛扒」的好去處,普通百姓一年難得去一次,而且禮儀很多,當時的人都必須盛裝出席,男士穿西裝打領帶,女士必穿裙裝。 到了六十年代,冰室出現了,是中產版的「西餐室」,據說是因為香港早年的樓底高,天花板加裝吊扇便能涼風送爽,又售賣紅豆冰等冰製飲品,並不如西餐室這麼隆重,但環境高雅舒適。 茶餐廳面對大眾消費者,食物選擇多,供應速度快,添了煙火氣,少了精緻感。

上海街618號餐廳: 【618上海街】戰前唐樓群活化成新景點 特色小店進駐仲有打卡位

【旺角好去處】 618上海街是由14棟騎樓式建築組成的保育活化項目,當中10棟更是二級歴史建築物。 618上海街的建築群是由1920年至1964年相繼落成,從騎樓式建築可見當時上居下鋪的生活模式,讓人於旺角鬧市中找回戰前的歷史痕跡。 位於上海街618號頂層,空間寬敞,室內室外均設座位,着重自然採光,環境非常舒適。 主打日式家庭料理,多數人點「一汁三菜」套餐,即是日式定食般一碗湯配上三道菜連白飯,健康美味。 飯後可考慮柯打甜品及咖啡,例如伯爵茶傳統班戟,班戟包着麻糬,配上燒海鹽芝士忌廉醬、雪糕等,鹹甜配合得宜。 餐廳位於市建局保育活化項目「618上海街」內,項目保存了歷史特色,引入的食肆以大排檔形式經營,突顯油麻地和旺角的文化。

上海街618號餐廳: 露天餐廳推介【9】Little Cove Espresso

所以這裏又有日本工藝設計大師柳宗理的產品、型格露營用具、歐美日本生活精品等。 另一間發揚本土文化的REstore,「Re」有重新的意思,「Store」則是小店,它本是社企,創立源於生命工場自2005年起推行之「小店支援及倡導計劃」。 他們透過為各技藝師傅傳承及本土寄賣,以回應近年因市區重建、租金上升等因素,而令傳統老店結業的命運。 走入店內,最眼熟的就是印有港人常用俚語的小巴牌,以及各式膠片廣告牌,別具庶民味道。 在五、六十年代,上海街曾是九龍最繁忙的街道,整條街道開滿了百貨店、金舖、茶樓、當舖等,堪稱為當時的九龍黃金地段,而1974年上海街寶生銀行更發生了一宗轟動全港的械劫案件。 在後期,由於避風塘遷移和海上交通陸續被陸路交通取替,上海街的地位逐漸被彌敦道取代,這裡多間老店也隨着時代變遷接連結業。

【Now新聞台】市局重建局保育活化項目「618上海街」,保留了建築物的歷史特色,並引入社企餐廳以大排檔形式經營,突顯油麻地和旺角的文化。 面對經營環境困難,市建局決定免收三月至六月的租金。 廚尊 Dignity Kitchen的餐廳地址、電話、食評、相片及餐牌,餐廳位於 上海街618號餐廳2023 旺角上海街618號2樓。 主要菜式包括 叻沙雞, 海南雞飯, 咖央多士, 班蘭蛋糕, 熱南洋咖啡, 新加坡炒蘿蔔糕, 蝦叻沙, 摩摩喳喳, 慢煎糕, Rojak, 。 「廚尊」位於市建局保育及活化項目「618 上海街」,以大排檔的形式提供餐飲服務,是由新加坡的社會企業Proj...

上海街618號餐廳: 文具店

餐廳更指就算只單點一杯咖啡亦可以坐到收舖,適合同時要在家工作的大家! 香港廚尊美食中心擁有7個不同的新加坡美食攤位,由能力各異的人士和弱勢社群擔任不同崗位,提供傳統的新加坡街頭美食,及午餐配送服務,非常適合,商務會議和特殊活動。 品牌來自日本,主力採購富玩味及懷舊感覺的日本飾物雜貨,手羽、塑膠公仔、鞋履、帽子等等,種類既雜且多,淘寶過程往往充滿驚喜。 總店社長長谷川義太郎昔日常到美國入貨,發現很多精品 made in HK,於是來港旅遊,對香港留下深刻印象。 香港店老闆 Rex 昔日在日本修讀時裝設計,並在當地的文化屋打工,因緣際會,更在2009年把品牌引進香港。 古著通常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件具有二十年或以上劃時代的經典設計、背後承載着特殊意義。

此道菜的精髓在其朱古力上,香醇的朱古力醬和朱古力粉有種使人欲罷不能的魔力。 上海街618號餐廳 上方的燒海鹽芝士忌廉醬替班戟添上了靈魂,鹹香與甜香交戰著,甚有衝擊,卻非常可口。 建議大家來一口原味的,接著才配上牛乳雪糕和百花蜜,來個冰火交融,體驗冷與熱情之間的感覺。

店中懸立縱橫的木柱,都是店主特意訂製木材勾劃出整個室內空間,以配合618上海街的建築結構。 店內放着大大小小的日本原木古道具,有桐木箱、木框玻璃展示櫃、沉香線等,足以讓時光倒帶。 途經618上海街時,不難發現某些經過保育工序的麻石柱,乍看起來仍見油漆斑駁剝落,甚至崩了一角。 其實,是特意將柱上各層招牌都展現出來,甚至保留一些後期髹上的書法字體和批盪等,盡量呈現麻石柱的歲月痕跡。

上海街618號餐廳: 露天餐廳推介【1】Lagom Kaffe 樂感

加上選用的瓷杯,上面獨特的圖案,令茶飲增加了一份美感。 薯仔炆得軟糯,入口很粉,又吸收了咖哩的味道,十分入味。 撈麵用上油麵,彈牙之餘又沾滿香濃的咖哩,配搭得恰到好處。 這個砂鍋老鼠粉被標駐為「招牌」,起初還以為一定會很美味,但卻令人有點失望。 用上砂鍋上檯,看起來很有鑊氣,配上雞蛋等的材料,但是吃起來卻略嫌太過乾身,調味亦不算太好,令人有點失望,亦可以不用刻意點上。

抹茶芝士蛋糕夠奶油,附有濃厚的芝士味,而綠茶味被調得剛好。 至於佛手柑醬檸檬茶,佛手柑味夠突出,味道自然,甜度適中,清爽醒胃。 芝士烤漢堡扒的賣相十分吸引,芝士稍稍滲進漢堡扒中, 進食前已令人垂涎三尺。 漢堡扒以豬牛雞混成,味到一流,上面的醬汁更是「神來之筆」。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