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膀胱癌病理11大優點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在美國,膀胱癌的患者數在男性癌症名列前四名,在女性則位居第九。 每年有超過 47,000 位男性和 16,000 女性被診斷出膀胱癌。 对于低危患者,建议术后三个月内行膀胱镜检查,如第一次膀胱镜检查阴性,建议术后1年时行第二次膀胱镜检查,之后每年1次直到第5年。 尿液的pH值、化疗药的浓度与膀胱灌注化疗效果有关,为减少尿液对药物的稀释作用,灌注前应禁水6小时,化疗药物应通过导尿管灌入膀胱,并保留0.5-2小时。 包括早期灌注(诱导灌注):术后4~8周,每周1次膀胱灌注;之后维持灌注:每月1次,维持6~12个月。 肿瘤完全切除的方式包括分块切除(包括肿瘤、膀胱壁基底及切除区域边缘)或整块切除(用单极或双极电切、铥激光或钬激光整块切除肿瘤)。

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 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膀胱癌病理 如中药名方“龙蛇羊泉汤”对于治疗膀胱癌效果就不错。 4、膀胱粘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膀胱壁长期慢性的局部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刺激以及尿路梗阻,均可能是诱发癌肿的因素。 而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期病变,可诱致癌变。

膀胱癌病理: 膀胱を摘出した場合に行われる治療

使用某些有机化学品的其他行业的工人也可能有更高的膀胱癌风险。 风险较高的行业包括橡胶、皮革、纺织品和油漆制品的制造商以及印刷公司。 其他患膀胱癌风险增加的人包括油漆工、机械师、打印机、理发师(可能是因为染发剂)和卡车司机(可能是因为接触柴油烟雾)。 但是一个人有一定的风险因素,甚至是很多风险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某种疾病。 许多有风险因素的人从未患膀胱癌,而其他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可能有很少或没有已知的风险因素。

膀胱癌病理

各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以及乳头状瘤都有复发倾向,并且复发的肿瘤分化往往更不成熟。 有些分化不好的移行细胞癌部分可有鳞状化生,生长较快,预后较差。 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约占膀胱癌的90%,分化程度不同,包括从分化良好的乳头状非浸润性癌到高度未分化的浸润性癌。 其中约70%为分化良好的乳头状癌,25%~30%为分化程度不同的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将移行细胞癌分为三级。

膀胱癌病理: 吸烟与膀胱癌

当肿瘤浸润到后尿道、前列腺及直肠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膀胱癌病理 当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口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积水。 当肿瘤伴有膀胱结石时,会出现尿痛和血尿等膀胱结石的症状。 一是无痛性,即在发生血尿时,患者无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医学上称为无痛性血尿。

通常高级别肿瘤患者容易复发,低级别肿瘤患者不容易复发。 膀胱癌病理 另外,T1期患者容易复发,T2期患者不容易复发。 对细胞分级可以对高分级患者采用更积极治疗办法。

膀胱癌病理: 膀胱癌病因

发病原因不明,这种肿瘤恶性程度很高,生长迅速并可能早期转移。 膀胱癌病理2023 2) 膀胱腺癌:是指肿瘤内有腺样体结构,占膀胱癌的0.9-2%。 35%的腺癌来源于脐尿管,这是胎儿时期膀胱顶部连接膀胱与肚脐的管道,在出生后会闭锁,但残余组织有发生癌变可能。 非脐尿管癌的原因也可能由于长期慢性感染,梗阻及膀胱外翻(一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尿路上皮腺样化生引起。

膀胱癌病理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大部分肿瘤的根部生长较表浅,仅处于膀胱的黏膜层(也就是膀... 在尿路上皮癌中,往往还伴有不同的变异型,发生率大约25%。 包括伴有鳞状上皮化生、伴腺样化生、微乳头亚型、巢状亚型、脂质细胞亚型、浆细胞样亚型、肉瘤样癌、淋巴上皮瘤样型等,这就好比同每个犯罪分子都千差万别,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

膀胱癌病理: 病理診断教育支援

这与结石有血尿时多伴有肾、输尿管疼痛不同,也与膀胱炎所致的血尿多伴尿频、尿急、尿痛不一样。 但若癌肿坏死、溃疡和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如不治療,二年的存活率不超過15%,普通一般存活率為十六個月,如依病理的分類,鱗狀細胞型及腺型與過渡細胞型結果不同-前二者較不好。 如已有局部蔓延現象,如肌肉,淋巴腺,甚至也蔓延到周圍脂肪時,其後果較不樂觀。 其他如癌細胞之分化程度,也是一個極重要之因素,表淺性或低惡性的癌症,五年存活率可達85%,如屬高惡性的則下降至30%,而高惡性的腫瘤如不治療都會有局部蔓延的情形。 乳头状癌的乳头断裂、肿瘤表面坏死、溃疡形成以及并发膀胱炎等皆可引起血尿。

膀胱癌病理

肿物灰黄色,切面呈胶冻状,质地较柔软上图:膀胱炎性假瘤。 可见增生的梭形细胞及大量炎细胞浸润上图:膀胱炎性假瘤...... 上图:囊性膀胱炎,可见固有层内成巢的尿路上皮团,团中有囊腔,囊腔表面被覆着一层立方细胞或多层尿路上皮,并与Brunn巢同时存在。 囊腔内可见粉染物上图:囊性膀胱炎,(上图高倍)。

膀胱癌病理: Ⅵ.Stage Ⅳ 膀胱癌の治療

对于晚期膀胱癌患者来说,影响肿瘤愈后的因素主要是自身的身体状态和内脏转移的情况。 这一点也比较容易理解,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身体状态较好的患者要比状态差的患者要好,有重要其他内脏转移的患者要比没有其没有其他内脏转移的患者愈后要差。 多吃水果和蔬菜:一些研究表明,饮食中摄入较多水果和蔬菜可能有助于预防膀胱癌,但其他研究没有发现这一点。

  • 适用于多发及反复复发高级别肿瘤、高级别T1期肿瘤或者高级别肿瘤合伴有原位癌、淋巴血管浸润、微乳头肿瘤或BCG灌注失败的高危NMIBC患者。
  • 膀胱癌 泛指各種出自膀胱的惡性腫瘤,也就是有異常細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
  • 3)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较为少见,在膀胱癌中所占的比例小于1%。
  • 膀胱癌治療前的分類主要依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及侵犯的深度範圍以及有無轉移而定。

就膀胱癌局部手術治療後的追蹤而言,多發性的腫瘤的預後與復發率相關,但腫瘤之分化等級則與預後惡化進行(progression)至肌層侵犯相關。 當CIS發現與Ta及T1期合併發生或單獨發生,到目前為止尚未有共識,以保守的膀胱內灌注治療或是積極地採取早期的膀胱切除較佳,當然早期切除膀胱的存活率甚佳,但是約50%的病人可能接受過度治療。 如果BCG灌注治療兩次循環失敗,病人必須考慮早期膀胱切除。 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

膀胱癌病理: 诊断要点

在尿路的任何一部分有癌症,在尿路的另一部分患上第二个癌症的风险就大大增加。 因此,膀胱癌患者需要仔细的随访以尽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癌症。 膀胱癌的分级是病理学的主要方法,主要依据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形态以及核分裂象的差异,将肿瘤细胞分为Ⅲ级。 其中Ⅰ级是低级别又叫高分化,Ⅱ级是中级别,即中分化,Ⅲ级是高级别,即低分化或未分化。 分级的作用是评估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治疗的敏感性以及判断预后,具体来说,膀胱癌Ⅰ级肿瘤,细胞分化好、恶性程度低、治疗敏感、预后好。 临床医生常将膀胱癌的分级配合膀胱癌的分期一起来分析,用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判断肿瘤的预后。

膀胱癌最常見的症狀是無痛性血尿,其他症狀相當多樣性,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會有頻尿、尿柱中斷、反覆尿路感染等症狀。 膀胱癌病理 這些症狀並非膀胱癌所特有,其他非癌症疾病如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現類似症狀,所以不能依症狀診斷是否有膀胱癌。 膀胱癌病理 如要確立此一診斷,應有組織學證據,也就是將腫瘤切除或切片,經病理科醫師檢查才能確定。

膀胱癌病理: 膀胱癌の種類と病期分類(ステージ)、膀胱癌の転移

这些癌症始于膀胱内壁最内层组织的尿路上皮细胞。 这些细胞在膀胱充满时能够拉伸,在排空时能够收缩。 膀胱和泌尿道的其他部分一样,有一层称为尿路上皮的细胞。 这一层细胞和膀胱壁肌肉(称为固有肌层)之间是纤维结缔组织。 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 N就是有没有淋巴结的转移,肿瘤分为邻近的器官的转移和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就是属于比较近的转移,没有淋巴结转移叫做N0,有淋巴结转移叫做N1。
  • 该变异型癌细胞胞质中含有空泡(图1G),电镜检查及新鲜组织脂肪染色证实胞质内空泡为脂质[24-25],常与普通的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并存,免疫表型亦相似。
  • 正常膀胱细胞内DNA的某些变化可以使它们异常生长并形成癌症。
  • 如果能将膀胱癌彻底治疗好,也是能够接受的,但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的可能性会发展至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在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将膀胱切除。
  • 通常高级别肿瘤患者容易复发,低级别肿瘤患者不容易复发。
  • 尿液miRNAs分子检测可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无创性诊断的新方法。

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可能会降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危险。 约70%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 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派、羟基喜树碱等。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膀胱癌病理: 膀胱癌の種類

CT、MRI則可以判斷腫瘤浸潤膀胱壁的深度、淋巴結,以及內臟轉移的情況。 膀胱癌病理 放射性核素骨掃描檢查,則可瞭解是否有骨轉移。 尿頻、尿急、尿痛多為膀胱癌的晚期症狀,常因腫瘤壞死或併發感染所致。 三角區及膀胱頸部腫瘤可造成膀胱出口梗阻,導致排尿困難。

膀胱癌病理: 膀胱癌の局所病期診断にマルチパラメトリックMRI は推奨されるか?

膀胱是骨盆中下一个可膨胀的中空器官,它的形状像一个小气球,有灵活而柔韧的肌肉壁,可以使它变大或变小,可以伸展以储存尿液并通过挤压将尿液排出体外。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它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推荐采用膀胱癌2017 TNM分期系统(AJCC)进行病理学分期;推荐采用2016版WHO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类标准。 對於膀胱癌的發病風險,吸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危險因子,膀胱癌的病人中有吸煙者佔相當高的比例。 工作或居住的環境常接觸染料或塑膠原料,亦較易得到膀胱腫瘤。 此外,長期的膀胱發炎、刺激與感染也可以較高的機會引致膀胱癌。

膀胱癌病理: 病理学/膀胱癌

端粒酶调节染色体端粒的长度,是决定细胞进入复制、衰老还是永生化状态的重要因素。 正常体细胞中其活性几乎不能检测到,而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胶质瘤等多种肿瘤中有端粒酶的表达/活性。 端粒逆转录酶(TERT,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激活突变可能是其主要机制。 膀胱癌病理2023 Uroplakin家族分子包括四个主要成员:Ⅰa、Ⅰb、Ⅱ和Ⅲ,是尿路上皮分化终末阶段的标记,主要在尿路上皮的伞盖细胞中表达。

膀胱癌病理: 上皮内癌(CIS)症例に対するBCG 導入療法でCIS が残存する場合,BCG 再導入療法は推奨されるか?

总之,分期越高,或者分级越高,意味着肿瘤细胞的转移复发的趋势越强,恶性度越高,预后相对就更差。 其形态学特点是肿瘤细胞核偏位,粘附性差,呈浆细胞样(图1D),可表达CD138,需要与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鉴别。 膀胱镜检时,黏膜表面病变可不显著,常仅见黏膜水肿,但该亚型侵袭性强,很易沿腹膜后间隙浸润。 膀胱癌病理 确诊时多为pT3-4期,淋巴结转移率达72%,手术切缘阳性率约40%,高于其他尿路上皮癌亚型。 该亚型的治疗主要是及时手术,有些学者提出应采用比普通型尿路上皮癌更激进的手术方案。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