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物業管理牌照5大好處2023!內含物業管理牌照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在物業管理人方面,若為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擔任主要管理或監督角色,便需要持牌。 申請人除了要有指定的本地物業管理經驗外,前者指明要具備學位或同等學歷,後者則需要副學士、文憑等學歷。 此課程旨培訓物業管理從業員,讓他們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及技巧以應付日常物業管理工作。 此課程為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指明的物業管理學歷(適用於物業管理人(第 2 級)牌照),亦為學員提供升學之路,以獲取物業管理的專業資格。

由於有關公司只提供類別5的物業管理服務(即只提供一個類別的物管服務),故其毋須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然而,視乎實際情況而定,如維修涉及相關大廈的維修、保養及改善,且不屬物業管理服務類別5的附帶及必要的物業管理服務,則有關公司有可能被視為提供屬類別3︰「物業的維修、保養及改善」的物業管理服務。 物業管理牌照2023 由於有關公司提供類別3及5的物業管理服務,故其須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業管理牌照: 物管業發牌制度過渡期餘下不足半年 業界領牌情況愈見積極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助業界於過渡期完結前順利領牌

政府日前公布《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諮詢文件,內容提及為物業管理行業引入發牌制度,提供物管服務的公司及擔任督導或管理職務的從業員均須申請牌照。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今(20日)公布,正積極草擬《物業管理服務(發牌及其他有關事宜)規例》(附屬法例),並計劃於立法會本年度休會前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 《物管條例》就物管公司(即經營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業務的業務實體)訂明單一級別的發牌制度,並為物管人訂立兩個級別的發牌制度,即物管人(第1級)牌照及物管人(第2級)牌照。 只有在物管公司中,就該公司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物管人才須領牌,前線人員無須領有物管人牌照。 物業管理牌照2023 根據《物管條例》,物監局可藉規例訂明各種事項,包括將服務訂明為物業管理服務、有關物業管理服務而可對牌照(包括臨時牌照)施加的條件,以及就牌照或牌照續期申請訂明可能須繳付的費用。

物業管理牌照

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第7條,禁止無牌活動的條文(即第6、或條)並不禁止任何人提供關乎物業管理服務的無償諮詢服務,因此該等人士(例如區議員向業主立案法團提供協助)均毋須持有牌照。 K 如持牌物管公司將全部或部份的物管服務分判給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則該持牌物管公司須對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作出合適的監督,不論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是否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B 持牌物管公司須就其提供物管服務的每一個物業委任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負責監察投訴的處理(「負責人」),並將負責人的姓名、牌照號碼及電話號碼及/或電郵地址展示於有關物業的顯眼地方。 物業管理牌照2023 註:就符合工作經驗準則而言,於物業管理公司本身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提供服務不會被視為第6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

物業管理牌照: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推出「持續專業發展學券」計劃 鼓勵物管從業員持續進修

如有關公司只提供單一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例如只提供類別5設施管理服務),則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第7(2)條規定毋須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在可行的情況下,申請人應使用監管局制定的工作經驗確認書範本。 如申請人未能出示已填妥的工作經驗確認書,則應提交其他有關的證明文件。 證明文件可包括由僱主簽發的信函、有顯示其參與業主委員會會議或業主立案法團會議的會議記錄等,以及載有與申請人從事物業管理的工作有關的其他證明文件。 監管局將考慮所有證明文件以斷定申請人是否符合物業管理工作經驗的準則。

物業管理牌照

值得留意,業主亦應了解所住大廈公契,確保公契沒有賦予物管司過大的權力。 凡成功完成此資歷架構第四級別課程之學員,並完成相關的實習訓練和所需的工作經驗,可向「英國特許房屋經理學會」申請成為會員(Member Cert., CIH),以及向「香港房屋經理學會」 申請成為實務會員。 學員必須修畢所有單元及考核合格,及整體出席率達70%或以上,便可獲由香港城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頒授「物業管理實務專業文憑」。 上文提到,物業管理服務分為管理、清潔、維修、財務管理、設施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法律服務七類,按《物業管理服務條例》列明,只要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多過一項服務,就需要持牌。 同時,公司要按管理所有物業的單位數目總和,聘用有關數目的持牌物業管理人,日後每3,000個單位或以下,須聘用至少一名1級持牌管理人;每1,500個單位或以下,則要聘用至少一名2級持牌物業管理人。

物業管理牌照: 物業管理員(夜班)

就《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而言,該等車位會被視為348個單位。 上述申請人須在遞交申請表時,同時附上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副本,並在入學時提供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正本予以核實。 學生有責任確保在學期間持有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 其他非本地申請人,不能註冊為本學院短期課程學生及修讀短期課程。

監管局主席謝偉銓表示,該局就今次發牌制度細節進行了3次諮詢,聽取並考慮了各方意見,冀能盡快落實。 由於「紅褲子」出身的管理人,他們大多有經驗而略欠學歷,監管局會為他們發出最多為期3年的臨時牌照,只要完成指定進修課程,便可豁免學歷及專業資格的情況下申請正式牌照。 香港有不同類型的物業,無論是住宅、商業樓宇以至政府物業,都需要大量的物業管理人員進行日常運作,提供廣泛的服務和支援。 物業管理對維護居民生活質素和物業價值起著重要的作用,隨着政府為物業管理公司及從業員設立發牌制度,正式規範房管從業員的基本資格必須具備相關的專業學歷和經驗,物業管理亦正走向更專業。

物業管理牌照: 課程講座

犯該罪行的人士,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罰款$200,000及監禁一年,或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處第6級罰款及監禁6個月。 臨時牌照的申請人更必須具備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工作經驗。 一般而言,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人士須有管理或監督下屬的責任。 註10:申請人須提交於持牌物業管理人(第 1 級)的監督下取得的工作經驗確認書以證明其在緊接提交申請前的4年內具備最少1年由一名持牌物管人(第1級)監督下取得的工作經驗。

因此,與其一直留在A公司,年年加5%人工但難以升職,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定時定候過一過塘,汲取更多不同經驗之餘,又可順利升職加薪。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授課模式有可能由面授課堂改為網上授課,如出現此等情況,本會將儘快聯絡學員有關安排的詳情。 至於牌費方面,監管局初步建議公司牌照年費6,000元、經理級別年費1,200元、主任級別年費400元。 小型文字檔案是一個小型的數據檔案,當使用者用電腦瀏覽一個網站時,小型文字檔案會建立於電腦內,用以暫時儲存相關資料。 這種檔案通常包含匿名而獨有的識別標記,但不具備辨識網站個別使用者的功能。 你可在此網站提交各項酒牌及會社酒牌的申請,以及查閱你的處所類牌照(如食物業處所、會社、酒店、旅館等)的申請進度。

物業管理牌照: 專業發展

如物業管理公司提供多於一個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便須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業管理人若獲須持牌物業管理公司委任,就提供於某一物業的物業管理服務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須持有物業管理人牌照。 其餘的物業管理人員(即並非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人員)則無須持有物業管理人牌照。 G 物業管理牌照 持牌物管公司須持續及有效地監察提供物管服務員工的工作和行為,並定時進行審查,以確保員工依循有關工作程序及指引行事。

同時,謝偉銓提醒,臨時牌照沒有續期安排,因此假如申請人選擇較短的牌照有效期,需注意必須在其選擇的牌照有效期內成功完成指明課程以達致符合申請正式牌照的條件。 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今日(8月1日)去年8月1日實施,三年過渡期開展剛滿一年。 截至7月底,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共發出超過3,700個物業管理人及物業管理公司牌照,物管人牌照當中約56%為正式牌照,其餘則屬臨時牌照。

物業管理牌照: 課程對象

由於《建管條例》下「建築物」的定義不包括沒有公契的多層大厦,因此相關公司毋須持有牌照。 《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第7條訂明,如公司業務不涉及提供屬多於一個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則相關公司毋須持有牌照。 如申請人在提交申請前曾於香港以外的國內其他地方(即包括內地、澳門及台灣)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及緊接該工作之前於香港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申請人可先參考本例子,然後按自己情況計算可被計算的年期範圍。 如申請人在提交申請前曾於香港以外的國內其他地方(即包括內地、澳門及台灣)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及緊接該工作之前於香港從事物業管理工作,申請人可先理解本例子,然後按自己情況計算可被計算的年期範圍。 有關如何計算「物業管理工作經驗」的年期範圍以符合該持牌準則,可按此。 另外,如物業管理人曾經或現於香港以外的國內其他地方(即包括內地、澳門及台灣)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及緊接該工作之前於香港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可參考常見問題第6條及第7條。

  • 物業管理公司(物管公司)及物業管理人(物管人)由7月27日(星期一)起可透過監管局網站預約在8月1日或之後辦理申領牌照的手續。
  • 但凡未能符合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發牌制度下有關持牌準則的學歷及/或專業資格要求,卻符合有關指明工作經驗的物業管理從業員,可以在過渡期內先向監管局申請臨時牌照。
  • 按照現行的指明最低人手比例公式計算,每3,000個單位或以下須聘用至少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1級),及每1,500個單位或以下須聘用至少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第2級)。
  • 學員須於每個單元達到最低出席率 - 80% ( 監管局最低要求 ),並於總持續評核分數上獲得50分或以上,才算取得合格。
  • 他得悉有團體擔心發牌制度會令住戶管理費增加,惟他形容制度對管理費的影響十分輕微,舉例一個1500個單位的屋苑,每戶每月為此只需支付少於1港元。
  • 上訴審裁小組可維持、更改或推翻上訴所關乎的任何決定、裁斷或命令。
  • 凡物管人於物管公司擔任提供物管服務的管理或監督角色,便須根據持牌準則所列明的學歷及/或專業資格規定,以及指明工作經驗要求,申領「物管人牌照」,但前線物管工作人員則毋須申領牌照。

如業主或業主組織聘用了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而其以業主或業主組織身份監察這些公司的服務,並不會被視為經營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業務。 因此該業主或業主組織毋須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而有關業主亦不會被視為在物業管理公司下擔當管理或監督角色,因此毋須持有物業管理人牌照。 如公契經理人物業管理公司涉及向香港有公契的物業提供多於一個《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訂明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則不論其有否外判有關服務,均必須申領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發牌制度已於2020年8月1日實施,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物業管理人現可向監管局申領牌照。

物業管理牌照: 適用於物業管理人牌照

推行物管業發牌制度的目的是透過制訂及執行一套專為香港物管業而設的發牌規管制度及相應配套措施,鼓勵及協助物管業及從業員朝優質化及專業化發展。 為讓業界有充足時間適應,發牌制度設有 3 年過渡期(2020 年8 月 1 日至 2023 年 物業管理牌照 7 月 31 日)。 此課程為「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指明課程」,屬《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物管條例》)的附屬法例實施後的三年過渡性課程。 在發牌制度實施後首三年(即2020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為過渡期,期間具備所須的就香港的物業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擔任管理或監督角色的工作經驗但未能符合有關學歷及/或專業資格的持牌準則的個人可申請及獲發臨時物管人牌照。 如在臨時牌照的有效期屆滿前完成監管局的指明課程,該物業管理從業員便可申請正式牌照,而無須符合有關學歷及/或專業資格的準則。

於該機制下,具備物業管理業能力單元組合屬第四級的資歷證明書五張(當中必須包括「客戶服務管理」的資歷證明書),將被監管局認為可接受的資歷。 有關附屬法例的重點包括分為2類發牌制度、7類物業管理服務、以及設過渡期。 物業管理牌照2023 物業管理牌照 監管局建議設下3年過渡期,由實施發牌制度當日起計,在過渡期內不硬性規定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管理人領有牌照。

物業管理牌照: 版權 © 2023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保留所有權利

若要在香港經營業務,必須遵守相關環保法例,並申請所須的許可證及牌照。 政府表示,有關公告將於下周三(27日)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 如獲通過,物監局將8月1日起實施發牌制度,過渡期將於2023年7月31日完結。 監管局根據《物管條例》對持牌人進行的調查,一般在展開起計六個月內完成,並會在調查期間每三個月以書面通知投訴人調查進度。

物業管理牌照: 專業資格

計算最低人手比例時,沒有公契的物業將不包括在投資組合中。 視乎物業類型(住宅或工商),可分為清潔維修、安全管理、財務管理、設施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法律服務等種類。 物業管理牌照2023 如大廈設有法團,物管的角色在於聽取法團意見,改善環境管理,並與法團協力處理維修工作及日常事務。

物業管理牌照: 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管理人的發牌制度正式實施 7月27日起可網上預約申領牌照

條例通過後管理公司將會有3年過渡期; 過渡期內不硬性規定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管理人領有牌照,惟過渡期後若無相關牌照,則會被起訴,最高罰款50萬及監禁兩年。 一旦物業管理公司違反牌照守則,他指將分發警告信、停牌、甚至釘牌等罰則;亦會設獨立委員會去調查相關指控,物業管理公司不滿的話,可再向政府認可的上訴委員會內處理。 謝偉銓指,初步要求領取經理牌牌照的人士,至少要有大學學歷,及至少3年相關經驗,才可取得牌照。 針對「 紅褲子」出身的管理層,局方會提供額外3年的臨時牌照,即前後有約6年時間,去修讀局方認可的專業課程,目前希望, 政府持續進修基金可納入相關課程。

為使業界有充分時間適應新制度,發牌制度實施後的首三年為過渡期。 於2023年8月1日過渡期完結後,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物業管理人如無牌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即屬違法。 持有臨時物業管理人(第1級)牌照的學員,在臨時牌照有效期屆滿前完成本課程,便可毋須符合有關學歷及/或專業資格的持牌準則而申領正式物業管理人(第1級)牌照。 臨時物業管理人(第1級)牌照持有人,在臨時牌照有效期屆滿前完成本課程,便可毋須符合有關學歷及/或專業資格的持牌準則而申領正式物業管理人(第1級)牌照。 A 持牌物業管理公司(「持牌物管公司」)須就其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物管服務」) 的每一個物業制定一套有效處理投訴2的機制(「機制」),並於有關物業的顯眼地方展示載有有關機制詳情的告示,讓客戶3備悉有關詳情。 以下載有實務指引的《操守守則》(「守則」)乃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條例》)第5條就施行第4條(違紀行為)而發出的。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