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家用寬頻比較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在光世代眾多費率選項中,絕大多數都比手機電信網路吃到飽的資費,要來得貴上許多,這也讓價格成為消費者最常抱怨一點,也是家用網路申裝數減少的主因。 在台灣,中華電信具備許多關鍵的電信機房跟網路節點,並且也開放企業租用甚至代為託管,所以純粹以本島內的連線狀況而言,若使用者僅於境內互連,無論網頁服務、影音串流或遊戲體驗等,速度與延遲通常都會令人滿意。 家用寬頻比較2023 中華電信是全台灣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憑藉著一開始就擁有眾多基礎建設的優勢,「穩定」一向是使用者最常反映的評價。 這兩個問題對於挑選「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假設自己對於網路的需求都不甚了解,純粹就只是想要「有網路能用就好」,那麼在遇到某些情境時,就可能顯得力不從心。

家用寬頻比較

使用者在中華電信的網頁上,能夠利用地址、市話等方式,來查詢可供裝的光世代速率,但要注意此為「參考用」,實際狀況可能會有出入。 除了特殊速率外,基本上申裝 HiNet 家用寬頻比較2023 光世代網路的消費者,都可以透過網頁操作,自助向 ISP 申請一組固定IP做為進階使用。 另一款常見的 HiNet 光纖網路終端為韓國DASAN H660WM,外型為黑色且無天線的中華電信客製版,圖中則為同款產品DASAN H660W。

家用寬頻比較: 極速 2Gbps 家用寬頻 三大 ISP 服務計劃格價

而且數碼通有6個月合約期選擇,又有學生和家長免租機費,種種情況加合上來,筆者必然會選擇較短合約期為妙,因為半年後可能月費價錢又是另一個世界,從而有選擇權揀選更便宜的一個,甚至用了一段時間覺得其實5G寬頻根本不太方便也可盡快放棄,尋求更好方案。 家用寬頻比較2023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網路業者所選擇接入的第一類電信商為何,其實是管委會或住戶欲導入、申請使用時,可以進行比較、思考的因素。 若為中華電信光世代,那麼品質、速度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但若是其他固網或同時採用多業者線路,或許就可以嘗試詢問理由,甚至打聽一下附近同樣使用該 ISP 家用寬頻比較 的使用者,是否擁有著良好的上網體驗。 以上主要比較24個月合約期的月費及優惠,寬頻網絡供應商同時還有其他合約期的計劃,月費可能較便宜,或提供更多其他優惠。 同時,找到心水計劃,亦不用急於在網上登記,可先向客戶服務熱線或線上客戶服務查詢詳情,或可獲得更優惠的計劃。

  • 你係網上搵sales朋友申請寬頻,當然比較方便,價錢都會比較平,根據消委會最新嘅調查,於網上搵sales朋友申請都有機會較平,但實際情況就要睇你係住咩地區喇。
  • 上圖為 Cable 上網線路與光纖網路的網路架構比較圖,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 Cable 上網網路接近終端時會轉換為傳統的同軸電纜,訊號需要進行光電轉換,而光纖網路則是全程皆為光傳訊號,穩定性相對更佳(圖片來源:HiNet 光世代繪製)。
  • 為了解決不用拉線而獲得上網訊號和獲得更多寬頻網絡服務的需要,5G家居寬頻便幫到手。
  • 家庭寬帶網絡還意味著房屋周圍的快速內部網絡將所有計算機連接在一起。
  • 第四台網路在供裝速度上還有另外一層優勢,那就是由於最後一哩無論如何都是同軸電纜,所以只要骨幹網路升級,家中原有的設備與線路,通常就能在不更動的情況下,直接得到速度上的提升,而且環境不限定於平房或大樓。

在邁入光纖網路時代之後,中華電信將許多舊有的設備逐漸汰換,速度跟品質雙雙提升,追上國際潮流之餘,也讓台灣整體的網路發展因此向前了一大步。 因此,筆者認為透過「光世代」來代稱以下介紹的這一種類型的網路服務,就群眾觀念上而言並不會有失公允,即便台灣仍舊存在以相同方式,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其他 ISP 廠商。 在此筆者需要特別聲明,雖然這麼說並不見得完全公平,但因為眾多歷史因素跟台灣網路的發展軌跡,基本上能走入台灣家戶的網路線路跟電路,跟中華電信通常脫不了關係。

家用寬頻比較: 寬頻上網月費信用卡

至於功能性方面,ISP 業者是否提供「固定IP」、是否允許「通訊埠轉發」、是否能在遊戲機上獲得「較高的 NAT Type」等,都是一般消費者較常忽略的問題,但這些關鍵卻是各類型家用網路間最主要的差異。 以上這些常見的狀況,實際上多數都是民眾於申裝家用網路時,沒有先思考過自己與家中成員的網路使用情境所造成。 假設消費者可以先分析自己對於網路的需求有多大、有多高,那麼上述困擾其實就能提前得到避免。 在這個章節當中,筆者將針對這四類家用網路型態進行全面介紹跟比較,除了提供給讀者挑選依據之外,或多或少還能充實一下網路知識,找到適合自身使用情境的 ISP 型態。

家用寬頻比較

UHub plus 雲端儲存服務同時支援音樂、照片、影片及文件,為多媒體內容提供龐大儲存空間。 只要接通互聯網,uHub plus便讓你隨時隨地上下載任何檔案,方便又安全。 HK$6/里,每月自動兌換里數並存入「亞洲萬里通」賬戶,好處在於兌換里數毋須手續費,而且不用手動轉換里數,簡單方便。 此外,兌換酒店住宿、租車服務’、旅遊體驗、餐膳美食獎勵可獲9折優惠。 以Citi Prestige信用卡自動轉賬繳交費用可享HK$6/里,積分同樣是無限期,換里數也毋需手續費。

家用寬頻比較: WeLend 私人貸款

價錢方面,以24個月合約看,數碼通雖然月費比中移動貴$10,但由於數碼通合約期短而且有7天試用期,所以$10差異也不是什麼,說不到6個月後再便宜一點時,這$10已不算什麼。 加上家中有學生,可以免費租機,不用買機,這一點已超過相差$10的價值。 再者中國移動用超過200GB後降至10mbps實在太難令人放心,相比之下情願穩妥一點用數碼通較化算。 砂煲部落格 – 3Bro Blog HK 在 2012 年 9 月 1 日創立,為一個香港 IT 部落格,旨在提供最新的電腦、軟件、網絡及智能手機資訊,間中報導有關遊戲的資訊,如Minecraft、Left 4 Dead等。 在台灣除了中華電信外,還提供同類型網路服務的 ISP,就有 SeedNet、So-Net 等,但他們在最後一哩的建設上,都是採用中華電信的電路佈建,所以消費者帳單中那筆「電路費」,表面上是繳給 ISP 業者,但實際上業者會再轉付給中華電信。

家用寬頻比較

如果能夠提供 10 Gbps 寬頻、海外頻寬有明顯加強、 1000 Mbps 寬頻提供比對手更低的價格,相信會令客戶回流,蜂擁而至。 香港寬頻當年率先提供低價光纖服務,短短幾年內就令所有供應商跟進,紛紛提供低價上網服務;近年卻鮮有突破性改進,值得一提的只有新增的 2 Gbps 上網計劃,以及減少與 TVB 的合作。 網上行 Neivigator 今年價格有所調整,變爲較負擔得到的水平,而它在跨海網絡基建上的優勢,相信仍然不乏支持者。 另外,它獨有 家用寬頻比較 10 Gbps 的服務計劃,雖然計劃價格近乎天價,但能夠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讓其他供應商模仿,最終令所有消費者都可以享受更便宜、更高速的上網服務。

家用寬頻比較: plan 比較

不過,價錢則較香港寬頻平,且可豁免首次安裝費HK$680。 現時SmarTone私人單位客戶1,000M寬頻扣除月費回贈後,平均月費HK$118。 香港寬頻除了提供家居計劃外, HKBN所提供的無限上網計劃中最抵用。 但當中最大的缺點為HKBN的全港WIFI熱點遠比其他台為低。 家居連接諮詢服務(「諮詢服務」)每次限時 90 分鐘,並包括 1 個客戶裝置之設置諮詢。 若客戶另需額外裝置之諮詢服務,每個額外裝置諮詢費為 $50 ( 在同一次上門的 90 分鐘內 )。

家用寬頻比較

以光世代非固定制方案而言,除500M/250M跟1G/600M速率不適用之外,消費者都能夠向中華電信要求一組固定IP、七組浮動IP,而該固定IP則能夠用於架設網站、NAS 等對外連線之用。 香港寬頻屬5間網絡供應商最貴之選,私人單位每月月費達HK$238,不過新客戶登記,可獲12個月月費回贈,即共可慳HK$2,856,平均每月需約HK$119。 如選擇更長的合約期,平均月費可低至HK$99 家用寬頻比較 (私樓)。 使用 50Mbps 家居寬頻指定服務計劃的客戶於 99.9% 之情況下,可享有不低於 40Mbps 的上下載頻寬速度保證。 使用 100Mbps 家居寬頻指定服務計劃的客戶於 99.9% 之情況下,可享有不低於 80Mbps 的上下載頻寬速度保證。

家用寬頻比較: 家居寬頻月費計劃​​​​​

一些寬頻服務供應商其實只提供光纖到大廈(Fibre-to-the-Building, FTTB)服務, 意思即是光纖只由數據中心連接至用戶大廈機房,再以銅線接駁大廈機房和用戶住所。 真正的光纖入屋(Fibre-to-the-Home, FTTH)會使用光纖把大廈機房和用戶住所接駁起來,提供真正的光纖上網速度。 因此,HGC 的光纖入屋服務計劃能為您提供高達 1000M、快速和穩定的上網體驗。 3香港5G寬頻無分首200GB全速,任用5G數據,數據體驗因應3香港5G網絡覆蓋而受影響。

例如,當供應商標示速度為「500M/100M」,就代表下載速度是500M,上載速度則是100M。 網上申請上網服務,當然比較方便,但其實部份嘅寬頻服務,你係街站申請,價錢都會比較平,根據消委會最新嘅調查,網上行、香港寬頻、有線寬頻及3,於街站申請都有機會較平,但實際情況就要睇你係住咩地區喇。 5G下載速度實際超過100Mbps冇問題,小編朋友實測有280Mbps! 但因為係用手機網絡,所以速度好視乎實際屋企收得好唔好,加上繁忙時間可能因為網絡擠塞而有少少影響。 公司估計最少一半用戶可以於繁忙時間8-10pm平均下載去到 Mbps。 大大寬頻目前提供台灣家用網路業者帳面速度最快的 1.2G,月費則也僅 999 元,但是安裝區域只有新北市少部分地區,提供單純的 Wi-Fi 分享器,若需建立Wi-Fi / Mesh 家用寬頻比較2023 家用寬頻比較 網路環境也需要自行購買安裝。

家用寬頻比較: 家居寬頻服務

集團向烏克蘭戰場投入數以萬計人員,成為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關鍵力量。 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企業高層及《路透》分析數據的結果顯示,部分中國企業抱緊出口收到的美元貨款,也有業者進行人民幣避險操作。 本公司技術人員將按約定之上門檢測時段到客戶府上為客戶進行速度測試,但本公司不會為客戶之電腦進行任何檢查或系統設定。 環球全域電訊客戶服務主任回覆並確認客戶之申報,與服務回復正常之間的日數。 家用寬頻比較 等候維修時間 家用寬頻比較 ( 由確認客戶之申報之日起至檢測日之前一天 )。

它所提供的 2Gbps 頻寬服務設有兩條下載速度為 1Gbps 的寬頻線,但兩條線的總上載速度限制為 1Gbps。 平均服務月費會將「原本月費 x 合約期」的總和,並扣減豁免月費和現金回贈的總額,再除以合約期所得。 安裝費用的所需支出和超市禮券回贈,並不會一併計算在「平均服務月費」之內。 你係網上搵sales朋友申請寬頻,當然比較方便,價錢都會比較平,根據消委會最新嘅調查,於網上搵sales朋友申請都有機會較平,但實際情況就要睇你係住咩地區喇。

家用寬頻比較: 最平5G家居寬頻比較:4. 中國移動5G家居寬頻

透過 TWNIC 的頻寬統計,民眾可以得知不同 ISP 間的互連狀況,以及對國外頻寬的登陸點跟流量大小。 許多App都能查閱目前手機訊號接收的詳細情況,對普通使用者而言,起碼可確認住家周遭哪些頻段收訊較佳,當作選購4G路由器的參考。 在手機上,許多軟體都能夠進一步詳細查看,裝置所接受到的電波頻率與訊噪比,透過量化數字的方式確認訊號狀況,會比起純粹透過手機螢幕上所顯示的格數,來得更為準確且直觀,亦能當作購買4G路由器對應頻率的參考。 使用者所取得的行動網路IP有99%機率都是虛擬IP,亦即這些位置都是由電信商等級的 NAT 設備進行配發,並非外網實體IP。 第四台網路在供裝速度上還有另外一層優勢,那就是由於最後一哩無論如何都是同軸電纜,所以只要骨幹網路升級,家中原有的設備與線路,通常就能在不更動的情況下,直接得到速度上的提升,而且環境不限定於平房或大樓。

家用寬頻比較

只有「有線寬頻」為新客戶提供無合約服務,月費比有合約貴至少1倍半。 以200M為例,非合約月費為499元,經網頁登記24個月合約月費為199元。 家用寬頻比較 「香港寬頻」、「有線寬頻」、「網上行」及「3家居寬頻」的公屋用戶,確可享有較私樓用戶低的月費,最多相差37%,只有「SmarTone」實行公私樓劃一收費。 另一個200M計劃,公屋住戶在街站登記使用24個月的月費為138港元,較在網站登記同一合約的168港元便宜。 至少,你需要確保你所住那區具有所需的光纖基礎架構,並且你住宅大廈有存取連接埠能使用並已啟動。

家用寬頻比較: 比較3大主流5G家居寬頻服務計劃

5G家居寬頻正正就提供方案解決疫情期間,在家工作或網上授課對網絡速度穩定兼暢順的需要。 因為5G路由器同時間支援上網裝置的數目都較多,而且不太有爭用網速的問題,用Zoom或Teams上網課或Work From Home的體驗自然順暢。 在過去,第四台網路一向都不被消費者認定為優秀的網路接入選擇。 確實,過去透過同軸電纜所提供的網路服務,因為速率低、頻寬小,反倒比較像是一種「額外功能」,跟 ADSL 相較,即便提及價格也沒有太顯著的優勢。 有線寬頻上網速度尚算不錯,不過瀏覽海外網站時會較差,且斷線情況頻密,若打算上網打機的用戶便不太合適。 網絡傳聞指有線寬頻與收費電視一樣「難cut」,不過亦有網民笑指自2015年有線斬人事件後,有線寬頻已改善其服務質素,現只須於網上登入賬戶,申請終止合約即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