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小一派位計分2023詳細攻略!內含小一派位計分絕密資料.

Article hero image
小一派位計分

「私立/直資學校」可以自行收生,不需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私立/直資學校」,就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並進行面試。 這類學校的入學程序一般會比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早,家長需密切留意。 尤其了解學校的超收名額,因為超收的世襲生會蠶食統一派位學額。

  • 由於基本上所有申請學童都需於九月開學時年滿五歲八個月,因此丙類的「適齡入學」條件屬基本分數。
  •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收生分為兩類,如申請學童不屬「必收生」,可循「計分辦法準則」參與學位分配。
  • 惟今年小一減班「重災區」之一東區,將於明年全區推小班教學,令該區自行分配學額大減108個,屯門及沙田區亦有個別校網將全推小班。
  • 這主要是將無法獲得熱門學校派位,反被派至冷門學校的風險降至最低。
  • 如果兩個數字相差很多,這可能是由於「世襲生」多過該校小一學額 30%,而侵佔部分統一派位的學額。

「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是現行小一派位機制的第一階段,這裡將詳細分析申請時要注意的一些重點。 如果你想了解整個小一派位機制的概要,請閱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除了保留第一順位的最心儀學校,家長可考慮將第四、第五、第六順位的學校網上移至第二、三、四位。 此為保守起見的做法,主要是當大家都在為首五大熱門學校競爭時,你可獲得次熱門學校的首輪競爭機會。

小一派位計分: 了解官津升小機制 解構自行分配規則

不過,有升學專家指近年香港出現移民潮,不少適齡入讀小一的學童都因移民而離港,在競爭減少的情況下,不少熱門學校及名校在今年「相對易入」。 只得15分的雖被外界稱為「陪跑」,但家長可以一試「111」方法,即「自行收生」、「統一派位」的甲部第一選擇及乙部第一選擇。 如手持25分,絕對可以考慮選擇當區的熱門學校,但對於傳統名校如喇沙,即使25分亦未必能夠「穩入」。 這類學童的可獲分數最高,除了「申請學童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之外,其他得分都表示學童家庭背景與小學有關連,簡單而言即「靠關係」。 根據教育局公布資料,2020年度的小一統一派位共有26,793名學童參加,有73%學童獲派首三志願,比往年稍跌0.1個百分點。 疫情特別安排:受疫情影響,教育局會以郵遞形式,將統一派位結果及《小一註冊證》寄給家長,並安排家長分批回校註冊。

請輸入校名或校網去篩選顯示的學校,例如輸入 SN62 後,只會顯示該校網的數據。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家長只能為子女向一間小學呈交申請表, 若同時向超過一間學校申請, 其子女將會喪失獲派自行分配學位的權利。

小一派位計分: 了解有關FWD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

對於新手家長而言,想為孩子報讀心儀小學,需要先了解自行派位的機制和計分準則。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以不受學校網限制,向任何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 家長如欲為子女申請某一所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可將填妥的申請表格,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的正本及副本,在9月20日至27日期間的學校辦公時間內直接交至該校。 因此,預計學生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派心儀小學的機會持續上升。

  • 疫情期間家長真的認為一定要拍攝戶外影片,建議戴上口罩,不要讓人覺得欠缺公共衛生意識。
  • 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 小一入學申請表左上角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只代表表格的編號,方便家長日後翻查記錄。
  • 由於學童的父、母、兄或姊是小學畢業生都可於甲部獲10分,想避免與這類學童競爭,家長可以選擇創校歷史較短的小學,減低因父、母是畢業生而得分的競爭機率。
  • 家長要填寫《小一入學申請表》,自行填寫所得分數,及想申請的小學。
  • 符合條件的學童可獲高達20 分,基本上獲取錄機會極高,獲取錄機會幾乎等同「世襲生」。

小學的主辦社團,例如順德聯誼總會、東莞同鄉會等都是香港常見的辦學團體。 不過需注意,不同學校對於社團「成員」的定義都有機會不同,家長應在交表前向學校了解清楚。 另外,部分基督教學校亦同時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只要持有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就可獲5 分宗教分,包括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 不過並非每間學校都接受,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小一派位計分: 學位分配系統

因此,即使有多不滿意獲派的小學,家長都應先完成註冊,至少有學位在手。 註冊後仍可以向心儀小學叩門,如果成功獲取錄,只需返回已註冊小學取回「註冊證」並取消學位,再到成功叩門學校重新註冊即可。 2022年度「小一入學申請表」9月2日起派發,家長可在9月20日至9月27日,向本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遞交小一自行申請表。 需要提醒各位爸媽的是,小一自行不受校網限制,惟家長只能為每名子女遞交一份申請表。

內容方面,要盡量避免提及申請表上已有的資料,例如,居住地址、父母職業,以及小朋友過往全部的課外活動的經驗等,Miss K建議小朋友可挑選自己的兩至三個專長加以闡述,效果會更好。 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小一派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高分數的學童選擇當然更多,尤其25分以上的家長,成功機會亦相當大,可以大膽嘗試申請熱門的名校,亦可以選擇更穩陣的次熱小學。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小一派位計分2023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布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家長同樣需在指定日期前,填寫的申請表的甲、乙部,並帶同證明文件,交到教育局學位分配組(九龍觀塘偉業街223號宏利金融中心2樓2室),才能參加來年的統一派位。 統一派位申請人數愈多,競爭自然愈大,更影響家長填表時採取保守還是進取態度。 想知自己參加的那年統一派位申請人數,可參考該年自行收生及過往的派位結果。 家長可參考過往的申請人數及成功率,與本年度的作比較,以預測該年的競爭率。 如果家長未有在限期內註冊,就會被取消學位,學校會將該學位留給叩門學生。

小一派位計分: 小學統一派位階段

家長因事未能依時到本校辦理申請手續,須填寫授權之文件,可往本校校務處索取或於網上下載有關表格「代辦小一入學申請授權書」。 L  父或母之領洗證正本及影印本,有關領洗證必須有認可之基督教教會蓋印及牧師簽署方為有效。 本校會參照「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的《教會名錄》來核實獲接納的教會名單,家長可先瀏覽查核。 首選是官立小學,由於小學由政府營運,均無宗教及辦學團體背景,因此所有申請學童都不會在乙類得分,學童優勢相對平均。 不過,如果小學「必收生」的人數少,有剩餘學額,就會撥給「計分生」。 小一派位計分2023 換言之,對「計分生」來說,「必收生」愈少的學校,成功派入的愈大。

早前不少熱門直資小學、私立小學,如播道書院,都以提交拍片替代面試。 學校餘下的大約90%統一派位小一學額是受學校網限制的學校選擇。 家長應依照意願將其學校網內可供選擇的小學排列先後次序,填入表格內。 每所學校都會將一半小一學額,分配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即明年9月若有100個小一學額,學校將有50個「自行分配學位」。

小一派位計分: 何謂「計分」類學生?

總括來說,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每年只有約四成人獲派此類學位,其餘六成人需要參加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 能在自行階段一擊即中的,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必收生」,二是「分數高」,三是申請「非熱門小學」。 例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有 200,其中「必收類」有 10 人,那麼便要從餘下 190 人中,以「計分辦法準則」甄選學生,最後錄取 40 個「計分類」學生。 這樣,該小學用完了「自行分配學位」全部 50 個學額,但還有 50 個學額供「統一派位」使用。 若是符合資格人數超出預定學額,學校可挪用「統一派位」學額填補,因此許多熱門官津小學的統一派位學額都會被首階段的自行派位蠶食,亦會出現「超收」情況,確保每一位「必收生」皆獲取錄。

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幼稚園會在9月向K3家長派發「小一入學申請表」、「填表須知」及「小一入學資料單張」,家長也可到各區民政事務處或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及學位分配組,索取文件。 另外,一般有多於一名子女的家長,都會將年幼子女透過「世襲制」送入年長子女就讀的小學。 換言之,絕大部分「計分類」的學童都是家中首名子女,可在甲類獲5 分。 再加上「適齡入學」的10分,因此在「計分類」下的競爭學童,基本已有15分。 計分條件分為三個類別:家人與學校的關連(第1-5項)、宗教信仰或屬會(第6-7項)、學童年齡(第8項)。

小一派位計分: 叩門所需文件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小一派位計分

要留意,上述任何所申報的關係須證明屬實,方能獲得有關的分數。 在遞交申請表前,家長宜直接向申請的學校查詢有關「相同宗教」/「主辦社團的成員」的定義。 小一派位計分2023 小一派位結果已出爐,自去年不少小一面試都被逼改為拍短片形式進行,而最令家長頭痛的相信是突如其來的轉變,沒有任個先例可以參考,因此大家也十分緊張會否因為忽略一些細節,令子女無法入讀心儀學校。 《香港財經時報》曾專訪遵理兒童教育全方位面試專家Miss K(MissKirby),為大家拆解一些拍短片時應注意的事項。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小一入學流程分為2個階段,一為「小學自行分配學位」,二為「統一派位」。

小一派位計分: 香港四大小學津貼類型

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學校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如他/她已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得學位,該學位亦會被取消。 統一派位結果將於六月公佈,屆時家長應在指定日期前往指定的收發中心領取「小一註冊證」,並前往獲派的小學為子女辦理註冊手續。 計分辧法分為甲、乙、丙類,甲、乙類只可以選一項計分,丙類則是「適齡入學(即9月開學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有10分,家長可參考以下例子。 小一派位計分2023 教育局在每年的11月份會更新最新年度的《小一學校網選校手冊》,詳細記錄每個校網的學校編號、授課時間、學校類表、宗教、地點,以及最新的統一派位學額。 學校資料能為家長省去不少時間,也有助於家長更好地為學校進行排序,如不適用的女校或男校就無需填寫。

小一派位計分

只填選大熱學校同樣是非常冒險的行為,只因大熱學校一般會在前五個志願學校的分配中就被搶奪一空,若是學童的編號靠後,便無緣獲得學額,很大可能會被直接分配到超冷門學校中。 乙部的派位名額受校網限制,家長可依據居住地址依序填入對應校網最多30所學校,首3個志願學校若是符合校網,依舊可以再次填選。 乙部的派位程序與甲部相同,只是會先遴選相同校網的學童,再按照學校排序、編號甄選。 小一派位計分 小一派位計分2023 編輯根據往年教育局公佈的小一入學時間表,為各位家長整理出簡約版的入學時間表以供參考,而確切的時間請以教育局公佈的最新資訊為準。

小一派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小一入學自行收生階段,如果不符合「世襲」條件,會採用「計分制」決定派位次序。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主要目的是為消除進入較受歡迎小學的激烈競爭對幼童帶來的壓力,及對幼稚園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例子一裡,190 人競爭 40 個「自行分配學位」,如果你的「分數」不及其他申請者高,自然沒有機會。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個學位。 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小一派位計分2023 什麼是「計分類」:學校小一學額的 20% 至 50%,會根據「計分辦法準則」所計得的分數,去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簡單來說,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用這個方法錄取的學生,叫「計分類」。

小一派位計分

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除了「統一派位」外,近年愈來愈多學生經「自行分配學位」升讀心儀小學,人數更由2017年度約42%上升至2022年度約48%1、2。 如果家長有意為子女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記得留意以下分享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流程、重要日期及計分方法等,讓各位家長為來年小一註冊做好準備。 學校有不少於兩成的小一學額按「計分辦法準則」分配,按申請學生的分數高低,決定取錄的優先次序。

小一派位計分: 幼稚園2023|怎樣知道小朋友適合學術型學校,還是愉快學習型幼稚園?

預料未來數年,世襲額「侵蝕」統一派位學額情況會惡化,要透過派位獲派心儀學校的成功率勢必下滑。 無法靠甲部的「世襲制」獲得直接取錄機會者,依舊可嘗試通過「計分辦法」入學。 取錄機率將會視乎該校的申請人數、「必獲取錄」餘額等因素決定。 若申請學童是首名出生子女,只需要在「小一入學申請表」 中聲明即可。 小學收生可分為兩大途徑:一是學校自行收生、進行面試並錄取學生;或是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小一派位計分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學額會先分配予已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稱為必收生。 小一派位計分 必收生最多應佔學校小一學額的30%,但近幾年必收生太多,學校會以原本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填補。 所謂「世襲生」,即兄姊正於該小學就讀,或父母是學校教職工,這類學童必然會被取錄。 小一派位計分 至於非世襲生的學童,想要入讀心儀小學,則需通過計分來決定派位的優先次序,分數愈高,被取錄的機會愈大。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