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馬己仙峽道15號

隨著政府宣佈中環第三期填海計劃,會把位於大會堂的中環碼頭拆卸,天星小輪於2006年11月12日移出至中環七號碼頭服務,該新碼頭以1912年的天星碼頭及其鐘樓外貌作為藍本,並設有咖啡座、餐廳,以及可欣賞270度維港景的觀景台。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90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往機場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港島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6.20 的折扣優惠。 專綫小巴方面,1及2號線分別只雙向途經山頂道以西及梅道以西的一段馬己仙峽道(其中2號線於繁忙時間只途經西行方向),而9號線僅單向途經寶雲道以西一小段馬己仙峽道東行。 維多利亞城界碑是沿著昔日香港維多利亞城邊緣上的一組界碑,於1903年豎立,其中一塊位於馬己仙峽道15號。 翡翠島物業〈香港〉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乃本地屢獲殊榮的精品房地產代理,著眼於國際和本地物業,務將買賣和租賃過程簡化而透明,深得各界信任和認同。

嘉慧園(英語:Grenville House)是香港一個豪宅屋苑,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半山馬己仙峽道1至3號,背靠梅道。 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因拒絕遷入前港督府,故以其一直居住的嘉慧園作為官邸。 維多利亞城界碑是沿着昔日香港維多利亞城邊緣上的一組界碑,於1903年豎立,其中一塊位於馬己仙峽道15號。 該界碑於2007年6月被人移走[6][7][8][9],至今仍下落不明。 途經:金融街、民吉街、民祥街、民耀街、康樂廣場、干諾道中、夏慤道、紅棉路、花園道、馬己仙峽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山頂道][、賓吉道、加列山道及山頂道]。 此路線為本港首條豪華小型巴士路線,於1972年起試辦,後來試驗成功,私營豪華小巴制度改革為現時的專綫小巴制度,此路線遂成全港首條專綫小巴路線。

馬己仙峽道15號: 香港巴士大典

警隊博物館遂於1976年成立,原址位於警察總部,規模不大,其後遷至灣仔大生商業大廈,再於1988年遷至山頂甘道27號,前身為建於十九世紀的灣仔峽警署現址。 博物館分為四個展覽廳:歷史展覽廳、毒品展覽廳、三合會展覽廳及專題展覽廳。 位於司徒拔道近豪宅「白璧」,瞭望台24小時開放,是山頂以外觀賞灣仔區、維多利亞港及九龍半島景色的絕佳位置。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佗醫院」(亦稱為「灣仔街坊醫院」)。 1920年代拆卸後興建,1922年建成,樓高僅4層,過往曾開設醫館、雜貨店、武館及書院等。

馬己仙峽道15號

1995年8月16日起增派單層空調巴士行走,1998年9月1日中巴專營權結束,改由新巴接辦,而當時港府決定取消中巴專營權的原因,也是與本路線相關(詳細歷史詳見本頁「附錄」頁面)。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本路線每日早上時段後的總站遷往中環(5號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山頂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未有常規巴士服務;只有在山頂纜車因事故停用時,連接山頂的特別接駁巴士服務方會出現。 1923年2月10日下午10時至2月12日上午7時,香港大酒店公共汽車曾開辦一條無編號,來往香港大酒店及山頂教堂(Peak Church)的臨時巴士路線,以配合山頂纜車停用修理。 直至1960年7月1日,山頂才有首條常規的巴士服務,中巴當日開辦15線,往來中環(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值得一提,本路線一度是新巴全港所有營辦的常規非過海巴士線當中,收費最貴的一條,但此紀錄由2010年10月10日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798線【調景嶺站←→火炭(山尾街),現已遷往駿洋邨】以全程收費$10.00(現時為$11.70)打破。

馬己仙峽道15號: 路線資訊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04,160,年齡中位數為 44.0歲。 香港利斯蘇富比國際房地產作為香港豪宅買賣及出租的專業代理,提供香港各區豪宅買樓及租樓代理服務。 作為蘇富比國際房地產的一員,我們在全球81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000個辦公室,致力為您提供一站式無可比擬的海外物業投資代理服務。 「一哥」官邸位於馬己仙峽道50號,面積約4,000方呎,另設有大花園。

  • 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山頂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以上路線往東區/赤柱方向,第二程免費。
  • 由5座物業組成的嘉慧園,樓高12層,提供120伙,單位面積只有兩類,分別約3,400和3,700方呎,採四房雙套設計,而且實用率極高,達逾九成。
  • 1978年11月24日,亞袁豪華小巴公司獲政府批出3年專營權[4][5][6],經營本路線、2號線及3號線,以取代原先以特別經營權試辦之安排。
  • 後來,亞美尼亞裔商人吉席‧保羅 Sir Catchick Paul Chater買下了所有小輪,並於1898年5月1日正式成立「天星小輪公司」,轄下的船隊的船名包含「星」字。
  • 乘搭本路線於司徒拔道近港安醫院(往山頂方向車站編號13)/近司徒拔道迴旋處(往中環方向車站編號16)下車前往。

雖然15線客量甚高,但開辦至今的派車對巴士公司構成一定困難,除了是途經的司徒拔道和山頂道狹窄多彎,無法使用長過11米的巴士,也因為是本路線需要途經橋底只有4.3米的加列山道天橋(又稱渣甸橋)的橋底。 渣甸橋於1912年啟用,是香港第一條行車天橋,現今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按有關法例不能拆除或重建。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馬己仙峽道15號 故此一直以來,15線在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1米,高度不高於4米的巴士為主。 此車本身高只有四米,是中巴特意為了安排行走山頂而改建的,故此在編號上都是特別被冠以LS,以表示其是矮車身的。 香港島專線小巴1號線為香港一條港島區專線小巴路線,由景益營運,來往中環香港站及山頂,途經馬己仙峽道,部分班次分別會繞經僑福道及加列山道(明德國際醫院),為香港境內首條專綫小巴路線。 此路線起訖點和新巴15線相若,但取道較直接往來山頂及中環的馬己仙峽道(該道路只准3噸以下車輛進入),因此巴士必須繞經灣仔區方可上下山,本路線因而顯得較巴士直接。

馬己仙峽道15號: 主要用車

由於票值便宜及班次頻密,沿途亦可飽覽維港景色,而且充滿歷史價值,碼頭及船內設施滿載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被國家地理旅遊雜誌列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之一,成為國際知名的渡輪航線,深受乘客及遊客歡迎,相信全港市民及每一個到香港遊覽的遊客都曾經乘搭過本航線。 1903年,港英政府決定在城市界線上設立界碑,使大眾更清楚維多利亞城的範圍。 界碑為一四方柱體,頂部呈錐形,高98厘米,並刻有「CITY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BOUNDARY 1903」字樣[1]。 途經:山頂道[、僑福道、文輝道、僑福道、山頂道]、馬己仙峽道、花園道、下亞厘畢道、雪廠街、皇后大道中、畢打街、康樂廣場、民耀街及金融街。 現時景益旗下港島1、1A、2、3、3A及28系路線合共使用37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18輛16座位小巴及19輛19座位小巴。 值得一提,新巴在15線以短身珍寶(SF)為主力時,曾經在兩部巴士SF8和SF31上髹上宣傳廣告,以宣傳本線的服務,其中(SF31/CE2543)已經被英國收藏家收購至英國保存。

馬己仙峽道15號

1990年代外牆髹上奪目的藍色,因而成為特色建築並得以保留及活化,至今仍有租客居住。 2017年,藍屋獲聯合國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保護獎最高榮譽的卓越大獎,是香港首次奪得同類獎項。 尖沙咀碼頭往返中環天星碼頭的渡輪服務,航線歷史相當悠久,可謂見證了香港的繁華與興盛,也為香港旅遊業立下不少汗馬功勞,亦曾發生不少風風雨雨的渡輪航線。 由上述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本路線往山頂方向,可獲回贈第一程車資;由本路線往中環方向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以上路線往東區/赤柱方向,第二程免費。 馬己仙峽道15號 中西區的山頂@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463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5,837人。

馬己仙峽道15號: 探索更多

1978年11月24日,亞袁豪華小巴公司獲政府批出3年專營權[4][5][6],經營本路線、2號線及3號線,以取代原先以特別經營權試辦之安排。 1981年10月23日政府收回亞袁的專營權[7],3線一併重新公開招標,同年12月1日起由蘇祺接辦[8],至1986年改由新聯接手[9]。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乘搭本路線於司徒拔道近港安醫院(往山頂方向車站編號13)/近司徒拔道迴旋處(往中環方向車站編號16)下車前往。

馬己仙峽道15號

及至空調巴士開始普及,15線於1995年8月16日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由於受到加列山道天橋的高度限制,空調巴士只能派出Dennis Dart(DC)行走。 居民巴士方面,HR69線為唯一一條服務馬己仙峽道沿線住宅的路線,供港景別墅的居民使用。 另外,HR84線亦途經山頂道以西的一段往返雲嶺山莊,而前往梅道及地利根德里沿線住宅的居民巴士亦途經梅道以西的一段馬己仙峽道。 馬己仙峽道大部份屬彎彎曲曲的斜路,依山而建,西面亦是海拔最低點,連接花園道及羅便臣道,向東及向上而行,連接寶雲道及梅道等連接至高尚住宅區的道路,至東面近最高點,連接司徒拔道及山頂道。 車輛可經司徒拔道前往黃泥涌峽、跑馬地、灣仔、香港仔、淺水灣等地,或經山頂道前往山頂。

馬己仙峽道15號: 香港島專線小巴1號線

另外,雖然本路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1967年六七暴動期間,當時香港境內不少巴士路線被迫停駛或只能維持有限度服務,市區交通陷於癱瘓,加上當時香港人口正在膨脹,有見及此政府容許原本只准於新界地區行走的9座位的士和由客貨車改成的非法白牌車進入市區提供服務,成為今日紅色小巴的雛型。 值得一提,雖然15線兩邊總站均屬中西區,但由於途經的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屬於灣仔區,因此成為中西區唯一一條兩邊總站均在同一區,但需取道經其他區往來的區內巴士路線,而且巴士駛到文輝道時,由於路面限制,巴士需要倒車才能掉頭,是少數需要中途倒車掉頭的巴士路線之一。 新巴並將兩輛Enviro400 Euro V 10.4米巴士(3851/UZ3547、3856/VB7496)上掛特別設計的全車身廣告作為宣傳,固定行走15線。 經重新包裝的15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馬己仙峽道15號 Explorer」正式啟航。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環翠園,SUNSHINE VILLA,INFINITY,LA HACIENDA,THE MOUNT AUSTIN。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28,800,年齡中位數為 41.7歲。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中西區的中半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28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463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曉峰閣,帝景園,鳳凰閣,愛都大廈,嘉富麗苑。

馬己仙峽道15號: 山頂 @中原樓市片區

马己仙峡道(英语:Magazine Gap Road)是香港金钟半山及山顶的主要道路,位于香港岛马己仙峡,是中环来往山顶的最直接途径。 此外,前准將官邸(Ex-Commodore's House)亦貼鄰馬己仙峽道,其又稱前海軍司令官邸,坐落寶雲道5號與馬己仙峽道交界,乃三層高建築物,建於一九一四年,原為置地公司的秘書住所,二次大戰後由英軍使用,及後作為海軍司令官邸,目前已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 這幢名廈也有不少名人業主,包括賭王傅老榕兒子傅蔭興、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及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等,其中金庸持有的自住單位面積約6,600方呎。

馬己仙峽道15號

隨後,天星小輪的服務停頓了三年零八個月,是成立以來最長時期的停頓。 1965年10月,天星小輪申請加價,把頭等船費加價5仙(由2角加價至2角5仙),事件引起市政局民選議員的關注及絕食抗議,及後更觸發九龍區的騷亂及暴動,事件到1966年4月10日才告一段落,後稱為天星小輪加價事件。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 90 分鐘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1.00 的折扣優惠。

馬己仙峽道15號: 使用狀況

邱氏指,該廈不少單位由大業主持有,令二手盤源短缺,而租盤月租叫價普遍約13萬至15萬元。 至於區內另一個亦有供應巨無霸單位的豪宅,是位於馬己仙峽道5至7號的澄碧閣,物業前身是已故富豪李世華舊居,其後重建為樓高12層的分層豪宅,只設24伙。 依山而建馬己仙峽道(Magazine Gap Road),大部分路段彎曲,故政府禁止3噸以上的車輛使用,亦間接令居民可免受大型車輛的噪音污染。 馬己仙峽道與山頂道交界處為中西區及灣仔區分界點之一,此處交界以東的一段馬己仙峽道屬灣仔區,沒有任何公共交通途經。 憑藉我們強大的物業搜尋技術及完善的海外物業搜尋平台,加上經驗豐富的專業代理團隊,定能了解及迎合客戶需要,簡化物業篩選及睇樓程序,盡快為客戶找到心儀物業。 透過我們在香港豪宅市場的領先優勢 ,勢必成為您擇居之旅的最強嚮導。

馬己仙峽道15號

维多利亚城界碑是沿著昔日香港维多利亚城边缘上的一组界碑,于1903年竖立,其中一块位于马己仙峡道15号。 该界碑于2007年6月被人移走[6][7][8][9],至今仍下落不明。 半山區有不少政府高官的官邸,其中馬己仙峽道就有警務處處長官邸,為兩層高的英式設計獨立屋,坐落位置屬街道的盡頭,被譽為整條街的最佳地點。 據悉,大業主現時尚持有不少單位收租,而單位面積為約3,300方呎,實用率逾90%,間隔最優勝之處是房間數量多,每戶均為五房三套,為同區罕有,而且外望景觀開揚,可環視半山樓群及維港景致。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維多利亞城界石(英語:City Boundary Marker 或 City Boundary Stone),又稱四環九約界石,是沿著昔日香港維多利亞城(華人之四環九約)邊緣上的一組界石,於1903年豎立,以標示維多利亞城的界線。 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在1941年攻打香港,儘管戰情嚴重,機槍及砲彈聲響個不停,天星小輪仍決定維持渡輪服務至12月12日早上十時正,在英軍的控制下,疏散那些仍在九龍半島的難民,軍隊及要員。

馬己仙峽道15號: 馬己仙峽道15號

因內地居民香港自由行帶動,新巴曾經在部份行走15線的矮身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巴士(33XX)上貼上宣傳15線的廣告,更採用簡體字,吸引內地遊客乘搭。 配合中環天星碼頭搬遷至七號及八號碼頭,由2006年11月12日起,每日早上後的總站遷往中環(渡輪碼頭),肩負往來山頂旅客至中環接駁天星小輪的任務。 馬己仙峽(英語:Magazine Gap)是香港的一個山坳,位於香港島中半山及山頂區,其東面和西面分別有寶雲山及歌賦山,形成這個峽谷,海拔300米。 马己仙峡道大部份属弯弯曲曲的斜路,依山而建,西面亦是海拔最低点,连接花园道及罗便臣道,向东及向上而行,连接宝云道及梅道等连接至高尚住宅区的道路,至东面近最高点,连接司徒拔道及山顶道。 车辆可经司徒拔道前往黄泥涌峡、跑马地、湾仔、香港仔、浅水湾等地,或经山顶道前往山顶。 該委員會搜集了不少與警隊歷史有關的文物,並建議開設一所博物館展出這些物品。

至1890年,「九龍渡海小輪公司」已擁有四艘單層小輪,不久更加設上層客艙。 後來,亞美尼亞裔商人吉席‧保羅 Sir 馬己仙峽道15號 Catchick Paul Chater買下了所有小輪,並於1898年5月1日正式成立「天星小輪公司」,轄下的船隊的船名包含「星」字。 天星小輪提供服務不久,已出現虧蝕,因為乘客量少,不足以回本,加上當時有免費接載公司員工福利,令十年內已蝕四千六百元(相等於現時過百萬以上)。 後來丹拿珍寶在中巴車隊中大行其道,由於丹拿珍寶車身比較矮,中巴也特意訂購了共三十部,車身比普通丹拿珍寶短小的丹拿珍寶巴士,並把車隊編號稱為SF,以表示其短小精悍的特點。 當中巴在購入全香港第一部丹拿珍寶(SF1/AX6001)時,亦曾經派出此車行走15線,但是此車的爬山表現並不理想,結果其後便再沒有行走15線。 馬己仙峽道15號2023 後來,中巴於1981年購入了六部丹尼士統治者型(SD),由於車身高度矮,因此中巴又將之投放在15線上服役。

馬己仙峽道15號: 使用情況資訊

由於本路線需途經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的渣甸橋橋底(建於1912年,橋底高4.3米),因此本路線用車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由中巴年代直至新巴,都是以車身長度不長於10.7米,高度不高於4.2米的巴士為主。 新巴接辦本路線後,鑑於欠缺短車身的雙層空調巴士,因此新巴先後購入了共60輛長10.3米,高度只有4.17米的矮身Dennis Trident空調巴士(33XX),成為本路線的主力車隊,並於2000年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其後地鐵通車,乘客人數續減,1982年正式提早於晚上十一時許開出尾班船。 雖然受到途經馬己仙峽道(該道路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駛入)的港島專線小巴1號線及山頂纜車競爭,但專線小巴只能覆蓋中環一帶,且載客量有限;纜車則收費高昂,以及其人流過多,甚或出現故障、維修時,旅客都需要改乘本路線,帶動客量上升,尤其在假日及大節日更為明顯。 本航線在1871年香港開埠不久出現,當時由波斯拜火教(即祆教)教徒 Mr. Dorabjee Naorojee Mithaiwala 利用一艘名為「晚星」的蒸汽船提供橫渡維多利亞港服務,並於1880年創立「九龍渡海小輪公司」。

馬己仙峽道15號

此路線起訖點和新巴15線相近,但較直接往來山頂及中環的馬己仙峽道只准三公噸以下車輛進入,因此巴士只能取道灣仔區司徒拔道上下山。 請注意,每日0900前由山頂開出之班次,以中環(交易廣場)為終站,乘客需於該站下車步行前往。 15號路線自1960年起,一直服務山頂及半山區居民,且於中環、金鐘及灣仔均設車站,為探索太平山山頂的遊客提供頻密、便利及快捷的交通選擇。 由於此道路屬蜿蜒曲折的斜路,當局只准車輛重量三公噸以下的車輛駛入,途經的巴士或小巴均須領取禁區許可證,否則必須繞經司徒拔道往返山頂。 馬己仙峽道(英語:Magazine Gap Road)是香港金鐘半山及山頂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馬己仙峽,是中環來往山頂的最直接途徑。 彎彎曲曲且有不少斜路的中半山馬己仙峽道,不僅是中環通往半山和山頂的主要道路,更是本港政經界名人的聚居熱點,最為市場熟悉必數曾是「特首府」所在地的嘉慧園,而鄰近的澄碧閣及港景別墅亦不讓其專美,除獲城中名人進駐外,大業主對兩名廈珍而重之,至今仍持有不少單位作長線收租用途。

馬己仙峽道15號: 行車方向

本路線提供中環、金鐘及灣仔(皇后大道東)往來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巴士服務,於1960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當時往來統一碼頭至山頂,試辦期為三個月。 1966年6月12日,受山頂道近馬己仙峽道一段馬路被豪雨沖毀影響,臨時分為上、下兩段行車,直至翌年(1967年)6月4日道路修復,才恢復全段行車。 1998年9月1日新巴取代中巴接辦15線,服務才正式得到改善,在接辦初期,由於新巴旗下車隊中欠缺短車身空調巴士和矮車身巴士,而當時曾經是本路線主力的丹尼士統治者型(SD)早已被中巴淘汰,當時只能以短身丹拿珍寶(SF)掛帥。 這批巴士的特別之處,是巴士上輪椅斜版是設於下車車門,與一般低地台巴士輪椅斜版全都設於上車門有所不同。 新巴並先後將4輛Enviro400 Euro V 10.4米巴士(3851、3854、3855、3856)上掛特別設計的全車身廣告,並加上特別設計的「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電牌分頁以作宣傳,該四輛巴士固定行走本路線。 經重新包裝的本路線於2022年1月6日起以「山頂探索號 Peak Explorer」稱呼正式啟航。

據悉,港英政府管治時期,警務處處長官邸除作住宅用途外,亦具實際功用,因官邸是策劃行動時的指揮地點。 在年內錄得呎價3.1萬元歷史新高的港景別墅,亦是馬己仙峽道不可不提的名廈,物業由新地(00016)和利豐(00494)合作發展,曾於一九九五年限量推售,僅出售10餘伙,及至○八年才再度拆售部分單位,不過推售量仍不多,故大部分單位仍由發展商持有作長線收租,令市場極度缺盤。 由5座物業組成的嘉慧園,樓高12層,提供120伙,單位面積只有兩類,分別約3,400和3,700方呎,採四房雙套設計,而且實用率極高,達逾九成。 香港置業營業經理邱靜明表示,嘉慧園現時只有零星放盤,叫價動輒逾1億元,雖然近期市況疲弱,但業主多具實力,所以鮮有割價求售。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