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交通補貼都會票2023詳細攻略!(小編推薦).

Article hero image

邨巴、員工巴士、街渡及紅色小巴都會計算在內,但需獲運輸署審批,簽約及準時上傳交易記錄。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交通補貼都會票 港鐵巴士小巴涵蓋 合資格的交通費用包括港鐵和巴士,當中月票也會被自動計算,不過港鐵的都會票及「屯門-南昌全日通」則屬例外,需持票到港鐵站的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進行登記,有關費用才會被計算到補貼內。 香港政府的交通費補貼計劃適用於「港鐵都會票」,於購買後30日內須到「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將車票登記,以將相關費用與八達通記錄掛鉤,用作計算總開支及補貼金額。 請按此查詢設有「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及「補貼領取站」的港鐵車站資料。

部分車船票可在購買時向營辦商職員出示八達通登記,其他港鐵票、渡輪小輪票都需透過「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登記。 習慣購買港鐵全月通加強版或港鐵都會票的市民,可考慮在 1 月 1 日購買 1 月份的月票,再於 1 月 31 日購買 2 月份的月票,藉此獲得較多車費補貼。 往後 3 月、5 月、7 月、9 交通補貼都會票2023 月和 11 月等單數月份,也可再次使用月頭和月尾購買兩張月票的方式,賺取更多車費回贈。

交通補貼都會票: 領取補貼

如果是iOS用家,只能在手機App中查詢交易紀錄,想直接取得補貼就要配對八達通流動讀寫器,相對較為麻煩,還是每月到補貼領取站拍一拍卡較方便。 政府於2021年1月1日開始調整「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只要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HK$200就可以獲得補貼,補貼金額是超出HK$200的開支的25%。 每月補貼上限為HK$500,即是若每月車資達HK$2,200,即可到達上限。 因為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是以八達通記錄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費用開支,所以只需在每月的 16 日起,就可以帶同你的八達通到指定地點或以電子方式,拍卡領取上一個月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交通補貼都會票 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 HK$500 交通補貼都會票 為上限,補貼金額會直接存入你的八達通,成為八達通餘額。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除了適用於使用日常以八達通支付的公共交通費用外,亦可適用於指定車船票。

  • 職場上,有時間觀念很重要,不少企業會設置一些出勤獎罰制度,以打擊員工的遲到行為。
  • 計算時期為每月的第一天至最後一天,以 1 月為例就是 1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如此類推。
  • 交通津貼|特首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公布,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延長至2023年4月30日,即時重溫交通津貼門檻、補貼上限及交通津貼計算方法,以供參考。
  • 參考上表,凡購買須自行登記的指定車船票種,你可以於購票當天起計 30 天內,帶同有關車票或船票收據及八達通到指定地點使用「 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 」 進行登記。
  • 參考上表,部分指定車船票種可以由職員協助登記,你可以在購買時向公共交通機構的職員出示八達通,即可由職員協助完成登記。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在2019年1月1日推出,只要大家每月交通開支超出HK$400,均可獲政府補貼,每月HK$300為上限。 計算方法是申請人先需把每月公共交通開支扣減HK$400,再把剩餘金額乘以25%即可(見下表)。 因大家日常使用八達通時,所支付的公共交通費均已自動記錄,故補貼計劃毋須填表,毋須入息審查,只要「嘟一嘟」八達通,就可獲補貼。 補貼計劃適用於透過八達通卡支付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或上述公共交通服務月票/日票的費用,無須額外申請。

交通補貼都會票: 領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方式:

有關補貼會自動儲入八達通,領取每月補貼的限期為3個月,逾時將無法取回。 交通補貼都會票2023 按照目前的交通費用補貼機制,用戶每月公共交通費用開支要超出400元,政府才會為超出400元的部分,提供三分之一補貼,上限為400元。 新安排下,補貼門檻降至200元,補貼比例及上限維持不變。

交通津貼計劃不限年齡和入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無需登記,只需要用八達通卡乘車,或以八達通卡購買指定車票時要求職員協助登記,車費就會紀錄到八達通卡之中,用以計算津貼額。 由2019年1月1日起,市民每月的公共交通開支若超出400元,政府會為超出4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25%的補貼,補貼金額以每月300元為上限。 補貼金額為公共交通開支超出$200嘅實際開支嘅三分之一,亦即係只需將每月交通開支減200後再x33%即可計算補貼金額,補貼金額上限為$400,即是每月車費$1400就剛好封頂,再多都係補$400。

交通補貼都會票: 交通費補貼2023〡交通津貼調整 教你如何慳到盡

計算時期為每月的第一天至最後一天,以 1 月為例就是 1 月 1 日至 1 月 31 日,如此類推。 運輸署預計每年總開支為 23 億元,總共逾 220 萬名市民受惠。 政府推出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不限申領年齡及入息,旨在減輕市民的公共交通費用負擔。 如市民多使用八達通或指定車船票,領取交通津貼的第一步,就是要到綠色的「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拍卡登記八達通及指定車船票,公共交通費用記錄就會儲存在八達通內,再到藍色的「自助補貼領取站」以八達通拍卡領取補貼即可。 根據計劃,市民毋須提出申請,每月透過八達通卡支付的公共交通開支,包括港鐵、專營巴士、專線小巴、渡輪及電車的費用,以及購買上述公共交通服務月票或日票的費用,均會計算在內。

以11月份有22日工作天為例,從上水站到中環站,如不使用任何優惠,八達通車費為862.4元。 政府新措施補貼115元,市民車費減至746.8元;若市民再購買港鐵「全月通」,「雙重優惠」下車費將減價175元,即約687.3元,變相是原價的8折左右。 政府推出《免入息審查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只要每月交通費超過400元,之後每1元,就可有0.25元補貼,以每月300元為限。 計劃一共有4個領取補貼的方式,其中兩大連鎖便利店7-Eleven及OK便利店都推出限時優惠,鼓勵市民到分店領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是以每張八達通卡為單位,而非以個人為單位作計算,市民可了解家庭各成員的交通費開支習慣,計準八達通的限額,與家人互補長短。

交通補貼都會票: 市民毋須自行登記

於「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在「使用鍵盤」界面輸入車票收據上的「登記號碼」後按確定,之後再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當順利完成登記,你可於兩天後於補貼計劃網頁或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查核登記狀況。 另外,該指定車船票費用會根據登記日期計算,以按月申領補貼金額。

凡每月公共交通開支超出$400的市民,不論年齡和入息,均可獲得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補貼金額為超出$400的實際開支的25%,以每月$300為上限。 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和港鐵早前公布了「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和票價優惠的新安排。 由7月1日起,政府提供的交通補貼門檻將會由400元(港元,下同)降低至200元;港鐵將會提供「程程20%車費扣減」,而5款全月通和港鐵都會票亦會減價100元。 交通補貼計劃今個月正式實施後,市民不需要任何登記手續,便可以在每月的16日起,在指定補貼領取站嘟一嘟八達通,收取上一個月的交通補貼。 想預計自己的交通補貼也非常簡單,只要將全月的交通開支減$400後,再乘以25%,就是該月的交通補貼了,而最高上限為$300。

交通補貼都會票: 使用八達通付費不須登記

《香港01》了解後,發現持有都會票人士,上月就算成功在港鐵站內完成掛勾登記,但系統當刻只是「處理中」,隨時因種種原因拒絕申請,持票人如果沒翻查「確認登記」,隨時登記被拒亦不知情,到都會票過了期,恐怕難以「追數」。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涵蓋港鐵、專營巴士、綠色專線小巴、渡輪、電車,以及由運輸署批准納入計劃的指定紅色小巴、街渡及提供居民服務(邨巴)或僱員服務(員工巴士)的非專營巴士服務路線,詳情可閱內文。 但如果你以現金或八達通以外的支付方式購買補貼計劃可涵蓋的指定車船票後,則須要在 30 天內進行簡單登記,詳情可閱內文。

交通補貼都會票

交通補貼的計算方式是當月車費超過 HK$400 後,其後的車費支出可獲 25% 補貼,補貼金額每月上限為 HK$300。 舉列如 1 月份交通開支為 HK$500,當中 HK$100 的金額將可獲 25% 回贈,即代表當月車費補貼額為 HK$25。 我四月份用Citibank 八達通卡係黃埔地鐵站自助售票機買咗四張都會票共$1340,無特別係地鐵站的「自助登記站」作額外登記,咁點解5月16日可領取的交通津貼不包括該$1340的都會票交通消費。 參考上表,只有能夠使用八達通直接購買的指定車船票或直接編錄在八達通內使用的車船月票 / 日票,因為相關費用可被八達通自動記錄,所以我們便毋須為上述車船票作額外登記。 按上表可見,因為每張八達通每月補貼上限為 HK$500,所以一張八達通內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即使已超過 HK$1,700,都只可領取 HK$500 補貼。 政府消息人士指,八達通特別處理器中是可以將都會票的錢計入市民自己的八達通,初步計劃是將兩張卡都在同一部處理器中「嘟」一下,就可以合併計算車費和可獲得的補貼。

交通補貼都會票: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金額 計算 公式

換言之,直至2023年4月30日,政府會繼續就市民每月超出$200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提供三分之一的補貼,每張八達通的補貼金額以每月$500為上限。 2019年1月1日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正式推行,政府將補貼市民的公共交通開支,每月上限300元,最快於2019年2月16日領取第一次補貼。 想知道有甚麼乘搭甚麼交通工具可以領津貼,哪裏可以領取津貼,就要留意以下整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去年提出「免入息審查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政策。 市民每月利用於公共交通工具上的開支如超過港幣 400 元,超過 400 元後的開支將獲得 25% 補貼,以每月 300 元為上限。 提埋大家,除交通補貼門檻下調外,港鐵明天起會提供六個月「程程20%車費扣減」優惠,變相車費八折;都會票等六種港鐵月票亦會一律減價100元。

以一家三口為例,分開買及分開登記,每人可拿45元補貼,合共135元,若集中登記可合共拿265元補貼。 交通補貼都會票 根據最近補貼安排,每月交通費達1400元,已經可以攞盡400元補貼上限,如果你嘅八達通交通費超出有關上限,不妨考慮多用一張八達通。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2013年港鐵票價調整幅度向下修訂至+2.7% 交通補貼都會票 新車費優惠計劃讓乘客節省更多〉[新聞稿],2013年4月16日。

交通補貼都會票: 補貼查詢網站

有巿民向《香港01》表示,曾就有關情況向港鐵反映,但職員只告知應向運輸署了解,有人遂以電郵向運輸署查詢。 今年1月1日正式落實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每月交通開支超過400元的市民,可獲得政府的交通補貼,而1月份的補貼終於在2月16日起可領取。 如預先了解及計劃每月的車費開支,其實有機會獲得更多的交通補貼,以下整理了4大方法,幫你慳盡交通費。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將於明年1月1日推行,屆時全港220萬名八達通卡持有人將可以在設於港鐵站、便利店及超市的八達通閱讀器上拍卡,市民2月開始可領取上限為$300的補貼,市民毋須事先申請或登記八達通。 從今年1月1日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超出400元(補貼門檻)的公共交通開支補貼比率由四分之一提升至三分之一,並將每月補貼金額上限由現時300元提高至400元。 以最新的補貼方案為例,每月交通費為500元,可以獲得100元補貼金額。

市民交通開支超出200元部分的三分之一可以獲政府補貼,上限400元。 要取得每月的交通補貼,你首先要在指定月份使用單一八達通卡在指定交通工具付款達 HK$400 以上才可以。 金額是每個月計算的,市民可由1月1日開始累計金額在同一八達通內,每月定期到補貼領取站(藍色機)及自助登記站(綠色機)領取交通補貼或進行登記(補貼機圖片見如下)。

交通補貼都會票: 查詢補貼及公共交通開支

有打工仔會與朋友happy friday,回家未必會搭地鐵,變相未能把都會票「用到盡」,因此如果市民並非經常乘坐港鐵,不宜購買都會票。 不一定,但以八達通領取消費券需留意,八達通儲值限額上限為 HK$3,000,所以你必需先用完第一期消費券,才能獲發第二期消費券。 乘搭九巴指定過海路線,並於港島轉乘電車;或乘搭電車後於港島轉乘該指路線,即可享有免費搭電車優惠。 在4月1日前,周小姐每月最多只能領取400元的補貼金額。 當補貼金額提高至500元,周小姐每月則可以拎足458.3元。 如你未有在 3 個月的限期內領取交通補貼,該補貼金額便無法取回。

交通補貼都會票: 領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限期?

市民需要在購買上述優惠票時出示八達通卡登記,又或者手持相關優惠票以及八達通,到指定車船票自動登記站拍卡登記。 如車船票是 QR Code 形式,則可在自動登記站掃瞄二維碼,再八達通拍卡登記。 從 2019 年 1 月 1 日開始,市民利用八達通支付的公共交通工具開支將開始計算。 計劃開始後首個月,即 1 月第一日至最後一日的公共交通開支補貼,會於下一個月,即 2 月 15 日正式發放。 倘乘客使用都會票由適用範圍內之車站乘車前往範圍以外的車站,將不能出閘,須前往客務中心或自助客務機繳付由入閘車站至出閘車站之全程成人單程票正價車費以換取出閘專用票出閘,而都會票內存載之車程不會被扣。 在此情況下於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不論轉綫時限,將被視作兩個獨立車程,因此在第一程時從車票扣減的車程將不獲退還,乘客需要為第二程繳付由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至出閘車站的成人單程票正價車費。

交通補貼都會票: 交通補貼計劃

私人貸款 服務不只以優惠年利率作招徠,還會推出利息折扣及現金獎賞,MoneySmart今次為大家比較5家銀行及財務公司貸款優惠。 ▲ 稅貸 開始,各銀行的稅貸計劃均以優惠利率及現金回贈,吸引顧客借錢。 車船票逾期登記:指定車船票的費用會根據該票的購買日期計算,並須在 30 天內進行簡單登記。

交通補貼都會票: 慳錢攻略1

非失效而已辦理退款的八達通內的公共交通開支記錄及未領取的補貼金額(如有)將 不可轉移 至另一張八達通。 在疫情下,部分打工仔或會在家工作,因而不購買月票,改以八達通支付單程。 若周小姐住在愉景灣,而每個工作天(每月共22日)以愉景灣居民八達通來往屋企以及中環,每月船費為1,474元。 抵達中環後,以同樣轉乘地鐵的方式前往太古上班,車費依然為264.9元。 以坐港鐵由天水圍往九龍灣為例,若將政府補貼和港鐵月票一併計算,可慳超過300元,相當於現時車費的68折。 假如一家三口,每人每月分別以$435購買「港鐵都會票」,扣除400元後的每人開支為$35,分開登記每人可得到的補貼是$8.8,三人每月合共$26.4。

為減低市民在交通開支上的壓力,政府早前宣布由7月1日起至今年年底,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由400元下調至200元。 同時,港鐵亦由7月1日起,將港鐵車費下調兩成,為期半年。 所有的士及非專營巴士的車費,以及以任何支付方式購買的港鐵(包括機場快綫)單程票、機場巴士單程票及機場快綫即日來回票的費用,和購買為遊客提供的車/船票的費用。

交通補貼都會票: 港鐵全月通、都會票 8折車費優惠至出年3月

相信唔少青衣街坊都用都會票,扣除 $400 基本開支後,40日內可以搭40程,月票減HKD100,港鐵都會票,港鐵亦由7月1日起,日後需使用港鐵月票。 最後溫提,如果乘客在月頭和月尾各購買1張全月通月票或都會票,可獲得較大的津貼金額。 在單數月份(1、3、5、7、9、11月)的月頭及月尾各買1張月票或都會票,月頭買的一張在當月使用,月尾買的一張就留待下月使用,所得交通津貼會比每月購買多。

交通補貼都會票: 公共交通津貼計劃延長至2023年

陳慧欣解釋,有些營辦商的票是以八達通付款或作載體,但例如港鐵都會票、屯門南昌全日通等是以現金購買,不是以八達通購買或作載體,所以連接到系統,需要做登記程序。 交通補貼都會票 在計劃下,你可於八達通App或補貼查詢網站開設帳戶並登記八達通卡,或透過計劃熱線查詢詳細的公共交通費用交易記錄。 在每月的16日起,你可透過以下渠道以八達通拍卡領取上一個月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2013年4月16日,港鐵宣佈與政府就可加可減機制修訂達成共識,優惠包括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以及本優惠車票。 2014年6月15日,港鐵公佈「都會票」於推出後首星期已售出4萬張。 個案2:陳小姐家住南丫島,在山頂廣場上班,每月工作20天。

交通補貼都會票: HongKongCard推介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 信用卡

以普通打工仔每月返22日為例,若每日搭2程九巴,平均每程車費要超過$17.7才能回本,較適合長途線乘客。 交通補貼都會票2023 由2022年2月20日起,WeChat Pay HK客戶可以透過WeChat Pay HK乘車碼搭港鐵! 只要在閘口機掃二維碼便可以直接入閘,跟使用八達通入閘原理一樣。 客戶開通乘車碼後可以選擇使用WeChat Pay HK餘額支付車費,連信用卡支付,更可以連接消費券用於「港鐵乖車碼」自動扣款。 用「都會票」搭港鐵,搭40程只需$435,平均每程HK$10.9,用嚟搭過海線一定有平。 「都會票」適用於來回下圖顯示的任何港鐵站,有效期更已延長至40日。

交通補貼都會票: 交通津貼上限由400元提高至500元

假設用戶每月購買港鐵「全月通加強版」或「都會票」,計及港鐵7月1日起為常客車票計劃提供100元折扣。 港鐵優惠連同現行的「早晨折扣優惠」,成人八達通乘客可享高達約45折優惠。 如購買2020年7月至12月(現延長至2021年3月)的「全月通加強版」及「港鐵都會票」,則可扣減100元,乘客可於6月24日起以優惠價購買下月的「全月通加強版」。 【交通補貼】林鄭在施政報告2020宣布,為紓緩市民在疫情期間的交通費負擔,決定延長門檻已降至200元的「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措施6個月。 政府早前放寬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至200元,林鄭在施政報告2020宣布,延長措施至2021年6月。 在「指定車船票自助登記站」選好需要登記的車票,選擇「使用條碼/二維碼」界面,在登記站下方掃描口掃描車票收據上的條碼或 QR Code,再輕拍領取補貼的八達通即可。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