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好多人成日問點搵切入點,其實個切入點就喺身邊嘅資料」,他建議,業主宜多研究法會議記錄及法團每月資產概算表。 身為過來人,Terence寄語,街坊間的冷漠與怯懦養大目前的法團,惟有做相反的事,邨務才能現曙光。 長安邨3年內兩度推翻舊法團,長安後浪成員、邨二代Terence指,街坊首要任務是確定候選人履行責任,而非像上一屆般上任後未有履行選舉承諾──「更加公開透明,走得比法例更前」。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錦麟解釋「死人授權書」一事,表示「點解死人都有授權書我真係唔知」(「為何已去世的人也有授權書,我真的不知道」)並指若核實清楚會取消該授權書。 最終大會在出席業主的反對聲下提出擱置與港深提早續約,舉手投票以73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清潔公司則獲暫續約半年[4]。 長安邨(英語:Cheung O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北面近青衣站,共有10座樓宇,分兩期發展,屬青衣島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屋邨於1983年規劃,1985年開始興建,於1987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其後於1998年1月起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一期)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2]。 現時管理長安邨的公司是宜居顧問服務有限公司、保安公司是忠信警衛有限公司。 青衣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將於明日(31日)舉行業主周年大會,選出新一屆的業主立案法團。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長安反圍標回顧系列報導:

早前,長安邨曾爆出業主立案法團阻礙新任區議員派發抗疫物資,當時有街坊質疑法團主席權力無限大,猶如土皇帝。 至本月初,長安邨居民組織「長安後浪」宣佈完成組閣,推舉新一屆法團候選人,希望推進法團改革。 2017年1月,長安後浪亦曾協助推翻長安邨的舊法團,氣勢一時無兩,更一度成為法團改革的例子。 惟當街坊變成法團成員後,當初選舉承諾的改革法團,法團文件透明化,一律化作空談,甚至有業主索法團文件,被索按金及簽保密協議。 長安後浪成員寄望,業主能出席31日的周年大會,改革邨內法團事務。 過去兩、三年間,小業主群起自救,齊心協力反圍標,並一次次推翻帳目混亂的業主立案法團。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法團委員則指,監察組成員惡意挑剔,認為他們有意操控法團。 民間監察法團、推動法團改革、邨民關心邨務的路,又該如何走下去? 長安邨反圍標勝利後一年回顧系列報導,由辭職離開法團的委員開始,訴說他們看到的法團如何「變質」。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樓宇

如有疑問,業主可參閱有關條文,也可向所屬地區的民政事務處地區大廈管理聯絡小組(聯絡小組)查詢,或徵詢律師的意見。 查 冊 人 士 須 要 提 供 法 團 名 稱 或 法 團 編 號 。 會場居民議論紛紛,有街坊舉手發言指「新人當選未必變好,但舊人容易『習慣成自然』,是時候撤換。」,說畢大部分人鼓掌。 同場也有街坊質疑「長安後浪」派發寫上推薦心儀名單的「掌心雷」,認為街坊應該自己揀,不用別人提點。 長安邨前身是青衣擔杆山山崗(一期)、門仔塘避風塘和船廠(二期),它的興建與青衣北橋的興建是息息相關的。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其後青發臨屋區重建成青宏苑,青安臨時房屋區清拆後香港房屋委員會與寶灝有限公司聯合重建成青逸軒,青逸軒原屬私人參建居屋,但因香港政府暫停出售居屋,青逸軒便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Terence希望周日的業主大會能動員更多業主出席,並期望日後改革授權書制度。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 目前,業主授權書只需單位名稱、業主名及簽名仍可把手上一票授予別人,因此長安邨過往便曾爆出死人授權書。 「主席係有責任要核實授權書真偽」,他希望法團換屆後能推動授權書確認制度,要求業主親自在管理處簽授權書,揚言希望長安邨能成為日後各區換法團的成功例子。 青衣長安邨前日(5月31日)完成業主周年大會,選出新一屆的業主立案法團。 因應疫情,假邨內中學禮堂舉行的業主周年大會亦只得改以流水形式舉行。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長安邨

-協助業主、法團和管理公司調解糾紛,有需要時安排參與「大廈管理義務專業調解服務計劃」,協助調解法團與有關人士就大廈管理和維修工作事宜的糾紛。 當有業主長期欠交管理費或其他費用,業主立案法團可以向土地註冊處對該業主的業權申請押記令,以強制變賣單位抵償欠款。 法團中央監察的角色,能確保每位業主也會共同分擔物業管理大廈所需的財務費用。 業主立案法團的實際運作可以比喻為一間公司:所有業主均是業主大會的會員,就如公司的股東大會,投票權則是根據業主佔大廈公契的份數分配。 在香港,所有的業主立案法團都是按香港法例第344章《建築物管理條例》成立。

長安邨與長發邨同時鄰近青衣站,而兩邨內擁有青衣最大的公共交通總站(長安巴士總站)。 而長安邨所擁有的樓宇設計類型基本上是集結了整個1980年代底經常使用的標準樓宇設計的款式。 另外,部分大廈本來是規劃採用Y1型,以便安置來自舊屋邨的一至二人住戶,但適逢Y3型大廈建築設計發表,最終悉數改用新設計。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今午(29日)點算周日業主周年大會的業主授權書。 長安後浪成員Terence與多名街坊赴管理處打算監票,他解釋,監票主要是希望記錄總授權書數量,防止大會當日突然冒出來歷不明的授權書。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一億維修基金剩400萬 「長安後浪」自救成功踢走賬目不清舊法團

青衣島於1970年代發展,青衣大橋於1974年建成,而鄰近青衣大橋的長青邨於1977年入伙。 及至1980年代時,當時青衣大橋是唯一的陸路通道連接青衣,而青衣南是工業區,所以有很多重型車輛使用,導致青衣大橋損耗較嚴重,加上青衣不斷興建公共屋邨,所以當局在1983年於青衣北面進行填海工程,用以興建青衣北橋,來減輕青衣大橋的負荷。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 青衣北填海工程把青衣島與牙鷹洲併合起來,填海區後便建成了長安邨。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大會開始前兩小時已有近百名義工等候,及後2400多居民到場投票,街坊排隊3小時也未能進場。 「長安後浪」推薦的13人名單,最終超過8成業權份數同意撤換法團、8萬多個業權份數、平均逾6成人支持13人新名單,成功撤換舊法團。 法團候選人Stephanie就是請假領取報名表的業主之一。 她認為近年法團管理屋苑不善,即使更換清潔公司及保安公司,問題依然存在。 身為業主,她曾向現屆法團申請領取曾張貼於大堂當眼處的法團文件及財務報告,但被法團要求簽署保密協議,以及支付按金。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管理公司及升降機維修公司完約在即 仍未招標

事件中雖然沒有市民受傷及拘捕,不過到數日後,有不少居民表因直接吸入催淚煙或接觸受污染物而感到不適,更有兒童出現較嚴重的敏感。 長安邨設有三個籃球場,一個羽毛球場及一個手球場及多個遊樂場,並設有兩個多層停車場。 此外,邨內多處亦設有多台飲品售賣機,方便市民所需。 長安邨前身是青衣担杆山山崗(一期)、門仔塘避風塘和船廠(二期),它的興建與青衣北橋的興建是息息相關的。 長安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兩個是大圍顯徑邨,已於2000年起拆售,以及長康邨)。

業主如擬根據條例第3條(即由總共擁有不少於5% 業權份數的業主委任一名業主作為召集人)委出管委會和成立法團,須按下文所載的程序,召開業主會議。 10月,義工揭發法團以天價833萬維修安洋、安海樓地底水喉工程,唯只有一幢完成勘察報告,「長安後浪」指關注組內有義工為行內人,評估工程只需約200萬。 同月,成員更在每季財務報告發現,房委會於於2000年注資予長安「租者置其屋計劃」的1億維修基金,至今只剩400萬。 同年入伙的太和邨1億基金,卻原封不動,「長安後浪」形容該邨財務狀況「已接近乾塘」,他們多次要求法團公開全盤帳目,唯法團只提及多年維修工程項目及金額,未有公開勘察報告、招標紀錄及全數帳目。 結果出爐,「長安後浪」發起人之一Terrence笑容滿臉。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因應疫情 街坊流水式投票

2016年9月11日,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召開特別業主大會,動議提早與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及葉氏清潔服務公司續約。 新合約每戶每月管理費、保安及清潔費將分別加價約3%及6%。 有業主不滿法團未有公開投標便與管理公司續約;更有在場業主踢爆4年前已過身的母親竟然「被簽署」授權書,授權他人在業主大會投票。 會上有業主情緒激動,試圖衝上台抗議,郤被保安員推倒在地上受傷,法團主席李錦麟隨即報警,傷者需由救護員送院治療。 當日不足200人出席業主大會,法團卻有1,813位業主簽署授權書;有業主指保安員上門收集授權書,斥即使出席的業主全數反對提早續約,票數也不及授權票,阻止不到議程通過。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 管理公司被業主追問下,承認授權書無需填上身份證號碼,只需要填上業主姓名及簽名,交回後再由管理公司經核對田土廳紀錄便可。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同時,其他法團委員又有甚麼考慮,怎樣看後浪的監察?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 長安邨本來設有15座,但為了方便管理,房署於1986年便將尚在進行地基工程的第11至15座樓宇及「長安商場」從長安邨分拆出來,並且定名為長發邨,於1989年開始入伙。 由於監票只限業主及法團候選人,業主張女士後來現身協助長安後浪監票。 她坦言今天(29日)其實是她首次出來跟進法團事宜,「講就關心自己條邨,其實係關心自己荷包,唔好依賴俾人哋」。 她指,尤其不滿現屆法團閉門造車,「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好多嘢唔透明,法團開會好似問句問題都覺得挑釁佢咁」。 目前邨內有不少有待新法團處理的邨務,當中包括管理公司合約及升降機維修保養合約,分別將於7月31日及8月31日到期。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業主會議後的跟進工作

長安邨居民組織「長安後浪」的10名推薦人全數當選,街坊最終在3年內兩度推翻舊法團。 長安後浪成員、業主二代Terence歎過去兩年如噩夢,「因為冷漠同怯,所以咪養大咗𠵱家個法團,做相反嘅事就會見到曙光」,他寄望邨內專業人士日後能以各自的技能,協助處理屋邨事宜。 方法(3)根據條例第4條:由擁有不少於10%業權份數的業主,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召開業主會議,投票選出管理委員會。 當決議獲過半數票通過後,管理委員會需向土地註冊處處長遞交申請,正式註冊為業主立案法團,以享法團在法律上的權利。 長安邨早前被揭發清潔保安公司圍標、天價維修等,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錦麟皆未有公開所有帳目。

  • 因應疫情,假邨內中學禮堂舉行的業主周年大會亦只得改以流水形式舉行。
  • 2017年1月,長安後浪亦曾協助推翻長安邨的舊法團,氣勢一時無兩,更一度成為法團改革的例子。
  • 獲 授 權 人 士 須 出 示 上 述 個 人 身 分 證 明 文 件 及 相 關 機 構 發 出 的 職 員 證 件 或 授 權 信 予 土 地 註 冊 處 職 員 查 核 。
  • 所有有意參選者只能親身赴管理處取法團參選報名表,他指相關措施令人感覺留難大家參選法團,有業主街坊需要請假一天只為領取報名表。
  • 委員會最少每三個月舉行一次會議,以多數票決議決定。

獲 授 權 人 士 須 出 示 上 述 個 人 身 分 證 明 文 件 及 相 關 機 構 發 出 的 職 員 證 件 或 授 權 信 予 土 地 註 冊 處 職 員 查 核 。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業主會議舉行前的準備工作

她認為為一份曾貼於當眼處的文件簽保密協議並不合理,拒絕後便無法查閱相關報告。 加上疫情之初,法團阻區議員上樓派防疫物資,種種不滿促使她參選今屆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 當年長安邨法團接連爆出醜聞,包括「死人授權票」、21萬元購買垃圾筒、天價800萬維修地底水喉及1億維修基金只用剩400萬元等「混賬」。 邨內一班業主及業主二代遂聯手參選法團,當時有成員當選,其餘成員則改組監察組,監察法團運作,並直播法團會議。 惟未幾新法團竟背棄當初競選承諾,與監察組爆發衝突,法團之間亦失去互信,成為長安邨街坊間的陣痛。 長安邨業主立案法團2023 大會於邨內中學禮堂舉行,但在「限聚令」下,數百名業主無法同時前往票站。

  • 此外,邨內多處亦設有多台飲品售賣機,方便市民所需。
  • ●地區大廈管理聯絡小組   – 處理有關大廈管理的查詢和投訴。
  • 會上有業主情緒激動,試圖衝上台抗議,郤被保安員推倒在地上受傷,法團主席李錦麟隨即報警,傷者需由救護員送院治療。
  • 現屆極大部分法團成員不再參選,她質疑行為不負責任,「特別係核數報告已經咁多年無做,將呢個問題留喺新一屆法團」。
  • 來自太和邨,早前成功對抗2700萬天價工程的「太和的後裔」另組「解圍特攻隊」,四個月來「瞓身」支持「長安後浪」,協助組織網上宣傳、傳單製作及籌備大會,把對抗帳目不清法團、連結居民抗爭的經驗承傳。
  • 邨內一班業主及業主二代遂聯手參選法團,當時有成員當選,其餘成員則改組監察組,監察法團運作,並直播法團會議。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