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巴士投訴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Article hero image
巴士投訴

運輸署表示,一直有與的士行業合作,亦會向警方提供屢被投訴的司機資料,以便作出調查跟進,署方亦會繼續鼓勵使用車隊管理,提升的士服務質素。 巴士投訴2023 交通投訴組在一九八零年成立,隸屬交通諮詢委員會,負責接受和處理市民就交通事宜提出的投訴和建議。 交通投訴組接獲的投訴均會轉交有關的政府部門(例如運輸署和路政署)及公共交通機構跟進。 巴士投訴2023 96線全程收費為$9.9[1],並設有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19],當中60歲-64歲香港居民、65歲或以上長者與合資格殘疾人士如以指定八達通繳付96線的車資,均可享有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提供的$2票價優惠[20]。

九巴又指會繼續加強預計巴士到站時間系統,並增加提示訊息。 另外,交通投訴組今年第三季共接獲10344宗投訴及建議,按年大增73.4%,其中專營巴士及的士服務投訴數字倍升,按年分別飆升153.1%及107.3%,經轉介後,季內共有63名駕駛者被票控。 報告指有一名投訴人在該季共提出682宗投訴,即平均每日提出逾7宗投訴。 2001年10月25日,九巴宣布計劃在200個巴士總站挑選合適地點興建多媒體顧客服務中心,首5間設於屯門市中心總站、美孚總站、尖沙咀碼頭總站、海底隧道收費廣場及藍田地鐵站總站,已於2001年年底至2002年6月相繼投入服務。

巴士投訴: 專營巴士投訴較去年增一倍半 市民投訴APP到站報時不準確

就申訴專員公署今日(一月二十三日)發表主動調查運輸署對專營巴士行車班次的監察機制的報告,運輸署發言人表示,該署已實施了多項改善措施提升專營巴士服務的質素,並會詳細研究報告的建議,以期訂定可行措施進一步完善現行的監察機制。 至於其他外在因素,運輸署亦敦促專營巴士公司盡量採取合適措施應對。 發言人指出,專營巴士服務的穩定性受很多無法預計的因素影響,如交通意外、惡劣天氣颱風、因遊行或大型活動而封路或改道、突發事故、車程中有乘客問題需要處理等,要將脫班率及班次延誤的情況降至零並不可能。 雖然如此,專營巴士公司應當致力維持班次的穩定性,把延誤及脫班減至最少。 另外,運輸署亦接納申訴專員的一些建議,包括向專營巴士公司了解車輛不足及車輛機械故障的主要原因,並探討適當改善措施;仔細分析目前「其他原因」中的細項歸類;考慮制訂內部指引,幫助職員判斷在甚麼情況下需要進行查證或安排實地調查等工作;以及在回覆投訴人時,盡量提供足夠具體資料和數據,交代跟進詳情。

巴士投訴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9]。 此外,乘客亦可透過多元化電子支付系統(e度嘟)繳付車資[註 1],乘客使用此付款方式不能享有與非九巴/龍運路線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及「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車優惠計劃」[21]。 每兩名繳付成人車費的乘客,可攜同一名12歲以下小童或65歲或以上長者免費乘車;而攜同合資格殘疾人士登車的乘客,以現金繳付車資,亦可享半價優惠[22]。 我們會將你在第二部分內所提供的資料轉交有關機構(包括警方),以便處理你的投訴。 巴士投訴2023 你在第一部分內提供的個人資料,只會用於處理你的投訴,以方便我們與你聯絡。 在未得你同意下,我們不會將你提供的個人資料向有關機構披露。

巴士投訴: 交通投訴表格

在現在的中大校董會內,主席查逸超和副主席陳德霖支持改革,但中大高層和很多校友校董反對改革。 結果有人搞聯署聲明,在報章上大賣廣告,意圖在上周五立法會有關草案委員會開會前,催谷民意,阻礙改革。 巴士投訴 最露骨的是,身兼中大校董會秘書的副校長吳樹培也聯署了聲明。 大學高層把持校董會,包圍主席、副主席的行動,昭然若揭。 在早前立法會換屆之際,出現3名議員校董退任之空檔,中大校董會提前18個月為校長段崇智續約,並無進行公開國際招聘,這種急急通過校長續任的狀況,直接牽動3名議員提出改革中大校董會的提案。

巴士投訴

本部門在處理你的個案過程中收集所得的個人資料,只會用於與個案直接有關的用途,並或會轉交予本部門在處理個案期間所接觸的有關各方,包括被投訴者及其他有關人士或機構。 此外,你所提供的資料或會向因執法、檢控或覆檢決定而獲授權收集資料的有關機構披露。 巴士投訴2023 除聽取市民對九巴服務的訴求及意見外,車廂更備有各類九巴服務資料、路線圖及收費表等供市民索閱,亦陳列了各類紀念品與巴士模型供市民參觀。 沙田市中心總站翻新工程在2000年12月完成,並設立一個新的顧客服務中心以取代新城市廣場服務站。 全新顧客服務中心採用銀灰色不銹鋼質料,呈流線型設計,外牆設有「你在此」標誌的簡易總站地圖,讓乘客明瞭所需路線的候車處;在牆壁中央更裝設了一個40吋液晶體顯示屏,循環播放九巴最新資訊。

巴士投訴: 交通諮詢委員會交通投訴組

現時不少具規模的機構均有進行「系統審核」,確認這種方法行之有效。 但運輸署亦會就個別個案,在有需要時作主動抽查,以核實專營巴士公司提交的資料。 不過,巴士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共用路面,要準確地分析延誤或事故是否源於外在因素或專營巴士公司應負責的範圍,從而訂定專營巴士公司在延誤中的責任份額,會有相當大的困難。

巴士投訴

現時,由行政會議在聽取行政部門的報告及專營巴士公司的申述後方才施以罰則,做法是較公平及穩妥的。 建議出爐後,大埔區議會並不反對落實開辦此線,但要求把此線於西貢區的總站設於將軍澳工業邨,亦有居民表示此線繞經觀塘商貿區、白石角及運頭塘,導致車程過長,不建議在相關地點加設車站,並表示希望此線假日也可提供服務[3][4][5]。 交通投訴組今日(21日)發布今年第三季季報,披露有市民向投訴組反映不滿九巴應用程式顯示時間與實際班次及到達時間有偏差,例如有提早開出、誤點及脫班情況,對市民計劃巴士行程造成不便,部分投訴人更要求運輸署監察九巴實時巴士到站資訊準確性。 運輸署稱已跟進投訴,亦已促請九巴提高預計巴士到達時間系統的準確性,並研究在應用程式中加入更多與服務延誤有關的資訊。 巴士投訴 2022年5月,大埔區議會跟進區內巴士路線的開辦和改動進度時,要求運輸署盡快落實此線的服務和將路線服務範圍擴展至將軍澳創新園[6],而運輸署則表示會按一貫做法進行路線營辦商的揀選工作,並再指出新路線會配合將軍澳-藍田隧道的啟用而投入服務[7]。

巴士投訴: 投訴關於......

事件亦引發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發聲,指廉政公署亦應調查事件。 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在會上爆料,「自己作為校董會主席『被架空』」。 他透露中大改校徽未經校董會通過;校長段崇智原來有年終花紅,也無提交校董會討論通過。 更離譜的是,校董會秘書吳樹培數天前未獲主席同意,竟擅自發放校董會議程。

  • 另外,交通投訴組今年第三季共接獲10344宗投訴及建議,按年大增73.4%,其中專營巴士及的士服務投訴數字倍升,按年分別飆升153.1%及107.3%,經轉介後,季內共有63名駕駛者被票控。
  • 九巴回覆,巴士的預計行車時間容易受到不同的交通情況影響,例如交通阻塞、突發事故等,會繼續加強預計巴士到站時間系統,並增加提示訊息,讓乘客能掌握更多路面交通情況,有助計劃行程。
  • 不過,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交通投訴組接獲市民投訴,稱九巴應用程式顯示班次與實際情況有偏差,更不時出現「脫班」情況,反令市民無所適從。
  • 申訴專員亦建議檢討脫班的定義,考慮按不同時段分別計算巴士脫班的情況;及就巴士班次延誤問題進行探討及相關的數據分析。
  • 律師亦提出,當證人口供與文字紀錄有落差時,應以當時文字紀錄為先,因此應為最準確及可信。
  • 雖然如此,專營巴士公司應當致力維持班次的穩定性,把延誤及脫班減至最少。
  • 她亦指,李社工不會愚蠢到將要約束A女士至翌日早上的指示寫在交更紀錄上,故只可根據其他同事在交更紀錄才可指正,質疑保健員一般只會按指示做事,不會個人決定綁一日通宵。

大埔匡智會松嶺日間活動及住宿大樓有女院友整晚遭約束在高背椅上,至翌日清晨獲鬆綁後雙手大範圍瘀痕及失禁,並因懷疑骨折被送入院。 社工註冊局今日(4日)續就涉事院舍社工進行紀律聆訊,投訴方及被投訴方雙方作結案陳詞。 紀律委員會在經過一小時商討後,認為需要更多時間考慮,將以書面形式交代裁決。 但偏偏有不少自私的乘客卻喜歡上車後原封不動地在原位站著。

巴士投訴: 第一部分 : 個人資料

另有香港網民質疑,事主強調要投訴其實另有目的,「佢哋所有對公共機構嘅不滿,最終都係想搵一個可以獲得賠償嘅機會」、「而家好多呢啲抹黑香港帖,原來呢啲叫流量密碼」。 事後事主亦表示放棄投訴,「其實也沒啥好投訴的,小插曲而已,都過去了」。 匡智會松嶺日間活動及住宿大樓一名女院友(下稱A女士)在2021年2月22日,遭約束在高背椅上直至翌日清晨才獲鬆綁,導致雙手出現大範圍瘀痕及失禁。 交諮會亦就公共交通司機駕駛行為不當作專題,過去5年,就司機行為不當的投訴年年上升,除2020年因疫情減少外出令數字下降外,今年數字亦再有增長,首9個月有3,732宗投訴,較去年同期升54.2%。

交諮會交通投訴組於今年第三季共收到10,344宗投訴及建議,當中有3,571宗有關專營巴士服務,巴士的投訴及建議較去年同期增153.1%。 交諮會的報告特別提到,有市民投訴九巴手機應用程式顯示的到達時間不準確,指已轉交運輸署,促請九巴提高準確性。 九巴回覆,會增加提示訊息,讓乘客能掌握更多路面交通情況,有助計劃行程。 各大專營巴士公司均有提供巴士班次到站時間預報,供市民在其應用程式查閱,以便安排行程。 不過,交通諮詢委員會轄下交通投訴組接獲市民投訴,稱九巴應用程式顯示班次與實際情況有偏差,更不時出現「脫班」情況,反令市民無所適從。

巴士投訴: 香港巴士大典

申訴專員亦建議檢討脫班的定義,考慮按不同時段分別計算巴士脫班的情況;及就巴士班次延誤問題進行探討及相關的數據分析。 現時以全日計算的脫班率是可靠的數據,但運輸署認同按不同時段計算脫班率有助各方面對巴士脫班的情況有更深入了解。 因應申訴專員的建議,運輸署會與專營巴士公司商討如何按不同時段分別計算巴士脫班的情況,令市民可更清晰理解專營巴士服務的表現。 至於班次延誤方面,運輸署透過監察個別路線脫班率,可掌握個別路線班次延誤的一般情況,因為個別路線脫班率的高低,可反映該線的服務穩定性。 運輸署也會因應乘客的投訴及意見,對服務脫班或延誤作出調查和跟進。 就申訴專員的建議,我們會研究如何分析相關的數據,對巴士班次延誤問題作更深入的探討。

巴士投訴

提案的關鍵是縮減校內校董的比例,徹底改變教職員把持校董會的狀況。 社工李俊謙的代表律師結案陳詞時重申,虐待院友是嚴重指控,認為需要更多的證據才可證明。 律師亦提出,當證人口供與文字紀錄有落差時,應以當時文字紀錄為先,因此應為最準確及可信。 被投訴社工李俊謙的代表律師結案陳詞時重申,虐待院友是嚴重指控,認為需要更多證據才可證明,又重申當時人已盡其責任,亦有與照顧員交代如院友情緒穩定可回房休息。

巴士投訴: 服務時間及班次

事主稱,事發當日她帶同小朋友等車,「36度的天我帶着老小在巴士終點站等了30分鐘左右沒讓我上車」,故問司機一句「我現在可以上來了嗎」,司機便「劈裡啪啦說了超級多粵語」。 她指自己當時回應稱「不好意思,我聽不太明白,可以請你說普通話麼?」,但司機「當場態度是非常狂的」,認為事件重點在於「是態度問題,不是語種問題」。 巴士投訴2023 內地遊客來港旅遊的經歷於社交平台彷彿成為「流量密碼」,有抖音用戶近日發文,指在港乘搭巴士時,遇到1名不懂說普通話的司機,指斥對方「全程飆粵語,特別傲慢不尊重人」,令其乘車體驗「太差」,因而有意投訴。 話說董建華做特首的年代,嶺南大學的舊校友和校長陳坤耀爆發衝突,影響大學管治。

帖文曝光後引來網民討論,同時被截圖轉載至多個香港討論區及社交平台,不少人批評事主無理取鬧,「這是香港,不懂普通話的也正常呀,我就問問你,你怎麼又不會說粵語?這個又責怪司機?」、「我去上海說粵語,無人聽懂,我是不是可以罵人?」、「尊重是雙方,入鄉隨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別人也沒要求你講粵語」。 然而事主回應留言時則指,「如果他不是巴士司機,我非常尊重人家城市的文化,可是問他什麼就那個樣子,不是故意的嘛,他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沒必要那麼刻薄」。 帖文曝光即被網民截圖討論,不少人批評涉事遊客要求過份,「呢度係香港,講粵語有乜問題?」,亦有人質疑涉事遊客另有目的,「佢哋所有對公共機構嘅不滿,最終都係想搵一個可以獲得賠償嘅機會」。 另外在8月1日的校董會上,主席查逸超還宣布,暫停吳樹培的校董會秘書職務,並要求吳樹培就參與聯署有違中立及擅自發放校董會議程,向校董會提交報告交代。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巴士投訴: 匡智會院友因被約束受傷 投訴人結案陳詞忍泣稱:已做應做的事

董建華請當時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出任嶺大校董會主席。 再研究校董會的組成,有無被人操控,然後一步一步推進改革。

九巴客務站(KMB Customer Service Centre),舊稱「九巴服務站」、「九巴顧客服務中心」,為乘客提供包括九巴及龍運紀念品售賣、八達通卡增值及巴士路線資訊等一站式服務。 而大欖隧道轉車站的「九巴客務站」亦同樣提供多元化服務,供應多種便利商品,更設有現金提款、免費無線上網服務,以及班次顯示屏提供巴士到站時間。 位於香港國際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龍運顧客服務及售票處」,為乘客提供查詢及售票服務。 巴士投訴2023 的士意外率高,早前有的士保險龍頭拒再接新單,交諮會報告指出,的士司機駕駛不當投訴,為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中最高,今年首9個月有1527宗,較去年同期增58.4%。

其他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