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ana Wong Yoana Wong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10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Article hero image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當超聲波儀器發出的超聲波傳到身體器官或組織的邊界時,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反射。 透過超聲波接收器分析回聲方向和回傳時間,便可描繪出探測範圍的影像。 如屬大腸癌低風險群組,50歲以上人士建議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測試,又或每十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 如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有吸煙習慣等高危因素者,則應考慮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經常感到工作壓力、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士,應定期進行檢查;已患有甲狀腺腫塊人士,應每半年至一年作一次定期甲狀腺掃描檢查。 甲狀腺超聲波檢查屬於無創體檢,可以快速有效地檢查甲狀腺結節,但可能需要進行幼針穿刺活組織檢驗,才能進一步確定甲狀腺結節是良性或惡性。 過程:此檢查適用於對抑酸治療反應不佳的胃酸倒流病、胃酸倒流手術前評估、非心臟病胸口痛的患者。 此檢查能檢驗病人在24小時或48小時內胃酸湧到食道的情況。 醫護人員會處方病人鎮靜劑並利用內視鏡,將一顆膠囊固定在食道上。 之後病人可以自行回家,在往後的24小時或48小時內隨身携帶着接收器,並於提供的表格上準確填寫飲食、睡眠及症狀出現的時間。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甲狀腺腫脹(俗稱大頸泡)

在接受超聲波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後,醫生可能會因應檢查結果,而決定需要接受抽取活組織化驗,以確定診斷。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活組織檢查除了可以判別組織是否帶有癌變,亦可以檢測病變組織是否帶有特定基因突變。 不過,現時液體活檢的靈敏度(sensitivity)仍有一定限制,更傾向是一套輔助傳統活組織檢查的工具。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癌症的影像診斷方法一般包括超聲波、電腦斷層掃描、正電子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掃描。 各項影像診斷方法的特點各有不同,患者可咨詢醫生意見,根據實際需要而在癌症診治的不同階段,選取最合適的檢查方案。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甲狀腺腫脹有兩種原因,其一是因為身體缺乏碘質,令到甲狀腺發大;其二是甲狀腺組織異常增生,出現良性或惡性甲狀腺腫瘤,當中以良性甲狀腺腫瘤居多,而且多數出現在中年女性身上。 此檢查適用於懷疑患有食道動力失調(例如賁門失弛緩症)、吞嚥困難、胃酸倒流手術前評估、非心臟病胸口痛的患者。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此項檢查,受檢者需於檢查前六小時進行禁食,並於兩星期前停止服用抗生素。 於檢查時,檢查人士只須根據醫護人員的指示於10分鐘內服食相關藥物並進行兩次的呼氣,幽門螺旋菌呼氣檢查便簡單完成。 請注意,曾進行胃部手術人士並不適合作出幽門螺旋菌呼氣檢查。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懷孕,病人須告知醫護人員並聽從指示服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

主要的差別來自於使用針的粗細,及取出組織的不同,有不同之運用。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抽針檢查後,由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檢查組織,尋找異常或癌細胞。 即使化驗報告顯示正常或良性變化,主診醫生仍需考慮放射科醫生對影像的評估與病理學家對組織的評估是否脗合,否則可能需要再次抽針或手術切除,以獲取更多組織作進一步評估。

隨著政府推動乳癌篩檢,許多人會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無可避免的,有時候會碰到一些令人懷疑的病灶,此時就需要取一些組織來判斷所發現的病灶是良性還是惡性。 醫師會根據病灶發現的方式、位置及其為惡性病灶的機率,判斷需要用哪一種方法做進一步的檢驗。 最常聽到的就是說要做「穿刺」,基本上如果病灶是超音波可以看到的,我們就可以在超音波導引下,把我們所使用的針,刺入病灶中,也就是穿刺這個詞的由來。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超聲波檢查過程

如果X光造影、超聲波或臨床上找到硬塊,通常選擇粗針穿刺,因它能提供足夠的組織,以辨別癌細胞種類,是否具入侵性,以及其對口服藥/標靶藥的反應;若懷疑是水囊等良性情况,則可考慮抽幼針。 幼針穿刺(簡稱FNA):即外科醫生使用一根幼針,來抽取細胞樣本,然後交由富經驗的細胞學家或病理學家在顯微鏡下檢查該組織。 乳房超聲波檢查對曾接受隆胸手術的女性可能會有影響。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如果是植入假體,問題相對不大;但如是採用注射透明質酸的方式隆胸,透明質酸有機會影響超聲波對腫瘤的檢測,因此在檢查前應先咨詢醫生意見。

與傳统的食道酸鹼度檢查相比,無線24/48小時食道酸鹼度檢查更準確,而且引起較少不適。 而癌症篩查則泛指未出現任何癌症症狀的人士,透過定期身體檢查,偵測身體有否出現病變徵兆。 在檢查中,透過超聲波內視鏡導引幼針穿刺可以抽取良性或惡性腫瘤細胞及組織進行化驗。 視乎情況, 一般來說, 超聲波內視鏡檢查需時約20-40分鐘。 進行胃鏡檢查前,醫護人員會事先替病人的喉部噴上局部麻醉藥,並注射適量鎮靜劑及止痛藥。 隨後醫生便會將一支柔軟、可屈曲、直徑約為0.9-1.2公分之胃鏡放進口部進行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活組織檢查

如果只是要排除有沒有惡性細胞,細針穿刺即可提供此資訊。 然而臨床上病人有各種臨床需求,醫師會根據其需要,為病人安排最適合之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甲狀腺超聲波是常見的甲狀腺檢查項目,可以清楚了解甲狀腺結構,是否患有甲狀腺腫瘤、甲狀腺發炎和頸部腫塊等問題。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至於粗針穿刺同樣以針抽組織,但針管比幼針略粗,病人須局部麻醉,會有約2mm小傷口,會於檢查後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2 至 3 天癒合。 以往未有抽針技術時,只能以外科手術形式,切開乳房取出組織,若取出組織化驗後發現有病變需要切除,則需再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即進行共兩次外科手術。 抽針技術出現後,因抽針傷口比外科手術小得多,成本也低很多,所以被大部份醫院採用,病人亦不需要進行不必要的外科手術去確認組織病變及種類。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甲狀腺功能不足

請避免於檢查前酗酒、抽煙或服用不適當份量的鎮靜劑。 病人不可駕車前來,應由家人或朋友陪同前來及離開,以策安全。 若懷疑患有消化道腫瘤、黏膜下層腫瘤、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腸道間質瘤及縱隔淋巴等情況,均可作超聲波內視鏡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 常見乳癌檢查方法有乳房超聲波及乳房X光檢查,到底兩者有什麼分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而本身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士,可定期抽血檢測來跟進甲狀腺健康狀況。 很多人問到甲狀腺抽血報告多久,視乎不同體檢中心,一般只需1-2星期內即知結果。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是一項診斷檢查,幫助醫生診斷不同的甲狀腺病灶。 在檢查時,您只需要躺臥在檢查床上,醫生會利用超聲波作定位,找出甲狀腺病灶的確切位置,然後以幼針(通常是21G或23G針)從甲狀腺病灶中抽取足夠細胞。 活組織化驗即是抽取樣本,用顯微鏡察看它屬良性還是惡性(即癌細胞)。 因為乳癌是嚴重疾病,所以,一般建議在接受超聲波或乳房X光造影檢查之後,並有懷疑時,才再接受活組織化驗。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是利用超聲波作定位,幫助醫生從甲狀腺病灶中獲取足夠細胞作化驗,從而知道甲狀腺病灶的性質,作出準確的診斷。

進行篩查時,醫護人員會將一個窺器放進女性的陰道內,然後用刷子於子宮頸的表面抽取樣本作化驗。 根據香港政府的建議,25至64歲而曾有性經驗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癌篩查。 答:兩者的目的都是為取得乳房組織,送病理檢驗,協助確立診斷。

超聲波內視鏡一方面能對消化道表面進行觀察,同時亦能透過附於內視鏡頭部之超音波儀器作出靠近病源的超聲波檢查,檢查地方包括上消化道(食道、胃及十二指腸),準確程度亦十分高。 超聲波導引幼針穿刺及活組織檢查2023 醫生能夠利用其高解析度成像,為懷疑有胃及十二指腸腫瘤的病人提供重要的分期資料。 當有需要進行細胞及組織化驗,醫生亦能利用超聲波內視鏡導引幼針穿刺 (EUS-FNA) 去採集細胞及組織樣本。 活檢化驗,又稱活組織切片檢查(Biopsy),即透過抽取身體部分組織或細胞,再利用顯微鏡觀察檢驗。 若臨床檢查或初步的影像檢測發現異常情況,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藉由活檢化驗作進一步診斷。

其他文章推薦: